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和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115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和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它包括第一接插端和第二接插端,第一接插端包括第一外壳、两个第一铜芯,两个第一铜芯的一端均具有第一弧形扣,第一外壳上开设有卡槽,第二插接端包括第二外壳、两个第二铜芯,两个第二铜芯的一端均具有第二弧形扣,第二外壳具有可插入第一外壳的卡槽的插入部,两个第一铜芯与两个第二铜芯相一一对应,当第二外壳的插入部插入第一外壳的卡槽时,第一铜芯的第一弧形扣与与其对应的第二铜芯的第二弧形扣相对接。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它包括直流输入端、PCB板和交流输出端,直流输入端包括第三外壳、卡设在第三外壳内的两个第三铜芯。
【专利说明】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和直流变交流逆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螺柱或螺母等紧固件来实现逆变器的直流铜柱的插接。但是,采用这种装配方法,装配工时长,螺丝容易松动,造成产品不稳定。
[0003]特别的,当直流输入端输入大电流时,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插接结构,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致使电源转换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和直流变交流逆变器,其插接容易且适用于大电流逆变。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它包括第一接插端和第二接插端,所述第一接插端包括第一外壳、卡设在第一外壳内的两个第一铜芯,两个第一铜芯的一端均具有第一弧形扣,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插接端包括第二外壳、卡设在第二外壳内的两个第二铜芯,两个第二铜芯的一端均具有第二弧形扣,所述第二外壳具有可插入所述第一外壳的卡槽的插入部,所述两个第一铜芯与所述两个第二铜芯相一一对应,当所述第二外壳的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外壳的卡槽时,所述第一铜芯的第一弧形扣与与其对应的第二铜芯的第二弧形扣相对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扣具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扣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弧形部。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铜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件。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铜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件。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由高强度塑料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由高强度塑料制成。
[00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它包括直流输入端、PCB板和交流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端包括第三外壳、卡设在第三外壳内的两个第三铜芯,所述PCB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铜片,每个第三铜芯的一端与一个铜片相电连,每个铜芯的另一端具有第三弧形卡扣,所述第三外壳上开设有插槽。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三弧形扣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三弧形部。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三外壳与所述第三铜芯设置有第三固定件。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三外壳由高强度塑料制成。
[001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快速插接结构,装配时间短;2、充分考虑到散热,适用于大电流。【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插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显示了图1中第一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3显示了图1中第二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示意图。
[0021]附图中:1、第一插接端;11、第一外壳;12、第一铜芯;13、第一弧形扣;14、第一弧形部;2、第二插接端;21、第二外壳;22、第二铜芯;23、第二弧形扣;24、第二弧形部;3、直流输入端;31、第三外壳;32、第三铜芯;33、第三弧形扣;34、第三弧形部;4、PCB板;5、交流输出端;6、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它包括第一插接端I和第二插接端2。第一插接端I包括第一外壳11、两个第一铜芯12。其中一个第一铜芯12作为正极端。另一个第一铜芯12作为负极端。两个第一铜芯12中的任一个的一端都具有第一弧形扣13。第一外壳11开设有卡槽。第二插接端2包括第二外壳21、两个第二铜芯22。其中一个第二铜芯22作为负极端。另外一个第二铜芯22作为正极端。两个第二铜芯22中的任一个的一端具有第二弧形扣23。第二外壳21具有插入部,插入部可以插入第一外壳11的卡槽。当插入部插入第一外壳11的卡槽时,作为正极端的第一铜芯12的第一弧形扣13与作为负极端的第二铜芯22的第二弧形扣23相对接,作为负极端的第一铜芯12的第一弧形扣13与作为正极端的第二铜芯22的第二弧形扣23相对接。
[0024]采用该种结构的插接结构,插接快捷方便,同时保证了对接的可靠性,适用于大电流的逆变器。
[00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扣13具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弧形部14,所述第二弧形扣23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弧形部。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11与第一铜芯12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外壳21与第二铜芯22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能够更好的保证第一铜芯12和第二铜芯22的位置。
[00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由高强度塑料制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的强度,还能够适用于大电流的插接。
[0028]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它包括直流输入端3、PCB板4和交流输出端5。
[0029]直流输入端3包括第三外壳31和两个第三铜芯32。其中一个第三铜芯32作为正极端。另一个第三铜芯32作为负极端。两个第三铜芯32中的任一个的一端都具有第三弧形扣33。第三外壳31上开设有插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可以从直流输入端3输入高达300A的大电流,并通过PCB板4中具有的逆变电路逆变后,从交流输出端5输出。[0030]PCB板4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铜片6,每个第三铜芯32的一端与一个铜片6相电连。这样,可以让大电流从铜片6流入PCB板4。这样内阻小,热量小,压降小。
[003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弧形扣33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三弧形部34。所述第三外壳31与所述第三铜芯32设置有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外壳31由高强度塑料制成。
[003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插接结构,它包括第一接插端和第二接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插端包括第一外壳、卡设在第一外壳内的两个第一铜芯,两个第一铜芯的一端均具有第一弧形扣,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接插端包括第二外壳、卡设在第二外壳内的两个第二铜芯,两个第二铜芯的一端均具有第二弧形扣,所述第二外壳具有可插入所述第一外壳的卡槽的插入部,所述两个第一铜芯与所述两个第二铜芯相一一对应,当所述第二外壳的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外壳的卡槽时,所述第一铜芯的第一弧形扣与与其对应的第二铜芯的第二弧形扣相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扣具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扣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弧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铜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二铜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件。
【文档编号】H02M7/00GK203589352SQ20132068948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程光军 申请人:苏州日不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