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123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第二导线固定座、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均包括一平滑部及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固定部主体、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所述平滑部向斜上方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主体,所述固定部主体的两侧分别向上方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主体上设有两件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两个缺口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缺口处,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部主体平行。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导线固定座,其可以更好地固定导线,加强散热的同时,双可以将导线排布更好,利于其散热。
【专利说明】 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接线盒、电缆、电缆连接器,电缆连接器作为太阳能电源的主要部件,广泛用于各个太阳能电源器中。由于接线盒中装有电器元件,元件的用电功率大小和用电时间在内部都得到保护,而距离接线盒短距离电缆的连接端口经常暴漏在外面,最初是为了方便检修,采用对接螺旋式旋转连接。但是经过长期的工作后,接线盒内或接线盒周围散发的热量都会影响到电缆连接器,出现螺旋口松动,变形或是滑口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产的上述缺点。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上盖、底座、压合块、第一导线固定座、第二导线固定座、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座及所述第三导线固定座的的两边,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第二导线固定座、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均包括一平滑部及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固定部主体、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所述平滑部向斜上方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主体,所述固定部主体的两侧分别向上方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主体上设有两件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两个缺口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缺口处,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部主体平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与所述缺口匹配处分别设有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还包括一导线槽,所述导线槽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固定部主体连接,所述导线槽内容置固定一线缆,所述线缆包括一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插头凸帽和插头凹帽,插头凸帽包括后部整流罩、
卡头座和一对卡头,插头凹帽包括前部整流罩和--^座,卡座端部设置有一对矩形盲孔,矩形盲孔底部两侧为两面镂空结构,插头凸帽的一对卡头扣接于插头凹帽的一对矩形盲孔,一对卡头间距等于卡座的一对矩形盲孔间距。
[0006]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通孔的上方。
[0007]所述压合块采用双排吊桥式结构,压合块上端设置有一组双面熔接线,上盖和底座上端面封合,在上盖端面和底座的上端面均分布有一组波浪形加强筋,压合板和底座下端面焊接。
[0008]还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所述导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二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所述第二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座和第三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所述第三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
[0009]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导线固定座,其可以更好地固定导线,加强散热的同时,双可以将导线排布更好,利于其散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导线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接线盒,包括:上盖1、底座2和压合块3,压合块3采用双排吊桥式结构,压合块3上端设置有一组双面熔接线31,上盖1和底座2上端面封合,在上盖1端面和底座2的上端面均分布有一组波浪形加强筋,压合板1和底座2下端面焊接。
[0016]上盖1端面的波浪形加强筋与底座2的上端面的波浪形加强筋接头对接。加强筋4凸设在上盖1端面与底座2上端面,散热面积增加,提高了散热效率。
[0017]底座2包括接线端口 21,压合块3嵌入在接线端口 21内,焊接牢固,提高了接线端口的强度。
[001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第一导线固定座45、第二导线固定座46、第三导线固定座47和第四导线固定座48,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座及所述第三导线固定座的的两边,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第二导线固定座、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均,所述导线固定座包括一平滑部41及一固定部42,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固定部主体421、一第一固定部422及一第二固定部423,所述平滑部向斜上方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主体,所述固定部主体的两侧分别向上方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主体上设有两件通孔4211,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两个缺口 4221及固定件4222,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缺口处,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部主体平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与所述缺口匹配处分别设有一固定槽4231 ;第一导线固定座45和第四导线固定座48还包括一导线槽43,所述导线槽通过一连接件44与所述固定部主体连接。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通孔的上方。
