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438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磁力变成电力的磁能发电机。
背景技术
根据惯性定律和磁铁两极都能单独吸铁现象可以断定磁力不可能自 动弯曲,更不可能畅通无阻地通过铁心(即磁性物体),因此,磁力闭合 曲线论,磁通论,导线切割磁力线的发电理论等等说明物理学对磁力特性 的认识非常朦胧,致使磁力变电力不消耗动力的磁力特性至今没有被发 现。
发电机的线圈嵌在线槽中,磁力穿过磁齿(即转子磁力磁化磁齿), 导线与磁化力同步运动,不可能出现导线切割磁力线现象,即磁力不是直 接作用在导线上,就像乘客乘船漂洋过海一样,乘风破浪的是船,乘客并 不搏击惊涛骇浪。磁电感应是磁化力转变成电化力,转化过程发生在线圈 与磁齿之间,与气隙间的磁力没有直接关系。很显然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 是导线切割磁力线。
发电机的结构特征是铁心相连,线圈交叉,且绕组的宽度约等于磁极 距。全面观察深刻分析发现,铁心相连必然出现反向磁化现象,线圈横跨 两极必须出现反向磁化(即反向励磁)现象,反向磁化是铁心两端同时接 受同性磁极磁化而出现的推斥现象,就是浪费磁力。这两种反向磁化现象 都出现在磁极前方,即磁极前方出现同性推斥现象,磁极前方出现的同性 推斥就是制动力。根据能量等量转移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律分析发现浪费一种能量的同时必然消耗另一种能量,即反作用力必定 等于作用力。这就是说,不消耗动力就不可能克服反向磁化现象,即没有 外动力反向磁化现象就会使发电机转子无法转动。上述分析说明发现并 论证发电机是浪费动力的落后技术的过程,是发现并认定磁力特性的过 程,发现了磁力特性,利用磁力作功就很容易了。因此,发现并论证发电 机是浪费动力的落后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就是说,人类利用磁能的 时代即将开始。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力变电力的磁电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结构特征与发电机的结构特 征相反,即磁极对轴方排列,铁心不相连,绕组不交叉,具体技术方案如 下
1、 磁极分两列,固定于转轴的两端,磁化力经转轴和铁心成为磁力 回路,如图1所示。各磁极面积相等,形状相同,且每对磁极准确对应, 即每对磁极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
2、 铁心固定在不导磁(即不能磁化)的定子上,如图2所示。铁心 位于两列磁极中间,铁心的两个端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同时接受两端 磁极的磁化和去磁,即铁心两端同时靠近磁极,同时离开磁极。
3、 磁极宽度(弧度)不大于磁极间隔,即磁极宽度不大于磁极距的 一半,如图3所示。磁极固定在转子上。
4、 铁心的宽度约等于磁极的宽度,铁心用硅钢片迭合而成,每片硅
钢片一头稍宽一些,硅钢片从两边插入定子铁心孔内,经压板固定在定子
上,定子由不导磁即不能磁化的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5、 每个铁心配一个线圈,同相的线圈或并联或串联为一个相绕组。 为满足大功率或特殊需要,每个铁心可分裂为多个分铁心,如图6所示。
6、 磁极可以是永磁的或电磁的,电磁型的需要增加励磁绕圈。'
7、 每列磁极极性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异性相间。 工作原理说明
磁力是空间对称量,简单地说,铁心靠近磁极时的吸引力等于离开时 的制动力,本发明是根据磁力对称性设计的。下面用图4和图5说明本发 明的工作原理。
图5实际上是图4撤掉AB两相铁心,只保留C相铁心的情况,铁心 位于磁极间隔中心线处,铁心两边的磁极对铁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而保持 静止。从铁心的左边稍给一点动力,在磁极吸引力作用下,铁心即向右边 作变加速度(A)运动,运动到铁心的中心线和磁极中心线重合时,磁极 对铁心的垂直吸引力最大,加速度降为0,即磁极对铁心的侧面吸引力降 到0,同时,铁心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max,在惯性的作用下,铁心 不会静止,而会继续向左边作变减速度(R)运动,直到下一个磁极间隙 中心线处,再从铁心左边稍加一点动力,铁心即向下一个磁极运动。铁心 在磁力作用下的这种运动现象是有如重力摆的抛物线运动(稍加的动力仅 仅只是克服机械阻力和剩磁效应)'。
磁力的反作用力是磁化力,铁心靠近磁极时是磁化现象,铁心离开磁 极时是去磁现象。磁电感应发生在铁心和线圈之间,是磁化力转变为电化 力(即电力、电流)的过程,与气隙间的磁力没有直接关系,铁心的磁化 力在线圈中感应产生正向电流(即与磁极的励磁电流方向相同),铁心去图5-1是描述铁心运动的速度曲线,图5-2是描述铁心运动的变速度 曲线,图5-3是描述感应电流的电压曲线,图5的三条曲线一目了然地揭 示了本发日J的工作原理, 一目了然地揭示了动力是正、fe半波抵消,电力 是正、负半波相加的磁电现象真相。
