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670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螺杆式制冷压縮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变频电机冷却流 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冷媒冷却电机的过程中,冷却流道的布置直接影响对电机的冷却效果, 因此改善流道从而改变冷媒的流向,进而改变冷媒在电机表面上的分布,使得 电机的温度分布均匀,达到较好的冷却电机的目的,使其能正常运行。
冷媒在进入电机腔体后,受进气的影响会被过早的吸入吸气端,不能达到 最大冷却电机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以 解决现有变频电机冷却流道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变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设在机壳上部的一入口,该入口位于电机腔部位;
安装在所述入口上的节流阀;该节流阀通过管路接冷凝器的排液管引导冷 媒进入入口;
由电机转部、定部与机壳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冷媒流道;
设置在机壳上并位于转子下方的孔道,该孔道一侧与所述机壳下部的冷媒 流道相连通,另一侧与压縮腔中压处连通;
设置在机壳上部的内壁上并位于电机腔右侧的挡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经入口流道的冷媒先流向离吸气端较远的一边, 再通过流道的导向作用使得冷媒能够均匀分布电机表面从而整体降低电机的温 度,获得较好的电机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l.防止冷媒过早或 直接进入吸气端而不能达到最大冷却电机的效果;2.控制冷却电机的冷媒的流
向使得电机能够得到整体均匀的冷却效果。3.冷却后的冷媒回中压起到补气的效果。4.电机腔入口装节流件降低管道冷量损失。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l,变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包括开设在机壳5上部的入口 1,该入口1位于电机腔10部位;在该入口 l上安装有节流阀9;该节流阀9通过管路接冷凝器的排液管,将冷凝器的引导冷媒进入入口1;节流阀9节流冷媒,从而 降低其温度。电机转部3、定部4与机壳5之间的间隙8构成冷媒流道;冷媒通过冷媒流道流进电机腔冷却电机。在机壳5上部的内壁上并位于电机腔右侧的 挡板2。在机壳5上设置有位于转部3下方的孔道6,该孔道6 —侧与机壳5下部的冷媒流道相连通,另一侧与压縮腔中压处7连通;由于电机腔装有一块挡板2,这样入口1的冷媒就全部向左端部流去,当到达左端部后冷媒再由电机转 部3、定部4和机壳5间的间隙8流向右端部,其间冷媒吸收电机的热量,然后再通过转子下方的孔道6流入压縮腔中压处7,再进行压縮作为工质参与制冷循环。
参看图2和图3,冷媒经流道A流出,抵达端部后再经流道B、 C、 D、 E、 F 至G流进去,在流道中吸收热量冷却电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变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机壳上部的一入口,该入口位于电机腔部位;安装在所述入口上的节流阀;该节流阀通过管路接冷凝器的排液管引导冷媒进入入口;由电机转部、定部与机壳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冷媒流道;设置在机壳上并位于转子下方的孔道,该孔道一侧与所述机壳下部的冷媒流道相连通,另一侧与压缩腔中压处连通;设置在机壳上部的内壁上并位于电机腔右侧的挡板。
专利摘要变频电机冷却流道结构,其包括开设在机壳上部的一入口,该入口位于电机腔部位;安装在所述入口上的节流阀;该节流阀通过管路接冷凝器的排液管引导冷媒进入入口;由电机转部、定部与机壳之间的间隙构成的冷媒流道;设置在机壳上并位于转子下方的孔道,该孔道一侧与所述机壳下部的冷媒流道相连通,另一侧与压缩腔中压处连通;设置在机壳上部的内壁上并位于电机腔右侧的挡板。经入口流道的冷媒先流向离吸气端较远的一边,再通过流道的导向作用使得冷媒能够均匀分布电机表面从而整体降低电机的温度,获得较好的电机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H02K5/20GK201181864SQ20072007202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林志宪, 赵路生, 壮 邓 申请人: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