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510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无线电力传输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不使用电力电缆而以无线方式向设备供电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己经逐渐实用化。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的原理一般分成三类电磁感应型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ype)、无线电接收型(radio reception type)以及 共振型(resonance type)。
电磁感应型非接触电力传输利用了如下的现象向两个相邻线圈中 的一个线圈施加电流,以磁通量作为媒介在另一个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electromotive force)。该技术在移动终端的非接触充电方面已逐渐得到普 遍应用。
在无线电接收型非接触电力传输中,是利用天线来发射和接受无线 电波能量,不使用放大器等而是用整流电路将无线电波的交流(AC)波形 转换成直流(DC)波形。
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利用电共振或磁共振。例如,美国专利申请 公开公报No.2007/0222542公开了一种利用磁耦合共振器(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tors)来传输电力的技术。
利用电磁感应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在电力 发射器与电力接收器之间的电力传输没有频率选择性。因此,即使希望
有选择地向特定接收器供电,但发射器会同时也向位于目标接收器附近 的多个接收器供电。

发明内容
鉴于上面的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选择 性地向特定接收器供电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所述 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包括发射器和多个接收器,所述发射器 配备有具有用于离散或连续地改变共振频率的结构的发射器共振元件、 通过电磁感应与所述发射器共振元件耦合的发射器激励元件和用于向所 述发射器激励元件施加与所述共振频率相同频率的交流电流的交流电 源,所述多个接收器各自配备有具有固有共振频率的接收器共振元件, 通过电磁感应与所述接收器共振元件耦合的接收器激励元件和用于输出 由所述接收器激励元件感应得到的电流的输出电路。在上述非接触电力 传输装置中,通过改变所述发射器的共振频率,将电力从所述发射器有 选择地传输至具有不同固有共振频率的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任何一个接 收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射器包括具有用于离散或连续地改变 共振频率的结构的发射器共振元件和用于施加与所述共振频率相同频率 的交流电流的交流电源。这使得能够有选择地向具有不同固有共振频率 的多个接收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器供电。


图1图示了第一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
图2图示了交流电源的频率与耦合强度之间的关系;
图3图示了共振元件间的距离与耦合强度之间的关系;
图4图示了共振频率与使耦合强度最大化的共振元件间距离之间的 关系;
图5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
图6示出了当电感小时耦合强度的频率特性;
图7图示了当电感大时的电力传输;
图8示出了当电感大时耦合强度的频率特性;图9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
图IO示出了当电感小时耦合强度的频率特性;
图11图示了当电感大时的电力传输;
图12示出了当电感大时耦合强度的频率特性;
图13A和图13B图示了线圈的共振频率与线圈长度之间的关系;
图14示出了 Q因子和传输量的频率特性;
图15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
图16图示了第五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以及
图17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相应的附图按照如下顺序说明本发明。
1. 第一实施例(图1~图4)
2. 第二实施例(图5 图8)
3. 第三实施例(图9 图14)
4. 第四实施例(图15)
5. 第五实施例(图16)
6. 第六实施例(图17)
电磁共振包含电共振方式和磁共振方式。在下面的各实施例中,说 明利用了磁共振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第一实施例
图1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第一 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如 图1所示,发射器具有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 AC)电源11、激励元件 12和共振元件13。接收器具有整流电路21、激励元件22和共振元件23。
激励元件12和22以及共振元件13和23各自被形成为由绕制电线
6构成的空心线圈以利用电感。发射器的激励元件12和共振元件13通过 电磁感应进行强耦合。同样地,激励元件22和共振元件23通过电磁感 应进行强耦合。
共振元件13和共振元件23被设置在满足它们之间的磁共振关系的 相对位置处。共振元件13的空心线圈的自谐振频率和共振元件23的空 心线圈的自谐振频率的一致性使得产生磁共振,使耦合最大化并使能量 损失最小化。
交流电源11向激励元件12供给交流电流,在共振元件13中感应出 电流。假定在交流电源11中生成的交流电流的频率与共振元件13的自 谐振频率和共振元件23的自谐振频率相同。
整流电路21将交流电流整流成直流电流,并输出该直流电流。
当从交流电源11向激励元件12供给交流电流时,通过电磁感应在 共振元件13中感应出电流。由于共振元件13和共振元件23被设置在满 足它们之间的磁共振关系的相对位置处,因而不需要共振元件13与共振 元件23直接接触,就能将具有共振频率的交流电流从共振元件13供给 至共振元件23。然后,通过电磁感应将电流从共振元件23供给至激励元 件22,于是从整流电路21输出直流电流。
下面参照图2~图4说明共振关系。图2图示了交流电源的频率与耦 合强度之间的关系。图2还示出了磁共振与频率选择性有关。图3图示 了共振元件间的距离与耦合强度之间的关系。图3还示出了在某一共振 频率下存在某一特定的共振元件间距离,该距离使耦合强度最大化。图4 图示了共振频率与使耦合强度最大化的共振元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图4 还示出了在较低共振频率下通过增加共振元件间距离和在较高共振频率 下通过减少共振元件间距离能够得到最大化的耦合强度。
