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507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框体内部所设置的冷却装置中,冷却流体流入的第1端面部与冷却流体流出的第2端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的最小宽度的方向、或冷却流体流入方向与流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专利说明】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冷却流体对收纳于框体内部的转子及定子进行冷却的旋转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框体内部具备冷却该冷却流体的冷却装置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这样一种旋转电机,其在框体内部收纳有转子与定子,通过例如加压封入框体内部的氢气等冷却流体对这些转子及定子进行冷却。通常,这种旋转电机中,框体内部的冷却流体通过设置于框体内部的冷却装置来进行冷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
[0003]图28是表示专利文献I所述的现有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图28中,转子2收纳在形成为圆筒状的框体I内部,由轴承(未图示)支承并可自由旋转。收纳于框体I的内部的定子4具备定子绕组5。转子2插入定子4的内侧空间部,定子4的内周面与转子2的外周面相对并隔开规定的空隙6。
[0004]定子4具备沿定子4的直径方向延伸的多个定子管道8,空隙6与框体I内部的框体内流路7通过这些定子管道8而连通。固定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的一对冷却风扇91、92分别设置在定子4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并彼此相对,将冷却流体从该轴向两端部向空隙6内压送。
[0005]冷却装置10a、10b被设置在位于框体I内部的框体内流路7,在定子4上方部的两侧,沿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配置。各冷却装置10a、10b具备供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
[0006]冷却装置10a、10b具备多根冷却管(未图示),所述冷却管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这些冷却管通过一对管头103、104分成去路和回路并且并列连接。从流入管105流入管头103的冷却水等冷却介质,从多条去路冷却管到达管头104,从回路冷却管返回管头103,并从流出管106流出,然后被外部的冷却介质冷却装置(未图示)冷却。
[0007]如图28(b)清楚示出的那样,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I端面部101以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方式配置。并且,各冷却装置10a、10b的第2端面部102以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方式配置。并且,各冷却装置10a、10b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配置为与各冷却装置10a、1b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方向DW平行。
[0008]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现有旋转电机中,冷却流体通过旋转的冷却风扇91、92的压送,由定子4及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至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通过多个定子管道8,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从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并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10b的第2端面部102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从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2端面部102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的冷却流体再次经过冷却风扇91、92的压送,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流入空隙6。由此,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009]图29是表示其他的现有旋转电机的结构图。图29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中,在定子4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冷却装置10a、10b。其他与图28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同。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3392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823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实开昭61-117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旋转电机中的冷却装置由于以端面部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流出方向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为了提高冷却装置的热交换性能,需要增大旋转电机的框体自身,扩大框体内面部与定子外周面之间的间隔,使得冷却装置的框体内流路面积增大,或者加大冷却装置厚度方向的尺寸,以使得体积增大。并且,现有旋转电机中的冷却装置由于以端面部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的最小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因此为了提高冷却装置的热交换性能,需要增大旋转电机的框体自身,扩大框体内面部与定子外周面之间的间隔,使得冷却装置的框体内流路面积增大,或者加大冷却装置厚度方向的尺寸,以使得体积增大。
[0012]这样,对于现有的旋转电机,为了提高冷却装置的热交换性能,必须使冷却装置大型化,因此存在旋转电机的框体自身也需要大型化的问题。并且,在不能够使冷却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存在冷却装置的热交换性能会恶化的问题。
[001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旋转电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备小型轻量并可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4]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结构。
即,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转子,该转子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定子,该定子具有隔开空隙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内周面;
框体,在该框体内部收纳所述转子和定子,并形成覆盖所述定子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框体内流路;以及
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框体内流路,用于对封入所述框体内流路的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所述冷却装置具备第I端面部和第2端面部,所述第I端面部供所述冷却流体流入,所述第2端面部设置于与所述第I端面部相对的位置,使经过冷却的所述冷却流体流出,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I)和(2)中的至少一个。
