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启动转换功能的电动机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829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启动转换功能的电动机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启动转换功能的电动机保护器,属电动机启动转换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动机保护装置,常规采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电流互感器、中间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件和交流接触器等组装构成自耦减压起动器来实现;但是在生产实践中证明,由于热继电器或时间继电器可产生拒动,导致自耦变压器、电动机过热烧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稳态延时电路、运行保护电路构成带有启动转换功能的电动机保护器,提高了整体工作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节能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壳体、上盖、接线端子、启动控制电源电路、单稳态延时电路、保护电源电路、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断相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执行保护电路、线路板等构成,呈长方体形;接线端子A、B、C、D、E、F、G装在上盖边缘上,转换时间选择和电动机功率选择开关装在上盖表面上,负载信号收集线圈装在壳体下端,三相电穿过线圈孔;接线端子、转换时间选择和电动机功率选择开关都与线路板相连接,线路板装在壳体内负载信号收集线圈上端,所有电路和保护电路继电器、启动控制继电器都装在线路板上。
启动控制电源电路由二级管D1-D4组成全桥、电容C13、C6、稳压二极管DWV2构成,输入端与接线端子D相连接,输出端与单稳态延时电路输入端相连接;单稳态延时电路由集成电路块NE555、启动控制继电器SJ、可调电阻WR18、R19电容C10、C11、二极管D11构成,输入端与启动控制电源电路相连接,输出端与接线端子E、F、G相连接;保护电源电路由D5-D8组成全桥、电容C12、C5、稳压二极管DW1构成,输入端与接线端子C相连接,输出端与断相保护电路输入端相连接;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由负载信号收集线圈、二级管D9-D14组成半波整流和三相半波整流、电阻R1-R6、可调电阻WR、电容C1-G4构成,输入端为负载信号收集线圈、三相电穿过负载信号收集线圈,输出端与断相保护电路的三极管BG1-BG4基极相连接;断电保护电路由三极管BG1-BG4、电阻R8、R9、R10、二级管D15、电容C7、稳压二极管DW3构成,输入端与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执行保护电路输入端相连;过载保护电路由三极管BG5、二级管D16、D17、电阻R11、R12、电容C9构成,输入端与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的三相半波整流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执行保护电路相连接;执行保护电路由三极管BG6、BG7、继电器J、电阻R13、R14、电容C8、稳压二极管DW4等构成,输入端与断相保护电路和过载保护电路相连接,输出端通过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与接线端子A、B相连接;C12、C13电容分别通过两个电源桥式整流电路与电动机交流接触器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简而易行的微电子技术,结合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提高了整体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消除了由热继电器或时间继电器产生拒动,烧毁自耦变压器和电动机的事故发生,并有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接触器线圈工作电流的节电作用,电路结构简单,大大减轻了重量,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启动转换功能的电动机保护器的立体图。
图2是线路板示意图。
图3是电路原理图。
图4是电路连接图。
