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294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包括电压源、Z源阻抗网络、MOS管、第二二极管、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所述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二极管构成,所述电压源Vs、Z源阻抗网络及MOS管构成升压电路,第二二极管、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构成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增益,且Z源阻抗网络电容电压应力低,电路不存在启动冲击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燃料电池发电、光伏发电中,由于单个太阳能电池或者单个燃料电池提供的直 流电压较低,无法满足现有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也不能满足并网的需求,往往需要将多个 电池串联起来达到所需的电压。这种方法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 还需解决串联均压问题。为此,需要能够把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近 几年提出的Z源升压DC-DC变换器是一种高增益DC-DC变换器,但该电路具有较高的Z源 阻抗网络电容电压应力,且电路启动时存在很大的启动冲击电流和电压,限制了该电路在 实际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 DC-DC变换器。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包括电压源Vs,Z源阻抗网络、M0S管S、第二二 极管D 2、输出滤波电容C。和负载所述电压源VS、Z源阻抗网络及M0S管S构成升压电路, 所述第二二极管D 2、输出滤波电容C。和负载&构成输出电路。
[0006] 所述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Q、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Q、第二电容C2和第一二 极管D 2构成;
[0007] 所述电压源vs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电感U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i的负极连接,所述 第一二极管Di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U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 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 极管A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Q的正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 2的另 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M0S管S的漏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 极管D 2的阴极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C。的正极和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 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C。的负极、M0S管S的源极和电压源V s的负极连接。
[0008] 所述第一电容Ci、第二电容C2和输出滤波电容C。均为电解电容。
[0009] M0S管导通时,电压源与第一电容串联对第二电感充电储能;同时电压源与第二 电容串联对第一电感充电储能;输出滤波电容对负载供电;M0S管关断时,电压源与第一电 感和第二电感一起对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供电,完成升压功能。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电压增益较高,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应力低,对启动冲击电流和电 压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0012] 本实用新型电路适用于输入电压变化宽的场合,如燃料电池发电和光伏发电等新 能源发电【技术领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电路图;
[0014] 图2 (a)?图2 (b)分别是图1中所示电路在其M0S管S导通和关断时的等效电 路图,图中实线表示变换器中有电流流过的部分,虚线表示变换器中无电流流过的部分;
[0015] 图3 (a)?图3 (e)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时的波形图,其中图3 (a)是M0S管 的驱动波形图,图3 (b)是输入电压源的波形图,图3 (c)是Z源阻抗网络中第一电感和第 二电感的电流波形图,图3 (d)是输出电压的波形图,图3 (e)是Z源阻抗网络中第一电容 和第二电容的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7] 实施例
[0018]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包括电压源VS,Z源阻抗网络、M0S 管S、第二二极管D2、输出滤波电容C。和负载& ;所述电压源Vs、Z源阻抗网络及M0S管S构 成升压电路,所述第二二极管D2、输出滤波电容C。和负载构成输出电路。
[0019] 所述Z源阻抗网络由第一电感Q、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Q、第二电容C2和第一二 极管Di构成;
[0020] 电路的具体连接方式为:
[0021] 所述电压源Vs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电感U的一端和第一电容Q的负极连接,所述 第一二极管Di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U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 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 极管A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Q的正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 2的另 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M0S管S的漏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 极管D 2的阴极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C。的正极和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 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C。的负极、M0S管S的源极和电压源V s的负极连接。
[0022] 所述第一电容Q、第二电容C2和输出滤波电容C。均为电解电容。
