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390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正反转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
背景技术
生态屋控制器设计理念是模仿符合人体更好生活、休息环境应运而生,应用信息电子等技术模仿自然生态环境,能起到美容、护肤、养身之功效。以此把现有一些实用技术整合成一个控制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分三个模块空调控制模块、中央控制块、人机互动模块,三个控制模块之间通过通讯方式实现互相之间信息传递。但现有技术中,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系统还不完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由两个输入端(PWM1、PW1C)、六个三极管 (Q1-Q6)、四个二极管(D1-D2)、八个电阻(R1-R8)和两个光耦(01,02)连接而成,输入端PWMl接光耦01的2号输入端口 ;光耦0的1号输入端口接上拉电阻R1,光耦01的4号输出端接地,光耦01的3号输出端口接上拉电阻R2,光耦01的3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l的基极之间接电阻R3,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4,输入端PWM2接光耦02的6号输入端口 ;光耦02的5号输入端口接上拉电阻R5,光耦02的8号输出端接地,光耦02的7 号输出端口接上拉电阻R7,光耦02的7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接电阻R3,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8,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间串联电机M,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1,正极接Q3集电极, 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2,正极接Q5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供电电压VDD。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3,正极接Q4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4,正极接Q6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Q6基极与 Ql的集电极相连,优选的,电阻Rl和电阻R5的阻值为100K。优选的,电阻R2和电阻R6的阻值为IK。[0016]优选的,电阻R3和电阻R7的阻值为470K。优选的,上拉电阻Rl的供电电压VSSl和上拉电阻Rl的供电电压VSS2都为5V。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电机正反转电路,提高了生态屋的智能化程度, 在保证实用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操作更为直观便利。且该系统对水温的有效控制,不会产生过烧现象,更达到节能的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的驱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的驱动电路原理图如附图所示一种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由两个输入端(PWM1、PWM2)、六个三极管 (Q1-Q6)、四个二极管(D1-D2)、八个电阻(R1-R8)和两个光耦(01,02)连接而成,输入端PWMl接光耦01的2号输入端口 ;光耦0的1号输入端口接上拉电阻R1,光耦01的4号输出端接地,光耦01的3号输出端口接上拉电阻R2,光耦01的3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l的基极之间接电阻R3,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4,输入端PWM 2接光耦02的6号输入端口 ;光耦02的5号输入端口接上拉电阻R5,光耦02的8号输出端接地,光耦02的7 号输出端口接上拉电阻R7,光耦02的7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接电阻R3,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8,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间串联电机M,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1,正极接Q3集电极, 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2,正极接Q5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供电电压VDD。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3,正极接Q4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4,正极接Q6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Q6基极与 Ql的集电极相连,优选的,电阻Rl和电阻R5的阻值为100K。 优选的,电阻R2和电阻R6的阻值为IK。优选的,电阻R3和电阻R7的阻值为470K。优选的,上拉电阻Rl的供电电压VSSl和上拉电阻Rl的供电电压VSS2都为5V。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的具体电路阐述如下[0035]本电路采样H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并通过光耦隔离。当输入端PWM2为低电平, 输入端PWMl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l、Q3和Q5导通,三极管Q2、Q4和Q6截止,将电机实现正转。当输入端PWM2为高电平,输入端PWMl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Q3和Q5截止,三极管 Q2、Q4和Q6导通,将电机实现反转。防止电机的反向电动势串扰到输入端PWMl和PWM2,利用光耦0实现隔离。并通过输入端PWMl和PWM2的占空比调制,实现电机的转速。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在于,由两个输入端(PWM1、PWM2)、六个三极管(Q1-Q6)、四个二极管(D1-D2)、八个电阻(R1-R8)和两个光耦(01、02)连接而成,输入端PWMl接光耦01的2号输入端口 ;光耦0的1号输入端口接上拉电阻R1,光耦01的4号输出端接地,光耦01的3号输出端口接上拉电阻R2,光耦01的3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l的基极之间接电阻R3,三极管Ql 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4,输入端PWM 2接光耦02的6号输入端口 ;光耦02的5号输入端口接上拉电阻R5,光耦02的8号输出端接地,光耦02的7号输出端口接上拉电阻R7,光耦02的7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接电阻R3,三极管 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8,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间串联电机M,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1,正极接Q3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2,正极接Q5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供电电压VDD,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3,正极接Q4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二极管D4,正极接Q6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Q6基极与Ql 的集电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l和电阻R5的阻值为100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2和电阻R6的阻值为I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3和电阻R7的阻值为470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在于,上拉电阻Rl的供电电压VSSl和上拉电阻Rl的供电电压VSS2都为5V。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屋的电机正反转电路,由两个输入端(PWM1、PWM2)、六个三极管(Q1-Q6)、四个二极管(D1-D2)、八个电阻(R1-R8)两个光耦(O1、O2)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电机正反转电路,提高了生态屋的智能化程度,在保证实用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操作更为直观便利。
文档编号H02P1/22GK201966850SQ20102060235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
发明者胡国良, 魏王江 申请人: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