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041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
背景技术
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除了自身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外,连接在电机 周围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温度也很高,将大量的热量传递到电机上,使得电机温度进一步 升高,严重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和效率。目前,普遍采用冷却水套来对电机进行降温。但对于进出水口位于电机同侧,且进 水口和出水口相距角度较大的情况,现有的冷却水套有冷却介质分布不均勻,容易造成电 机局部温度过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该冷却水套能够均勻地冷却电机,并且 容易查看内部的冷却水道情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该冷却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冷却水套内部有冷却水道;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水道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套可以是一体铸造而成的;所述冷却水套以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分界分为两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冷却水道是两条并联的冷却水道;其中,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始,在所述 第一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另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 口起始,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所述冷却水套也可以是组合式的,包括外套和内套;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外套上,外套的内壁面有流道,该流道的两端分别是进水口 和出水口,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 形成所述的冷却水道。外套的内壁以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分界分为两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冷却水道是两条并联的冷却水道;其中,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始,在所述 第一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另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 口起始,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或者,所述冷却水套包括外套和内套;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内套上,内套的外壁面有流道,该流道的两端分别是进水口 和出水口,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 形成所述的冷却水道。
内套的外壁以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分界分为两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冷却水道是两条并联的冷却水道;其中,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始,在所述 第一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另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 口起始,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在上述的冷却水套中,所述冷却水道的横截面为矩形。在上述的冷却水套中,内套的材质为钢,外套的材质为铝。在上述的冷却水套中,该冷却水套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 壁面之间、冷却水道两侧,防止流经冷却水道的液体外渗的密封圈。在上述的冷却水套中,外套的端部和内套的端部通过螺钉连接。由上述可见,本发明这种冷却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冷却水套内部有冷却 水道,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水道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技 术方案,对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电机的同侧,且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距角度较大的情况,采 用这种多条并联形式的冷却水道,可以使得冷却介质的分布更加均勻。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套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套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由内套和外套组装后形成的冷却水套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套的沿其一个直径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套内部的冷却水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水套为该冷却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冷却水套内部有 冷却水道;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水道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上述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的技术方案,对于进水口 和出水口位于电机同侧,且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距角度较大的情况,采用这种形式的冷却水 道,可以使得冷却介质的分布更加均勻。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水套可以是一体铸造而成的。较佳地,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水套 也可以是组合式,包括外套和内套;外套的内壁面或内套的外壁面有流道,内套的外壁面 与外套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冷却水道;外套上有 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水道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这种冷却水套由外套和内套组成的结构,与一体式铸造方式相比,铸造工艺简单, 便于查看冷却水套内部的冷却水道情况,从而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性能。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以冷却水套包括外套和内套,外套的内壁面有流道,内 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冷却水道 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4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套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套 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由内套和外套组装后形成的冷却水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套的沿其一个直径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 例中的冷却水套内部的冷却水道的示意图。参见图1-5,外套2和内套3都呈圆环形;外套2的内壁面有流道,内套3的外壁 面与外套2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3的外壁面与外套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冷却水道;外 套2上有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两端;外套2的端部7和内套3的端部 8通过螺钉9连接;所述冷却水道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每条水道可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 间往返多次。此外,该冷却水套还包括安装在内套3的外壁面与外套2的内壁面之间、冷 却水道1的两侧,防止流经冷却水道1的液体外渗的密封圈4。在使用时,内套3的内表面需要与电机的定子铁芯外表面紧贴,为了防止定子铁 芯与内套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内套3内表面和定子铁芯外表面不贴紧、传热不好 的问题,本发明中采取了如下措施内套3的材质为钢,外套2的材质为铝。这是因为定子 铁芯的材质为钢,因此内套的材质也采用相应的材质,可以避免因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导致 内套内表面与定子铁芯不贴紧的问题。而外套采用铝,而不采用钢,可以有效减少冷却水套 的整体重量。从图3可以看出,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位于外套2的同一个侧边,且进水口 5和出 水口 6相距角度较大。本发明这种在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之间设置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 的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只有一条水道的方案,冷却介质的分布更加均勻,热交换更直 接,冷却效果明显提高,且可以减小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之间的压差,从而降低了对泵的要 求。参见图4,在本发明的冷却水套中,冷却水道1的横截面设计为矩形,这进一步使 得冷却介质的分布均勻,防止电机局部过热的情况。外套2的内壁以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为分界分为两部分,这里称为第一部分和第 二部分。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道1是两条并联的冷却水道,其中一个冷却水道 从进水口 5起始,在所述第一部分上介于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 口 6 ;另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 5起始,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介于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之间往 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6。冷却介质从进水口 5进入后分成两路,在出水口 6汇合,然后循 环到冷却系统。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每条冷却水道从进水口 5起始,并在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 之间往返共3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6。这也是在图4中示意出了 3个矩形冷却水道横截面的 来由。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每条水道也可以在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 中往返共5次,或往返共7次等,相应地,如果示意出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则可以看到5个 或7个矩形冷却水道横截面。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冷却水道1也可以是3条、4条、甚至更多数量的并 联的冷却水道,这些水道在外套内壁上的分布可以根据情况而定,只要保证整体的分布均 勻即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套也包括外套和内套,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 冷却水套的区别仅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内套的外壁面上有流道,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冷却水道。因此此处不再复 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套是一体铸造而成的,其形状构造与上述实施 例中的冷却水套完全一样,区别仅在于一体铸造而成,而不是组合式的。综上所述,本发明这种冷却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冷却水套内部有冷却水 道,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水道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的技 术方案,对于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电机的同侧,且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距角度较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形式的冷却水道,可以使得冷却介质的分布更加均勻,此外,本发明中的冷却水套 由外套和内套组成的结构,使得可以方便地查看内部的冷却水道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水套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冷却水套内部有冷却水道;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冷却水道的两端;所述冷却水道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是一体铸造而成的; 所述冷却水套以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分界分为两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冷却水道是两条并联的冷却水道;其中,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始,在所述第一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另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 始,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 该冷却水套包括外套和内套;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外套上,外套的内壁面有流道,该流道的两端分别是进水口和出 水口,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 所述的冷却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外套的内壁以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分界分为两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冷却水道是两条并联的冷却水道;其中,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始,在所述第一 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另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 始,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 该冷却水套包括外套和内套;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内套上,内套的外壁面有流道,该流道的两端分别是进水口和出 水口,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 所述的冷却水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内套的外壁以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分界分为两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冷却水道是两条并联的冷却水道;其中,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始,在所述第一 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另一个冷却水道从进水口起 始,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介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往返多次后,终止于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的横截面 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内套的材质为钢,外套 的材质为铝。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水套进一步包 括安装在内套的外壁面与外套的内壁面之间、冷却水道两侧,防止流经冷却水道的液体外 渗的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外套的端部和内套的 端部通过螺钉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该冷却水套上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该冷却水套内部有冷却水道(1);进水口(5)和出水口(6)分别位于冷却水道(1)的两端;所述冷却水道(1)是多条并联的冷却水道。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水套对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电机同侧,且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距角度较大的情况,能够均匀地冷却电机,并且容易查看内部的冷却水道情况。
文档编号H02K9/19GK101938194SQ2010102847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振军, 蔡蔚, 袁兴莲 申请人: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