图中标号1、壳体 2、上盖 3、接线端子A4、接线端子B5、接线端子C6、接线端子D7、接线端子E8、接线端子F9、接线端子G10、电动机功率选择开关11、转换时间选择12、负载信号收集线圈13、线路板 14、启动控制电源电路15、单稳态延时电路 16、保护电源电路17、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18、断相保护电路19、过载保护电路20、执行保护电路21、保护电路继电器 22、保护电路继电器常闭触点23、启动控制继电器 24、启动控制继电器常开触点25、启动控制继电器常闭触点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它由壳体(1)、上盖(2、)接线端子A(3)、接线端子B(4)、接线端子C(5)、接线端子D(6)、接线端子E(7)、接线端子F(8)、接线端子G(9)启动控制电源电路(14)、单稳态延时电路(15)、保护电源电路(16)、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17)、断相保护电路(18)、过载保护电路(19)、执行保护电路(20)、线路板(13)等构成,呈长方体形;接线端子A(3)、B(4)、C(5)、D(6)、E(7)、F(8)、G(9)装在上盖(2)的边缘上,转换时间选择(11)和电动机功率选择开关(10)装在上盖(2)表面上,电动机保护器可匹配电机(18.5KW至90KW),电动机功率选择开关(10)分8挡,可供电动机选择;负载信号收集线圈(12)装在壳体(1)下端,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线穿过线圈孔;接线端子A(3)、B(4)、C(5)D(6)、E(7)、F(8)、G(9)、转换时间转换、电动机功率选择开关(10)都分别与线路板(13)相连接;线路板(13)装在壳体(1)内的负载信号收集线圈(12)的上端;当主电路接通电源,按一下起动按钮QA,中间继电器线圈KA得电吸合,并自行保持,同时通过接线端子F(8)、G(9)和预防时间继电器拒动按钮ST的常闭点,使交流接触器线圈K1、K2得电吸合,电动机启动,这时通过接线端子D(6)、F(8)使启动控制电源电路(14)向单稳态延时电路(15)供电,待达到转换时间选择(11)和C10设定的时间时,启动控制继电器(23)线圈有电流通过;使连接在接线端子F(8)、G(9)上的常闭触点SJ1断开,交流接触器线圈K1断电释放;同时使连接在接线端子E(7)、F(8)的常开触点ST2接通,通过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补助触点K1使交流接触器线圈K3得电吸合,并自行保持,电动机由启动转为正常运行;电动机正常运行后,接线端子C(5)向保护电源电路(16)供电,当电动机出现断相、过载时,断相保护电路(18)、过载保护电路(19),使执行保护电路(20)的三极管BG6、BG7导通,保护电路继电器(21)的线圈得电,保护电路继电器吸合,使连接在接线端子A(3)、B(4)上的常闭触点J-1断开,使交流接触器线圈K3失电释放,电动机停止运行,达到了保护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启动转换功能的电动机保护器,它由壳体(1)、上盖(2、)接线端子A(3)、接线端子B(4)、接线端子C(5)、接线端子D(6)、接线端子E(7)、接线端子F(8)、接线端子G(9)启动控制电源电路(14)、单稳态延时电路(15)、保护电源电路(16)、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17)、断相保护电路(18)、过载保护电路(19)、执行保护电路(20)、线路板(13)等构成,呈长方体形;其特征在于启动控制电源电路(14)由二级管D1-D4组成全桥、电容C13、C6、稳压二极管DWV2构成;单稳态延时电路(15)由集成电路块NE555、启动控制继电器SJ、可调电阻WR18、R19电容C10、C11、二极管D11构成;保护电源电路(16)由D5-D8组成全桥、电容C12、C5、稳压二极管DW1构成;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17)由负载信号收集线圈、二级管D9-D14组成半波整流和三相半波整流、电阻R1-R6、可调电阻WR、电容C1-C4构成;断电保护电路(18)由三极管BG1-BG4、电阻R8、R9、R10、二级管D15、电容C7、稳压二极管DW3构成;过载保护电路(19)由三极管BG5、二级管D16、D17、电阻R11、R12、电容C9构成;执行保护电路(20)由三极管BG6、BG7、继电器J、电阻R13、R14、电容C8、稳压二极管DW4等构成;C12、C13电容分别通过两个电源桥式整流电路与电动机交流接触器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启动转换功能的电动机保护器,属电动机启动转换保护技术领域;由启动控制电源电路、单稳态延时电路、保护电源电路、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断相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执行保护电路、线路板等构成;采用单稳态延时电路、通过启动控制继电器,对电动机实施启动转换功能;采用负载电流信号收集电路、断相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执行保护电路,对电动机进行断相、过载保护;利用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与保护并举的原则,消除了由热继电器或时间继电器产生拒动,烧毁自耦变压器和电动机的事故发生,并有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接触器线圈工作电流的节电作用,电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
文档编号H02H7/08GK2684434SQ20042000507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0日
发明者郭长信, 郭树奎 申请人:郭长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