(I)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冷却装置附近的所述框体内流路的最小宽度的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2)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与所述冷却流体流出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发明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形成并配置于框体内流路的用于对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具备第I端面部和第2端面部,所述第I端面部供冷却流体流入,所述第2端面部设置于与所述第I端面部相对的位置,供经过冷却的所述冷却流体流出,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冷却装置附近的所述框体内流路的最小宽度的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或者相对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因此,即使在框体内流路不具有足够大的空间情况下,也能增大冷却装置的框体内流路面积,从而实现小型轻量并能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进而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将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与现有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进行对比来表不的概念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9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1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1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1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1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19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2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2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2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2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2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现有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图29是其他的现有旋转电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首先,说明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图1是将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与现有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进行对比来表示的概念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b)表示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图1(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以第I端面部101与作为高温气体的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第I端面部101配置为平行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01正交的第I正交面SI。此外,以第2端面部102与经过冷却的作为低温气体的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第2端面部102配置为平行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S2。并且,在图1(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中,第I端面部101配置为平行于冷却流体流入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1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1,第2端面部102配置为平行于冷却流体流出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2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2。
[0018]相对于此,图1(b)所示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以第I端面部101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以第2端面部102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及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I及第2正交面S1、S2,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被设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并且,图1 (b)所示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以第I端面部101倾斜于冷却流体流入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1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l的方式进行配置,以第2端面部102倾斜于冷却流体流出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2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2的方式进行配置。此外,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也可以相对于框体内流路的最小宽度DW1、DW2的方向以最大的倾斜度即垂直地进行配置。为实现冷却装置10的小型化,最好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但由于设置冷却装置10的空间等原因,有时也会不平行。框体内流路71、72由后述的框体I的内部空间形成。
[0019]若为图1 (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则第I端面部101和第2端面部102的纵向尺寸La与冷却流体流入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1的纵向尺寸DWl和冷却流体流出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2的纵向尺寸DW2 ( = Dffl)相等。该现有冷却装置10的端面部面积A为[A =端面部的纵向尺寸LaX端面部的横向尺寸(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尺寸,未图示)]。
[0020]另一方面,若为图1(b)所示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则第I端面部101和第2端面部102的纵向尺寸Lb大于冷却流体流入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1的纵向尺寸Dffl和冷却流体流出一侧的框体内流路72的纵向尺寸DW2 ( = Dffl)。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的端面部面积B为[B =端面部的纵向尺寸LbX端面部的横向尺寸(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尺寸,未图示)]。
[0021]由此可见,若将上述现有冷却装置10的第I端面部101及第2端面部102的横向尺寸(前述)设为与本发明所述冷却装置10的第I端面部101及第2端面部102的横向尺寸(前述)相同,则本发明所述冷却装置10的端面部面积B大于现有冷却装置10的端面部面积A。若冷却装置的端面部面积变大,则流入冷却装置内的冷却流体的流速变缓,从而冷却流体与冷却管107将长时间接触。其结果是,图1 (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冷却装置10与图1(a)所示的现有冷却装置10相比,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性能。
[0022]由此,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10的特征在于,包括第I端面部101和第2端面部102,所述第I端面部101供来自框体内流路的冷却流体流入,所述第2端面部102供经过冷却的所述冷却流体流出至所述框体内流路,所述第I端面部101与所述第2端面部102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为倾斜于冷却装置10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1、72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1、DW2,或者所述第I端面部101与所述第2端面部102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为倾斜于冷却流体流入的主方向11与冷却流体流出的主方向12中的至少一个方向。
[0023]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与流出方向也可能不同,但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中,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为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与流出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并且,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可能分别包含多个方向,但在本发明申请中,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可为这些流入的多个方向中的任一个,并且,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也可为这些流出的多个方向中的任一个,但优选为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为这些流入的多个方向中流入量最多的方向,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为这些流出的多个方向中流出量最多的方向。
实施方式1.
