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935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被方便加工组装制造,以简化马达结构的制造、组装工序,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能的实用的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l所示,习用的马达结构包含有
一转子IO,转子IO结合有一转动轴101。
一壳座11,壳座11内部设有一转子安置槽111,可供转子10置入其中,且 转子安置槽111底部设有一支持件112,支持件112可以是轴承或轴套……等构件, 用以支持转子10的转动轴101 —端于其中央旋转。
一盖体12,呈对应盖设于壳座11上方,且盖体12中央设有一支持件121, 支持件121同样可以选择轴承或轴套……等构件,用以支持转动轴101的另一端 于其中央旋转。
另外,壳座ll的外周壁分别设置有偶数组呈径向对应的固定件113,用以固 定线圈13以形成定子,且壳座11的外周壁又设有一马达感应驱动组件14,使线 圈13与转子10形成磁感应,以驱动转子10旋转。
但是,上述马达结构的定子,必须通过偶数组线圈13分别固定在壳座11的 外周壁,因而衍生了以下缺点
(1) 制造、组装不方便因为习用马达结构的定子必须将偶数组线圈13分别固 定在壳座11的外周壁,因此该马达结构在制造时,必须先绕设出偶数组线圈13, 再将偶数组线圈13—一固定在壳座ll的外周壁,若线圈13的数量是二组,则必 须重复两次固定线圈13的工序,若线圈13数量是四组,则必须重复四次固定线 圈13的工序,不仅制造上多了好几道工序,组装上也比较不方便。
(2) 线圈容易脱落此习用马达结构的线圈13固定在壳座11的外周壁,仅依 靠着固定件113卡掣黏着,若长时间受到转子10旋转所产生的振动量影响,很容 易因此而脱落。
(3)对位困难此习用马达结构的偶数组线圈13与马达感应驱动组件14都是 分别独立固定在壳座11的外周壁,所以组装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构件之间是否 有精准对位,否则将造成马达启动困难。
因此,若要彻底解决上述习用马达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则必须更积极思考、 开发一种全新概念的马达结构,以简化马达结构的制造、组装工序,并降低制造 成本、提高生产效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结构,其可使马达结构 的制造、组装变得更为简单、方便,并可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座, 内部设有环墙,所述环墙中央为转子安置槽,可供置入一转子,所述环墙外周为 定子安置槽;定子结构,具有一软性基板,所述软性基板上设有线圈及马达感应 驱动组件,且所述线圈与马达感应驱动组件之间形成电气连接;所述软性基板对 应定子安置槽的形状弯折整型,并置入其中。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软性基板上延伸有排线,所述排线与软性基 板之间形成等于或小于180°的夹角。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安置槽的断面形状是方型。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安置槽的断面形状是圆型。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子结构的线圈预先整型为呈略呈弯弧 状,以完全伏贴于所述圆型的环墙外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的定子结构是将线圈、马达感应驱动组件…… 等构件,预先设置于软性基板上,因此组装定子结构时,可以省略线圈、马达感 应驱动组件……等构件,分别组装固定与对位的工序,使马达结构的制造、组装 变得更为简单、方便, 一方面可降低产品不合格率,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习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组合断面示意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6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组合剖面示意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组合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结构,其将线圈、马达感应驱动组件……等构件,设置 在一软性基板上,因此组装定子结构时,可以省略线圈、马达感应驱动组件分别组装固定与对位的工序,使马达结构的制造、组装变得更为简单、方便。
下面便列举两个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型态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型态,其包含有
