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刷座绝缘座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829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刷座绝缘座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马达内部构件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碳刷座的绝缘座体。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5,为一种常用的碳刷座绝缘座体(60),包含有一本体(61)与一盖体(62),该本体(61)具有一第一端(63)与一第二端(64),另设有一贯穿该本体(61)的第一、第二端(63)(64)的穿孔(65),且该穿孔(65)具有一自该第一端(63)朝向该第二端(64)延伸的一第一孔部(66),以及一接续该第一孔部(66)延伸至该第二端(64)的第二孔部(67)。该第一孔部(66)是用以容设一用以夹持碳刷的铜座(图中未示),而该第二孔部(67)内壁面设有一螺纹(70),该螺纹(70)具有一螺旋状的螺牙(71),且该螺牙(71)的二牙面(72),其自牙峰至牙谷距离相等。另外,该盖体(62)的周缘配合该本体(61)的螺纹(70)设置一螺纹(73),使该盖体(62)可锁合于该第二孔部(67)内,用以提供将来设置于该座体(60)中的弹簧一抵挡面。
该本体(61)中的螺纹(70)与该盖体(62)的螺纹(73)皆为传统机械螺纹,此种螺纹于螺合过程中,该本体(61)与该盖体(62)间呈现松动状态,唯有二者(61)(62)完全结合后,二者(61)(62)间方能呈现紧密状态。由于该绝缘座体(60)是应用于马达内部,使得该盖体(62)与该本体(61)容易因马达震动而脱离紧密状态,使得该盖体(62)与该本体(61)二者间产生松动,甚至导致该盖体(62)脱落,使用者于操作机械运转时,不易察觉该盖体(62)状态,而容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刷座绝缘座体,其本体与盖体能紧密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刷座绝缘座体,包含有一本体,为热固性材料所制成,具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以及一贯穿该第一、第二端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自该第一端面向该第二端面延伸的一第一孔部,以及一接续该第一孔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面的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用以容设一铜座,而该第二孔部的孔壁上环设有一内螺纹;一盖体,其周缘环设有一配合该本体内螺纹的外螺纹,使该盖体可以结合于该本体的第二孔部内;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是由一连续状的内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本体第一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内牙面,而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内牙面;该第一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内牙面邻接该第一内牙面处具有一第一凸部。


下面配合附图举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作详细说明,其中所用附图先简要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沿图1中2-2剖线的剖示图;图3为沿图1中3-3剖线的剖示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本体内螺纹与盖体外螺纹的螺合状态;以及图5为常用的碳刷座绝缘座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碳刷座绝缘座体(10),包含有一本体(20)(如图2所示),由热固性材料制成,具有一第一端面(21)与一第二端面(22),以及一由该第一端面(21)穿通至该第二端面(22)的一穿孔(23),且该穿孔(23)具有一由该第一端面(21)向该第二端面(22)延伸的一第一孔部(24),以及一由该第一孔部(24)延伸该第二端面(22)的第二孔部(25),该第一孔部(24)是用以容设一铜座(26),而该第二孔部(25)的内壁面设有一内螺纹(30)。
该内螺纹(30)是由一连续状的内螺牙(31)所制成,其朝向该本体(20)第一端面(21)的牙面为一第一内牙面(32),朝向该本体(20)第二端面(22)的牙面为一第二内牙面(33),该第一内牙面(32)与该本体(20)轴心线夹有一第一夹角θ1,而该第二内牙面(33)与该本体(20)轴心线夹有一第二夹角θ2。该第一内牙面(32)自该内螺牙(31)牙峰至该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内牙面(33)自该内螺牙(31)牙峰至该牙谷距离,且该第一夹角θ1小于该第二夹角θ2。此外,该第二内牙面(33)于偏靠该第一内牙面(32)处具有一第一凸部(34),且该第二内牙面(33)偏靠牙谷处具有一由该第二内牙面(33)向该第一内牙面(32)凹入的第一凹部(35)。
一盖体(40)(如图3所示),具有一顶面(41)与一底面(42),且该盖体(40)周缘设有一外螺纹(50),使该盖体(40)以其底面(42)朝向该本体(20)的第二端面(22)的方式与该本体(20)螺合。该外螺纹(50)是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51)制成,其朝向该盖体(40)顶面(41)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52),而朝向该盖体(40)底面(42)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53),且该第一外牙面(52)与该盖体(40)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θ3,该第二外牙面(53)与该盖体(40)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θ4。
该外螺牙(51)的第一外牙面(52)自该外螺牙(51)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53)自该外螺牙(51)牙峰至牙谷距离,且该第三夹角θ3小于该第四夹角θ4。此外,该第二外牙面(53)于偏靠该第一外牙面(52)处具有一第二凸部(54),且该第二外牙面(53)偏靠牙谷处具有一由该第二外牙面(53)向该第一外牙面(52)凹入的第二凹部(55)。
请结合参阅图4,当该盖体(40)螺设入该本体(20)时,该本体(20)内螺牙(31)的第一内牙面(32)与该盖体(40)外螺牙(51)的第一外牙面(52)贴抵,而该本体(20)的第二内牙面(33)是与该盖体(40)的第二外牙面(53)相贴抵,使得该本体(20)的第一凸部(34)略为干涉该盖体(40)的第二外牙面(53),而该盖体(40)的第二凸部(54)略为干涉该本体(20)的第二内牙面(33),而形成该盖体(40)与该本体(20)紧密螺合的状态。
