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式电动机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054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旋风式电动机风罩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国内外都对电机测试标准进行了修订,在电机效率的测试问题上,基本都要求采用实测电阻来计算铜耗,电机的散热能力直接影响电机电阻的大小,也就直接影响电机铜耗的大小,因此电机的散热能力逐步被人们所重视,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散热能力,电动机风罩上都设置有进风孔,使风罩内风扇旋转时,电动机内外可以形成空气对流。现有技术中电动机风罩上的散热孔通过横、纵向的筋条构成,均为方格形,散热效率低。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风式电动机风罩,改变了传统风罩进风孔及风罩筒的形状,提高了散热能力。[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风式电动机风罩,设置在电动机轴向机壳的尾部,包括风罩筒和设置在风罩筒末端端面上的风罩窗,风罩窗上包含多个进风孔,其特征是,所述风罩窗中心设一中心片,以中心片为圆心,设置多根同心圆形筋条和多根连接各圆形筋条的连接筋;连接筋由中心片向外辐射,并且沿圆周均匀排列。[0005]所述连接筋为向同一方向弯曲的弧形。[0006]所述圆形筋条将风罩窗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的连接筋由内向外辐射,并且沿圆周均匀排列,并且每个区域中由圆形筋条、连接筋分割形成的进风孔的面积由中心向外增大。[0007]所述圆形筋条、连接筋构成的每个进风孔述均为四条弧形边。[0008]所述风罩筒的末端设置倒角。[0009]所述风罩筒采用偏心圆弧面和斜面相结合的八边形的筒状结构。[0010]所述偏心圆弧面和斜面相结合八边形风罩筒的上、下偏心圆弧面及两侧的两个偏心圆弧面面积大于其余四个斜面。[0011]所述风罩窗为圆形。[0012]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0013]1、本实用新型旋风式电动机风罩进风孔排列形状为旋风式,相同直径风罩窗出风面积可比现有技术中的方格形(8*8)提升8-25%,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0014]2、另一方面,其平均单个进风孔面积比方格的有所增加,可减少进风的粘滞特性,提闻进风速度。[0015]3、电动机风罩末端设置大的倒角结构,有利于减少风扇与风罩间风的涡流摩擦损耗,提闻风扇效率。[0016]4、风罩筒采用偏心圆和斜边相结合的八边形结构,与机壳散热筋的形状相配套,可提闻其散热能力。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主视图;[0018]图2是图1的右视图;[0019]图3是图1的左视图;[0020]图4为风罩窗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2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式电动机风罩设置在电动机轴向机壳2的尾部,包括风罩筒I和设直在风罩筒I末端端面上的圆形的风罩窗2。如图4所不,风罩窗2上包含众多的进风孔3,进风孔3排列形状为旋风式,风罩窗2中心设一中心片4,以中心片4为圆心,设置多根同心圆形筋条31和多根连接各圆形筋条31的连接筋32。连接筋32由中心片4向外辐射,并且沿圆周均匀排列。多根连接筋32中可以设置几根直径较大的连接筋作为主连接筋320。[0023]较佳的方案是由圆形筋条31将风罩窗2分成多个区域5、6,每个区域中的连接筋32由内向外辐射,并且沿圆周均匀排列,并且每个区域中由圆形筋条31、连接筋32分割形成的进风孔3的面积由中心向外越来越大。[0024]较佳的方案是连接筋32为同一方向的弧形,使得由圆形筋条31、弧形连接筋32构成的每个进风孔3的四条边均为弧形,多个弧形边构成的进风孔3排列形成旋风式形状。风罩窗2出风面积比现有技术中的方格形提升8-25%,可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单个进风孔面积比现有技术中的方格形有所增加,可减少进风的粘滞特性,提高进风速度。[0025]风罩筒I的末端设置大倒角11结构,有利于减少风扇与风罩间风的涡流摩擦损耗,提闻风扇效率。[0026]如图3、图4所示,通常机壳2上的散热筋21分布在机壳2外表面上部、下部位置及两个侧面,传统的风罩侧面围成的形状为圆筒形,风罩装配到机壳末端后,沿风罩侧壁凸出的散热筋211高度不同,不利于散热。本实用新型将风罩侧面围成的风罩筒I形状设计为八边形的筒状结构,八边形风罩筒I的侧面为八个面,上、下两弧面及两边的两个弧面面积较大,与机壳2上的散热筋21的形状相配套,使沿风罩筒I侧壁凸出的散热筋211高度相近或相同,将风扇旋转产生的旋风从风罩窗2输向成辐射状分布的散热筋,可提高其散热能力。[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旋风式电动机风罩,设置在电动机轴向机壳的尾部,包括风罩筒和设置在风罩筒末端端面上的风罩窗,风罩窗上包含多个进风孔,其特征是,所述风罩窗中心设一中心片,以中心片为圆心,设置多根同心圆形筋条和多根连接各圆形筋条的连接筋;连接筋由中心片向外辐射,并且沿圆周均匀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筋为向同一方向弯曲的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其特征是,所述圆形筋条将风罩窗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的连接筋由内向外辐射,并且沿圆周均匀排列,并且每个区域中由圆形筋条、连接筋分割形成的进风孔的面积由中心向外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其特征是,所述圆形筋条、连接筋构成的每个进风孔述均为四条弧形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其特征是,所述风罩筒的末端设置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其特征是,所述风罩筒采用偏心圆弧面和斜面相结合的八边形的筒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其特征是,所述偏心圆弧面和斜面相结合八边形风罩筒的上、下偏心圆弧面及两侧的两个偏心圆弧面面积大于其余四个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风式电动机风罩,其特征是,所述风罩窗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风式电动机风罩,设置在电动机轴向机壳的尾部,包括风罩筒和风罩窗,风罩窗上包含多个进风孔,风罩窗中心设一中心片,以中心片为圆心,设置多根同心圆形筋条和多根连接各圆形筋条的连接筋;连接筋由中心片向外辐射,并且沿圆周均匀排列。旋风式电动机风罩进风孔的排列形状为旋风式,相同直径风罩窗进风面积可比方格形提升8-25%,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平均单个进风孔面积比方格的有所增加,可减少进风的粘滞特性,提高进风速度。电动机风罩末端设置大倒角结构,有利于减少风扇与风罩间风的涡流摩擦损耗,提高风扇效率。风罩筒采用偏心圆和斜边相结合的八边形结构,与机壳散热筋的形状相配套,可提高其散热能力。
文档编号H02K5/20GK203027055SQ20122069955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高志伟, 李文富, 陈志坚, 陈志强 申请人:苏州德丰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