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964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电机,特别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偏心块式振动电机主要应用于振动筛、振动给料机、振动输送机、振动磨、振实台等振动机械上。目前,市场上偏心块式振动电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偏心块都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其转矩在启动、运行、停止过程中都是不变的,为获得较大的启动转矩,势必选择较大功率的电机,为了使振动机械获得稳定的振幅,偏心块的额定工作角频率都要大于几倍的振动机械的固有频率,当电机启动时,偏心块的角频率从零达到额定工作角频率时中间要通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当电机停机时,偏心块的角频率从额定工作角频率降到零时中间也要通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偏心块的角频率与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引起振动机械系统的共振,共振降低了振动机械和电机的使用寿命,并对基础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还产生很大的噪声。共振还使振动给料机的给料精度难于控制;二是在需要直线振动的振动机械中,需要并联两台振动电机,耗电量大,成本高,须然专利号为ZL200320104185.8的实用新型专利,只用一台电机就能实现直线振动,但激振力还是不能代替两台电机;三是在电机和偏心块通过联轴器连接的分置式振动电机中,连轴器通常选用万向联轴器和柔性联轴器,前者只能补偿俩轴心线的角度,而不能补偿俩轴心线较大的平行位移,后者,非金属部分不耐高温,易于损坏,而且对电机仍有较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对电机和基础有较大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固定偏心块式振动电机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颖的偏心块随角频率不同而质心位置不同的振动电机,其偏心块在电机启、停过程中的转矩很小,使得振动机械系统轻载、平稳地启、停,避免启动和停机过程中的共振现象,而且当需要直线振动时,只需要一台电机就能产生相当于两台相同功率电机产生的激振力的直线振动,并且提供的联轴器亦能较大地补偿俩轴心线距离和角度的变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是将原固定于转轴的偏心块改成相对于转轴可旋转或位移的偏心块,当电机静止时,偏心块的质心接近轴心,只有很小的转矩,当电机刚启动低速旋转时,由于偏心块上定位装置的定位作用和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偏心块初始转矩不变,当电机转动角频率达到设定值,即大大超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偏心块质心的离心力足以克服定位装置的定位作用力和复位弹簧的弹力后,偏心块的质心与轴心距离增加到设定位置,偏心块的力矩达到最大值,给振动机械最大的激振力,并且在此位置也有定位装置,避免角频率不平稳变化对偏心块位置的影响,保持力矩稳定。停机时,当电机的角频率从最大值降到设定值但仍大大于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复位弹簧的弹力将偏心块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偏心块的偏心矩很小,电机旋转的角频率经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机械系统不会产生共振现象;二是成对使用偏心块,这对偏心块用一台电机通过一对旋转刚开始时啮合,随着偏心块力矩增加而分开的齿轮来传动,使该对偏心块产生同步反向运动而使振动机械系统产生直线振动,并获得双倍的激振力;三是使用十字滑块、十字销轴和花键组合的联轴器,可以满足轴心线距离、角度大变化的补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电机轻载启动、停机,避免了启、停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能用一台电机产生直线振动,而且相当于两台同等功率的电机产生的激振力,节省了电能,降低了成本,当电机单独安装情况下,减轻了振动机械系统对电机及其基础的轴向、径向激振力,有利于保护电机,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一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2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旋转偏心块第一种结构图。
图3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旋转偏心块第二种结构图。
