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553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电子产品的电源保护,尤其涉及 一 种双路电源供电系 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医疗电子产品,如X光机等,在大多数情况 下,由于医疗电子产品的各部分工作电路的供电方式各不相同,如果其中关键
降,均可能导致后级工作电路的损坏或系统的误操作。因此对于关键部分出现 电源故障时,需要能够立即检测并进行动作,即关停整个系统或子系统的工作 电源,从而对后级电路进行保护。
现有的电源保护电路通常只进行单路工作电源的电路保护,即在每路电源 转换电路和后级工作电路之间均设置一个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而对于系统 中具有相关联性的不同电源供电部分的电路则无法同时进行检测及保护。另一 方面,现有的电源保护电路,对后级工作电路进行保护时, 一部分电源保护电 路没有保存故障状态的功能,容易出现整个系统断电后又立即重新上电而导致 的反复振荡,这样不仅没有起到保护后级工作电路的作用,而且很可能造成后 级工作电路的损坏。另一部分电源保护电路采用一次性使用的电子元件,比如 保险丝之类,熔断后可以直接切断后级电路的工作电压,这虽然保存了故障状 态,但是需要频繁更换保险丝,增加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 置,在供电电源两路输出中任一路出现电源故障时,对后级工作电路进行断电 保护,从而避免后级工作电路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 护装置包括通断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位于供电电源和电源 转换电路之间,所述检测电路连接在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两路电源转换 电路工作状态分别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后输出状态控制信号, 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相连,当两路电源转换电路中任一 路出现故障时,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送出的状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通断控制 电路进行供电电源的关断,从而实现对后级工作电路的保护。
在供电电源采用直流电的情况下,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直接
由供电电源供电;在供电电源采用交流电的情况下,所述双;洛电源供电系统的 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还包括启动电源,该启动电源跨接在供电电源上,将交 流电压转换成低压直流工作电源为检测电路及通断控制电路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采用光耦作为每路 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的检测器件,由于光耦具有隔离作用,能够同时对于两路共 地或不共地的电路进行检测,可以检测两路输出电压的有无,又由于参考电压 模块的引入,使得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电压的大幅跌落,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的控 制信号并对后级工作电路进行保护,电路简单可靠,因为采用了光耦作为电路 的输出,可检测电压范围较宽。
本发明所述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具有保持故障状态的功能,避免了整个 系统断电后又立即重新上电而导致的反复振荡,使后级工作电路的不被损坏。 另外,对控制信号中的毛刺等干扰信号不产生响应,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图1为现有的保护电路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第 一 实施例 框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 电路原理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通断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 框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 电路原理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通断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参考电压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通断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 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一 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 工作电路保护装置,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框图如 图2所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启动电源电路,主要对于釆用交流供电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将交流电压 转换为直流电压提供给检测电路和通断控制电路。对于采用直流供电电源的双 路电源供电系统,检测电路及通断控制电路可直接使用供电电源电压。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两路电源输出中是否有故障产生,并输出状态控制信 号,同时在初始上电及正常工作时能够输出正常状态的控制信号。此部分电路 可以检测双路共地及不共地的两路输出,也可以4企测同向或反向的两路电压信
号,并且对于两路电压均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
通断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双路电源供电系统工作电压的通断控制,在检测 电路送出控制信号后能够自动关断供电电源,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具有故障状态
新上电而导致的整个系统反复振荡。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启动电源Vs跨接在供电电源 Vi上,检测电路由两路电源输出电路和一个比较电路组成,第一电源输出电路 包括第一光耦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参考电压模块,第二电源 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光耦U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参考电压模块, 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 七电阻R7以及发光二极管Dl 。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正端Vl+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到第一光耦Ul输 入侧的正端,第一光耦U1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一参考电压模块的正端,第一 参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I-,第二电源转换电 路的输出正端V2+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到第二光耦U2输入侧的正端,第二光耦 U2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正端,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 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2-。
