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16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母线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母线安装到绝缘板上的母线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用于汽车布线的接线盒内部,组装有在绝缘板上安装母线、在绝缘板上形成电路的组件。以往,作为这种将母线安装到绝缘板上的装置,有图8所示的母线安装装置1。
该母线安装装置1的结构包括工作设置站(work set station)4,如图9所示,将通过可以断开的桥(bridge)2b连接多片母线2a而成的母线板2和绝缘板3,设置为定位形状;和冲压站(press station)5,具有可以自由进行相互靠近离开操作的上模和下模。
并且,在工作设置站4中,将母线板2设置在工作设置台6中工作设置区域6a的预定位置上,通过气缸等传动装置7的操作,使设置有该母线板2的工作设置台6,沿导轨8移动到冲压站5的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桥切断区域5a。
此时,制动器9在工作设置台6的移动路径上可以自由进出地突起,工作设置台6与该制动器9抵接,停止在桥切断区域5a的位置。
在这种状态下使冲压装置工作,根据上模的下降操作,通过上模所具有的切断用冲头和下模所具有的切断用冲模的协作切断所述母线板2的桥2b,断开成多片母线2a。
其后,工作设置台6回到初始位置的工作设置站4的位置,在工作设置站4的位置上,在被断开的各母线2a上的预定位置将绝缘板3设置为定位形状,再次移动工作设置台6,这次移动到冲压站5的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绝缘板铆接区域5b。此时,所述制动器9进行下降操作,从工作设置台6的移动路径上退避到下方。
在这种状态下使冲压装置工作,利用上模的下降操作,将各母线2a下方突出的绝缘板3的各铆接用突起部3a,用下模具有的铆接用冲头压碎,并进行铆接固定,此处,使绝缘板3和各母线2a一体化。
其后,工作设置台6返回工作设置站4的位置,从工作设置台6上取下一体化了的绝缘板3。
另外,在工作设置站的位置上,配置有可以并列设置母线板和绝缘板的工作设置台,在冲压站位置的第一冲压工序中,在切断母线板的桥的期间内抬起绝缘板,其后将绝缘板设置在被断开的各母线上,在其次的第二冲压工序中将各母线铆接固定在绝缘板上之后,使工作设置台返回到工作设置站的位置,取出一体化了的绝缘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平6-188060号公报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将桥切断区域5a和绝缘板铆接区域5b沿工作设置台6的移动方向设置在分别不同的位置上,因此冲压装置的模具尺寸大型化,为了设置母线安装装置1需要更大的空间。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由于在工作设置台上并列地分别设置母线板和绝缘板,因此工作设置台变得大型化,因此与上述相同,冲压装置的模具尺寸大型化,为了设置母线安装装置1需要更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了节省空间的母线安装装置。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母线安装装置,具有工作设置站,设置有由可以断开的桥连接多片母线而成的母线板、绝缘板;以及冲压站,具有可以自由进行相互靠近离开操作的上模和下模,通过上模侧和下模侧所分别具有的切断用冲头和切断用冲模的协作切断所述母线板的桥,并且将通过具有所述切断用冲模的上模侧或下模侧所具有的铆接用冲头而断开的各母线铆接固定在所述绝缘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所述切断用冲头的冲头支撑板上,在沿分离方向施力的状态下支撑脱模板,并且在该脱模板和冲头支撑板之间将隔板支撑为可以在其板面方向自由进行进退操作,该隔板和冲头支撑板之间或者隔板和脱模板之间的至少任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隔板的进退操作方向相交的凸条部,在相对的另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所述凸条部可以自由嵌入离开地进行嵌合的凹槽部,在切断所述桥时,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凹槽部呈配合状态,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相互靠近操作时,所述切断用冲头是从脱模板突出的状态,在对所述绝缘板进行铆接固定时,凸条部和凹槽部呈非配合状态,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操作时,切断用冲头是不从脱模板突出的状态。
