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行程开关及其井道开关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40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扭力弹簧9且套设于扭动轴7上,固定座8上还固定设置有动触点组件,固定触点组件包括一个静触片5,动触点组件包括两个动触片6,该两个动触片6对称分布于静触片5的同一侧,且位于该静触片5固定于壳体I上表面的对立面;壳体I上的扭动杆4 一端还设置有控位装置11,如图2所示:该控位装置11包括垂直放置的凸型装置112和定位方形块111,该定位方形块111固定设置于凸型装置112底部,该凸型装置112的凸起部分固定于扭动杆4 一端;本实施例改善、简化触点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缩小电梯用行程开关的大小;壳体上的扭动杆一端设置有控位装置,该控位装置包括垂直放置的凸型装置和定位方形块,该定位方形块固定设置于凸型装置底部,该凸型装置的凸起部分固定于扭动杆一端,该控位装置整体设计巧妙,凸型装置和定位方形块的协同配合,既可以达到良好的限位效果且结构设计简单。
[0032]具体的,如图2所示:凸型装置112主体为凸型块,该凸型块的凸起部分设置有滚轴1121,两侧对称设置有圆弧凹槽,分别为第一圆弧凹槽1122和第二圆弧凹槽1123,该第一圆弧凹槽1122内设置有定位板1124且第一圆弧凹槽1122形状与定位板1124形状匹配,滚轴1121与定位板1124固定连接;该第二圆弧凹槽1123内设置有定位珠1125。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板与定位珠的配合使用,滚轴转动一定角度后,会限制定位板的移动,定位板移动一定距离后卡住停止后,具体的,定位珠滚动到第一圆弧凹槽和第二圆弧凹槽的一端时,定位珠停止滚动,定位板停止转动,滚轴停止转动,滚轴转过的角度达到规定值,从而来控制开关可以对行程开关进行二次限位。
[0033]如图2所示:定位板1124结构为整体呈“L”型,且“L”型定位板的底边长度为凸型块宽度的1/2?1/3。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用行程开关,定位板结构为整体呈“L”型,且“L”型定位板的底边长度为凸型块宽度的1/2?1/3,定位板形状与长度的确定,可以更有效的保证限位的位置距离以及限位的精度,高效保证电梯行驶的安全性。
[0034]如图2所示:第二圆弧凹槽1123设置为两侧长度不同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凸型装置的底部且不封闭,定位珠1125设置于U型结构内,本实施例的定位珠1125直径为3?8cm,优选的,定位珠直径为4?6cm。第二圆弧凹槽设置为两侧长度不同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凸型装置的底部且不封闭,定位珠设置于U型结构内,可以使得滚轴转动一定角度,从而限制定位板的移动。
[0035]以上这种包括电梯用行程开关的井道终端开关组件,如图3所示:包括以上所述的若干个电梯用行程开关、导轨12和封盖13 ;每个电梯用行程开关固定连接在导轨12上,该导轨12上固定封盖13。
[0036]如图3所示:井道终端开关组件还包括开关固定装置14,该开关固定装置14固定于导轨12两端;具体的,如图4所示:开关固定装置14包括夹持片和支架141,该夹持片固定于支架141 一侧表面,支架141嵌合固定在导轨12上。
[0037]如图5所示:夹持片包括夹持片主片142和夹持片副片143,夹持片主片142与夹持片副片143形状结构均为“7”字形,该夹持片主片142与夹持片副片143对称固定于支架141 一侧表面,且夹持片主片142与夹持片副片143两者固定距离设置为电梯用行程开关的壳体宽度。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如图6所示:夹持片主片142和夹持片副片143的“7”字形的弯折部设置为弧形,且7”字形的头部还设置有弧形弯钩,弯钩角度为10?30°。特别的,夹持片选择弹性体材质。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终端开关组件的开关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速度快,且调整方便,夹持片和支架配合,夹持效果好,且不易损坏行程开关的前提下,选择弹性夹持片,效果显著。夹持片包括夹持片主片和夹持片副片,夹持片主片与夹持片副片形状结构均为“7”字形,该夹持片主片与夹持片副片对称固定于支架一侧表面,利用两者“7”字形头部相对设置夹紧行程开关尾部后,控制夹持片主片与夹持片副片两者固定距离设置为电梯用行程开关的壳体宽度,夹持效果好,且留有行程开关的安全空隙。设计夹持片主片和夹持片副片的“7”字形的弯折部设置为弧形,且7”字形的头部还设置有弧形弯钩,弯钩角度为10?30°,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少与开关之间的摩擦,保证固定效果,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
