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1439阅读:1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气元器件安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
背景技术
DIN导轨是用于安装工业电气元器件的一种标准导轨,支持此标准的电气元器件可方便地卡在导轨上。目前很多的电气元器件都采用这种标准安装,比如有可编程控制器、 断路器、开关、接触器等。常用DIN导轨宽度是35mm,DIN导轨尺寸以“宽度X深度X厚度”来标注,常用的有:35X7. 5X1 ;35X15X1 ;35X15X1. 5 ;32X15X1. 5 ;35X16X1. 8 等等。图1、图2所示,传统DIN导轨包括位于中间的导轨主板1,以及连接在导轨主板上下边缘的导轨扣边2,导轨主板1和导轨扣边2 —体形成,多数为碳钢或铝合金材质;在导轨主板开设有若干个供螺栓螺杆穿过的安装孔10。图3所示,安装时,利用螺栓将导轨固定锁紧在基板3上,通常导轨长向安装在水平方向,两条导轨扣边2分别位于导轨主板的上方及下方;而电气元器件4则卡在导轨扣边2,电气元器件与DIN导轨间无需用螺丝固定,因此电气元器件维护、拆装很方便。正常安装后,被螺栓螺帽5直接压紧着的导轨主板部位称为第一环形区域11,第一环形区域11紧挨在圆形安装孔10的外围。现有上述DIN导轨的第一环形区域及其周围的导轨主板呈平整的平面状,采用这种DIN导轨安装的电控系统常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者相对固定的场合。但如果现有上述DIN 导轨应用在运动、振动、旋转等场合时,如风力发电机、轮船等设备时,则存在以下缺点DIN 导轨荷载的电气元器件重量,会通过导轨扣边传递到第一环形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由于频繁不勻速的运动、振动、旋转,产生复合作用力、动力矩M,如图3所示,使导轨主板的第一环形区域内部发生变形,且第一环形区域的外围发生弯曲,第一环形区域与其周边区域的交界处更易发生弯曲(由于螺帽只压住第一环形区域,而第一环形区域外周则没有被压住,因此交界处最易变形),从而可能造成两方面的问题(1)、第一环形区域本身的变形,使安装孔孔径扩大,导致螺栓的螺帽可能从圆形安装孔脱出,进一步造成整条导轨脱落,(2)、第一环形区域外围区域的变形,特别是第一环形区域边界部位的弯曲,整条DIN导轨也因此变形,DIN导轨的竖向截面与电气元器件的尺寸不再吻合,电气元器件不再能紧密扣在DIN导轨上,安装稳定性变差,甚至造成电气元器件从导轨上脱落,形成系统故障或危险因素。另外,在传统DIN导轨安装方式中,当将螺栓用力锁紧后,螺栓的螺帽被迫紧紧压住第一环形区域,而第一环形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则反而与基板之间稍微脱离,因此从竖向剖面(与导轨长向垂直的剖面)来看,传统DIN导轨安装后,螺栓的螺帽5对导轨施加向前压力F1的部位是在第一环形区域11,而基板3对导轨施加向后反作用力F2的部位也是在第一环形区域11,如图3、图4所示,显然,这意味着传统DIN导轨实际上是利用单一着力点连结在基板上,该单一着力点所在位置就是第一环形区域(或者说,第一环形区域可以看作一个点),这种单一着力点的安装结构稳定性差,抗变形能力低。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 它抵抗变形的性能好,适合在运动、振动、旋转等场合使用。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包括导轨主板, 以及连接在导轨主板上下边缘的导轨扣边,导轨主板和导轨扣边一体形成,在导轨主板开设有若干个供螺栓螺杆穿过的圆形通孔,紧挨在圆形通孔周围的是供螺栓螺帽压住的第一环形区域,其主要特点在于,位于第一环形区域周围的第二环形区域经冲压而向后隆起,形成环形加强肋,环形加强肋的径向截面为U形槽。较好的是,导轨主板位于第二环形区域外围的部位为第三区域,且第三区域所在平面与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在前后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位于第三区域所在平面的后方。本申请文件中,所谓前后方向,是指DIN导轨安装后的螺栓轴向所在方向;其中, 以螺栓螺帽旋紧时前进的方向为前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第二环形区域经冲压而向后隆起,形成环形加强肋,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该部位的抗弯模量,使第二环形区域、以及被第二环形区域包围的第一环形区域抗弯性能大幅度提高,整体刚度增强,不容易发生明显的弯曲及变形,有利于电气元器件紧密搭扣在导轨扣边上,避免电气元器件从导轨上脱落,也有利于确保导轨锁紧在基板上,避免整条导轨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合应用在运动、振动、旋转等场合。2、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与第三区域所在平面在前后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位于第三区域所在平面的后方,这样,本实用新型DIN导轨安装锁紧在基板上面后,第一环形区域并不直接接触基板,螺栓螺帽对导轨施加向前压力的部位是在第一环形区域,而基板对导轨施加向后反作用力的位置是在第三区域,分布在第一环形区域的四周各方向,这意味着从竖向剖面上看,本实用新型DIN导轨实际上是利用至少三个着力点安装在基板上,因此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稳定性高,抗变形能力好。

