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8457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通讯产品都会使用到S頂卡。目前,S頂卡具有三种规格,分别为:标准S頂卡、Micro S頂卡以及NANO S頂卡。然而,这三种卡的大小、厚度不一致,所述NANO卡的厚度最薄。为了使标准S頂卡、Micro S頂卡以及NANO卡能够适用于同一种卡连接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容纳上述三种卡的通用卡座。虽然前述三种卡能够收容在所述通用卡座内,但是由于前述三种卡的厚度不一致,从而使得厚度薄的卡在所述通用卡座的卡槽内能够产生晃动,进而导致接触不良,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能够将厚度不一的S頂卡紧紧抵持在卡座内,从而确保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能够与S頂卡的导电端子紧密接触,有效防止出现接触不良现象,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遮覆所述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的遮蔽壳体以及与所述绝缘本体和遮蔽壳体相配合并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遮蔽壳体之间的卡座,所述遮蔽壳体设置有弹性抵持臂以抵持安装在所述卡座内的SIM卡,所述抵持臂是自所述遮蔽壳体撕破并向所述卡座弯折形成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抵持臂呈V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以及自所述顶壁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自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侧壁凹陷形成的第一抵持部;所述顶壁靠近所述第二侧壁处撕破并向所述卡座弯折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所述第一侧壁凹陷形成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第二抵持部抵持所述卡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供所述卡座插入的插入端以及远离所述插入端的后端;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沿前后方向收容在所述间隙内的推杆以及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遮蔽壳体后端并与所述推杆相配合的抵持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壁前端靠近所述第二侧壁处撕破并向所述推杆弯折延伸形成有弹性臂以抵持所述推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还设置有检测所述卡座的第一开关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关端子相配合的第二开关端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座至少设置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所述导电端子通过一体成型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一导电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座还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三卡槽部分重合。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由于设置有抵持安装在所述卡座内S頂卡的弹性抵持臂,从而使得所述SIM卡能够与所述导电端子紧密接触,以防出现接触不良现象,进而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此外,由于设置有所述弹性抵持臂,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适用于不同厚度的SIM卡。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去掉卡座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所不为卡座的立体不意图。
[0019]图5为图4所示卡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6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退出卡座时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内安装有卡座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23]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4]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5]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100包括安装在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绝缘本体10、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的导电端子20、遮覆所述绝缘本体10和所述导电端子20的遮蔽壳体30、与所述绝缘本体10和所述遮蔽壳体30相配合并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和所述遮蔽壳体30之间的卡座40、用以退出所述卡座40的退卡机构50以及用以识别所述卡座40是否位于所述卡连接器100内的开关端子60。
[0026]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大致呈平板状,其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导电端子20的端子收容槽11。所述端子收容槽11包括第一端子收容槽111、第二端子收容槽11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槽113。
[0027]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以及第三导电端子23,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以及第三导电端子23与所述绝缘本体10 —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具有第一弹性接触端211,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端211凸伸入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11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第二弹性接触端221,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端221凸伸入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12内。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具有第三弹性接触端231,所述第三弹性接触端231凸伸入所述第三端子收容槽113内。
[0028]请参阅图1以及图3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0包括顶壁31以及自所述顶壁31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所述顶壁31、第一侧壁32以及第二侧壁33共同形成供所述卡座40插入的插入端以及远离所述插入端的后端。所述顶壁31设置有弹性抵持臂311以抵持安装在所述卡座40内的S頂卡,所述抵持臂311是自所述遮蔽壳体30的顶壁31撕破并向所述卡座40弯折形成的。所述抵持臂311大致呈V型。虽然在本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