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532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小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小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结构,或者说减小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方法,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中转子上的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同定子电枢铁心中的齿相互吸引,其作用力在圆周方向的分量所产生的转矩,使得转子有一种沿着某一特定方向与定子对齐的趋势。这种转矩就是齿槽转矩,也称之为磁阻转矩。它是无刷直流电机转矩产生脉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子结构如图1所示,由外而内依次是磁钢、转子磁轭、电机转轴。磁钢粘贴在转子磁轭表面上,而转子磁轭又通过键与电机转轴联接起来。在变速驱动中,当齿槽转矩的频率和定子或转子的固有机械频率相同时,就引起了共振,使得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增大。齿槽转矩的存在同样影响了电机在速度控制系统中的低速性能和位置控制中的高精度定位。在结构设计上通过改进极弧宽度来减小齿槽转矩,使得转矩脉动达到理想的状况。改进前的结构,齿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23%左右,情况不隹,为此,必须加以改进永磁体的极弧宽度,来减小电机的转矩脉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小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结构,该结构改进后齿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1.5%左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转子由磁钢、转子磁轭、键、转轴组成,转轴在最中心,磁钢在转子磁轭的表面,转轴与转子磁轭之间有键。通过改进永磁体的极弧宽度,即改变永磁体在空间所占的机械角度,使得齿槽转矩大幅度地减小,从而转矩脉动也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改进永磁体的极弧宽度,使得齿槽转矩大幅度地减小,从而转矩脉动也减小了,这样不仅改善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振动和噪声,还节省了磁钢, 降低了铁损和铜损,从而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比较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转子结构包括磁钢1、转子磁轭2、键3、转轴4,转轴在最中心,转轴与转子磁轭之间有键,改变磁钢1极弧宽度,从90度减少到76. 9度,转子磁轭2、键3、转轴4位置不变。由于改变磁钢1极弧宽度,改进后齿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1. 5%。通过改进永磁体的极弧宽度,即改变永磁体在空间所占的机械角度,使得齿槽转矩大幅度地减小,从而转矩脉动也减小了。这样,不仅改善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振动和噪声, 还节省了磁钢,降低了铁损和铜损,提高了电机的效率。
权利要求1. 一种减小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结构,该结构包括磁钢(1)、转子磁轭O)、键 (3)、转轴G),转轴在最中心,转轴与磁钢、转子磁轭之间有键,其特征在于磁钢(1)极弧宽度从90度减少到76. 9度,转子磁轭( 、键C3)、转轴(4)位置不变,改进后齿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小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的结构,该结构包括磁钢1、转子磁轭2、键3、转轴4,其特征在于磁钢1极弧宽度从90度减少到76.9度,转子磁轭2、键3、转轴4位置不变,由于改变磁钢1极弧宽度,改进后齿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1.5%,通过改进永磁体的极弧宽度,即改变永磁体在空间所占的机械角度,使得齿槽转矩大幅度地减小,从而转矩脉动也减小了。这样,不仅改善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振动和噪声,还节省了磁钢、降低了总损耗、提高了电机的效率。
文档编号H02K29/03GK202153702SQ20112005788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李军丽, 李秀英, 苗国辉 申请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