[0024]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图2中,转子2收纳在形成为圆筒状的框体I内部,由轴承(未图示)支承并可自由旋转。收纳于框体I的内部的定子4具备定子绕组(参照图28)。转子2插入定子4的内侧空间部,定子4的内周面与转子2的外周面隔开规定的空隙6相对。框体I的内部空间形成有框体内流路7。
[0025]定子4具备多个定子管道(参照图28),该多个定子管道沿定子4的直径方向延伸,使得空隙6与框体内流路7连通。固定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的一对冷却风扇(参照图28)分别设置在定子4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并彼此相对,对来自该轴向两端部的冷却流体进行压送,使其流入空隙6内。
[0026]第I冷却装置1a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一侧[图2 (b)中的左侧]。第2冷却装置1b配置于所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上述垂直面SV的另一侧[图2(b)中的右侧],与第I冷却装置1a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0027]第I冷却装置1a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
51)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
52)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第I冷却装置1a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28]上述第I冷却装置1a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其一侧的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29]另一方面,第2冷却装置1b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与该第I端面部101平行配置的、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
51)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
52)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第2冷却装置1b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DW的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0030]上述第2冷却装置1b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其一侧的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31]间隔板110架设在第I冷却装置1a与第2冷却装置1b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0a、10b冷却后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032]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0b具备沿着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参照图1的冷却管107)。这些冷却管通过一对管头103、104分成去路和回路并且并列连接。从流入管105流入管头103的冷却水等冷却介质,从多条去路冷却管到达管头104,并从回路冷却管返回管头103,接着从流出管106流出,然后利用外部的冷却介质冷却装置(未图示)进行冷却。
[0033]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b冷却后的低温的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参照图28)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接着流出至由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0b与间隔板110包围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从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10a、1b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由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b与间隔板110包围的上侧的框体内流路7。
[0034]向间隔板110上部的框体内流路7流出的低温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035]此外,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及第2冷却装置1aUObl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2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036]图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 (a)所示的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3(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3(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实现小型轻量且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其结果为,可以减小框体I的外形尺寸,从而能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0037]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I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冷却装置和第2冷却装置,所述第I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I冷却装置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2)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第I端面部与第2端面部,所述第I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所述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4)框体形成为圆筒形。
[0038]实施方式2.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将上述实施方式I中的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b分别分割成2个,整体上具备第I至第4冷却装置。
[0039]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图4中,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一侧[图4(b)中的左侧]。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所述一侧,比第I冷却装置1al更靠近垂直面SV侧。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略微弯曲,并在定子4的圆周方向上连结。
[0040]第3冷却装置1bl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SV的另一侧[图4(b)中的右侧],第4冷却装置10b2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侦牝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上述另一侧,比第3冷却装置1bl更靠近垂直面SV侧。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略微弯曲,并在定子4的圆周方向上连结。
[0041]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及第2冷却装置1al、10a2的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42]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2端面部102侧的一侧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43]另一方面,第3及第4冷却装置1bl、10b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44]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第4冷却装置10b2的第2端面部102侧的一侧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45]间隔板110架设在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与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与各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冷却后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046]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分别具备沿着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参照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047]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冷却后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参照图28)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参照图28),流出至由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0a2、1bl、10b2与间隔板110包围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从各冷却装置1al、10a2、1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al、10a2、10bl、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由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与间隔板110包围的上侧的框体内流路7。
[0048]向间隔板110上部的框体内流路7流出的低温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049]此外,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4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4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050]图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 (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5(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5(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实现小型轻量且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其结果为,可以减小框体I的外形尺寸,从而能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0051]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冷却装置和第2冷却装置,该第I冷却装置和第2冷却装置位于包含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且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并排配置;以及第3冷却装置和第4冷却装置,该第3冷却装置和第4冷却装置位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且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并排配置。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第I端面部与第2端面部,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弯曲连结,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弯曲连结。
(4)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圆筒形。
[0052]实施方式3.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053]图6中,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一侧[图6 (b)中的左侧]。第2冷却装置1b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另一侧[图6(b)中的右侧]。