在已经广泛使用的电磁感应式非接触电力传输技术中,必需使发射 器和接收器共有磁通量,并将发射器和接收器设置为彼此非常接近,以 便有效供电。这样,耦合轴线的精确对准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利用了电磁共振的非接触电力传输技术中,与电磁感 应型的情况相比,电磁共振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也能够将电力从发射器传输至接收器。另外,即使耦合轴线的对准精度略差,也不会导致传输效率的明显下降。
第二实施例
图5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具有一个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也就是说,该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具有一对二的关系。
发射器具有用于供给交流电流的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激励元件32和振荡频率可变型共振元件33。
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是具有可变交流电频率的交流电源,该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向激励元件32供给交流电流,从而通过电磁感应在共振元件33中感应出电流。在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中生成的交流电流的频率能够被控制为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的自谐振频率或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的自谐振频率相同。
激励元件32和共振元件33各自被形成为由绕制电线构成的空心线圈以利用电感。激励元件32和共振元件33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强耦合。
通过断开和闭合继电器能够改变共振元件33的线圈的线长,从而能够在电感小的第一状态与电感大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地,当继电器断开时,线圈具有短的线长,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3的共振频率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的共振频率一致。另一方面,当继电器闭合时,线圈具有长的线长,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3的共振频率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的共振频率一致。
发射器还配备有控制电路34,该控制电路34控制共振元件33的继电器的断开和闭合。控制电路34还使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中生成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在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的自谐振频率与共振元件53的自谐振频率之间切换。
第一接收器具有整流电路41、激励元件42和共振元件43。整流电路41将交流电流整流成直流电流,并输出该直流电流。激励元件42和共振元件43各自被形成为由绕制电线构成的空心线圈以利用电感,并且二者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强耦合。
8第二接收器具有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频率不同的固有共振频率。第
二接收器具有整流电路51、激励元件52和共振元件53。整流电路51将 交流电流整流成直流电流,并输出该直流电流。激励元件52和共振元件 53各自被形成为由绕制电线构成的空心线圈以利用电感,并且二者通过 电磁感应进行强耦合。
如图5所示,当电力被选择性地传输至第一接收器时,控制电路34 使共振元件33的继电器断开,因此共振元件33的共振频率与第一接收 器的共振元件43的共振频率相同,并且交流电源31也具有相同的频率。 通过这种布置情形,使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3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 成为磁共振关系。结果,将电力以无线方式传输给第一接收器,并且通 过整流电路41得到直流电流。
此时,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3和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处于电感 小的第一状态。在此状态下,如图6所示,共振频率高。另一方面,由 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处于电感大的第二状态,因此发射器的共振 元件33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不是共振关系。所以,不向第二接 收器传输电力。
相反,如图7所示,当电力被选择性地传输至第二接收器时,控制 电路34使共振元件33的继电器闭合,因此共振元件33的共振频率与第 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的共振频率相同,并且交流电源31也具有相同 的频率。通过这种布置情形,使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3与第二接收器的共 振元件53成为共振关系。结果,将电力以无线方式传输给第二接收器, 并且通过整流电路51得到直流电流。
此时,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3和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处于电感 大的第二状态。在此状态下,如图8所示,共振频率低。另一方面,由 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处于电感小的第一状态,因此发射器的共振 元件33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不是共振关系。所以,不向第一接 收器传输电力。
如上所述,通过改变发射器中的线圈的线长,能够选择电力传输的 目标。当存在三个以上接收器时,通过从不同固有共振频率中选择一共振频率,同样能够选择电力传输的目标。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由控制电路34控制的继电器可被半导体开关
等取代。另外,如果作为共振元件的线圈的物理尺寸较小,则在选择要 使用的元件时应考虑诸如继电器等切换装置的寄生电容和电感等对共振 有影响的因素。
第三实施例
图9图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在第 三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不改变线长而通过改变绕组间距来 改变线圈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电感,以此改变发射器的共振频率。值 得注意的是,与第二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的那些组件相似的 组件由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因而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发射器具有用于供给交流电流的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激励 元件32和振荡频率可变型共振元件35。