图4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二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5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三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6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四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7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五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8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六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9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七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10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第八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11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振动联轴器第一种结构图。
图12是轻载启停节能振动电机振动联轴器第二种结构图。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中1.旋转偏心块,1-1.扇形块,1-2.螺母A,1-3.连接轴,2.定位板,2-1.定位扣A,2-2.定位扣B,2-3.螺钉,3.销轴A,4.复位弹簧A,5.中间轴A,6.轴承座A,6-1.轴承座B,7.外罩,8.振动联轴器,9A1.单轴伸电机,9A2.双轴伸电机,9-1.电机轴A,9-2.电机轴B,9-3.电机轴C,9-4.电机轴D,9-5.电机轴E,10.中间轴B,11.复位弹簧B,12-1.T型偏心块,12-2.螺母,13.弹簧C,14-1.传导轮A,14-2.传导轮B,15.键,16.定位珠,17.定位弹簧D,18.定位螺钉,19.中间轴C,20.齿轮A,21.齿轮B,22.传动轴A,23.齿轮C,24.中间轴D,25.传动轴B,26.传动轴C,27.花键套轴,28.销轴B,29.滑块A,30.滚珠,31.隔盘,32.滑块B,33.销轴C,34.轴套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单轴伸电机(9A1)安装在基础上,外罩(7)及轴承座A(6)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8)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6)上的中间轴A(5)连接,中间轴A(5)通过销轴A(3)与旋转偏心块(1)连接,旋转偏心块可为图(2)中的整体型,也可为图(3)中的组合型,定位板(2)用螺钉(2-3)固定在中间轴A(5)上,定位板(2)上固定有定位扣A(2-1)和定位扣B(2-2),复位弹簧A(4)安装在销轴A(3)上,对偏心块A(1)产生反时针方向的扭矩,并由定位板(2)给以限位。旋转偏心块(1)所处位置为单轴伸电机(9A1)静止时位置,其质心稍向下偏离电机轴A(9-1)的中心线。
图(3)中的旋转偏心块为组合型,由连接轴(1-3)、两个螺母(1-2)及中间的扇形块(1-1)构成,由连接轴(1-3)通过销轴A(3)连接在中间轴A(5)。调节两个螺母(12)在连接轴(1-3)上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电机的最大激振力。
当单轴伸电机(9A1)刚启动时,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带动中间轴A(5)及旋转偏心块(1)旋转,由于转速较低,旋转偏心块(1)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定位扣A(2-1)和复位复位弹簧A(4)的阻力,旋转偏心块(1)保持与旋转轴心线的角度不变。当电机轴A(9-1)的角频率增加,其角频率大大超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达到额定工作频率时,旋转偏心块(1)产生的离心力足以克服定位扣A(2-1)和复位弹簧A(4)的阻力,旋转偏心块(1)绕销轴A(3)转动,质心与旋转中心线距离达到并保持最大值,同时被定位板(2)阻挡,并被定位扣B(2-2)扣住,以免电机轴A(9-1)转速较小的变化使旋转偏心块(1)摆动。停机时,电机轴A(9-1)旋转角频率下降到设定值,此值仍大大于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复位弹簧A(4)的扭矩克服定位扣B(2-2)和旋转偏心块(1)的离心力,使旋转偏心块(1)绕销轴A(3)转动回到起点位置,此时,旋转偏心块(1)的偏心矩很小,电机轴A(9-1)旋转角频率继续下降经过该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直到零,不会产生共振。本实施例产生圆周振动。
