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极性充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领域的无极性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充电器品种繁多,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必须按正确的电池极性连接,且充电器输出端不能短路,否则就会烧毁电池或充电器,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极性及短路保护的无极性充电器电路。其技术方案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两充电电极之间包括两极性自动识别电路及整流极性转换电路。两极性识别电路由继电器Jl线圈两端分别接(Κ2-1、Κ21)常闭触点上,(Κ2-1、Κ2-2)动触点分别与继电器J2线圈串接极性识别二极管D2至极性输出端Μ、 N相连,(D2正极与N相连),构成极性识别电路;整流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端经Dl 半波整流输出正负极,正极与动触点(ΚΙ、Κ2-2)相连,负极与Κ2-2常闭触点、Κ2-1常开触点相连,Kl动触点与M极相连,继电器Jl、J2分别控制Kl、(Κ2-1、Κ2-2)开关,组成了极性转换电路。本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在输出端短路的情况下保护充电器,而且任意极性接入均能对电池正确充电。特别适用蓄电池等充电。
附图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中IN为市电输入;Μ、Ν为两充电电极性输出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进一步描述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两充电电极之间包括两极性自动识别电路及整流极性转换电路。两极性识别电路由继电器Jl 线圈两端分别接(Κ2-1、Κ2-2)常闭触点上,(K2-UK2-2)动触点分别与继电器J2线圈串接极性识别二极管D2至极性输出端Μ、Ν相连,(D2正极与N相连),构成极性识别电路;整流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端经Dl半波整流输出正负极,正极与动触点(Κ1、Κ21)相连, 负极与K2-2常闭触点、K2-1常开触点相连,Kl动触点与M极相连,继电器Jl、J2分别控制 KU (K2-UK2-2)开关,组成了极性转换电路。接通电源,当M接电池正极、N接负极时,Jl 得电工作,Kl闭合,M端输出正电压,N端输出负电压,对电池正确充电;当N接电池正极,M 接负极,J2、J1同时得电工作,当Κ2-1、Κ2-2闭合瞬间,常闭点断开,Jl失电而不工作,Kl断开,N极输出正电压,M极输出负电压,对电池正确充电。从而实现了无论电池极性如何接入均能对电池正确充电。Μ、N无接电池时,Jl、J2均不工作,Μ、N短路时,也不会损坏充电器。
权利要求
1. 一种无极性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两充电电极之间包括两极性自动识别电路及整流极性转换电路。两极性识别电路由继电器JI线圈两端分别接(Κ2-1、Κ2-2)常闭触点上,(Κ2-1、Κ2-2)动触点分别与继电器J2线圈串接极性识别二极管D2至极性输出端Μ、Ν相连,(D2正极与N相连),构成极性识别电路;整流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端经Dl半波整流输出正负极,正极与动触点(K1、K2D相连,负极与K2-2 常闭触点、K2-1常开触点相连,Kl动触点与M极相连,继电器Jl、J2分别控制ΚΙ、(K2-1、 K2-2)开关,构成了极性转换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领域的无极性充电器电路。其技术方案是从电源变压器输出端与两充电电极之间包括两极性自动识别电路及整流极性转换电路。两极性识别电路由继电器J1线圈两端分别接(K2-1、K2-2)常闭触点上,(K2-1、K2-2动触点分别与继电器J2线圈串接极性识别二极管D2至极性输出端M、N相连,(D2正极与N相连),构成极性识别电路;整流极性转换电路由变压器输出端经D1半波整流输出正负极,正极与动触点(K1、K2-2)相连,负极与K2-2常闭触点、K2-1常开触点相连,K1动触点与M极相连,继电器J1、J2分别控制K1、(K2-1、K2-2)开关,构成了极性转换电路。特别适合蓄电池等充电。
文档编号H02J7/02GK102355034SQ201110291239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郭斌 申请人: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