恢复AB相铁心,如图4所示。这样每个磁极绝大部分时间将同时对 应两个铁心,对应的前一个铁心的吸引力为动力,对应的后一个铁心的吸 引力为制动力,它们的合力为动力与制动力之差,不同时刻其差值是不同 的,而且或正或负,但是, 一个周期内动力与制动力是相等的,即在一个 周期内动力与制动力互相抵消而等于O。如果转子的惯量足够大,那么转 子旋转速度几乎能达到理想的匀速度,这就是说磁极的径向磁力因对称而 相当于不存在。但是磁力的轴向力,即磁极对铁心的垂直吸引力仍然存在, 其变化幅度(即极大值)仍然和只有单相铁心时的幅度相等,即铁心获得 的磁化力仍然和只有单相铁心时获得的磁化力相等。磁电感应发生在铁心 和线圈之间(与变压器工作原理相同),因此,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仍 然和只有单相铁心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相等。只是周期变短了,本发 明的标准周期等于磁极宽度加铁心宽度。总之,在一个周期内,磁极的径 向磁力,即前方的吸引力(动力)与后方的吸引力(制动力)互相抵消而 为0,磁化力产生的感应电流(即电功率)却可以正负半波相加。
下面用


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

图l是本发明结构总图
图2是本发明定子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转子结构4是本发明结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铁心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三相接力波形图
图中1是磁极,2是转子,3是铁心,4是定子,5是励磁线圈,6是 转轴,7是机座,8是端盖,9是导电环,IO是联轴器,(ll是转子定位 器即推力轴承,本说明没有画出。)
具体实施方案
参见图l、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兼容型。为了兼容 现在用电设备(主要指交流电动机)的需要,本实施例的铁心分为A、 B、 C三相,同列磁极为同性,如图4所示。
本具体实施例的电压波形为三相接力波,如图7所示。三相接力波是 接力位移定律(华楼第二十九定律)的应用典范,与三相正弦曲线有本质 区别。三相接力波的三相全波是理想的空间对称量,三相全波的总功率时 时刻刻为0,这与机械能守恒是一个道理,这与抛物线运动是相似的现象。 这就是说将三相电机直接接入三相接力波电网,不但不会转动,而且会很 快烧毁。但是,将正半波与负半波分开利用,其功率比三相正弦交流电大 得,。未来的磁电机同时利用全波,即同时利,正、负半波,而现在的电 动机只能利用半波(即各相增加一只整流二极管,如果用可控硅则可以自 动控制功率),或正半波,或负半波其功率及其转向是相同的。为了保证 系统运行稳定,要求在一个系统内正半波负载与负半波负载尽可能相等。 现场用电管理原则是新增负载按正、负半波的实际电压值选择正、负接 线方案,如正半波电压高即按正接线方案接线(即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端接 电网)。
权利要求
1、一种磁电机,能将磁力变成电力而很少消耗动力,其主要特征是铁心不相连,线圈不交叉,磁极对轴向排列,每对磁极的两极分别位于两端,即磁极分为两列,铁心及其线圈位于磁极对的中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其特征是磁极宽度(弧度)加磁极 间隔等于磁极距(弧度),其中磁极宽度不大于磁极距的一半,即磁极宽 度不大于磁极间隔,各磁极宽度相等,形状相同,且每对磁极的几何中心 线在同一平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心,其特征是长方形,由长方形的硅钢 片迭合而成,铁心固定在不导磁(即不被磁化)的定子上,铁心的两端稍 大,以縮小铁心之间的间隙和便于固定线圈,铁心的宽度约等于磁极的宽 度。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圈,其特征是每个铁心配一个线圈,这 样一个线圈就是一个绕组,大型或特殊用途磁电机的铁心将分裂为几个分 铁心,几个分裂铁心组成一个铁心组,铁心组的总宽度约等于磁极宽度, 每个铁心组的线圈称一个绕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心组,其特征是由多个宽度不一的铁心组成,每个铁心一个线圈,各线圈或单独或串联以实现多挡电压(即多挡 功率)输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其特征可以是永磁的,也可以是电 磁的,每列磁极极性可以是同性的,也可是异性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利用磁力空间对称性,是磁力变电力不要外供动力的发电技术。主要特征是磁极轴向排列,铁心不相连,线圈不交叉,磁极间隔(弧度)不小于铁心宽度,这样铁心就没有反向磁化现象,即没有浪费磁力的现象。根据能量等量转移定律分析发现浪费一种能量的同时,必然消耗另外一种能量。这就是说本发明没有浪费磁力的途径,即本发明没有浪费动力的途径,因此,(忽略空气,机械摩擦阻力和剩磁效应),本发明是不消耗动力的发电技术。本发明充分利用磁力和高效利用磁性材料,导电材料。同材料相比,本发明的功率比发电机大得多,而且单机容量大可以比世界上最大的发电机更大,小可以比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更小。本发明由于需要的原动力很小,很容易控制调节其功率和频率,与电脑技术配合,可以全自动控制。总之,本发明是智取磁能,是不消耗物质,不污染环境的电力生产设备,开发磁电机把人类社会推向高级幸福的永慈时代。
文档编号H02K1/12GK101557151SQ20081009231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3日
发明者易华楼 申请人:易华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