第 一光耦Ul及第二光耦U2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 一电阻Rl 、第四电阻 R4连接到启动电源Vs,第一光耦U1及第二光耦U2的输出侧的负端连接到启 动电源Vs的GND端。从第一光耦Ul输出侧的正端同时连接第三光耦U3输入侧 的正端及第四光耦U4输入侧的负端,第二光耦U2输出侧的正端同时连接第三 光耦U3输入侧的负端和第四光耦U4输入侧的正端。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U4 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连接到启动电源Vs,同时第 三光耦U3输出侧的正端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端相连接,检测电路将控制 信号CTR输出到通断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 的负端则同时连接到启动电源Vs的GND端。发光二极管Dl的正端通过第七电
阻R7连接到启动电源Vs,发光二极管Dl的负端连接到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 端,同时也与通断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相连。启动电源Vs为通断控制电路供电。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通断控制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通断控制电路采 用三极管方式,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故障状态保持模块。所述开 关模块采用通断控制三极管VD3,所述故障状态保持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VD1、 第二三极管VD2、第一限流电阻rl、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三限流电阻r3和电容 C。
控制信号CTR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l输入到第一三极管VD1的集电极、第二 三极管VD2的基极和通断控制三极管VD3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D1的基极通过 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通 过第三限流电阻r3与电容C组成的串联支路接地,第一三极管VD1的发射极也 接地。通断控制三极管VD3的集电极连接供电电压Vi,通断控制三极管VD3的发 射极连接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Vout。第二三极管VD2的上拉电压Vcc由启 动电源Vs提供。
本实用新型第 一 实施例中参考电压模块中,第 一参考电压模块和第二参考 电压模块均釆用稳压管来提供参考电压,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光耦U1的输入 侧负端,稳压管的正极连在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
当初始上电时,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截 止,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CTR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VD2的基极为高电平, 第二三极管VD2处于截至状态,此时不能给电容C充电,第一三极管VD1的基 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VD1处于截止状态,而通断控制三极管VD3的基极电 压始终为高电平,故通断控制三极管VD3导通,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为后级工作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及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均工作正常时,第一光耦U1、第二 光耦U2导通,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截止,;险测电^各送出的控制信号CTR 始终为高电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双^各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
为后级工作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当故障发生时,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无输出或电压大幅下降时,第一光耦U1、
第四光耦U4截止,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导通,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 CTR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1点亮,通断控制三极管VD3截止,即通断控制电 5^处于断开状态,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停止为后级工作电路供电, 此时第二三极管VD2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VD2的上拉电压通过第三限流电阻 r3给电容C充电,当电容C上的电压到达一定数值时,第一三极管VD1导通, 此时将通断控制三极管VD3基极电压始终钳制在低电平,故障状态被锁定。此 时即使控制信号CTR由于系统立即重新上电而突然变化为高电平,通断控制电 路也不能导通,故对后级工作电路不会造成损害。
另外,由于电容充电时间的存在,可以对控制信号CTR中的毛刺等干扰信 号不产生响应,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在系统正常工作时,控制信号CTR始终为 高电平,此时如果空间或者线路上的干扰信号进入系统,由于干扰信号一般能 量较小,干扰产生的时间比较短,于是在线路控制信号CTR中可能包含有负脉 冲干扰信号,导致控制信号CTR短时间内从高电平跌落为低电平,但很快就又 恢复为高电平,此时由于电容充电时间的存在,在控制信号CTR变为低电平时, 第二三极管VD2开始导通并给电容C充电,但在电容电压还没有充到足够使第 一三极管VD1导通时,控制信号CTR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VDZ截 至,此时通断控制电路无保护动作产生,对于此干扰信号可以进行忽略,从而 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理,当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无输出或电压大幅下降时,第二光耦U2、第三 光耦U3截止,第一光耦U1、第四光耦U4导通,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CTR 为低电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并保持故障状态,发光二极管D1点亮。
本实用新型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框图如 图5所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两路电源输出中是否有故障产生,并输出状态控制信
号,同时在初始上电及正常工作时能够输出正常状态的控制信号。此部分电路 可以检测双路共地及不共地的两路输出,也可以检测同向或反向的两路电压信 号,并且对于两路电压均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
通断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双路电源供电系统工作电压的通断控制,在检测 电路送出控制信号后能够自动关断供电电源,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具有故障状态
新上电而导致的整个系统反复振荡。