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是具有可变交流电频率的交流电源,并 向激励元件32供给交流电流,从而通过电磁感应在共振元件35中感应 出电流。在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中生成的交流电流的频率能够被 控制为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的自谐振频率或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 件53的自谐振频率相同。
激励元件32和共振元件35各自被形成为由绕制电线构成的空心线 圈以利用电感,并且二者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强耦合。
通过能够从外部进行操作的作动器36,物理地改变共振元件35的 线圈的整体长度。当绕组直径和线长为常量时,在绕组的相邻匝之间具 有间隙的松散绕制线圈的电感随着相邻匝之间间隙的增大及由此导致的 整体线圈长度的增大而相对地减小,并且线圈的自谐振频率增大。另一 方面,随着相邻匝之间间隙的减小及由此导致的整体线圈长度的减小, 线圈的电感相对地增大,并且线圈的自谐振频率减小。
作动器36连续地改变共振元件35的线圈的整体长度,从而连续地 改变共振频率。置还配备有控制电路37,该控制电路37控 制共振元件35的线圈整体长度的改变。控制电路37还使振荡频率可变 型交流电源31中生成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在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的 自谐振频率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的自谐振频率之间切换。本例中的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被构造为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 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相同,并且各自具有固有共振频率。如图9所示,当电力被选择性地传输至第一接收器时,通过由控制 电路37控制的作动器36来增加线圈的整体长度,使发射器的共振元件 35具有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相同的共振频率,并且振荡频率可变 型交流电源31也具有相同的频率。通过这种布置情形,使发射器的共振 元件35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成为共振关系。结果,电力被无线 传输给第一接收器,并且通过整流电路41得到直流电流。此时,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5和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处于电感 小的第一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10所示,共振频率高。另一方面,由 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处于电感大的第二状态,因此发射器的共振 元件35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不是共振关系。所以,不向第二接 收器传输电力。相反,如图ll所示,当电力被选择性地传输至第二接收器时,通过 由控制电路37控制的作动器36来减小线圈的整体长度,使共振元件35 的共振频率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相同,并且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 电源31也具有相同的频率。通过这种布置情形,使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5 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成为共振关系,因此,将电力以无线方式传 输给第二接收器,并且通过整流电路51得到直流电流。此时,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5和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处于电感 大的第二状态。在此状态下,如图12所示,共振频率低。另一方面,由 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处于电感小的第一状态,因此发射器的共振 元件35与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43不是共振关系。所以,不向第一接 收器传输电力。下面说明发射器的线圈的共振频率与线圈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3A所示,线圈具有l mm的线直径、25 mm的绕组直径和4匝绕组。 图13B示出了共振频率相对于线圈长度的关系图。图14的曲线图示出了 谐振电路的传输量的频率特性和相应的Q因子。当谐振电路的Q因子为 100,并且谐振中心频率为300 MHz时,根据与峰值传输量的一半(-3dB) 对应的频率得到的半宽度(f2 - fl)被表示如下 Q = fo / (f2 - fl)(f2 - fl) =300/100 [MHz] =3 [MHz]因此,当在发射器中使用图13A所示的线圈时,为了得到对接收器 的充分选择性,可以将线圈长度改变约2mm。如上所述,通过改变发射器的线圈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共振频率, 能够选择电力传输的目标。由于共振频率是通过作动器36改变的,因而 能实现共振频率的连续变化。这使得可以向具有固有共振频率的任何其 他接收器供电。另外,为了使整流电路41和51的输出最大化,可以设置用于调整 由控制电路37控制的作动器36的动作量的反馈电路。第四实施例图15图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在第 四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基于接收器的反射电力的有无来检 测负载,并且控制发射器的供电输出。与第三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 装置中的那些组件相同的组件由第三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表 示,因而省略了详细的说明。发射器具有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激励元件32和振荡频率 可变型共振元件35。在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与激励元件32之间 设有定向耦合器38。定向耦合器38选择性地向检测电路39供给从接收 器反射的交流成分。检测电路39检测所反射的交流成分的量,并将检测 结果发送至控制电路40。定向耦合器38选择性地提取从接收器反射的反射波成分。检测电路39根据由定向耦合器38提取的反射波成分来获取原始信12号,并检测反射信号量。