[0023] M0S管S导通时,电压源Vs与第一电容串联对第二电感L2充电储能,同时电压 源入与第二电容C 2串联对第一电感1^充电储能;输出滤波电容C。对负载&供电;M0S管S 关断时,电压源Vs与第一电感Q和第二电感L2 -起对输出滤波电容C。和负载&供电,完 成升压功能。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增益,且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容电压 应力低,电路不存在启动冲击问题。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
[0025] 阶段1,如图2 (a)所示:M0S管S导通,此时第一二极管Di和第二二极管D2处于 关断状态。电路形成了三个回路,分别是:电压源V s与第二电容C2 -起对第一电感U进行 充电储能,形成回路;电压源vs与第一电容q -起对第二电感L2进行充电储能,形成回路; 输出滤波电容C。对负载&供电,形成回路。
[0026] 阶段2,如图2 (b)所示:M0S管S关断,此时第一二极管Di和第二二极管D2均导 通。电路形成了三个回路,分别是:电压源V s与第一电感U和第二电感L2 -起对输出滤波 电容C。和负载&供电,形成升压回路;第一电感q对第一电容Ci充电,形成回路;第二电 感L2对第二电容c2充电,形成回路。
[0027] 综上情况,假定M0S管S的占空比为D,开关周期为Ts。由于Z源阻抗网络的对称 性,即第一电感U与第二电感L 2的电感量相等,第一电容Q与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相等。 因此,有Vuivfv。VC1=V C2=VC。vu、ν?2、VC1和V C2分别是第一电感Q、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 Q和第二电容C2的电压,从而设定\和V。分别为Z源阻抗网络的电感电压和电容电压。
[0028]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令输出电压为V。,当变换器进入稳态工作后,得出以下的电压 关系推导过程。
[0029] M0S管S导通期间,电压源Vs与第一电感Q和第二电容C2串联,由于电压源Vs的 极性与第二电容C 2的电压极性保持一致,因此有公式:
[0030] vL1=vL=Vs+VC2=V s+Vc (1)
[0031] 同时,电压源Vs与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i串联,同样由于电压源V s的极性与第 一电容Ci的电压极性保持一致,因此有公式:
[0032] vL2=vL=Vs+Vcl=V s+Vc (2)
[0033] M0S管S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的导通时间为DTS。
[0034] M0S管S关断期间,第一二极管Di导通,第一电感Q与第一电容Q并联,因此有公 式:
[0035] vL1=vL=-Vcl=-V c (3)
[0036] 同时,第二电感L2与第二电容C2并联,因此有公式:
[0037] vL2=vL=-VC2=-V c (4)
[0038] 电压源Vs与第一电感Q、第二电感L2和输出电路部分串联,因此有公式:
[0039] V〇=Vs-vL1-vL2=V s-2vL=Vs+2Vc (5)
[0040] M0S管S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的关断时间为(1-D)TS。
[0041] 由以上分析,根据Z源阻抗网络的对称性和电感伏秒数守恒原理,联立式(1)? (4),可得:
[0042] (Vs+Vc)DTS+(-V c) (1-D)TS=0 (6)
[0043] 因此,可得到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V。与电压源入的关系表达式为: η
[0044] (7) *" ^ 1 f% * 1 - £U
[0045] 又由公式(5),可得该电路的增益因子表达式为: 「00461 G = - =- (8) l」 匕卜2Z)
[0047] 由式(7)和式(8)可得本电路Z源阻抗网络的电容电压Vc与输出电压V。的关系 式为:
[0048] VC=DV0 (9)
[0049]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时的占空比D不超过0. 5,因此由式(9)可以看出,本实 用新型电路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容电压Vc的最大值不超过0. 5倍的输出电压V。值,因而本 实用新型电路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容电压应力较低。如图3 (a)为M0S管S的驱动\波 形图;图3 (b)为电压源入的波形图;图3 (c)为Z源阻抗网络中第一电感U和第二电感 L2的电流k波形图;图3 (d)为输出电压V。的波形图;图3 (e)为Z源阻抗网络中第一电 容心和第二电容C2的电压V。波形图。
[0050]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路本身拓扑结构的特点,当其启动时,Z源阻抗网络中的 第一电感U和第二电感L 2对启动冲击电流有抑制作用,有利于变换器的软启动,减少了对 器件的冲击损害。
[005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路不仅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且Z源阻抗网络中电容电 压应力低,不存在启动冲击回路。
[0052]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包括电压源(Vs),其特征在于,还包括Z源阻抗 网络、MOS管(S)、第二二极管(D 2)、输出滤波电容(C。)和负载(RJ;所述Z源阻抗网络由第 一电感D、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Q)、第二电容(C 2)和第一二极管(DJ构成; 所述电压源(Vs)的正极分别与第一电感(U)的一端和第一电容(Q)的负极连接,所述 第一二极管(DJ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J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负极连接;所述 第一二极管(DJ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Q)的正极和第二电感(L 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 电感α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mos管(s)的漏极和第二二极管(d 2)的阳 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C。)的正极和负载(?)的一端连 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分别与输出滤波电容(C。)的负极、MOS管(S)的源极和电压源 (v s)的负极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源 (VS)、Z源阻抗网络及MOS管(S)构成升压电路,第二二极管(D 2)、输出滤波电容(C。)和负载 (?)构成输出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 容(CJ、第二电容(C2)和输出滤波电容(C。)均为电解电容。
【文档编号】H02M3/155GK203883673SQ201320756259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丘东元, 杨立强, 张波, 张桂东, 黄子田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