在图4中单轴伸电机(9A1)安装在电机基础上,外罩(7)及两个轴承座A(6)均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8)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6)上的中间轴B(10)连接,T型偏心块(12-1)的柄插装在中间轴B(10)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11)和螺母(12-2),中间轴B(10)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16),定位弹簧B(17),定位螺钉(18),通过调节螺母(12-2)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电机的最大激振力。T型偏心块(12-1)的质心稍向下偏离电机轴A(9-1)的中心线。
当单轴伸电机(9A1)刚启动时,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带动中间轴B(10)旋转,由于转速较低,T型偏心块(12-1)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定位珠(16)和复位弹簧B(11)的阻力,T型偏心块(12-1)保持位置不变。当电机轴A(9-1)的转速增加,其角频率大大超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达到额定工作频率时,T型偏心块(12-1)产生的离心力足以克服定位珠(16)和复位弹簧B(11)的阻力,T型偏心块(12-1)在中间轴B(10)的孔中向远离电机轴A(9-1)中心线方向滑动到最大位置,并被定位珠B(16)定住,以免电机轴A(9-1)转速较小的变化使T型偏心块(12-1)波动。停机时,电机轴(9-1)旋转角频率下降到设定值,此值仍大大于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复位弹簧B(11)的压力就克服定位珠(16)和T型偏心块(12-1)的离心力,使T型偏心块(12-1)回到起点位置,此时,T型偏心块(12-1)的偏心矩很小,电机轴A(9-1)旋转角频率继续下降经过该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直到零,不会产生共振。本实施例产生圆周振动。
图5为对称结构,左、右部分相同,图中只画出本实施例的右部分。在图5中,双轴伸电机(9A2)安装在振动机械上,外罩(7)安装在双轴伸电机(9A2)的端面,电机轴B(9-2)通过销轴A(3)与旋转偏心块(1)连接,其余结构、运行情况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产生圆周振动。
图6为对称结构,左、右部分相同,图中只画出本实施例的右部分。在图6中,双轴伸电机(9A2)直接安装在振动机械上,外罩(7)安装在双轴伸电机(9A2)的端面,T型偏心块(12-1)的柄插装在电机轴C(9-3)的孔中,其余结构、运行情况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本在图7中,单轴伸电机(9A1)安装在基础上,外罩(7)及轴承座A(6)、轴承座B(6-1)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8)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6)上的中间轴C(19)连接,中间轴C(19)上还套有弹簧C(13)和用键(15)连接的传导轮A(14-1),传导轮A(14-1)的一端加工有齿条,与固定在销轴A(3)上的齿轮C(23)啮合,传导轮A(14-1)被弹簧C(13)压紧在齿轮A(20)端面上并相互用一条凹凸齿啮合,中间轴C(19)通过销轴A(3)与旋转偏心块(1)连接,销轴A(3)与旋转偏心块(1)固定连接,旋转偏心块(1)可为图(2)中的整体型,也可为图(3)中的组合型,定位板(2)用螺钉(2-3)固定在中间轴C(19)上,定位板(2)上固定有定位扣A(2-1)和定位扣B(2-2),复位弹簧A(4)安装在销轴A(3)上,对偏心块A(1)产生反时针方向的扭矩,并由定位板(2)给以限位。图中旋转偏心块(1)所处位置为单轴伸电机(9A1)静止时位置,其质心稍向下偏离电机轴A(9-1)的中心线。齿轮A(20)套在中间轴C(19)上并与固定在传动轴A(22)上的齿轮B(21)啮合,齿轮A(20)、齿轮B(21)的传动比为1,传动轴A(22)被支承在轴承座B(6-1)上,传动轴A(22)通过下部份的销轴A(3)与下部份的旋转偏心块(1)及其他构件的连接与图中上部份旋转偏心块(1)及其他相同构件的连接镜像相同,下部份旋转偏心块(1)的质心稍向上偏离传动轴A(22)的中心线。