控制电路40控制共振元件35的线圈整体长度的改变。控制电路40 还使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中生成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在第一接收器 的共振元件43的自谐振频率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53的自谐振频率 之间切换。另外,如稍后所述,控制电路40基于通过检测电路39得到 的反射信号量,控制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的输出电力和频率等。
该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被构造为与上述 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相同,并且各自具有固有共振 频率。
在没有与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5发生共振关系的接收器的共振元件 时,或者因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距离过大而不能让发射器和接收器充分 共振时,供给至共振元件35的部分电力被反射并回到交流电源。设在共 振元件35与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之间的定向耦合器38把反射的 交流成分选择性地发送至检测电路39。检测电路39对反射的交流成分的 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电路40。控制电路40对振荡频率 可变型交流电源31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或停止交流输出。为了改变线圈 的长度,控制电路40还对作动器36进行控制。
另外,控制电路40利用作动器36不断地改变或扫描式选取共振频 率,并根据输出的交流频率来监测检测电路39的输出(反射波成分),从 而得到诸如是否存在供电的目标接收器、耦合强度、接收器的共振频率 和有无障碍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扫描式检测模式下,考虑到 可能存在的对其它无线电系统的干扰,优选减小交流输出量。
如上所述,在电力传输源处监测反射波成分。因此,在不存在与发 射器发生共振关系的接收器的情况下,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太 大的情况下,或者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况下,能够防止 由于连续供电而发射出不必要的干扰波和由反射信号引起的电路损坏。
第五实施例
图16图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在第 五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利用继电器来使接收器的共振元件断开或者闭合,因此在接收器处监测到的阻抗发生改变,并且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发射器。值得注意的是,与第四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的那些组件相同的组件由第四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因而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发射器具有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激励元件32和振荡频率可变型共振元件35。在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与激励元件32之间设有定向耦合器38。定向耦合器38选择性地向检测电路39供给从接收器反射的交流成分。检测电路39检测反射的交流成分的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电路40。
定向耦合器38选择性地提取从接收器反射的反射波成分。
检测电路39根据由定向耦合器38提取的反射波成分来获取原始信号,并检测反射信号量。
控制电路40控制共振元件35的线圈整体长度的改变。控制电路40还使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中生成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在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63的自谐振频率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73的自谐振频率之间切换。另外,如稍后所述,控制电路40根据由检测电路39得到的反射信号量,控制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的输出电力、频率等。
第一接收器具有整流电路61、激励元件62、能通过断开和闭合继电器(开关)来改变共振状态的共振元件(线圈)63以及控制电路64,该控制电路64由经过整流电路61整流的电力驱动并改变共振元件63的共振状态。
第二接收器被构造为与第一接收器相同,具有整流电路71、激励元件72、共振元件73和控制电路74。
取决于发射器的共振元件与任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是否处于共振关系,从发射器侧看的阻抗有所不同。当发射器与接收器处于共振时,它们的阻抗相互匹配,并且反射波能量的水平低。另一方面,当发射器与接收器没有共振关系或者共振关系弱的情况下,反射波能量的水平高。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这种现象,并且通过利用反射波的近距离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将电力从发射器选择性地供给至接收器。
14当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5与第二接收器的共振元件73处于共振时,从发射器向第二接收器传输电力,并从整流电路71将直流电流供给至控制电路74。结果,控制电路74进行工作,并通过断开和闭合继电器(开关)来使共振元件73的线圈开路或短路以与发射器进行通信。当共振元件73的线圈为短路时,该线圈不与发射器发生共振,这会导致电力反射回发射器。当共振元件73的线圈为开路时,不会出现电力反射。当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5与共振元件73发生共振时,第一接收器的共振元件63不与发射器的共振元件35发生共振,并因此第一接收器的控制电路64
不工作。
发射器的控制电路40根据来自第二接收器的反射波来确定第二接收器的状态,从而控制振荡频率可变型交流电源31。此时,通过对由该接收器的控制电路提供的控制信号(反射波)进行译码,能够向发射器提供诸如识别码和电力传输状态等信息。根据此信息,发射器能容易地控制输出电力、频率等。
此外,上面的实施例可适用于充电电池。当充电电池是发射器的电力传输目标时,能够利用反射波将充电状态的信息从电池提供给至发射器,从而选择性地向目标电池充电。
第六实施例
图17图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造。第六实施例将无线电信号传输技术结合在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中。
该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具有用于供电的电路模块80、用于接收电力的第一电路模块90和用于接收电力的第二电路模块100。.