[0054]第3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SV的所述一侧。第4冷却装置10b2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所述另一侧。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0055]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与该第I端面部101平行配置的、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56]第I及第2冷却装置1alUObl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a2、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或设置有旋转电机的底面侧相对。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的第2端面部102侧的一侧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57]第I间隔板110架设在第I冷却装置1al与第2冷却装置1bl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alUObl的各第I端面部101与各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alUObl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058]第2间隔板111架设在第3冷却装置10a2与第4冷却装置10b2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0a2、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与各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0a2、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059]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分别具备沿着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参照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060]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至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由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与第I及第2间隔板110、111包围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从各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所述冷却管的冷却,从第I及第2冷却装置1alUObl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第I及第2冷却装置1alUObl与第I间隔板110上侧的框体内流路7,并且从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a2、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a2、10b2与第2间隔板110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
[0061]从各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的所述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062]此外,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6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063]图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 (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7(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7(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实现小型轻量且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其结果为,可以减小框体I的外形尺寸,从而能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0064]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3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冷却装置、第2冷却装置、第3冷却装置、以及第4冷却装置,所述第I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所述第3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4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第I端面部与第2端面部,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或设置有所述定子的底面侧对向。
(3)所述第I至所述第4冷却装置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所述第I及第3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隔着所述定子相对,所述第2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隔着所述定子相对。
(4)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圆筒形。
[0065]实施方式4.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066]图8中,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一侧[图8 (b)中的左侧]。第2冷却装置1b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另一侧[图8(b)中的右侧]。
[0067]第3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SV的所述一侧。第4冷却装置10b2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所述另一侧。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0068]由此,第I及第3冷却装置10al、10a2在定子4的一个侧部([图8(b)中为图的左侧)]上下隔开间隔进行配置,第2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在定子4的另一个侧部([图8(b)中为图的右侧)]上下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0069]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的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
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70]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的各第2端面部102的一侧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71]第I间隔板110架设在第I冷却装置1al与第3冷却装置10a2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各第I端面部101与各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0al、10a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072]第2间隔板111架设在第2冷却装置1bl与第4冷却装置10b2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0bl、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与各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0bl、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073]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分别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参照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074]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由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与第I及第2间隔板110、111包围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从各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
[0075]从各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的所述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076]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8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077]图9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 (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9(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9(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实现小型轻量且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其结果为,可以减小框体I的外形尺寸,从而能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0078]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4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冷却装置、第2冷却装置、第3冷却装置、以及第4冷却装置,所述第I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所述第3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4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所述第I至所述第4冷却装置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隔着所述定子相对,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隔着所述定子相对。
(4)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圆筒形。
[0079]实施方式5.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080]图10中,收纳转子2与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一侧[图10(b)中的左侧]。第2冷却装置1b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另一侧[图10(b)中的右侧]。
[0081]第3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SV的所述一侧。第4冷却装置10b2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所述另一侧。
[0082]第I及第3冷却装置1al、10a2在定子4的一个侧部([图10(b)中为图的左侧]上下连结并弯曲排列,第2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在定子4的另一个侧部([图10(b)中为图的右侧]上下连结并弯曲排列。
[0083]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的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
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84]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的各第2端面部102的一侧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85]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分别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086]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由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与第I及第2间隔板110、111包围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从各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框体I内面侧的框体内流路7。
