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935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的开关电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管零电压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能源、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关电路广泛应用于邮电、通信、电力、交通、船舶、航空航天、应急照明等许多领域。但是在使用的时候电流大,并且在高频率的开关状态中,此类开关管容易产生干扰谐波,同时尖峰电流和损耗导致大功率管过热,这样大大地减少了它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其可使在零电压状态下实现其控制功能,既简单又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系统的A端并联到功率开关管的信号源上,A端并联电阻Rl和二极管D1,电阻Rl依次串接反相触发器U1A、反相触发器U1B,电阻Rl与反相触发器UlA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滤波电容Cl,二极管Dl的负极接到反相触发器UlB的输出端,反相触发器UlB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器R2、隔离驱动器U2、电阻器R3和晶体管Q1,晶体管Ql的C端和E端之间与电容C2并联,C端和E端分别并联功率开关管。隔离驱动器U2采用P521型号。晶体管Ql采用2SK5551型号。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电路结构简单,实现了零电压关断,降低开关管开关损耗。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的A端并联到功率开关管的信号源上,A端并联电阻Rl和二极管D1,电阻Rl依次串接反相触发器U1A、反相触发器U1B,电阻Rl与反相触发器UlA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滤波电容Cl,二极管Dl的负极接到反相触发器UlB的输出端,反相触发器UlB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器R2、隔离驱动器U2、电阻器R3和晶体管Q1,晶体管Ql的C端和E端之间与电容C2并联,C端和E端分别并联功率开关管。隔离驱动器U2采用P521型号。晶体管Ql采用2SK5551型号。本电路的输入端A并联到功率开关管的控制信号源上,本电路的输出端C、E并联到功率开关管的相对应的C、E极上。当功率开关管的控制信号到头时也同时加到本电路的A端,由于本电路的开关管是小功率的MOSPET管,所以打开速度要比大功率开关管快一些,当开断信号到头时,大功率管立即关断,而与其并联的小功率MOS晶体管管Ql并没有关断,此时开关管电压仍为0,延迟几us后关断,这样就实现了大功率开关管是在O电压下开关。延迟时间由R、C值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A端并联到功率开关管的信号源上,A端并联电阻Rl和二极管D1,电阻Rl依次串接反相触发器U1A、反相触发器U1B,电阻Rl与反相触发器UlA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滤波电容Cl,二极管Dl的负极接到反相触发器UlB的输出端,反相触发器UlB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器R2、隔离驱动器U2、电阻器R3和晶体管Ql,晶体管Ql的C端和E端之间与电容C2并联,C端和E端分别并联功率开关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隔离驱动器U2采用P521型号。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晶体管Ql采用2SK5551 型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的开关电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管零电压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系统的A端并联到功率开关管的信号源上,A端并联电阻R1和二极管D1,电阻R1依次串接反相触发器U1A、反相触发器U1B,电阻R1与反相触发器U1A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滤波电容C1,二极管D1的负极接到反相触发器U1B的输出端,反相触发器U1B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电阻器R2、隔离驱动器U2、电阻器R3和晶体管Q1,晶体管Q1的C端和E端之间与电容C2并联,C端和E端分别并联功率开关管。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开关管零电压开关系统,电路结构简单,实现了零电压关断,降低开关管开关损耗。
文档编号H02M1/08GK202737732SQ2012203917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迟维林, 王照忠, 李永臣 申请人:青岛艾迪森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