[003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梯用行程开关,包括壳体(I)、固定设置于壳体(I)上的固定触点组件、固定于壳体(I)外一端的接线座(10)、固定于壳体(I)上的扭动杆(4)、与扭动杆(4) 一端相连的扭动轮轴(2 )、与扭动杆(4 )另一端相连的扭动轮(3 )、该扭动轮(3 )置于该扭动轮轴(2 )上,所述扭动轴(7)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8),该固定座(8)内设置有扭力弹簧(9)且套设于所述扭动轴(7)上,所述固定座(8)上还固定设置有动触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触点组件包括一个静触片(5),动触点组件包括两个动触片(6),该两个动触片(6)对称分布于静触片(5)的同一侧,且位于该静触片(5)固定于壳体(I)上表面的对立面;所述壳体(I)上的扭动杆(4 ) 一端还设置有控位装置(11 ),该控位装置(11)包括垂直放置的凸型装置(112)和定位方形块(111),该定位方形块(111)固定设置于凸型装置(112)底部,该凸型装置(112)的凸起部分固定于扭动杆(4) 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装置(112)主体为凸型块,该凸型块的凸起部分设置有滚轴(1121 ),两侧对称设置有圆弧凹槽,分别为第一圆弧凹槽(1122)和第二圆弧凹槽(1123),该第一圆弧凹槽(1122)内设置有定位板(1124)且第一圆弧凹槽(1122)形状与定位板(1124)形状匹配,所述滚轴(1121)与定位板(1124)固定连接;该第二圆弧凹槽(1123)内设置有定位珠(11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124)结构为整体呈“L”型,且“L”型定位板(1124)的底边长度为凸型块宽度的1/2~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弧凹槽(1123)设置为两侧长度不同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凸型装置的底部且不封闭,所述定位珠(1125 )设置于U型结构内。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梯用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珠(1125)直径为 3~8cm。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梯用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珠(1125)直径为 4~6cm。7.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行程开关的井道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梯用行程开关、导轨(12)和封盖(13);所述每个电梯用行程开关固定连接在导轨(12)上,该导轨(12)上固定封盖(1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电梯用行程开关的井道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终端开关组件还包括开关固定装置(14),该开关固定装置(14)固定于导轨(12)两端;所述开关固定装置(14)包括夹持片和支架(141 ),该夹持片固定于支架(141) 一侧表面,支架(141)嵌合固定在导轨(12)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括电梯用行程开关的井道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包括夹持片主片(142)和夹持片副片(143),夹持片主片(142)与夹持片副片(143)形状结构均为“7”字形,该夹持片主片(142)与夹持片副片(143)对称固定于支架(141) 一侧表面,且夹持片主片(142)与夹持片副片(143)两者固定距离设置为电梯用行程开关的壳体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括电梯用行程开关的井道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主片(142)和夹持片副片(143)的“7”字形的弯折部设置为弧形,且7”字形的头部还设置有弧形弯钩,弯钩角度为10~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用行程开关以及井道开关组件,包括壳体、固定设置于壳体上的固定触点组件、固定于壳体外一端的接线座、固定于壳体上的扭动杆、与扭动杆一端相连的扭动轮轴、与扭动杆另一端相连的扭动轮、该扭动轮置于该扭动轮轴上,扭动轴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该固定座内设置有扭力弹簧且套设于扭动轴上,固定座上还固定设置有动触点组件,固定触点组件包括一个静触片,动触点组件包括两个动触片,该两个动触片对称分布于静触片的同一侧,且位于该静触片固定于壳体上表面的对立面;壳体上的扭动杆一端还设置有控位装置,本实用新型改善、简化触点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缩小电梯用行程开关的大小,控位装置整体设计巧妙,达到良好的限位效果。
【IPC分类】B66B1/50, H01H3/32, H01H3/16
【公开号】CN204809056
【申请号】CN201520421363
【发明人】李申, 范小斌, 周林, 王薪本, 毛剑
【申请人】海安县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