另外还可以构成为,具有靠近高度调整机构,在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凹槽部的配合状态、和凸条部和凹槽部的非配合状态下,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相互靠近距离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母线安装装置,在具有切断用冲头的冲头支撑板上,在沿分离方向施力的状态下支撑脱模板,并且在该脱模板和冲头支撑板之间将隔板支撑为可以在其板面方向自由进行进退操作,该隔板和冲头支撑板相互间或者隔板和脱模板相互间的至少任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与隔板的进退操作方向相交的凸条部,相对的另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凸条部可以自由嵌入离开地进行嵌合的凹槽部,在切断桥时,凸条部和凹槽部呈配合状态,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操作时,切断用冲头是从脱模板突出的状态,在对绝缘板进行铆接固定时,凸条部和凹槽部呈非配合状态,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操作时,切断用冲头是不从脱模板突出的状态,因此,由于实现了切断母线板的桥的桥切断区域和铆接固定被断开的各母线与绝缘板的绝缘板铆接区域的共用,实现上模和下模的小型化,此处,用于设置母线安装装置的设置空间也可变小,实现节省空间。
另外,通过桥切断区域和绝缘板铆接区域的共用,以往结构中的制动器等变得不需要,从而由于各种部件个数的减少模具的单纯化和模具尺寸的小型化,实现成本降低。
并且,由于桥切断区域和绝缘板铆接区域共用,设置在工作设置站的母线板及绝缘板向冲压站移动时,具有缩短行程、提高循环时间的优点。
另外,构成为具有靠近高度调整机构,在凸条部和凹槽部的配合状态、以及在凸条部和凹槽部的非配合状态下,使上模和下模的相互靠近距离不同,此时具有能够更确切地限制上模和下模的靠近位置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桥切断工序时冲压站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桥切断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4是铆接工序时的冲压站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铆接加工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是桥切断工序时高度制动器部分的侧视图。
图7是铆接工序时高度制动器部分的侧视8是表示现有的母线安装装置的一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9是表示母线板和绝缘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与现有技术相同,母线安装装置11主要由具有可相互自由靠近分离操作的上模(上模具)12和下模(下模具)13的冲压装置14构成,在下模13一侧以突出状配置有一对导轨支撑板15。
并且,在各导轨支撑板15上分别设有导轨16,横跨两导轨16安装有工作设置台17,通过气缸等传动装置18的动作,使工作设置台17沿导轨16自由移动操作。另外,该工作设置台17利用适当数目的螺旋弹簧以向上方施力的状态支撑在下方的台底部上,可以克服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进行下降操作。
此处,工作设置台17可以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自由移动操作工作设置站20位置,将通过可断开的桥2b连接多片母线2a的母线板2、绝缘板3设定成定位状;以及冲压站21位置,位于用于母线板2中桥2b的切断及将各母线2a铆接固定在绝缘板3上的上模12和下模13之间。
另外,将冲压装置14的下模13设置在预定位置并固定,在直立设置于下模13的四角上的导向柱22的导向下,上模12被支撑为可进行自由升降操作。
下模13中与冲压站21位置相对应的上表面侧固定设置有模座板24,在该模座板24上,在与母线板2的各桥2b的位置对应的预定位置上分别配设切断用冲模25,并且在与绝缘板3的铆接用突起部3a的位置相对应的预定位置上分别配设铆接用冲头26。此时构成为,各切断用冲模25和各铆接用冲头26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并被配设为向上突出的形状。
另外,在上模12中与冲压站21相对应的下表面侧固定设置有冲头支撑板27,该冲头支撑板27上,在由适当数目的螺旋弹簧向分离方向、即向下施力的状态下悬吊支撑脱模板28。
并且,在该脱模板28和冲头支撑板27相互间的缝隙中设置隔板29,并且通过安装支撑在上模12侧的、作为传动装置的气缸30的伸缩操作,将隔板29支撑为可沿该板29的面方向、即水平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自由进行进退操作。
另外,隔板29中与脱模板28相对的下表面的相对面上,在进退操作方向上以适当的间隔,形成多个与隔板29的所述进退操作方向相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垂直的凸条部29a,在与该各凸条部29a相对的脱模板28的上表面的相对面上,分别对应形成有凹槽部28a,各凸条部29a可以分别以自由嵌入离开的方式嵌入该凹槽部28a。
并且,在冲头支撑板27上,在与母线板2的各桥2b的位置相对应的预定位置,即与模座板24的各切断用冲模25相对应的预定位置上,分别以向下突出的形状配设切断用冲头31。
此时,该各切断用冲头31从冲头支撑板27突出的长度,如图3所示,在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配合且相互嵌合的啮合状态下,是从脱模板28的下表面突出且可与切断用冲模25协作的长度,并且,如图5所示,在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在非配合状态下,是不会从脱模板28的下表面突出的长度。
