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980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致动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物件分别朝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进行微量移动的电磁致动器,该物件具体是指光学头物镜承载座。
一般来说,信息读写装置是运用如密集盘、MO(磁光盘)等盘状记录媒体进行读写动作。
而光学头是信息读写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光学头通过其中一物镜将由磁盘所反射回来的密集光引导至光敏器件以便进行读取。然而,由于磁盘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程度的弯曲率与偏心率,因此,由于弯曲率与偏心率所造成的聚焦偏差与跟踪偏差,信息读写装置必需使其中的物镜分别沿两正交方向(分别为垂直于磁盘表面的聚焦方向F与平行于磁盘表面的跟踪方向T)进行一些微量移动,进而校正上述的偏差。
为了能使物镜分别沿聚焦方向与跟踪方向进行微量移动,就需要物镜致动器,而目前以电磁为动力的物镜致动器大都由跟踪线圈、聚焦线圈以及永久磁铁构成。
参见

图1A、1B、1C、1D,其分别表示出三种物镜致动器中线圈磁铁构造的示意图,其中图1A的跟踪线圈11、聚焦线圈12与永久磁铁13的设置方式,由其磁力线通过线圈的比例来看,其磁路利用效率大约只有30%至40%之间。而图1B所示设置方式的利用效率也约为30%至40%之间。至于图1C与图1D所示设置方式的利用效率则约略升为50%。
随着信息读写装置读写速度要求的增加,相应的跟踪与聚焦动作的反应速度也要求更为快速,而在上述物镜致动器惯用构造的磁路使用效率偏低的情况下,其驱动力不易增加不能符合需求。因此,提供一高磁路使用效率的物镜致动器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致动器,使一物件分别朝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进行微量移动,该电磁致动器包含一磁力线产生装置,其由两同性磁极以一间隔空间紧邻构成,进而因磁性互斥而在该间隔空间外的一外围环状区域内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一第一驱动线圈,其连接到该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由于其中电流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该物件进行第一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以及一第二驱动线圈,其连接到该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由于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该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由上所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物件是用以承载信息读写装置光学头中物镜的物镜承载座。
由上所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第一方向是聚焦方向,而第二方向是跟踪方向。
由上所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第一驱动线圈,连接至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聚焦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由上所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第二驱动线圈,连接至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跟踪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由上所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磁力线产生装置是由两永久磁铁的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
由上所述,电磁致动器中还包含一第三驱动线圈,其相对于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并连接至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由于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本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致动器,使一物件朝一第一方向进行微量移动,该电磁致动器包含一磁力线产生装置,其由两同性磁极以一间隔空间紧邻构成,进而因磁性互斥而在该间隔空间外的一外围环状区域内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以及一第一驱动线圈,其连接至该物件并设置在该外围环状区域中,由于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第一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物件是用以承载一信息读写装置光学头中物镜的一物镜承载座。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所述的第一方向是聚焦方向。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第一驱动线圈,连接至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聚焦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磁力线产生装置是用两永久磁铁的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进而因磁性互斥而在间隔空间外的一外围环状区域中产生由内而外的磁力线。
本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致动器,使一物件分别朝一第二方向进行微量移动,该电磁致动器包含一磁力线产生装置,其由两同性磁极以一间隔空间紧邻构成,进而因磁性互斥而在该间隔空间外的一外围环状区域内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以及一第二驱动线圈,其连接至该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由于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该物件是用以承载一信息读写装置中光学头中物镜的一物镜承载座。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所述第二方向是一跟踪方向。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第二驱动线圈,连接至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跟踪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的磁力线产生装置是用两永久磁铁的同性磁极以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
根据上述,电磁致动器中还包含一第三驱动线圈,其相对于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并连接至该物件,且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该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通过下列附图及详细说明,可对本实用新型更加深入的了解图1A、1B、1C、1D分别表示出三种惯用的物镜致动器中线圈磁铁构造的示意图;图2A、2B、2C是本实用新型电磁致动器的较佳实施例的构造与剖面示意图。
图3A、3B、3C、3D、3E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致动器装配到光学头物镜上的剖面示意图。
