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磁式笼型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689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磁式笼型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助磁式笼型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发明人曾在前提出了一种助磁式异步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定子和笼型转子,笼型转子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组成,在该专利中公知的助磁式异步电动机只提出了该助磁式异步电动机转子的通用原理结构。现提出一种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该转子在机械强度、效率、寿命等方面较原专利提出的通常原理结构更具有优势,适宜于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助磁式笼型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及其生产工艺。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包括转轴、固定销、端盖、端盖固定环、非磁垫片、轴承、送回油线、含油毛毡、笼型转子铁心、笼型转子绕组、内转子永磁磁钢、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端盖固定螺栓、动平衡调节螺栓、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动平衡调节垫片、冷却风扇片和注油孔。所述的轴承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的两端,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固定于内转子铁心内套筒的外侧,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在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外侧,含油毛毡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且位于两个轴承间,通过转轴上的送回油线向轴承供油,并通过送回油线把轴承下多余的油送回含油毛毡,笼型转子绕组用铜或铝材铸于笼型转子铁心的绕组槽内,端盖固定环与笼型转子绕组、冷却风扇片铸于一体,端盖通过端盖固定螺栓与端盖固定环固定,端盖通过固定销与转轴固定,端盖上还开有注油孔,电机运行时把笼型转子上转矩传递给转轴,非磁垫片位于端盖内侧与永磁内转子两侧之间,可相对于转轴旋转,动平衡调节螺栓固定于端盖固定螺栓上,转子的动平衡通过调节动平衡调节螺栓的长短及动平衡垫片的数量来调节。该转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进行外转子铁心冲片和内转子磁钢固定铁心冲片,所述的冲片采用同心套冲, 冲片采用硅钢片,外转子铁心依靠键销槽对齐通过内置式固定轴及键销进行叠装,内转子磁钢固定铁心依靠冲片与冲片间的固定销直接进行叠装。2.端盖固定环冲片,通过端盖固定环上的螺纹孔以及固定螺栓与转子绕组端环铸铝/铜模固定;端盖固定环上的光孔与转子冷却风扇片对齐,然后把转子绕组端环铸铝/铜模与外笼型转子铁心组装固定,进行绕组浇铸;转子冷却脱模,进行外转子内孔切削,构成外笼型转子。3.加工内转子永磁磁钢和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将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外侧,并在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外侧加工磁钢固定螺孔,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在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外侧,轴承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的两端, 含油毛毡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且位于两个轴承间,构成内转子。4.将一端的固定端盖通过固定销与转轴固定,并通过端盖固定螺栓、端盖固定环将固定端盖与外笼型转子固定;然后放入非磁垫片,把内转子套于转轴并放入外笼型转子的内侧,并放入另一非磁垫片,再把另一固定端盖通过端盖固定螺栓与端盖固定环固定。5.转子组装完成后。进行转子的动平衡试验,通过动平衡调节螺栓、动平衡调节垫片进行动平衡校正。至此,即完成转子的安装,然后通过轴承把转子安装在定子内,构成电机,即可运行。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外转子铁心与内转子固定铁心采用同心套冲,有效利用了材料,提高了效益。2、浇铸笼型绕组时,先通过固定螺栓把端盖固定环固定于浇铸模上,并通过端盖固定环中的孔将从浇铸模的浇铸液输入孔,有效地铸入笼型绕组的槽内,实现一次性浇铸。3、由于端盖固定环与转子绕组、冷却风扇片一次性铸造完成,与浇铸转子具有很好的结合强度。端盖通过固定螺栓与端盖固定环固定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能有效把笼型转子上的电磁转矩传输给负载。4、由于轴上设有送回油线,内转子旋转时,含油毛毡上的油通过送油线向轴承供油,并通过回油线把轴承下多余的油送回含油毛毡,这样有效对轴承进行供油,同时,能使电机内转子长期有效保有润滑油,且在端盖上设有注油孔,便于加润滑油,有效提高了内转子的供油质量和使用寿命。5、由于动平衡调节螺栓固定于端盖固定螺栓上,转子的动平衡通过调节动平衡调节螺栓的长短及动平衡垫片的数量来调节,所以,调节控制方便。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结构示意图;[0021]图2是图1中B剖面图;[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轴上的送回油线图;[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示意图;[0024]图5是图1中A-A向剖面图;[0025]图6是端盖固定环冲片图;[0026]图7是铁心冲片图;[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笼型转子绕组浇铸模的结构图;[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笼型转子绕组浇铸时的浇铸模与铁心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和图2,助磁式笼型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包括转轴1、固定销2、端盖3、 端盖固定环4、非磁垫片5、轴承6、送回油线7、含油毛毡8、笼型转子铁心9、笼型转子绕组10、内转子永磁磁钢11、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12、端盖固定螺栓13、动平衡调节螺栓 14、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动平衡调节垫片20、冷却风扇片21、注油孔31等。