当单轴伸电机(9A1)刚启动时,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带动中间轴C(19)和上部旋转偏心块(1)旋转,并通过传导轮A(14-1)、齿轮A(20)、齿轮B(21)带动传动轴A(22)和下部份相同的旋转偏心块(1)旋转,上下两旋转偏心块(1)以ω和-ω角频率旋转,由于转速较低,两旋转偏心块(1)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各自的定位扣A(2-1)和复位弹簧A(4)的阻力,两旋转偏心块(1)保持位置不变。当电机轴A(9-1)的角频率增加,其角频率超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达到额定工作频率时,两旋转偏心块(1)产生的离心力足以克服各自的定位扣A(2-1)、复位弹簧A(4)的阻力和弹簧(13)的阻力,两旋转偏心块(1)绕各自的销轴A(3)反向旋转,各自的质心与各自的旋转中心线距离达到最大值,同时被各自的定位板(2)阻挡,并被各自的定位扣B(2-2)扣住,以免电机轴A(9-1)转速较小的变化使两旋转偏心块(1)摆动,同时,随旋转偏心块(1)旋转的齿轮(24)通过齿条将传导轮A(14-1)拉离齿轮A(20),使齿轮A(20)不再随中间轴C(19)旋转,下部的旋转偏心块(1)不再直接从电机(9)获取能量,而从振动系统中获取能量,并保持比电机(9)稍落后一个小相位角的频率旋转,此时电机(9)的输出功率稍大于带动一个旋转偏心块(1)的输出功率。本实施例中,电机以稍大于带动一个偏心块的功率带动了两个相同的偏心块旋转,获得了两倍的激振力。
停机时,电机轴A(9-1)旋转角频率下降到设定值,此值仍大大于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上下两只复位弹簧A(4)的扭矩和弹簧(13)的弹力就克服定位扣B(2-2)和两旋转偏心块(1)的离心力,使两旋转偏心块(1)绕销轴A(3)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同时传导轮A(14-1)被推压在齿轮(20)的端面上并通过一条凹凸齿啮合,单轴伸电机(9A1)再次取得了对下部旋转偏心块(1)的控制并且相对位置不变,为下次启动做好准备。此时,上下俩旋转偏心块(1)的偏心矩很小,电机轴A(9-1)旋转角频率继续下降经过该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直到零,不会产生共振。本实施例产生直线振动。
在图8中,单轴伸电机(9A1)安装在基础上,外罩(7)及轴承座A(6)、轴承座B(6-1)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8)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6)上的中间轴D(24)连接,中间轴D(24)上还套有弹簧C(13)和用键(15)连接的传导轮B(14-2),传导轮B(14-2)被T型偏心块(12-1)的大端压紧在齿轮A(20)端面上并相互用一条凹凸齿啮合,T型偏心块(12-1)的柄插装在中间轴D(24)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11)和螺母(12-2),中间轴D(24)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16),定位弹簧B(17),定位螺钉(18)。通过调节螺母(12-2)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电机的最大激振力。图中T型偏心块(12-1)所处位置为单轴伸电机(9A1)静止时位置,其质心稍向上偏离电机轴A(9-1)的中心线。齿轮A(20)套在中间轴D(24)上并与固定在传动轴B(25)上的齿轮B(21)啮合,齿轮A(20)、齿轮B(21)的传动比为1,传动轴B(25)被支承在两个轴承座B(6-1)上,传动轴B(25)与下部份的T型偏心块(12-1)及其他构件的连接与图中上部份T型偏心块(12-1)及其他相同构件的连接镜像相同,其T型偏心块(12-1)的质心稍向下偏离传动轴B(25)的中心线。
当单轴伸电机(9A1)刚启动时,电机轴A(9-1)通过振动联轴器带动中间轴D(24)和上部T型偏心块(12-1)旋转,并通过传导轮B(14-2)、齿轮A(20)、齿轮B(21)带动传动轴B(25)和下部相同的T型偏心块(12-1)旋转,上下两T型偏心块(12-11)以ω和-ω角频率旋转,由于转速较低,两T型偏心块(12-1)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各自的定位珠(16)和复位弹簧B(11)的阻力,两T型偏心块(12-1)保持位置不变。当电机轴A(9-1)的转速增加,其角频率大大超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达到额定工作频率时,两T型偏心块(12-1)产生的离心力足以克服定位珠(16)和复位弹簧B(11)的阻力,两T型偏心块(12-1)在中间轴D(24)和传动轴B(25)的孔中向远离各自旋转中心线方向滑动到最大位置,并被定位珠(16)定住,以免电机轴A(9-1)转速较小的变化使两T型偏心块(12-1)波动,同时上部T型偏心块(12-1)减除了对传导轮B(14-2)挤压作用,传导轮B(14-2)在弹簧C(13)向右的推力作用下解除了与齿轮A(20)的啮合,使齿轮A(20)不再随中间轴D(24)旋转,下部的T型偏心块(12-1)不再直接从电机(9)获取能量,而从振动系统中获取能量,并保持比单轴伸电机(9A1)稍落后一个小相位角的频率旋转,此时单轴伸电机(9A1)的输出功率稍大于带动一个T型偏心块的输出功率。本实施例中,电机以稍大于带动一个偏心块的功率带动了两个相同的偏心块旋转,获得了两倍的激振力。