对于采用直流供电电源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检测电路及通断控制电路可 直接使用供电电源电压。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路原理如图6所示,斥企测电3各由两路电源出电路 和一个比较电路组成,第一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一光耦U1、第一电阻R1、第二 电阻R2和第一参考电压模块,第二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光耦U2、第三电阻 R3、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参考电压模块,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三光耦U3、第四光 耦U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发光二极管Dl。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正端Vl+通过第 一电阻Rl连接到第 一光耦Ul输入
侧的正端,第一光耦ur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一参考电压模块的正端,第一参
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I-,第二电源转换电路 的输出正端V2+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到第二光耦U2输入侧的正端,第二光耦 U2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正端,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 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2-。
第一光耦Ul及第二光耦U2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l、第四电阻 R4连接到供电电源Vi,第一光耦U1及第二光耦U2的输出侧的负端连接到供 电电源Vi的GND端。从第一光耦Ul输出侧的正端同时连接第三光耦U3输入侧 的正端及第四光耦U4输入侧的负端,第二光耦U2输出侧的正端同时连接第三 光耦U3输入侧的负端和第四光耦U4输入侧的正端。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U4 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连接到供电电源Vi,同时第
三光耦U3输出侧的正端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端相连接,检测电路将控制 信号CTR输出到通断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 的负端则同时连接到供电电源Vi的GND端。发光二极管Dl的正端通过第七电 阻R7连接到供电电源Vi,发光二极管Dl的负端连接到通断控制电路的信号输 入端,同时与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端相连。供电电源Vi为通断控制电路供 电。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通断控制电路原理如图7所示,通断控制电路采 用继电器方式,继电器方式可应用于直流输入或交流输入的工作电压。所述通 断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故障状态保持模块。所述开关模块采用常闭型电磁 继电器,所述故障状态保持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VD1、第二三极管VD2、第一限 流电阻rl、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三限流电阻r3和电容C。
控制信号CTR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l输入到第一三极管VD1的集电极、第二 三极管VD2的基极和继电器。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到上拉电压Vcc,继电器中触 点连接供电电压Vi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Vout。第一三极管VD1的基极通过 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通 过第三限流电阻r3与电容C组成的串联支路接地,第一三极管VD1的发射极也 接地。第二三极管VD2的上拉电压Vcc由启动电源Vs提供。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参考电压模块电路原理如图8所示,第一参考电 压模块和第二参考电压模块均采用TL431芯片模组来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第 一分压电阻Z1和第二分压电阻Z2串联后与TL431芯片并联,TL431芯片的参考 端连接到第一分压电阻Zl和第二分压电阻Z2之间。第一实施例中参考电压模 块单独采用稳压管来实现,稳压管只能使稳定电压为固定值,使用中受到一定 限制,而第二实施例中采用TL431芯片模组构成的参考电压电路可以通过第一 分压电阻Z1 、第二分压电阻Z2进行稳压值的调整。TL4 31芯片最大稳压值为3 6V , 对于需要更高电压的情况,可采用参考电压模块级联的方式。
当初始上电时,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截
止,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CTR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VD2的基极为高电平, 第二三极管VD2处于截至状态,此时不能给电容C充电,第一三极管VD1的基 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VD1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继电器的线圈中没有电流流 过,那么继电器中的触点一直处于常闭状态,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为后级工作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及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均工作正常时,第一光耦U1、第二 光耦U2导通,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截止,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CTR 始终为高电平,此时继电器的线圈中没有电流流过,那么继电器中的触点一直 处于常闭状态,通断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 为后级工作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当故障发生时,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无输出或电压大幅下降时,第一光耦U1、 第四光耦U4截止,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导通,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 CTR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1点亮,继电器中的线圈中有电流流过,继电器中 的触点被切断,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双^各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 源停止为后级工作电路供电,此时第二三极管VD2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VD2 的上拉电压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3给电容C充电,当电容C上的电压到达一定数 值时,第一三极管VD1导通,此时将继电器输入端电压始终钳制在低电平,故 障状态被锁定。此时即使控制信号CTR由于系统立即重新上电而突然变化为高 电平,通断控制电路也不能导通,故对后级工作电路不会造成损害。另外,由 于电容充电时间的存在,可以忽略控制信号CTR中的毛刺等干扰信号,增强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理,当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无输出或电压大幅下降时,第二光耦U2、第三 光耦U3截止,第一光耦U1、第四光耦U4导通,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CTR 为低电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并保持故障状态,发光二极管Dl点亮。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路原理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只是第三实施例 中的通断控制电路选用了 M0SFET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开