电路模块80具有电力发射电路81和信号发射电路82,并且该电路模块80与电源83连接。电路模块90具有电力接收电路91和信号接收电路92。电路模块100具有电力接收电路101和信号接收电路102。
电力发射电路81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发射器一样,具有激励元件、共振频率可变型共振元件、控制电路等。电力发射电路81控制共振元件的整体长度的改变,并且还将交流频率切换成接收器的自谐振频率。第一电力接收电路91和第二电力接收电路101也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各接收器一样,分别具有整流电路、激励元件以及具有固有共振频率的共振元件。
信号发射电路82是通过无线电波信号与信号接收电路92和信号接收电 路102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这些电路各自都被模块化,并且各模块不 受直流电流制约。
当为了仅使作为第一接收器的电路模块90动作时,从作为发射器的 电路模块80发出对应于电力接收电路91的共振频率的高频信号。此时, 不向作为第二接收器的电路模块100供电,因此能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损 耗。
在信号发射电路82与信号接收电路92或102的信号传输中使用 60GHz波段的毫米波,即使从电路模块80无选择地发射无线电波,也能 仅在被供电的电路模块90中接收该无线电波。
如上所述,各个模块是物理独立的并且也不受直流电流制约,这样 能够实现电路布置的高自由度。另外,由于还能够将各电路地线构造成 独立的,因而能够在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并增加安全性的方面上实现高自 由度的布置。
虽然上面说明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面的各 实施例,并且基于本发明技术思想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在上述各实施例 中,说明了利用磁共振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作为产生电磁共振的装置 的示例。然而,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电共振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所述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包括发射器,其配备有具有用于离散或连续地改变共振频率的结构的发射器共振元件,通过电磁感应与所述发射器共振元件耦合的发射器激励元件,和用于向所述发射器激励元件施加与所述共振频率相同频率的交流电流的交流电源;以及多个接收器,所述多个接收器各自配备有具有固有共振频率的接收器共振元件,通过电磁感应与所述接收器共振元件耦合的接收器激励元件,和用于输出由所述接收器激励元件感应得到的电流的输出电路,其中,通过改变所述发射器的共振频率,将电力从所述发射器有选择地传输至具有不同固有共振频率的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发射器共振元件由空心线圈形成,并且 所述发射器配备有用于改变所述空心线圈的整体长度的作动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所 述发射器配备有用于选择性地提取反射波成分的定向耦合器,以及根据所述反射波成分来控制所述空心线圈的整体长度和所述交流电流的频 率的控制单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器共振元件由空心线圈形成,并且各个所述接收器配备有反射控制单元,所述反射控制单元通过使所 述空心线圈短路来控制反射波的生成。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其中,所 述发射器共振元件由空心线圈形成,并且所述发射器配备有用于改变所述空心线圈的线长的切换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所述电磁共振型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包括发射器和多个接收器,所述发射器配备有用于离散或连续地改变共振频率的结构的发射器共振元件、通过电磁感应与所述发射器共振元件耦合的发射器激励元件和用于向所述发射器激励元件施加与所述共振频率相同频率的交流电流的交流电源,所述多个接收器各自配备有具有固有共振频率的接收器共振元件、通过电磁感应与所述接收器共振元件耦合的接收器激励元件和用于输出由所述接收器激励元件感应得到的电流的输出电路。通过改变所述发射器的共振频率,将电力从所述发射器有选择地传输至具有不同固有共振频率的所述多个接收器中的任何一个接收器。
文档编号H02J17/00GK101667754SQ20091016728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
发明者三田宏幸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