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推进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665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杆穿出螺纹孔的部分,为传动杆提供保护。
[0046]6.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推进隔离开关,还包括有电连接件,套接部朝向第一触臂或第二触臂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弹性线圈安装在环形凹槽内部并与第一触臂或第二触臂弹性电连接,从而使得无论第一触臂或第二触臂如何绕传动杆的轴向运动,都能与套接部保持良好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4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8]图1是现有技术中隔离刀闸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推进隔离开关的整体结构图。
[0050]图3是图2中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的结构图。
[0051]图4是图2中的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的结构图。
[0052]图5是第一传动杆、电连接件和第一触臂的爆炸结构图。
[0053]图6是第二触臂的整体结构图。
[0054]图7是传动杆与驱动杆的爆炸结构图。
[0055]图8是驱动杆驱动传动杆的结构图。
[0056]图9是隔离开关与极柱连接关系的剖面图。
[0057]附图标记:01-支架,02-支杆,03-触点,04-铜排;1-第一触臂,10-第一内腔,11-第一接触部,12-第一多边形安装腔,2-第二触臂,20-第二内腔,21-第二接触部,22-第二多边形安装腔,3-传动杆,31-第一外螺纹,32-第二外螺纹,30-外螺纹,301-第一传动杆,3011-第一多边形插入部,3012-第一环形凸缘,302-第二传动杆,3021-第二多边形插入部,3022-第二环形凸缘,4-安装螺母,40-内螺纹,5-固定压圈,51-固定通孔,52-固定螺纹孔,6-电连接件,61-套接部,62-环形凹槽,63-弹性线圈,64-连接部,7-阻挡块,71-阻挡槽,72-阻挡部,8-驱动杆,81-螺杆螺纹,82-蜗轮,83-多边形内腔,9-安装座;a40_真空灭弧室,a41-第一触头,a42-第二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60]实施例
[006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推进隔离开关,如图2至图4,和图9所示,包括:第一触臂I,适于与第一触头a41电连接,且具有第一接触部11;第二触臂2,适于与第二触头a42电连接,且具有第二接触部21,所述第一触头a41和所述第二触头a42为相对设置的一对动静触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触臂I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一接触部11与外接线路接通或断开,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触臂2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所述第二接触部21与外接线路接通或断开。
[0062]用于高压真空断路器时,第一触头a41和第二触头a42是指位于真空灭弧室a40内的一对动静触头,并且当第一接触部11和第二接触部21均与外接线路接通时,第一接触部11和第二接触部12串联在一条线路上。上述的第一接触部11和第二接触部12可以同时与外接线路接通或断开,也可以不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11和第二接触部21同时与外接线路接通或断开,可以提高操作效率。
[0063]本实施例的双向驱动隔离开关,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一触臂I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第一接触部11与外接线路接通或断开,第二触臂2沿其轴向运动,进而使第二接触部21与外接线路连通或断开,与现有技术中需要旋转支杆实现隔离开关开合闸的方式相比,明显减少了空间占用,因而能够安装进入更加狭小的空间,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紧凑化;另外,本实施例的双向推进隔离开关,在分闸状态下,第一接触部11与外接线路断开,第二接触部21与外接线路断开,具有两个明显的断点,即便是在一些特殊情形下,上述两个断点中的一个无法断开,另一个断点也能保证线路处于断路状态,从而保证安全,因而与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开关相比,本实施例的双向推进隔离开关还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
[0064]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杆3、驱动结构以及安装结构,其中,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传动杆3绕其轴线转动;安装结构用于将第一触臂I或第二触臂2安装在传动杆3上,在传动杆3转动时,使第一触臂I或第二触臂2沿传动杆3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触臂I或第二触臂2与外接线路的接通或断开。
[0065]具体的,如图7所示,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杆8和蜗轮82,其中驱动杆8与传动杆3垂直设置,并通过安装座9连接在一起,具有蜗杆螺纹81;蜗轮82固定在所述传动杆3上,用于与所述蜗杆螺纹81配合。当绕驱动杆8的轴线向一个方向旋转驱动杆8时,驱动杆8通过蜗杆螺纹81驱动蜗轮82,进而驱动传动杆3朝一个方向转动(绕传动杆3轴线转动);当绕驱动杆8的轴线向另一个方向旋转驱动杆8时,驱动杆8同样通过蜗杆螺纹81驱动蜗轮82,进而驱动传动杆3朝另一个方向转动(同样是绕传动杆3轴线转动)。蜗杆螺纹81也可以是45°倾斜的螺纹,驱动效率更高。
[0066]所述蜗轮82具有多边形内腔83,所述传动杆3包括第一传动杆301和第二传动杆302,所述第一传动杆301具有从一端插入所述多边形内腔83的第一多边形插入部3011,所述第二传动杆302具有从另一端插入所述多边形内腔83的第二多边形插入部3021。所述第一多边形插入部3011和所述第二多边形插入部3021在所述多边形内腔83内部固定对接。
[0067]作为驱动结构的变形设计方案,可以直接在传动杆3上设置能够与蜗杆螺纹81配合的蜗轮螺纹。
[0068]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结构包括:外螺纹30,设置在所述传动杆3外侧壁上;内螺纹40,与所述外螺纹30相适配,设置在设置在安装螺母4上,所述安装螺母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触臂I或所述第二触臂2上;阻挡结构,用于在所述传动杆3转动时,阻止所述第一触臂I或所述第二触臂2跟随所述传动杆3—同转动。
[0069]所述安装螺母4具有多边形外壁(本实施中为四边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三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更多边形),所述第一触臂I和所述第二触臂2端面上分别设有适于所述安装螺母4插入定位的第一多边形安装腔12和第二多边形安装腔22;还包括固定压圈5,所述固定压圈5上设有固定通孔51,与所述固定通孔51相对、在所述端面上还设有固定螺纹孔52,使用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通孔51后与所述固定螺纹孔52螺接,从而将所述固定压圈5固定在所述端面上,进而将所述安装螺母4压紧固定在所述第一多边形安装腔12和所述第二多边形安装腔22内部。
[0070]阻挡结构包括:阻挡槽71,设置在所述第一触臂I或所述第二触臂2外侧壁上,并沿所述第一触臂I或所述第二触臂2轴向延伸;阻挡块7,固定设置,具有插入所述阻挡槽71内部与所述阻挡槽71配合阻挡的阻挡部72。
[0071]所述传动杆3侧壁上设有用于与设在所述第一触臂I上的内螺纹40配合的第一外螺纹31,和用于与设在所述第二触臂2上的内螺纹40配合的第二外螺纹32,并且,所述第一外螺纹31和所述第二外螺纹32的螺纹方向相反。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实际需要,人们也可以选择第一外螺纹31与第二外螺纹32的螺纹方向相同,通过改变外接线路的位置同样可以实现第一接触部11和第二接触部21同时与外接线路接通或断开。
[007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