停机时,电机轴(9-1)旋转角频率下降到设定值,此值仍大大于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复位弹簧B(11)的压力就克服定位珠(16)和T型偏心块(12-1)的离心力,使T型偏心块(12-1)回到起点位置,同时传导轮B(14-2)被T型偏心块(12-1)头部的端面推压在齿轮(20)的端面上,并通过一条凹凸齿啮合,单轴伸电机(9A1)再次取得了对下部T型偏心块(12-1)的控制并且相对位置不变,为下次启动做好准备。此时,上下俩T型偏心块的偏心矩很小,电机轴A(9-1)旋转角频率继续下降经过该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直到零,不会产生共振。本实施例产生直线振动。
图9为对称结构,左、右两部分相同,图中只画出本实施例的右部分。在图9中,双轴伸电机(9A2)、外罩(7)、轴承座B(6-1)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D(9-4)通过销轴A(3)与上部份旋转偏心块(1)连接,并通过传导轮A(14-1)、齿轮A(20)、齿轮B(21)、传动轴C(26)、下部的销轴A(3)与下部的旋转偏心块(1)连接,其余结构、运行情况与第五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产生直线振动。
图10为对称结构,左、右两部分相同,图中只画出本实施例的右部分。在图10中,双轴伸电机(9A2)、外罩(7)、轴承座A(6)、轴承座B(6-1)安装在振动机械上,T型偏心块(12-1)的柄插装在电机轴E(9-5)的孔中,其余结构、运行情况与第六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产生直线振动。
在图11中,轴套(34)一端与电机轴(9-1)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C(33)与滑块B(32)连接,花键套轴(27)一端分别与中间轴A(5)、中间轴B(10)、中间轴C(19)、中间轴D(24)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B(28)与滑块A(29)连接,滑块A(29),滑块B(32)通过滚珠(30)与隔盘(31)十字形连接,滑块A(29),滑块B(32)在隔盘(31)做滚动移动。
在图12中,滑块A(29)与滑块B(32)在隔套(31)的两端面为十字形连接,并在端面燕尾槽中做滑动移动。其余结构同图11。
权利要求
1.一种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单轴伸电机安装在基础上,外罩及轴承座A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通过振动联轴器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上的中间轴A连接,中间轴A通过销轴与旋转偏心块连接,定位板用螺钉固定在中间轴A上,定位板上固定有定位扣A和定位扣B,复位弹簧A安装在销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单轴伸电机安装在基础上,外罩及两个轴承座A均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通过振动联轴器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上的中间轴B连接,T型偏心块的柄插装在中间轴B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和螺母,中间轴B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定位弹簧B,定位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双轴伸电机安装在振动机械上,外罩安装在电机的端面,电机轴B通过销轴与旋转偏心块连接,定位板用螺钉固定在中间轴A上,定位板上固定有定位扣A和定位扣B,复位弹簧A安装在销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双轴伸电机安装在振动机械上,外罩安装在双轴伸电机的端面,T型偏心块的柄插装在电机轴C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和螺母,中间轴B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定位弹簧B,定位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单轴伸电机安装在基础上,外罩及轴承座A、轴承座B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通过振动联轴器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上的中间轴C连接,中间轴C上还套有弹簧C和用键连接的传导轮A,传导轮A的一端加工有齿条,与固定在销轴上的齿轮C啮合,传导轮A被弹簧C压紧在齿轮A端面上并相互用一条凹凸齿啮合,中间轴C通过销轴与旋转偏心块连接,销轴与旋转偏心块固定连接,定位板用螺钉固定在中间轴C上,定位板