经由上述的结构,由于该本体(20)的内螺纹(30)与该盖体(40)的外螺纹(50)相互干涉,使得该本体(20)与该盖体(40)更能紧密螺合,确实改善常用结构容易因震动而松脱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碳刷座绝缘座体,包含有一本体,由热固性材料制成,具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以及一贯穿该第一、第二端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自该第一端面向该第二端面延伸的一第一孔部,以及一接续该第一孔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面的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容设一铜座,该第二孔部的孔壁上环设有一内螺纹;一盖体,其周缘环设有一配合该本体内螺纹的外螺纹,该盖体以此外螺纹结合于该本体的第二孔部内;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内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本体第一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内牙面,而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内牙面;该第一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内牙面邻接该第一内牙面处具有一第一凸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6.一种碳刷座绝缘座体,包含有一本体,由热固性材料所制成,具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以及一贯穿该第一、第二端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自该第一端面向该第二端面延伸的一第一孔部,以及一接续该第一孔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面的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容设一铜座,该第二孔部的孔壁上环设有一内螺纹;一盖体,其周缘环设有一配合该本体内螺纹的外螺纹,该盖体以此外螺纹结合于该本体的第二孔部内;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内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本体第一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内牙面,而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内牙面;该第一内牙面与该本体轴心线夹有一第一夹角,而该第二内牙面与该本体轴心线夹有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一夹角小于该第二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内牙面邻接该第一内牙面处具有一第一凸部。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9.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10.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的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11.一种碳刷座绝缘座体,包含有一本体,由热固性材料制成,具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以及一贯穿该第一、第二端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自该第一端面向该第二端面延伸的一第一孔部,以及一接续该第一孔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面的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用以容设一铜座,而该第二孔部的孔壁上环设有一内螺纹;一盖体,其周缘环设有一配合该本体内螺纹的外螺纹,该盖体以此外螺纹结合于该本体的第二孔部内;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内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本体第一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内牙面,而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内牙面;该第一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内牙面具有一第一凹部,且该第一凹部由该第二内牙面向该第一内牙面凹入。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13.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14.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15.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16.一种碳刷座绝缘座体,包含有一本体,由热固性材料制成,具有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以及一贯穿该第一、第二端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自该第一端面向该第二端面延伸的一第一孔部,以及一接续该第一孔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面的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容设一铜座,而该第二孔部的孔壁上环设有一内螺纹;一盖体,其周缘环设有一配合该本体内螺纹的外螺纹,该盖体以此外螺纹结合于该本体的第二孔部内;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内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本体第一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内牙面,而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内牙面;该第一内牙面与该本体轴心线夹有一第一夹角,而该第二内牙面与该本体轴心线夹有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一夹角小于该第二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内牙面具有一第一凹部,且该第一凹部由该第二内牙面向该第一内牙面凹入。
17.依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的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18.依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邻接该第一外牙面处具有一第二凸部。
19.依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外螺牙的第一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外牙面自该外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20.依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碳刷座绝缘座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盖体的底面朝向该本体第二端面与该本体螺合;该盖体的外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外螺牙所构成,其朝向该盖体顶面的牙面为一第一外牙面,而朝向该盖体底面的牙面为一第二外牙面;该第一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三夹角,而该第二外牙面与该盖体的轴心线夹有一第四夹角,且该第三夹角小于该第四夹角设置;又,该第二外牙面具有一第二凹部,且该第二凹部由该第二外牙面向该第一外牙面凹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刷座绝缘座体,其包含有一具有一穿孔的本体,且该穿孔内的一端设有一内螺纹;该内螺纹由一连续状的内螺牙所构成,该内螺牙具有一第一内牙面与一第二内牙面,该第一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大于该第二内牙面自该内螺牙牙峰至牙谷距离,又,该第二内牙面邻接该第一内牙面处具有一第一凸部。
文档编号H02K5/14GK2741258SQ20042000490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日
发明者游孟萩 申请人:隆环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