图1是传统DIN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统DIN导轨的使用安装方式示意图。图4是传统DIN导轨的安装后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DIN导轨的各个区域的分布位置示意图。图7是图5中B-B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中C-C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E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使用安装方式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DIN导轨的安装后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的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包括导轨主板1,以及连接在导轨主板上下边缘的导轨扣边2,导轨主板和导轨扣边一体形成,在导轨主板开设有四个供螺栓螺杆穿过的圆形通孔10,紧挨在圆形通孔周围的是供螺栓螺帽压住的第一环形区域11,位于第一环形区域周围的第二环形区域12经冲压而向后隆起,形成环形加强肋14,环形加强肋的径向截面为U形槽,环形加强肋14的内径大于所配合的螺栓螺帽5的直径。导轨主板位于第二环形区域外围的部位为第三区域13,且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11与第三区域所在平面13在前后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位于第三区域所在平面的后方。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DIN导轨安装锁紧在基板3上面后,第一环形区域11并不直接接触基板3,螺栓的螺帽5对导轨施加向前压力F1的部位是在第一环形区域11,而基板3对导轨施加向后反作用力F2的位置是在第三区域13,分布在第一环形区域的四周各方向,这意味着从竖向剖面上看,该DIN导轨实际上是利用至少三个着力点安装在基板上,如图11所示,因此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稳定性高,抗变形能力好。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包括导轨主板,以及连接在导轨主板上下边缘的导轨扣边,导轨主板和导轨扣边一体形成,在导轨主板开设有若干个供螺栓螺杆穿过的圆形通孔,紧挨在圆形通孔周围的是供螺栓螺帽压住的第一环形区域,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环形区域周围的第二环形区域经冲压而向后隆起,形成环形加强肋,环形加强肋的径向截面为U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其特征在于导轨主板位于第二环形区域外围的部位为第三区域,且第三区域所在平面与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在前后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第一环形区域所在平面位于第三区域所在平面的后方。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的DIN导轨,包括导轨主板,以及连接在导轨主板上下边缘的导轨扣边,导轨主板和导轨扣边一体形成,在导轨主板开设有若干个供螺栓螺杆穿过的圆形通孔,紧挨在圆形通孔周围的是供螺栓螺帽压住的第一环形区域,位于第一环形区域周围的第二环形区域经冲压而向后隆起,形成环形加强肋,环形加强肋的径向截面为U形槽。本实用新型抵抗变形的性能好,避免电气元器件从导轨上脱落,也有利于确保导轨锁紧在基板上,适合在运动、振动、旋转等场合使用。
文档编号H02B1/052GK202196997SQ2011203468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蒲上哲 申请人:汕头市众业达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