[0087]从各冷却装置1al、1bl、10a2、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的所述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088]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10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bl、10a2、10b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10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089]图1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11(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11(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实现小型轻量且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其结果为,可使框体I的外形尺寸比虚线所示的现有框体更小,从而能够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0090]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5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冷却装置、第2冷却装置、第3冷却装置、以及第4冷却装置,所述第I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所述第3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4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第I端面部与第2端面部,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所述第I及第3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相互弯曲连结,所述第2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相互弯曲连结。
(4)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091]实施方式6.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092]图12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一侧[图12(b)中的左侧]。第2冷却装置1b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上述垂直面SV的另一侧[图12(b)中的右侧],与第I冷却装置1a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0093]第I冷却装置1a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冷却装置1a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冷却装置1a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94]上述第I冷却装置1a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以其两侧边缘夹住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方式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95]另一方面,第2冷却装置1b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b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2冷却装置1b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2冷却装置1b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096]上述第2冷却装置1b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以其两侧边缘夹住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方式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
[0097]间隔板110架设在第I冷却装置1a与第2冷却装置1b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0a、10b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098]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0b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099]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b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由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0b与间隔板110包围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从各冷却装置10a、1b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10a、10b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10b的第2端面部102,分别流出至形成于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框体内流路7。
[0100]低温冷却流体流出至形成于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框体内流路7后,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01]此外,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21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0b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12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02]图1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13(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13(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实现小型轻量且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其结果为,可使框体I的外形尺寸比虚线所示的现有框体更小,从而能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0103]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6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冷却装置和第2冷却装置,所述第I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所述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I冷却装置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2)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第I端面部与第2端面部,所述第I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所述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4)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04]实施方式7.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将上述实施方式6中的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b分别分割成2个,整体上具备第I至第4冷却装置。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105]图14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一侧[图14(b)中的左侧]。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所述一侧,比第I冷却装置1al更靠近垂直面SV侧。第I及第2冷却装置1al、10a2略微弯曲,且在定子4的圆周方向上连结。
[0106]第3冷却装置1bl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SV的另一侧[图14(b)中的右侧]。第4冷却装置10b2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X的垂直面SV的所述另一侧,并且比第3冷却装置1bl更靠近垂直面SV。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略微弯曲,且在定子4的圆周方向上连结。
[0107]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及第2冷却装置1al、10a2的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08]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2端面部102侧的各一侧边缘以夹住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方式相抵接。
[0109]另一方面,第3及第4冷却装置1bl、10b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3至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冷却装置附近的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10]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各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并且,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2端面部102侧的各一侧边缘以夹住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方式相抵接。
[0111]间隔板110架设在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与第3及第4冷却装置1bl、10b2之间,将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的各第I端面部101与各第2端面部102之间分离开,以防止来自定子4的高温冷却流体与经过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相混合。
[0112]第I至第4冷却装置1al、10a2、1bl、10b2分别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113]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由第I至第4冷却装置I Oa 1、10a2、I Ob 1、10b2与间隔板110包围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从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2端面部102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
[0114]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的低温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15]此外,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14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14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16]图1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15(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15(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实现小型轻量且能够充分发挥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其结果为,可使框体I的外形尺寸比虚线所示的现有框体更小,从而得到整体上小型且轻量的旋转电机。
[0117]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7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冷却装置和第2冷却装置,该第I冷却装置和第2冷却装置位于包含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且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并排配置;以及第3冷却装置和第4冷却装置,该第3冷却装置和第4冷却装置位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且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并排配置。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第I端面部与第2端面部,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弯曲连结,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弯曲连结。
