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电路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617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电路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振动电路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马达是移动终端的振动源,通常情况下马达在移动终端主芯片的驱动下振动。马 达在停转的过程中,在马达的驱动端会产生一个尖峰电压。该尖峰电压会产生严重的电磁 干扰;同时,由于目前马达由移动终端主芯片直接驱动,该尖峰电压会造成主芯片的直接损 坏或者造成移动终端功能异常(比如自动关机等)。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均采用通用大功率电机的保护电路方案,在马达两端跨接 一二极管,运用二极管的箝位特性,将马达驱动端的电压限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以消除尖 峰电压带来的影响。然而,采用二极管箝制马达驱动端电压时,对二极管的特性有较高的要求。例如, 要求二极管的前向导通压降足够低,以保证马达驱动端电压被箝位在要求的电压范围之 内。并且在马达两端跨接二极管后,通过马达驱动端的电压波形图可知,在马达停止振动的 瞬间马达驱动端的电压波形中存在一定的过冲,因此,马达电路仍会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 响了移动终端的通信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电路和移动终端,避免振动模块产生尖峰电压, 达到保护驱动模块和移动终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电路,包括电源、驱动模块和振动模块,所述振 动模块的一端连接驱动模块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振动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一端,所述电容 的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源、主芯片和振动电路;所述振 动电路包括振动模块和电容,其中,所述振动模块的一端连接主芯片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的一端和所述主芯片的一端,所述电容的
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路和移动终端中,驱动模块和振动模块连接有电 容。在振动模块停止瞬间,通过振动模块的电流在电容作用下逐渐减小,从而振动模块产生 的感应电压较小,达到了避免在驱动模块两端产生尖峰电压的目的,起到了保护驱动模块 和终端的作用。由于采用成本较低电容降低了感应电压,因此还降低了电路成本。并且降 低了感应电压造成的电磁干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二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二的等效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二中增加电容保护时的驱动模块两端 的电压波形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时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波形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增加二极管保护时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波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包括电源10、驱动模块11、振动模块12和电容13。振动模块12的一端连接驱动模块11的一端,另一端与电源10连接。在振动电路 工作时,驱动模块11的另一端与电源10连接,电源10为振动模块12和驱动模块11供电, 振动模块12在驱动模块11的驱动下振动。在驱动模块11停止驱动振动模块12振动的瞬间,通过振动模块12的电流会突然 减小,即电流的变化率较大,从而在驱动模块11两端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压。为避免在驱动 模块11两端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压,本实用新型振动电路中增加了电子元件电容。电容13的一端连接振动模块12的一端,电容13的一端还与驱动模块11的一端 连接,电容13的另一端接地。在振动模块12与电容13连接时,由于电容13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特性。使得振 动电路的回路阻抗逐渐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在回路阻抗逐渐变大时,振动模块的电流逐渐 变小,相应地在振动模块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也会减小。由于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为电源 电压和感应电压的叠加,在感应电压较小时,驱动模块两端不会产生尖峰电压。本实用新型振动电路适用于移动终端和玩具,以及采用小功率振动电路的其它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振动电路中,驱动模块和振动模块连接有电容。在振动模块停 止瞬间,通过振动模块的电流在电容作用下逐渐减小,从而振动模块产生的感应电压较小, 达到了避免在驱动模块两端产生尖峰电压的目的,起到了保护驱动模块和终端的作用。由 于采用成本较低电容降低了感应电压,因此还降低了电路成本。并且降低了感应电压造成的电磁干扰。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二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 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二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1对应实施例中振动模块12具体可 为马达21。如图2所示,电源10连接马达21的正极,马达21的负极连接电容13的一端。电 容13的一端还连接有驱动模块11,电容13的另一端接地。马达21停转瞬间可等效成由一个发电机、一个储存有磁能的电感211以及一个电 阻212组成的电路。发电机的所提供的能量也可等效到电感211存储的磁能中,其等效电 路如图3所示。电容13与电阻212组成了 RC滤波电路,电容13与电感211组成了 LC滤 波电路。如图3所示,马达21振动过程中,振动电路上的开关22闭合,电流沿着Il所示的 方向流动。在没有采用电容对驱动模块进行保护的情况下,开关22断开,马达21停止振动 的瞬间,振动电路的阻抗瞬间变成无穷大,按照欧姆定律电流=电压/阻抗,在阻抗突然 增大时,电感211中沿Il方向的电流突然减少,由电磁感应原理,在电感211的两端产生阻 碍电流减小的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的方向与电流Il方向相同。在采用小功率振动电路 中,该感应电压与电源10电压相叠加有可能会产生高达IOV的电压。