参见图2A、2B、2C,其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致动器,尤其是表示光学头的物镜致动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由图2A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磁力线产生装置21,由两永久磁铁211、212的同性磁极(图中是N极,当然也可以是S极,只需将线圈的电流方向改变即可)以一间隔空间紧邻构成,进而因磁性互斥而在该间隔空间外的一外围环状区域中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图中箭头所示)。从沿X-X′方向的剖面示意图至图2B可清楚看出,将第一驱动线圈22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该物件进行第一方向F(图2B中电流、磁场方向所产生的感应力方向是垂直纸面向上)微量移动的感应力,至于第二驱动线圈231(或第三驱动线圈232)则从图2C的视图可清楚看出,其成对设置于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也是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而产生带动物件进行第二方向T(图2C中的电流、磁场方向所产生的感应力方向也是垂直纸面向上)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由上述附图及说明可知,本新型对磁力线产生装置21、第一驱动线圈22及第二驱动线圈231、第三驱动线圈232所进行的独特空间安排,致使大部分磁力线都可均匀且垂直地通过线圈,使得第一驱动线圈22的利用效率几乎可达100%,而第二驱动线圈231、第三驱动线圈232则也可高达70%至80%,都优于惯用结构的利用效率,因此将其应用在光学头的物镜致动器上,将可有效地提高跟踪与聚焦动作的反应速度,符合未来更快速读写的需求。
图3A、3B、3C、3D、3E是将本新型所提供的电磁致动器装配到光学头物镜上的构造示意图,图3A、3B分别是物镜致动器的立体示意图与仰视示意图,图3C、3D、3E则分别是沿A-A′、B-B′、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将用以完成聚焦与跟踪动作的第一驱动线圈22及第二驱动线圈231、232,连结至物镜承载座31,以便带动物镜32进行位移,而四根悬吊铜丝331、332、333、334则用以支撑物镜承载座31处于悬浮状态,并焊接至电路板34上,电路板34用螺丝35固定在下轭铁36上,磁力线产生装置21中的两永久磁铁211、212以互斥方式分别固定在上轭铁(图中未示出)与下轭铁36上,两者间具有间隔空间。阻尼承载座37可填充阻尼剂,以提高在振动时物镜承载座31的足够阻尼系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条件下做出修改和修饰。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致动器,其使一物件分别朝一第一方向与一第二方向进行微量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致动器包括一磁力线产生装置,其由两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因磁性互斥在所述间隔空间外的外围环状区域内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一第一驱动线圈,其连接到所述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第一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以及一第二驱动线圈,其连接到所述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是承载一信息读写装置光学头中物镜的物镜承载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是一聚焦方向,而所述第二方向是一跟踪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线圈连接到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聚焦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线圈连接到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跟踪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线产生装置是用两永久磁铁的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驱动线圈,其相对于第二驱动线圈设置,也连接到所述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8.一种电磁致动器,其使一物件朝一第一方向进行微量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致动器包括一磁力线产生装置,其由两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因磁性互斥在所述间隔空间外的外围环状区域内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以及一第一驱动线圈,其连接到所述物件,并设置在所述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第一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是承载一信息读写装置的光学头中物镜的物镜承载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是聚焦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线圈连接到所述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聚焦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线产生装置是用两永久磁铁的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因磁性互斥在间隔空间外的外围环状区域产生由内向外的磁力线。
13.一种电磁致动器,其使一物件朝一第二方向进行微量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致动器包括一磁力线产生装置,其由两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因磁性互斥在所述间隔空间外的外围环状区域内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以及一第二驱动线圈,其连接到所述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是承载一信息读写装置的光学头中物镜的物镜承载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是跟踪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线圈连接到所述物镜承载座,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跟踪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线产生装置是用两永久磁铁的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三驱动线圈,其相对于第二驱动线圈设置,并连接到所述物件,且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其中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所述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致动器,使一物件分别朝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进行微量移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磁力线产生装置,其由两同性磁极以间隔空间紧邻构成,因磁性互斥而在间隔空间外的外围环状区域内产生曲率平缓的磁力线;第一驱动线圈,其连接到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中,根据电流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物件进行第一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以及第二驱动线圈,其连接到物件并设置在外围环状区域的外侧,根据电流的大小与方向产生带动物件进行第二方向微量移动的感应力。
文档编号H02N2/02GK2447989SQ0025530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3日
发明者刘锦松, 彭立仲, 黄安颖 申请人: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