(4)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18]实施方式8.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图16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19]图16中,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I冷却装置1a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2冷却装置1a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倾斜方向相反,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连结。
[0120]第I冷却装置1al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其一侧的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并且,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21]所述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
[0122]另一方面,第2冷却装置10a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端面部101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2端面部102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
S2)倾斜地进行配置,其一侧的边缘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抵接。并且,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即与定子的轴心X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框体内流路宽度的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0123]所述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
[0124]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125]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如箭头所示,大致垂直地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2端面部102,分别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
[0126]低温冷却流体流出至形成于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框体内流路7后,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流入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27]此外,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216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16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28]图1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17(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17(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使冷却装置的大小比虚线所示的现有冷却装置更小,其结果为,可以得到具备高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的旋转电机,而无需增大框体I的外形尺寸。
[0129]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8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及第2冷却装置,该第I及第2冷却装置位于定子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2)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连结。
(4)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30]实施方式9.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旋转电机是将实施方式8的旋转电机的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离,使其彼此不相连结而得到的。
[0131]图18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I冷却装置1a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2冷却装置10a2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倾斜方向相反。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且相互分离。
[0132]第I冷却装置1al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33]所述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
[0134]另一方面,第2冷却装置10a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端面部101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2端面部102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
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即与定子的轴心X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框体内流路宽度的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0135]所述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
[0136]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137]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如箭头所示,沿大致水平方向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2端面部102,分别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
[0138]低温冷却流体流出至形成于框体I内面部的角部的框体内流路7后,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39]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18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18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40]图19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19(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19(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使冷却装置的大小比虚线所示的现有冷却装置更小,其结果为,可以得到具备高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的旋转电机,而无需增大框体I的外形尺寸。
[0141 ]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及第2冷却装置,该第I及第2冷却装置位于定子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2)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
(4)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42]实施方式10.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143]图20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I冷却装置1a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2冷却装置10a2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倾斜方向相反。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相互分离。
[0144]第I冷却装置1al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45]所述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
[0146]另一方面,第2冷却装置10a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47]所述第2冷却装置10a2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
[0148]本实施方式10中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与上述实施方式9中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的配置相反。
[0149]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10b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150]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如箭头所示,沿大致水平方向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2端面部102,分别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
[0151]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的低温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52]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20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20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53]图21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 (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21 (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21(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使冷却装置的大小比虚线所示的现有冷却装置更小,其结果为,可以得到具备高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的旋转电机,而无需增大框体I的外形尺寸。
[0154]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及第2冷却装置,该第I及第2冷却装置位于定子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2)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
(4)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55]实施方式11.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图2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156]图22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I冷却装置1a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2冷却装置10a2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倾斜方向相反。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相互连结。
[0157]第3冷却装置10a3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3冷却装置10a3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4冷却装置10a4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4冷却装置10a4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a3、10a4的倾斜方向相反。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a3、10a4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相互连结。