另外,在脱模板28中与各切断用冲头31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引导切断用冲头31的导孔28b,在隔板29中与各切断用冲头31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上,在游插切断用冲头31的进退操作方向上分别形成有长孔状的游插孔29b,以使隔板29的进退移动没有障碍。
并且,如图1的虚拟线所示,具有作为靠近高度调整机构的高度制动器33,位于两侧的各导向柱22之间,限制上模12和下模13之间的靠近距离。
各高度制动器33,如图6和图7所示,从下模13以向上突出的形状配置三根制动器支柱34a、34b、34c,中间的制动器支柱34b比两侧的制动器支柱34a、34c高。
另外,在上模12上分别设置了下降操作时可与各制动器支柱34a、34b、34c自由靠近离开地抵接的抵接部35a、35b、35c。此时,一侧的抵接部35c被安装在滑板36上,通过安装在上模12上的传动装置即气缸37的伸缩操作,在中间的制动器支柱34b的方向上进行自由的进退操作,在气缸37的伸长状态下,滑板36的支承部36a位于制动器支柱34b的上方位置。
并且,如图2所示,在气缸30的缩短状态中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相对的配合状态下,如图6所示,汽缸37为缩短状态,各制动器支柱34a、34b、34c与各抵接部35a、35b、35c为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状态。
另外,如图4所示,在气缸30的伸长状态中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相互错位的非配合状态下,如图7所示,气缸37为伸长状态,滑板36的支承部36a为与制动器支柱34b的上方位置相对的状态。
因此,在各凸条部39a与各凹槽部28a相互错位的非配合状态下,与配合状态的情况相比,上模12的下降限度位置停止在略微上方。
另外,为了缓解各制动器支柱34a、34b、34c与各抵接部35a、35b、35c抵接时的噪音,各抵接部35a、35b、35c可以由硬质聚氨酯橡胶构成。
并且,在将各母线2a安装到绝缘板3上时,与现有技术相同,在位于工作设置站20的工作设置台17中工作设置区域17a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母线板2,通过传动装置18的操作,使设置有该母线板2的工作设置台17,沿各导轨16在冲压站21的上模12和下模13间的工作冲压区域21a上移动。
在工作设置台17到达该工作冲压区域21a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气缸30为缩短状态,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为在上下方向相对的配合状态。另外,汽缸37如图6所示,也为缩短状态,高度制动器33中的各制动器支柱34a、34b、34c与各抵接部35a、35b、35c为相对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冲压装置14工作,上模12进行下降操作后,脱模板28的下表面与母线板2抵接,之后再进行下降操作时,如图3所示,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是相互嵌合的啮合状态,并且工作设置台17也从初始高度进行下降操作,此处,切断用冲头31从脱模板28向下突出,通过相对的切断用冲模25的协作,切断母线板2的各桥2b。
此时,如图6所示,高度制动器33的各制动器支柱34a、34b、34c和各抵接部35a、35b、35c可以相互自由靠近离开地抵接,限制上模12的下降。
并且,切断各桥2b之后,上模12返回初始的上升位置。此时,脱模板28向远离冲头支撑板27的下方分离,在此,解除各凸条部29a和各凹槽部28a的嵌合状态。另外被压下的工作设置台17也可以恢复到初始高度。
其后,工作设置台17返回初始位置的工作设置站20位置,在工作设置站20位置上,在被断开的各母线2a上的预定位置将绝缘板3设置成定位形状,再次将工作设置台17移动到工作冲压区域21a。
在设置该绝缘板3后工作设置台17第二次到达工作冲压区域21a的位置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气缸30是伸长状态,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是在上下方向错位的非配合状态。另外,气缸37如图7所示,也是伸长状态,是高度制动器33中间的制动器支柱34b与滑板36的支承部36a相对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冲压装置14工作,上模12进行下降操作后,脱模板28的下表面与母线板2抵接,之后再进行下降操作时,如图5所示,隔板29的各凸条部29a和脱模板28的各凹槽部28a相互错位,因此冲头支撑板27的下表面和脱模板28的下表面的距离不会缩短,切断用冲头31以不从脱模板28向下突出的非突出状态下降,通过伴随着该下降的工作设置台17的下降,从各母线2a向下方突出的绝缘板3的各铆接用突起部3a,被向下方突出且相对的铆接用冲头26压碎,在此被铆接固定,绝缘板3与各母线2a为一体。
此时,如图7所示,高度制动器33的制动器支柱34b和滑板36的支承部36a相互自由靠近离开地抵接,限制上模12的下降。
