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553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布局结构的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传统光伏逆变器机箱设计采用单一平面布局,所有PCB板均放置在机箱内的同一高度平面,传统设计的好处是机箱内部器件布局简单明了、功能按区域划分,但是平铺的单一平面布局会造成走线过长,机箱平面尺寸过大,功率流和信号流交织混杂的缺陷,如此造成了 EMC (电磁兼容性)和EMI (电磁干扰)问题难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型化,性能安全稳定,方便维护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包括底座、盖体和挂架,所述挂架与底座背面相连,所述盖体设于底座正面并与底座构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电感腔、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盖体由上盖和下盖组成,所述上盖与电感腔和上腔体扣合,所述下盖与下腔体扣合,所述电感腔内设有电感,所述上腔体内设有平行于上腔体底面的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上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的上腔体单元,所述每个上腔体单元内均设有电路板和电路模块,所述下腔体内设有人机界面装置、交流输出通道、接插件端子和开关,所述电感、电路板、电路模块、人机界面装置、接插件端子和开关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将电感腔、上腔体和下腔体分隔设置,功能依旧按区域划分,器件布局明了简单,其上腔体由至少一个平行于上腔体底面的隔板分割成至少两个的上腔体单元,使上腔体的结构按功能得到细分,在各个上腔体单元内设置电热板或电路模块,其EMC (电磁兼容性)和EMI (电磁干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立体的多层腔体结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的腔体空间,提高功率密度,缩小走线距离,光伏逆变器小型化同样可以使制造成本有效降低,各腔体分隔设置可以使强电弱电分开,提高了安全性能,由上盖和下盖组成的盖体结构简单,且可以根据维护需要单独打开需要检修的腔体,方便维护操作。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一个,所述隔板将上腔体分隔为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所述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内均设有电路板和电路模块。通过一个隔板将上腔体分隔成两个上腔体单元,即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将电路板和电路模块分别设置于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内,节省平面空间,缩小走线距离,使布局更加合理,提高性能稳定性。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腔由至少一个电感腔单元构成,所述电感设于电感腔单元内。将电感腔细分为至少一个电感腔单元,有利于对电感进行更细化的设置,提高电感工作稳定性,布局更明了。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的连接处设有贯通通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过线孔。贯通通道方便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的连接线连接,连接线也可以通过隔板上的过线孔连接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内的电路板和电路模块,连接线在各腔体内可以合理整齐排布,提高腔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至少一个铜镶件,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防水密封圈,所述底座由整体铝材压铸成型,所述上盖为铝制压铸件,所述下盖为注塑件,所述连接线均由扎带固定。底座内的铜镶件可以增强散热,提高电路板和电路模块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电路板和电路模块布局时可以优先将散热量较大的设置在底层上腔体单元内,以充分利用铜 镶件的散热能力,根据需要散热的电路板和电路模块数量需求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铜镶件进行辅助散热;底座上方的防水密封圈具有防水作用,可以保护内部器件不受潮进水,延长使用寿命;由整体铝材压铸成型的底座整体性强,结构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铝压铸件的上盖保护性和散热性好,注塑件的下盖轻巧易开合,可以方便维护操作,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底座、上盖和下盖在制作上均无难度,制造容易,连接线由扎带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固定效果好。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背面设有辅助散热装置,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可以是散热齿或散热风道。辅助散热装置可以增强光伏逆变器整体结构的散热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其散热齿或散热风道均为简单易制的辅助散热装置选择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为INV电感和BOOST电感,所述底层上腔体单元内的电路板为INV-PCB板和B00ST-PCB板,电路模块为IGBT模块。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上腔体单元内的电路板为EMC板、CPU板、CPU屏蔽板和辅助电源板,所述CPU屏蔽板设于CPU板上方。前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内的人机界面装置为LCD液晶屏,接插件端子为直流输入端子、RS485端子和交流输出和通讯端子,所述开关为直流开关。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小型化,性能安全稳定,方便维护。