[0158]上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与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a3、10a4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分离地进行配置。
[0159]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a3、10a4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与该第I端面部101平行配置的、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向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进而,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a3、10a4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60]上述第I冷却装置1al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或设置有定子4的底面相对。
[0161]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10a2、10a3、10a4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162]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a3、10a4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a3、10a4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然后如箭头所示,在大致垂直方向的下方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a3、10a4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a3、10a4的第2端面部102,分别在垂直方向的下方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
[0163]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的低温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64]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22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a3、10a4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22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65]图23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 (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23(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23(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以得到具备高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的旋转电机,而无需增大框体I的外形尺寸。
[0166]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第I至第4冷却装置,该第I至第4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定子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设置有所述定子的底面侧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连结,且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连结。
(4)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与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分离配置。
(5)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6)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67]实施方式12.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2所述的旋转电机。图2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168]图24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I冷却装置1a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2冷却装置10a2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倾斜方向相反。此外,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相互分离。
[0169]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70]上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
[0171]第3冷却装置1b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3冷却装置1b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4冷却装置10b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4冷却装置10b2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倾斜方向相反。此外,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相互分离。
[0172]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73]上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或设置有定子4的底面相对。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174]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通过冷却风扇(未图示)的压送而流入空隙6内。被压送入空隙6内的冷却流体流过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下侧的框体内流路7,并流出至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上侧,如箭头所示,沿大致垂直方向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流入各冷却装置的内部,经过上述冷却管的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的第2端面部102,分别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
[0175]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的低温冷却流体再次从转子2的轴向两端部被冷却风扇压送至空隙6。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76]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24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24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77]图2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2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25(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25(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2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使冷却装置的大小比虚线所示的现有冷却装置更小,其结果为,可以得到具备高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的旋转电机,而无需增大框体I的外形尺寸。
[0178]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2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I)具备:第I和第2冷却装置,该第I和第2冷却装置位于定子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以及第3和第4冷却装置,该第3和第4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定子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或设置所述定子的底面侧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
(4)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79]实施方式13.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图2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图,(a)是以纵截面表示的结构图,(b)是以横截面表示的结构图。
[0180]图26中,收纳转子2及定子4的框体I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第I冷却装置1a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I冷却装置1a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2冷却装置10a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上侧,并且位于定子的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2冷却装置10a2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倾斜方向相反。此外,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相互分离。
[0181]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并且,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 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82]上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10al、10a2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相对。
[0183]第3冷却装置1bl配置于包含定子4的轴线X的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4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3冷却装置1bl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4冷却装置10b2配置于上述水平面SH的下侧,并且位于定子的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具有与框体I的水平方向宽度相同的宽度尺寸。该第4冷却装置10b2以倾斜于定子4的轴线X的方式进行配置。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倾斜方向相反。此外,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相互分离。
[0184]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具备供来自框体内流路7的冷却流体流入的第I端面部101,以及供经过冷却的冷却流体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第2端面部102。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平行配置。并且,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11正交的第I正交面(图1中的S I)倾斜地进行配置。此外,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2端面部102以倾斜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的方式进行配置。换言之,相对于与冷却流体的流出方向12正交的第2正交面(图1中的S2)倾斜地进行配置。并且,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及第2端面部101、102相对于框体内流路7的最小宽度的方向DW倾斜地进行配置。