如图3所示马达的驱 动模块1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与电感211上感应电压的叠加。高达IOV的电压加在 驱动模块11的两端,会造成驱动模块11工作异常或者直接烧坏。在驱动模块11的一端连接有电容的情况下,开关22断开时,在马达21停振的瞬 间,通过电感211的交流电流经电阻212向电容13充电,由于电容13具有通交流阻直流的 特性,振动电路的阻抗逐渐增大。按照欧姆定律电流=电压/阻抗沿12方向的电流也逐 渐减小。因此,在马达21停振的瞬间,延长了沿12方向的电流的变化时间,使电流变化率 较小。通过电感211的电流变化率较小,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感211两端产生的阻碍电流 变小的感应电压也相应减小。相应地,驱动模块11上两端电压也会减小。另外,电感211 上的感应电压减小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也减小。进一步,由于电阻212上压降的存在,当选择合适的电容13时,马达停转过程中, 驱动模块11两端产生的电压可能不会超过电源电压。在选择电容时,可根据马达的转速、 马达转动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以及马达内部磁场的强度等计算电容的容值。一种简单的方式 为根据马达停振瞬间没有任何回流情况下的反向电压的大小和峰值,设计简单的RC滤波 电路路和LC滤波电路消除驱动模块11两端的尖峰电压,其中,R和L为马达在设计完成时 所具有参数,C即为所选电容的容值。本实用新型振动电路,采用电容与马达构成的RC滤波电路和LC滤波电路去除马 达产生的感应电压,降低了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造成终端工作异常的可能性。在电容选择 适当时可去除马达电路上防电磁干扰的器件,电路成本较低。图4至图6为电容为IuF时,在增加电容保护和没有增加电容保护的情况下,驱动 模块两端的电压波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路实施例二中增加电容保护时的 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波形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时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波形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增加二极管保护时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波形图。如图5所示,没有对驱动模块进行保护时,在马达停止振动的瞬间,驱动模块两端
5存在尖峰电压。如图6所示,在马达两端跨接二极管后,当马达停止振动的瞬间,驱动模块 两端的电压波形中存在一定的过冲,因此还存在电磁干扰,从而影响驱动模块的工作。如图 4所示,在马达一端接电容后,在马达停止振动的瞬间,驱动模块两端的电压波形比较平稳, 其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图6对应的方案。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 括电源70、主芯片71和振动电路72。其中振动电路72包括振动模块721和电容722。本 实施例中由主芯片71驱动振动模块721工作。其中振动电路72中各模块的连接关系如下振动模块721的一端连接主芯片71的一端,振动模块721的另一端与电源70连 接。在振动电路工作时,主芯片71的另一端与电源70连接,电源70为振动模块721和主 芯片71供电,振动模块721在主芯片71的驱动下振动。电容722的一端分别连接振动模块721的一端和主芯片71的一端,电容722的另
一端接地。在振动模块721与电容722连接时,由于电容722具有通交流电的特性,使得振动 电路的回路阻抗逐渐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在回路阻抗逐渐变大时,振动模块721的电流逐 渐变小,相应地在振动模块721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也会减小。由于主芯片71两端的电压 为电源电压和感应电压的叠加,在感应电压较小时,主芯片71两端不会产生尖峰电压,从 而达到保护主芯片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振动模块721具体可为马达。电容722可与马达组成RC滤波回路和 LC滤波回路。本实施例在振动模块721—端连接电容后,减少了振动模块721产生的感应电压, 从而减少主芯片两端尖峰电压的原理,可参见图1和图2对应实施例中描述,在此不再赘 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终端中,驱动模块和主芯片连接有电容。在振动模块停止 瞬间,通过振动模块的电流在电容作用下逐渐减小,从而振动模块产生的感应电压较小,达 到了避免在主芯片两端产生尖峰电压的目的,起到了保护主芯片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振 动模块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造成的电磁干扰,也降低了电路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电路,包括电源、驱动模块和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的一端连接驱动模 块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一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块为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与所述马达组成RC滤波电 路和LC滤波电路。
4.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源、主芯片和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路包括振 动模块和电容,其中,所述振动模块的一端连接主芯片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的一端和所述主芯片的一端,所述电容的另一 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块为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与所述马达组成RC滤波电 路和LC滤波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电路和移动终端,包括电源、驱动模块和振动模块,振动模块的一端连接驱动模块的一端,另一端与电源连接;还包括电容;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振动模块的一端和驱动模块的一端,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成本较低的电容元件消除了驱动模块两端的尖峰电压,减小了对驱动模块的影响,进而减小了对含有上述振动电路的终端性能的影响。也降低了电路成本。
文档编号H02M1/44GK201893553SQ20102066150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李涵, 胡林 申请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