一转子20,转子20结合有一转动轴21。
一壳座30,壳座30内部呈中空,并设置有环墙31,环墙31内部形成转子安 置槽3U,环墙31外周则形成定子安置槽312,其中,转子安置槽311可供转子 20置入其中,且转子安置槽311底部设有一支持件32,支持件32可以是轴承或 轴套……等构件,用以支持转子20的转动轴21—端于其中央旋转。
一盖体33,对应盖设于壳座31上方,且盖体33中央设有一支持件331,支 持件331同样可以选择轴承或轴套……等构件,用以支持转动轴21的另一端于其 中央旋转。
一定子结构40,定子结构40在一软性基板41上延伸有一排线42,且排线42 与软性基板41之间形成小于180°的夹角,另外,软性基板41上设置有线圈43 及马达感应驱动组件44,线圈43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以上的配置(图中所示为四 个线圈配置),若线圈43数量是二个以上时,则各线圈43于软性基板41上呈等 距离分布,且各线圈43与马达感应驱动组件44之间必须形成电气连接,以产生 交变磁场。
如图3、图4所示,定子结构40的软性基板41可以对应任何形状的定子安置 槽312,如图4所示的定子安置槽312为方形,软性基板41即可弯折置入,并环 绕于环墙31外周,使线圈43、马达感应驱动组件44可与转子安置槽311内的转 子20形成磁感应,以驱动转子20旋转。
本发明的定子结构40是将线圈43、马达感应驱动组件44……等构件,预先 配置固定于一软性基板41上,因此组装定子结构40时,可以省略线圈43与马达 感应驱动组件44的对位、组装工序,使马达结构的制造变得更为简单、方便。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型态。 此实施型态同样是由一转子20、 一壳座30以及一定子结构40所组成。 如图6、图7所示,壳座30的环墙34及定子安置槽341均呈圆形。 定子结构40的软性基板41上同样设有线圈45,但此实施型态的线圈45的数 量配置是二个,且二线圈45预先整型呈略呈弯弧状,所以当软性基板41弯折置 入定子安置槽341时,二线圈45即可完全伏贴环绕于环墙34外周, 一方面可以 减少壳座30空间的浪费,同时又可以提升线圈45与转子20之间的磁感应敏锐度。
将本发明马达定子结构与前述习用结构相比较,当可得知本发明的特点至少 包括有-
(1) 制造、组装方便本发明的定子结构将线圈、马达感应驱动组件……等构 件,设置于一软性基板上,因此组装定子结构时,可以节省各线圈分别装设定位 的工序,使马达结构的制造、组装变得更为简单、方便。
(2) 线圈无脱落之虞定子结构的软性基板与线圈、马达感应驱动组件……等 构件,为弯折置入于壳座的定子安置槽中,之后再以盖体固定,使整个定子结构 受到壳座的包覆与保护,-无脱落之虞。
(3) 无对应问题本发明的定子结构已预先将线圈、马达感应驱动组件……等 构件,设置于一软性基板上的预定位置,再将该软性基板置入于壳座的定子安置 槽中即可,不需要再特别对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己确实具备以上各项优点,相比于习用结构也具有显著的 功效增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型态,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 或附图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座,内部设有环墙,所述环墙中央为转子安置槽,可供置入一转子,所述环墙外周为定子安置槽;定子结构,具有一软性基板,所述软性基板上设有线圈及马达感应驱动组件,且所述线圈与马达感应驱动组件之间形成电气连接;所述软性基板对应定子安置槽的形状弯折整型,并置入其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基板上延伸有排线,所述排线与软性基板之间形成等于或小于180°的夹角。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安置槽的断面形状是方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安置槽的断面形状是圆型。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的线圈预先整 型为呈略呈弯弧状,以完全伏贴于所述圆型的环墙外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结构,其包含一壳座,内部设有环墙,环墙中央为转子安置槽,可供置入一转子,环墙外周为定子安置槽;定子结构,具有一软性基板,软性基板上设有线圈及马达感应驱动组件,且线圈与马达感应驱动组件之间形成电气连接;软性基板对应定子安置槽的形状弯折整型,并置入其中。因此,本发明在组装定子结构时,可以省略线圈、马达感应驱动组件……等构件,分别组装固定与对位的工序,使马达结构的制造、组装变得更为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H02K5/00GK101174778SQ200610137939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31日
发明者尹佐国, 洪银树 申请人:建凖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