[0185]上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10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定子4的外周面相对,第2端面部102沿着定子4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与框体I的内面部或设置定子4的底面相对。
[0186]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具备沿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延伸的多根冷却管(相当于图1的冷却管107),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图1及实施方式I的情形相同。
[0187]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经过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冷却的低温冷却流体,从定子4的外周面经由多个定子管道流入空隙6内,受冷却风扇(未图示)吸引,从空隙6内,由转子2及定子4的轴向两端部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高温冷却流体从各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的第I端面部101沿箭头方向流入并由上述冷却管冷却,再从各冷却装置1al、10a2、1bl、10b2的第2端面部102分别向框体内流路7流出。
[0188]流出至框体内流路7的低温冷却流体再次由定子4的外周面,经由多个定子管道,流入空隙6内。这样,利用在框体I内部循环的冷却流体,对转子2、定子4以及定子绕组5进行冷却。
[0189]冷却流体的循环方向也可以与图26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此时,第I至第4冷却装置10al、10a2、10bl、10b2中的第I端面部101与第2端面部102处于与图26所示配置相反的配置,并且冷却风扇压送冷却流体的方向也与上述相反。
[0190]图2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与按图1 (a)所示方式配置冷却装置而得到的现有旋转电机进行对比来表示的结构图,(a)表示现有旋转电机,(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与图27(a)所示的现有旋转电机相比,图27(b)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中,由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冷却装置,因此可使冷却装置的大小比虚线所示的现有冷却装置更小,其结果为,可以得到具备高热交换性能的冷却装置的旋转电机,而无需增大框体I的外形尺寸。
[0191]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具有以下特征。
(I)具备:第I和第2冷却装置,该第I及第2冷却装置位于定子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以及第3和第4冷却装置,该第3和第4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定子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并且在所述定子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2)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或设置所述定子的底面侧相对。
(3)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
(4)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图1所说明的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
(5)框体形成为长方形的箱形。
[019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被封入框体内的冷却流体可以是氢气,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采用其他冷却流体。此外,框体也并非限定于上述的圆筒形或箱形,也可采用其他形状。
[0193]并且,本发明在其发明范围内,可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省略。
工业上的实用性
[0194]本发明所述旋转电机可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等旋转电机领域,尤其可用于设置于底面等的大型旋转电机领域。
标号说明
[0195]I框体、2转子、4定子、5定子绕组、6空隙、7、71、71框体内流路、8定子管道、91,92 冷却风扇、10a、10al、10a2、10b、10bl、10b2 冷却装置、101 第 I 端面部、102 第 2 端面部、103、104管头、105流入管、106流出管、107冷却管、110、111间隔板。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 转子,该转子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支承; 定子,该定子具有隔开空隙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内周面; 框体,在该框体内部收纳所述转子和定子,并形成覆盖所述定子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框体内流路;以及 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框体内流路,用于对封入所述框体内流路的冷却流体进行冷却, 所述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具备第I端面部和第2端面部,所述第I端面部供所述冷却流体流入,所述第2端面部设置于与所述第I端面部相对的位置,使经过冷却的所述冷却流体流出, 所述旋转电机具备下述(I)和(2)中的至少一个, (1)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冷却装置附近的所述框体内流路的最小宽度的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2)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入方向与所述冷却流体流出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倾斜地进行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由第I冷却装置和第2冷却装置构成, 所述第I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所述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 所述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I冷却装置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 所述第I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所述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由第I冷却装置及第2冷却装置和第3冷却装置及第4冷却装置构成,所述第I冷却装置及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所述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并排配置, 所述第3冷却装置及第4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并排配置,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弯曲连结, 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弯曲连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由第I冷却装置、第2冷却装置、第3冷却装置、以及第4冷却装置构成,所述第I冷却装置配置于包含所述定子轴线的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包含所述轴线的垂直面的一侧, 所述第2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上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 所述第3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一侧, 所述第4冷却装置配置于所述水平面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垂直面的另一侧,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或设置有所述定子的底面侧相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所述第I及第3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之间隔着所述定子相对, 所述第2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之间隔着所述定子相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之间隔着所述定子相对, 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彼此或所述第2端面部彼此之间隔着所述定子相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及第3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相互弯曲连结, 所述第2及第4冷却装置在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上相互弯曲连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由第I及第2冷却装置构成,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定子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在所述定子的轴线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互连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在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分离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由第I至第4冷却装置构成,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定子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在所述定子的轴线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设置所述定子的地面侧相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由第I及第2冷却装置、和第3及第4冷却装置构成,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定子外周面最上部的上侧,在所述定子的轴线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定子外周面最下部的下侧,在所述定子的轴线延伸方向上弯曲并排地配置, 所述第I至第4冷却装置分别具备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 所述第I及第2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相对, 所述第3及第4冷却装置的所述第I端面部与所述第2端面部中的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相对,另一个沿着所述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体的内面部或设置所述定子的底面侧相对。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具备多个冷却管,该多个冷却管供冷却所述冷却流体的冷却介质流通, 所述多个冷却管以沿着所述第I端面部和所述第2端面部延伸的方式进行配置。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轴具有一对冷却风扇,该一对冷却风扇分别在所述转子的轴向两端部彼此对向, 所述定子具备多个定子管道,该多个定子管道沿所述定子的直径方向延伸,使所述空隙与所述框体内流路相连通, 所述冷却流体经过各所述冷却风扇的压送而从所述转子的轴向两端部流入所述空隙内,并从所述空隙内经由所述多个定子管道,流出至所述框体内流路。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内面部具有沿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弯曲的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备与所述内面部相同形状的外面部。
18.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内面部包括: 一对平面状的内侧面部,该一对平面状的内侧面部夹住所述定子彼此相对,并沿着所述定子的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及 与所述一对内侧面部的上端相连结、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状的内上表面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备与所述内面部相同形状的外面部。
【文档编号】H02K9/06GK104303401SQ201280073240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古贺清训, 秋吉雅夫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