上固定有定位扣A和定位扣B,复位弹簧A安装在销轴上,齿轮A套在中间轴C上并与固定在传动轴A上的齿轮B啮合,传动轴A被支承在轴承座B上,传动轴A通过下部份的销轴与下部份的旋转偏心块连接,下部定位板用螺钉固定在传动轴A上,下部定位板上固定有定位扣A和定位扣B,下部复位弹簧A安装在下部销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单轴伸电机安装在基础上,外罩及轴承座A、轴承座B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A通过振动联轴器与被支撑于轴承座A上的中间轴D连接,中间轴D上还套有弹簧C和用键连接的传导轮B,传导轮B被T型偏心块的大端压紧在齿轮A端面上并相互用一条凹凸齿啮合,T型偏心块的柄插装在中间轴D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和螺母,中间轴D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定位弹簧B,定位螺钉,齿轮A套在中间轴D上并与固定在传动轴B上的齿轮B啮合,传动轴B被支承在两个轴承座B上,下部份T型偏心块的柄插装在传动轴B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和螺母,传动轴B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定位弹簧B,定位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双轴伸电机、外罩、轴承座B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D上套有弹簧C和用键连接的传导轮A,传导轮A的一端加工有齿条,与固定在销轴上的齿轮C啮合,传导轮A被弹簧C压紧在齿轮A端面上并相互用一条凹凸齿啮合,电机轴D通过销轴与旋转偏心块连接,销轴与旋转偏心块固定连接,定位板用螺钉固定在电机轴D上,定位板上固定有定位扣A和定位扣B,复位弹簧A安装在销轴上,齿轮A套在电机轴D上并与固定在传动轴C上的齿轮B啮合,传动轴C被支承在轴承座B上,传动轴C通过下部份的销轴与下部份的旋转偏心块连接,下部定位板用螺钉固定在传动轴C上,下部定位板上固定有定位扣A和定位扣B,下部复位弹簧A安装在下部销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其特征是双轴伸电机、外罩、轴承座A、轴承座B安装在振动机械上,电机轴E上套有弹簧C和用键连接的传导轮B,传导轮B被T型偏心块的大端压紧在齿轮A端面上并相互用一条凹凸齿啮合,T型偏心
9.块的柄插装在电机轴E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和螺母,电机轴E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定位弹簧B,定位螺钉,齿轮A套在电机轴E上并与固定在传动轴B上的齿轮B啮合,传动轴B被支承在两个轴承座B上,下部份T型偏心块的柄插装在传动轴B的孔中,柄上套有复位弹簧B和螺母,传动轴B上小孔内还装有定位珠,定位弹簧B,定位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所述的旋转偏心块,其特征是旋转偏心块可以是整体式,也可以是由连接轴、两个螺母及扇形块构成的组合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2,5,6所述的振动联轴器,其特征是轴套一端与电机轴连接,另端通过销轴C与滑块B连接,花键套轴一端与中间轴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B与滑块A连接,滑块A,滑块B可以通过滚珠与隔盘上十字C形槽连接,也可以直接与隔盘上燕尾槽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属于振动电机领域中的轻载启停避共振节能振动电机。他是将原固定于转轴的偏心块改成相对于转轴可旋转或位移的偏心块。当电机启动的角频率超过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后,偏心块的力矩才从小达到额定值,当电机停机的角频率从额定值下降但仍大于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偏心块已恢复到初始位置。而且通过一对旋转初始啮合既而分开的齿轮的传动而成对使用的偏心块,还能使一台电机产生直线振动,并获得双倍的激振力。如使用振动联轴器,还可以满足轴心线的距离、角度大变化的需要。本发明中电机轻载启动、停机,避免了启、停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能用一台电机产生直线振动,而且相当于两台同等功率的电机产生的激振力,节省了电能,降低了成本,振动联轴器减轻了振动机械系统对电机及其基础的轴向、径向激振力,有利于保护电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2K7/06GK1710784SQ20051008085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6日
发明者贺启宇 申请人:贺启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