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挂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的双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包括底座I、盖体和挂架2,挂架2与底座I背面相连,盖体设于底座I正面并与底座I构成腔体,底座I由整体铝材压铸成型,底座I上方设有防水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底座I背面还设有辅助散热装置,辅助散热装置为散热齿3,底座I内设有两个铜镶件4,底座I包括电感腔5、上腔体6和下腔体7,盖体由铝制压铸件的上盖8和注塑件的下盖9组成,上盖8与电感腔5和上腔体6扣合,下盖9与下腔体7扣合,上腔体6与下腔体7的连接处设有贯通通道(图中未示出),电感腔5由两个电感腔单元组成,一个电感腔单元内设有INV电感(图中未示出),另一个电感腔单元内设有BOOST电感(图中未示出),上腔体6内设有平行于上腔体6底面的一个隔板10,隔板10上设有过线孔,隔板10将上腔体6分隔为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底层上腔体单元内设有INV-PCB板(图中未示出)、B00ST-PCB板(图中未示出)和IGBT模块(图中未示出),上层上腔体单元内设有EMC板(图中未示出)、CPU板(图中未示出)、CPU屏蔽板(图中未示出)和辅助电源板(图中未示出),CPU屏蔽板设于CPU板上方,下腔体7内设有人机界面装置、接插件端子(图中未示出)和开关(图中未示出),人机界面装置为LCD液晶屏11,接插件端子为直流输入端子、RS485端子和交流输出和通讯端子,开关为直流开关,电感、电路板、电路模块、LCD液晶屏11、接插件端子和开关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图中未示出),连接线均 由扎带(图中未示出)固定。装配步骤如下I、定义与底座I直接连接的元器件安装为底层安装,装配顺序为(I)流输入端子、RS485端子、交流输出和通讯端子、直流开关和IXD液晶屏11 ; (2)装INV电感和BOOST电感;(3)装INV-PCB板,B00ST-PCB板,焊接IGBT模块;(4)底层各元器件间用连接线连接。2、定义架设于隔板10之上尤其是BOOST板和INV板之上的元器件安装为上层安装,装配顺序为(1)将EMC板、CPU板、辅助电源板与隔板10固定,底层上腔体单元内需要与上层上腔体单元内元器件连接的连接线穿过隔板10上相应的过线孔,用扎带固定于隔板10上;(2)将隔板10与底座I连接,整理上层上腔体单元内的连接线,(3)将各连接线接到对应的插头或接线座上,理顺并用扎带固定;(4)连接线连接到位后,在CPU板之上安装CPU屏蔽板。3、在底座I上安装防水密封圈、挂架2等其他辅助结构,最后将盖体与底座I扣合即可。与底座I相连的热齿3可以与底座I 一体成型制得,其结构上整体性更强,结构稳定性更好;底座I中的电感腔5、上腔体6和下腔体7的分隔可以通过格挡片完成,也可以通过底座I整体铝材压铸一体成型而成的类似挡片的凸出部代为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型化,性能安全稳定,方便维护。以上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是对以上实施例以等效变换方式做出的其它改进与应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包括底座、盖体和挂架,所述挂架与底座背面相连,所述盖体设于底座正面并与底座构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电感腔、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盖体由上盖和下盖组成,所述上盖与电感腔和上腔体扣合,所述下盖与下腔体扣合,所述电感腔内设有电感,所述上腔体内设有平行于上腔体底面的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上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的上腔体单元,所述每个上腔体单元内均设有电路板和电路模块,所述下腔体内设有人机界面装置、交流输出通道、接插件端子和开关,所述电感、电路板、电路模块、人机界面装置、接插件端子和开关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一个,所述隔板将上腔体分隔为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所述底层上腔体单元和上层上腔体单元内均设有电路板和电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腔由至少一个电感腔单元构成,所述电感设于电感腔单元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的连接处设有贯通通道,所述隔板上设有过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至少一个铜镶件,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防水密封圈,所述底座由整体铝材压铸成型,所述上盖为铝制压铸件,所述下盖为注塑件,所述连接线均由扎带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背面设有辅助散热装置,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可以是散热齿或散热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为INV电感和BOOST电感,所述底层上腔体单元内的电路板为INV-PCB板和B00ST-PCB板,电路模块为IGBT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上腔体单元内的电路板为EMC板、CPU板、CPU屏蔽板和辅助电源板,所述CPU屏蔽板设于CPU板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内的人机界面装置为LCD液晶屏,接插件端子为直流输入端子、RS485端子和交流输出和通讯端子,所述开关为直流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腔体结构的光伏逆变器,包括底座、盖体和挂架,挂架与底座背面相连,盖体设于底座正面并与底座构成腔体,底座包括电感腔、上腔体和下腔体,盖体由上盖和下盖组成,上盖与电感腔和上腔体扣合,下盖与下腔体扣合,电感腔内设有电感,上腔体内设有平行于上腔体底面的至少一个隔板,隔板将上腔体分隔为至少两个的上腔体单元,每个上腔体单元内均设有电路板和电路模块,下腔体内设有人机界面装置、交流输出通道、接插件端子和开关,电感、电路板、电路模块、人机界面装置、接插件端子和开关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型化,性能安全稳定,方便维护。
文档编号H02M7/00GK202385012SQ20112055737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冯炜, 徐韬, 徐高晶, 杜炜, 王伟 申请人:南京南瑞智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