关模块和故障状态保持模块。所述开关模块采用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n-MOS,所 述故障状态保持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VD1、第二三极管VD2、第一限流电阻rl、 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三限流电阻r3和电容C。
控制信号CTR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l输入到第一三极管VD1的集电极、第二 三极管VD2的基极和场效应晶体管n-MOS的栅极,第一三极管VD1的基极通过 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通 过第三限流电阻r3与电容C组成的串联支路接地,第一三极管VD1的发射极也 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n-MOS的漏极连接供电电压Vi,场效应晶体管n-MOS 的源极连接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Vout。第二三极管VD2的上拉电压Vcc由 启动电源Vs提供。
当初始上电时,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截 止,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CTR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VD2的基极为高电平, 第二三极管VD2处于截至状态,此时不能给电容C充电,第一三极管VD1的基 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VD1处于截止状态,而场效应晶体管n-M0S的栅极电 压始终为高电平,场效应晶体管n-M0S的栅极和漏极之间存在开启电压,故场 效应晶体管n-M0S的漏极和源极导通,即通断控制电^各处于导通状态,双路电 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为后级工作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及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均工作正常时,第一光耦U1、第二 光耦U2导通,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U4截止,;险测电5^送出的控制信号CTR 始终为高电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 为后级工作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当故障发生时,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无输出或电压大幅下降时,第一光耦U1、 第四光耦U4截止,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导通,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 CTR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1点亮,场效应晶体管n-M0S的栅极和漏极之间没 有开启电压,故场效应晶体管n-M0S的漏极和源极截止,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 断开状态,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电源停止为后级工作电路供电,此时第 二三极管VD2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VD2的上拉电压Vcc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3 给电容C充电,当电容C上的电压到达一定数值时,第一三极管VD1导通,此 时将场效应晶体管n-M0S的栅极电压始终钳制在低电平,故障状态被锁定。此 时即使控制信号CTR由于系统立即重新上电而突然变化为高电平,通断控制电 路也不能导通,故对后级工作电路不会造成损害。
另外,由于电容充电时间的存在,可以对控制信号CTR中的毛刺等干扰信 号不产生响应,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在系统正常工作时,控制信号CTR始终为 高电平,此时如果空间或者线路上的千扰信号进入系统,由于干扰信号一般能 量较小,干扰产生的时间比较短,于是在线路控制信号CTR中可能包含有负脉 冲干扰信号,导致控制信号CTR短时间内从高电平跌落为低电平,但很快就又 恢复为高电平,此时由于电容充电时间的存在,在控制信号CTR变为低电平时, 第二三极管VD2开始导通并给电容C充电,但在电容电压还没有充到足够使第 一三极管VD1导通时,控制信号CTR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VDZ截 至,此时通断控制电路无保护动作产生,对于此干扰信号可以忽略,从而增强 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理,当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无输出或电压大幅下降时,第二光耦U2、第三 光耦U3截止,第一光耦U1、第四光耦U4导通,检测电路送出的控制信号CTR 为低电平,通断控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并保持故障状态,发光二极管D1点亮。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 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 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断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连接在两路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两路电源转换电路的工作状态分别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通断控制电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连接在供电电源和两路电源转换电路之间,根据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供电电源和两路电源转换电路之间的通断关系;在初始上电及正常工作时,所述检测电路输出正常状态的控制信号,所述通断控制电路连通供电电源与两路电源转换电路;当两路电源转换电路中任一路出现故障时,所述检测电路输出故障状态的控制信号,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关断供电电源与两路电源转换电路的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采用直流电,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直接 由供电电源供电;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电路、第二电源输出电路和一个比较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光耦(U1) 和第一参考电压模块,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 (R4)、第二光耦(U2)和第二参考电压模块,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三光耦(U3)、 第四光耦(IM)、第五电阻U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发光二极 管(Dl);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正端(Vl+)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到第一光耦 (Ul)输入侧的正端,第一光耦(Ul)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一参考电压模块 的正端,第一参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l-), 