[0019]本实用新型接线盒中上盖1扣接于底座2上端面,压合块3上的一组双面熔接线31采用超声波焊接于底座2下端面的接线端口 21,上盖1与底座2的连接可以放置在底座和其它元件连接之后再进行扣接,也可以先扣接,当底座内部零件发生故障,也可以先把上盖打开检测故障。压合块3首先与底座2下端面的接线端口 21连接,然后接线管插入接线端口的孔内即可。
[002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导辊51、第二导辊52和第三导辊53,所述导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二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所述第二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座和第三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所述第三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
[002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辊和第三导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第二导辊与第一导辊和第三导辊不处于同一条线上。
[002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导线槽内容置固定一线缆,所述线缆包括一线缆连接器,所述电缆连接器,包括:插头凸帽和插头凹帽,插头凸帽包括后部整流罩611、卡头座612和一对卡头613,插头凹帽包括前部整流罩621和一^^座622,卡座622端部设置有一对矩形盲孔624,矩形盲孔624底部两侧为两面镂空结构,插头凸帽的一对卡头613扣接于插头凹帽的一对矩形盲孔624内。所述一对卡头613间距等于卡座622的一对矩形盲孔624间距,能够使卡头613顺利插入矩形盲孔624内。卡头座612和一对卡头613通过连接杆614设置为一体结构,采用注塑一次成型工艺,减少卡头座612与卡头613之间的连接误差。卡头座612和一对卡头613之间的连接杆614长度与插头凹帽的矩形盲孔624深度相等,不会出现因盲孔过深而堆积异物造成孔堵塞,而卡头613扣接于矩形盲孔624之后,插头凸帽和插头凹帽处于紧贴合状态,不会出现松动而导致电缆之间的连接端口脱线或断开。:把一根电缆线的端口先穿过后部整流罩、内爪、套环、长插件、和夹钳的一组零件,然后将电缆线串入的上述一组零件配套紧固,再把后部整流罩旋紧在卡头座;接着把另一根电缆线的端口穿过前部整流罩、内爪、套环、短插件、和夹钳的一组零件,然后将电缆线串入的上述一组零件配套紧固,再把前部整流罩旋紧在卡座上。插头凸帽和插头凹帽配套连接的组件内爪、套环、和夹钳为同一型号零件,这样可以提高标准化的应用。在已经套装好电缆的插头凸帽上安装0形密封圈,然后与已经套装好电缆的插头凹帽扣紧锁定,使电缆和电缆端口连接,卡头在矩形盲孔内防止误拔出,使整个电缆连接器实现电缆对接与防水功能。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器中插头凸帽的卡头座和一对卡头通过连接杆采用注塑一次成型工艺,减少连接部件,另外插头凹帽的一对矩形盲孔采用镂空结构与卡座采用的也是注塑一次成型工艺,电缆之间的对接借助于插头凸帽和插头凹帽,连接零件简单化,集成化,拆装和维修过程更方便。
[0023]本实用新型接线盒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接线盒突破原有接线盒整体上表面为光面的结构,在接线盒的整体表面上增加波浪形加强筋,一方面盒体的外壳结构强度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散热。压合块表面上增加的双面熔接线与底座的接线端口焊接固定,同样增强了接线端口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导线固定座和导辊,其可以更好地固定导线,加强散热的同时,又可以将导线排布更好,利于其散热,通过导辊可以使热量更易散出。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上盖、底座、压合块、第一导线固定座、第二导线固定座、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座及所述第三导线固定座的的两边,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第二导线固定座、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均包括一平滑部及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固定部主体、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所述平滑部向斜上方弯折形成所述固定部主体,所述固定部主体的两侧分别向上方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主体上设有两件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两个缺口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缺口处,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部主体平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与所述缺口匹配处分别设有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还包括一导线槽,所述导线槽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固定部主体连接,所述导线槽内容置固定一线缆,所述线缆包括一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插头凸帽和插头凹帽,插头凸帽包括后部整流罩、卡头座和一对卡头,插头凹帽包括前部整流罩和—^座,卡座端部设置有一对矩形盲孔,矩形盲孔底部两侧为两面镂空结构,插头凸帽的一对卡头扣接于插头凹帽的一对矩形盲孔,一对卡头间距等于卡座的一对矩形盲孔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通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块采用双排吊桥式结构,压合块上端设置有一组双面熔接线,上盖和底座上端面封合,在上盖端面和底座的上端面均分布有一组波浪形加强筋,压合板和底座下端面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线缆连接器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所述导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线固定座和第二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所述第二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线固定座和第三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所述第三导辊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导线固定座和第四导线固定座的所述缺口和固定槽上。
【文档编号】H02S40/34GK204190695SQ201420209454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莫凌波 申请人:上海尚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