并且,将各母线2a铆接固定到绝缘板3后,上模12返回初始的上升位置。此时,气缸30也返回缩短状态,各凸条部29a和各凹槽部28a回复到相对的初始位置。另外,高度制动器33的气缸37也返回缩短状态,回复到初始位置。并且,被压下的工作设置台17也回复到初始的高度。
其后,工作设置台17返回工作设置台20的位置,从工作设置台17上取出一体化了的绝缘板3,得到安装有母线2a的绝缘板3。
本实施方式如上述构成,切断母线板2的桥2b的桥切断区域、以及铆接固定被断开的各母线2a和绝缘板3的绝缘板铆接区域,由一个工作冲压区域21a兼用,实现区域的共用,因此可以使上模12及下模13的整体尺寸变小,实现小型化,此处,用于设置母线安装装置11的设置空间也可变小,实现节省空间。
另外,还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桥切断区域和绝缘板铆接区域由工作冲压区域21a共用,因此就不需要现有的结构中的制动器等,从而由于各种部件个数的减少、模具的单纯化和模具尺寸的小型化,实现成本降低。
并且,由于桥切断区域和绝缘板铆接区域由相同位置的工作冲压区域21a共用,因此当使设置在工作设置站20的母线板2、绝缘板3向冲压站21移动时,具有缩短行程、提高循环时间的优点。
另外,由于具有使上模12和下模13之间的靠近距离不同的高度制动器33,因此在母线板2的桥2b切断工序和绝缘板3的铆接用突起部3a铆接工序中,具有能够更准确地限制上模12的下降停止位置的优点。
并且,由于桥切断区域和绝缘板铆接区域由工作冲压区域21a共用,因此在利用与现有技术同样大小的上模和下模的情况下,可以确保有两处工作冲压区域21a,并能够提供多个可同时进行切断工序、铆接工序的母线安装装置,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实现节省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在隔板29和脱模板28之间形成有相互自由嵌入离开的可嵌合的凸条部29a和凹槽部28a的结构,但也可以在冲头支撑板27和隔板29相对的相对面之间分别设置凸条部和凹槽部,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公开了在上模12侧设置切断用冲头31,在下模13侧设置切断用冲模25和铆接用冲头26的结构,但也可以在上模12侧设置切断用冲模25及铆接用冲头26,在下模13侧设置切断用冲头31。
权利要求
1.一种母线安装装置,具有工作设置站,设置有由可以断开的桥连接多片母线而成的母线板、绝缘板;以及冲压站,具有可以自由进行相互靠近离开操作的上模和下模,通过上模侧和下模侧所分别具有的切断用冲头和切断用冲模的协作切断所述母线板的桥,并且将通过具有所述切断用冲模的上模侧或下模侧所具有的铆接用冲头而断开的各母线铆接固定在所述绝缘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所述切断用冲头的冲头支撑板上,在沿分离方向施力的状态下支撑脱模板,并且在该脱模板和冲头支撑板之间将隔板支撑为可以在其板面方向自由进行进退操作,该隔板和冲头支撑板之间或者隔板和脱模板之间的至少任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与所述隔板的进退操作方向相交的凸条部,在相对的另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所述凸条部可以自由嵌入离开地进行嵌合的凹槽部,在切断所述桥时,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凹槽部呈配合状态,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相互靠近操作时,所述切断用冲头是从所述脱模板突出的状态,在对所述绝缘板进行铆接固定时,凸条部和凹槽部呈非配合状态,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操作时,切断用冲头是不从脱模板突出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靠近高度调整机构,在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凹槽部的配合状态、和凸条部和凹槽部的非配合状态下,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相互靠近距离不同。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实现了节省空间的母线安装装置。在具有切断用冲头(31)的冲头支撑板(27)上支撑脱模板(28),并且在脱模板(28)和冲头支撑板(27)之间将隔板(29)支撑为可以在其板面方向自由进行进退操作,该隔板(29)和冲头支撑板(28)之间的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凸条部(29a),在另一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凸条部(29a)可以自由嵌入离开地进行嵌合的凹槽部(28a)。在切断桥时,凸条部(29a)和凹槽部(28a)呈配合状态,上模(12)和下模(13)相互靠近操作时,切断用冲头(31)是突出状态,进行铆接工序时,凸条部(29a)和凹槽部(28a)呈非配合状态,上模(12)和下模(13)相互靠近操作时,切断用冲头(31)是非突出状态。
文档编号H02G5/00GK1734869SQ20051008854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4日
发明者后藤秀纪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