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正端(V2+)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到第二光耦(U2) 输入侧的正端,第二光耦(U2)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正端, 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2-);第一光耦(Ul)及第二光耦(U2)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2)、 第四电阻(RO连接到供电电源(Vi),第一光耦(Ul)及第二光耦(U2)的输 出侧的负端连接到供电电源(Vi)的GND端;从第一光耦(Ul)输出侧的正端 同时连接第三光耦(U3)输入侧的正端及第四光耦(U4)输入侧的负端,第二 光耦(U2 )输出侧的正端同时连接第三光耦(U3 )输入侧的负端和第四光耦(IM ) 输入侧的正端;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五 电阻(R5)、第六电阻(R6)连接到供电电源(Vi),同时第三光耦(U3)输出 侧的正端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端相连"fe,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 (U4)输出侧的负端则同时连接到供电电源(Vi)的GND端;发光二极管(Dl) 的正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到供电电源(Vi),发光二极管(Dl)的负端连 接到所述通断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采用交流电,所述检测电路和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供 电由启动电源(Vs )将交流电压转换成低压直流电源后提供,所述启动电源(Vs ) 跨接在供电电源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电路、第二电源输出电路和一个比 较电路,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光耦(Ul)和第一参考电压模块,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 电阻(R4)、第二光耦(U2)和第二参考电压模块,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三光耦(U3)、第四光耦(IH)、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IH)和 发光二极管(Dl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正端(Vl+)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到第一光耦 (Ul)输入侧的正端,第一光耦(Ul)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一参考电压模块 的正端,第一参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I-),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正端(V2+)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到第二光耦(U2) 输入侧的正端,第二光耦(U2)输入侧的负端连接到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正端, 第二参考电压模块的负端连接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负端(V2-);第一光耦(Ul)及第二光耦(U2)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2)、 第四电阻(R4)连接到启动电源(Vs),第一光耦(Ul)及第二光耦(U2)的输 出侧的负端连接到启动电源(Vs)的GND端;从第一光耦(Ul)输出侧的正端 同时连接第三光耦(U3)输入侧的正端及第四光耦(U4)输入侧的负端,第二 光耦(U2 )输出侧的正端同时连接第三光耦(U3 )输入侧的负端和第四光耦(U4 ) 输入侧的正端;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端分别通过第五 电阻(R5)、第六电阻(R6)连接到启动电源(Vs),同时第三光耦(U3)输出 侧的正端和第四光耦(U4)输出侧的正端相连接,第三光耦(U3)和第四光耦 输出侧的负端则同时连接到启动电源(Vs)的GND端;发光二极管(Dl) 的正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到启动电源(Vs),发光二极管(Dl)的负端连 接到所述通断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模块采用稳压管或者TL431芯片模组来提供参考电压。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模块采用稳压管或者TL431芯片模组来提供参考电压。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 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故障状态保持模 块;所述故障状态保持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VD1)、第二三极管(VD2)、第一限 流电阻(rl)、第二限流电阻(r"、第三限流电阻(r3)和电容(C ),所述第 一限流电阻(rl)与所述第一三极管(VD1)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VD2) 的基极和所述通断控制三极管(VD3)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VD1)的 基极通过所述第二限流电阻(r2)与所述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相连,所 述第二三极管(VD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3)与所述电容(C) 组成的串联支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VD1)的发射极也接地,所述通断控制 三极管(VD3)的集电极连接供电电压(Vi),通断控制三极管(VD3)的发射极 连接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Vout )。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采用通断三极管(VD3)。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釆用常闭型电磁继电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采用场效应晶体管M0SFET。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路电源供电系统的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包括通断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位于供电电源和电源转换电路之间,所述检测电路连接在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对两路电源工作状态的分别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后输出状态控制信号,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通断控制电路检测电路相连,当两路电源转换电路中任一路出现故障时,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送出的状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通断控制电路进行工作电源的关断,从而实现对后级工作电路的保护。本实用新型所述后级工作电路保护装置能检测两路输出电压的有无,检测电压的大幅跌落,电路简单可靠。
文档编号H02H7/00GK201213222SQ200820118078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0日
发明者杜晓岗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