插座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0818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插座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插座电连接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反向插接的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电子装置之间通过电连接器的连接来传送电信号,例如目前较常使用的通用串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电连接器。现有的USB Type-C电连接器,其插座电连接器可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反向插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双排之插座端子及屏蔽壳体。绝缘本体以塑料制成,其包括基体及自基体的前端面中间处向前延伸之舌板。屏蔽壳体以金属制成,其包覆绝缘本体,且屏蔽壳体与舌板共同形成对接空间以供插头电连接器插接。双排之插座端子以金属制成,其设置于绝缘本体上,且接触部分别设于舌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此外,上排插座端子与下排插座端子以对接空间之中心点为对称中心而彼此点对称。因此,当插头电连接器正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对接空间内,插头电连接器的单排插头端子会与插座电连接器的上排插座端子对接,以传输第一组信号;当插头电连接器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对接空间内,插头电连接器的单排插头端子会与插座电连接器的下排插座端子对接,以传输第二组信号;而第一组信号之传输规格为符合第二组信号之传输规格,使得插头电连接器正反向插接于插座电连接器具有相同的传输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可供插头电连接器正反向插接的插座电连接器,其改采用单排之插座端子。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座电连接器,供一插头电连接器插接,其中,该插头电连接器包括复数上排插头端子及复数下排插头端子,该些上排插头端子及该些下排插头端子以点对称设置。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复数插座端子及一屏蔽壳体。该些插座端子排列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该些插座端子依序包括一第一接地端子、一第一电源端子、两第一差动信号端子、一第二电源端子及一第二接地端子。该屏蔽壳体包覆该绝缘本体。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地端子及该第一电源端子之间还包括两第二差动信号端子,该第二电源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之间还包括两第三差动信号端子。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源端子及该两第一差动信号端子之间还包括一侦测端子。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两第一差动信号端子及该第二电源端子之间还包括一保留端子。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些插座端子为平板端子,该些上排插头端子及该些下排插头端子为弹性端子。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些插座端子为弹性端子,该些上排插头端子及该些下排插头端子为平板端子。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些插座端子采用插入成型方式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些插座端子采用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mounttechnology, SMT)或双列直插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 DIP)方式焊接于一电路板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基体及一自该基体的前端面中间处向前延伸之舌板;各该插座端子具有一固定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基体,该接触部自该固定部向前延伸并设于该舌板的一表面上,该焊接部自该固定部向外延伸出该基体。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舌板的该表面的前头设有一凸条,该些插座端子的接触部的前头埋入该凸条。
[0014]本实用新型因插座电连接器采用单排之插座端子,而插头电连接器配合地采用双排之插头端子,该插座电连接器与该插头电连接器构成实用新型态的USB Type-C电连接器。
[0015]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俯视组立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仰视组立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及插座端子的组立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及插座端子的组立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与插头电连接器对接的示意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100、100’:插座电连接器
[0026]10:对接空间
[0027]C:中心点
[0028]1:绝缘本体
[0029]11:基体
[0030]12:舌板
[0031]121:上表面
[0032]122:下表面
[0033]123:凸条
[0034]2、2’:插座端子
[0035]201:固定部
[0036]202:接触部
[0037]203:焊接部
[0038]21:第一接地端子
[0039]22:第二差动信号端子
[0040]23:第一电源端子
[0041]24:侦测端子
[0042]25:第一差动信号端子
[0043]26:保留端子
[0044]27:第二电源端子
[0045]28:第三差动信号端子
[0046]29:第二接地端子
[0047]3:屏蔽壳体
[0048]200、200’:插头电连接器
[0049]4、4’:上排插头端子
[0050]5、5’:下排插头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51]在以下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加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52]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100的俯视及仰视组立图,图3为插座电连接器100的分解图,图4为插座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I及插座端子2的组立图。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100为符合USB Type-C规范的插座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100如图3所示,其包括绝缘本体1、复数插座端子2及屏蔽壳体3。一般而言,绝缘本体I以塑料制成,具有电气绝缘效果;插座端子2以导电性较佳的金属制成,可以快速地传输信号;屏蔽壳体3以金属制成,可屏蔽电磁波,具有防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效果。
[0053]绝缘本体I包括基体11及自基体11的前端面中间处向前延伸之舌板12 ;舌板12具有上表面121及下表面122,且上表面121的前头设有凸条123。复数插座端子2排列设置于绝缘本体I上;各插座端子2具有固定部201、接触部202及焊接部203,其中,固定部201固定于基体11,接触部202自固定部201向前延伸并设于舌板12的上表面121上,焊接部203自固定部201向外延伸出基体11。屏蔽壳体3包覆绝缘本体1,即同时包覆了设于绝缘本体I上的复数插座端子2。屏蔽壳体3与舌板12共同形成如图1或图2所示之对接空间10以供插头电连接器(未绘示)插接。
[0054]在本实施例中,插座端子2采用插入成型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方便组装,品质稳定。插座端子2的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