轴承6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内侧的两端,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12固定于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的外侧,内转子永磁磁钢11固定在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12 外侧,内转子永磁磁钢11与笼型转子绕组10之间存在内气隙15,含油毛毡8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内侧且位于两个轴承6之间,通过转轴1上的送回油线7 (参见图幻向轴承6供油,并通过送回油线7把轴承6下多余的油送回含油毛毡8,送回油线为刻蚀在转轴 1外表面且位于两个轴承之间,笼型转子绕组10用铜或铝材铸于笼型转子铁心9的绕组槽内,端盖固定环4与笼型转子绕组10、冷却风扇片21铸于一体,端盖3通过端盖固定螺栓13 与端盖固定环4固定,端盖3通过固定销2与转轴1固定,转轴1对应有销槽(参见图4),端盖上还开有注油孔31,电机运行时把笼型转子上转矩传递给转轴1,非磁垫片5位于端盖内侧与永磁内转子两侧之间,可相对于转轴1旋转,动平衡调节螺栓14固定于端盖固定螺栓 13上,转子的动平衡通过调节动平衡调节螺栓14的长短及动平衡垫片20的数量来调节。参照图4,切削加工好转轴1,参照图1,加工好端盖3,切削加工好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 ;参照图1、图5加工好内转子永磁磁钢11,并充好磁;参照图6,加工好端盖固定环4, 端盖固定环间隔开有光孔18和螺纹孔19 ;参照图8,加工好笼型绕组浇铸模22,该绕组浇铸模22下端设有固定螺栓沈的预留孔观,上端设有转子绕组端环预铸预留孔四和冷却风扇片预铸预留孔30及浇铸液输入孔27 ;参照图7,加工好笼型转子铁心9冲片和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12冲片;参照图9,把笼型转子铁心9冲片依靠键销槽对齐通过内置式固定轴23及键销进行叠装,在内置式固定轴23的两端分别有叠装垫片M和叠装螺母25 ; 参照图9,把端盖固定环4用螺栓沈与笼型绕组浇铸模22固定;参照图9,把左右两端的笼型绕组浇铸模22与叠装好的笼型转子铁心9固定,进行转子绕组的浇铸;转子冷却脱模,进行外转子内孔切削;参照图1、图5依靠固定扣17叠装好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12,并将其固定于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上,在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12上加工好永磁磁钢固定孔;参照图1,把轴承固定于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内侧的两端,把含油毛毡8固定于内转子铁心内套筒16内侧的两轴承间;把内转子永磁磁钢11固定于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12 的外侧,磁钢磁极按N、S排列;参照图1,将端盖3及固定销2与转轴1 一端固定,并将外转子与端盖3固定,然后,放入非磁垫片5,再将内转子套于转轴1,并将其放入外转子的内腔, 再放非磁垫片5,然后,把另一端盖3及固定销2放入,固定于外转子的另一端;对完成的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参照图2通过动平衡调节螺栓14和动平衡调节垫片20调节动平衡。
权利要求1.助磁式笼型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包括转轴、固定销、端盖、端盖固定环、非磁垫片、轴承、送回油线、含油毛毡、笼型转子铁心、笼型转子绕组、内转子永磁磁钢、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端盖固定螺栓、动平衡调节螺栓、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动平衡调节垫片、冷却风扇片和注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的两端,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固定于内转子铁心内套筒的外侧,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在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外侧,含油毛毡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且位于两个轴承间,通过转轴上的送回油线向轴承供油,并通过送回油线把轴承下多余的油送回含油毛毡,笼型转子绕组用铜或铝材铸于笼型转子铁心的绕组槽内,端盖固定环与笼型转子绕组、冷却风扇片铸于一体,端盖通过端盖固定螺栓与端盖固定环固定,端盖通过固定销与转轴固定,端盖上还开有注油孔,电机运行时把笼型转子上转矩传递给转轴,非磁垫片位于端盖内侧与永磁内转子两侧之间,可相对于转轴旋转,动平衡调节螺栓固定于端盖固定螺栓上,转子的动平衡通过调节动平衡调节螺栓的长短及动平衡垫片的数量来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磁式笼型异步电动机新结构转子。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的两端,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固定于内转子铁心内套筒的外侧,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在内转子永磁磁钢固定铁心外侧,含油毛毡固定在内转子铁心内套筒内侧且位于两个轴承间,笼型转子绕组铸于笼型转子铁心的绕组槽内,端盖通过端盖固定螺栓与端盖固定环固定,端盖通过固定销与转轴固定,端盖上还开有注油孔,非磁垫片位于端盖内侧与永磁内转子两侧之间,动平衡调节螺栓固定于端盖固定螺栓上。本实用新型的转子供油质量和使用寿命均有所提升,且能有效把笼型转子上的电磁转矩传输给负载。
文档编号H02K15/16GK202111602SQ2011202289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丁立军, 冯浩, 赵浩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