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131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直流驱动电路,该直流驱动电路包括PWM控制器IC1,该PWM控制器IC1的一端与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一端连接,该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在PWM控制器IC1的一端加一个负温度系数电阻RT,达到恒定PWM控制器IC1输出功率的目的,利用功率=电压x电流的原理,当PWM控制器IC1的输出功率一定时,增加其输出电流,此时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温度会升高,其阻值会减小,减小的阻值可以通过电路转化成电压信号,使得PWM控制器IC1的输出电压会降低。本实用新型利用PWM控制器IC1的恒定输出功率,只需要增加一个电阻就可以实现电机的大电流驱动,而且又可以使得直流电源小型化及低成本的要求。
【专利说明】-种电机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直流电源用于电机驱动的用途非常广泛,在现有的直流电机驱动电源中,由 于电机本身在起动瞬间需要的电流为额定工作电流的两倍以上,有的甚至到四倍以上,如 果直流驱动电源设计按电机额定电流的四倍考量,则会大大增加直流驱动电源的成本,同 时电源的体积也会比较大,过量设计,这样难以满足直流驱动电源的小型化及低成本的要 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机的直流 驱动电源难以达到小型化及低成本的要求。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直流驱动电路,该直流驱动电路包括PWM控制器IC1, 该PWM控制器IC1的一端与一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一端连接,该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另 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0006] 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一端与PWM控制器IC1的第二端连接。
[0007] 所述直流驱动电路还包括L支路、N支路、与L支路和N支路连接的干扰滤波单 元、与干扰滤波单元连接的整流桥、与整流桥连接的吸收回路单元、与吸收回路单元连接的 高频变压器T1、与高频变压器T1连接的整流直流单元、与整流直流单元连接的滤波单元、 与高频变压器T1和PWM控制器IC1的第五端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以及与所述负温度系数 电阻RT的一端连接的次级电压检测单元,该次级电压检测单元与负温度系数电阻RT之间 连接有一光耦PH1 ;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与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该电解电容C1的负 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吸收回路单元的输入端与一电阻R3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3的另一端 与一电阻R4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整流滤波单元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T1的 输入端与一场效应管Q1的D极连接,该场效应管Q1的G极与PWM控制器IC1的第六端连 接,该PWM控制器IC1的第六端与场效应管Q1的G极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5,所述场效应管 Q1的S极与一电阻R6、一电阻R9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IC1的第 四端和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该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 与接地端连接,所述PWM控制器IC1的第三端与一电阻R7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7的另一端 与PWM控制器IC1的第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08] 所述L支路上设有保险丝F1。
[0009]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 PWM控制器IC1的一端加一个负温度系数电阻RT,达到恒定PWM控制器IC1输出功率的目 的,利用功率=电压X电流的原理,当PWM控制器IC1的输出功率一定时,增加其输出电流, 此时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温度会升高,其阻值会减小,减小的阻值可以通过电路转化成电 压信号,使得PWM控制器IC1的输出电压会降低。在实际使用中,电机起动瞬间需要的是大 电流,对电压要求不高,只要电机转动后,所需的电流就会变小,电压就会回升到额定电压。 本实用新型利用PWM控制器IC1的恒定输出功率,只需要增加一个电阻就可以实现电机的 大电流驱动,而且又可以使得直流电源小型化及低成本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参照图1。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直流驱动电路,该直流驱动电路包括PWM控 制器IC1,该PWM控制器IC1的第二端与一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一端连接,该负温度系数电 阻RT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0012] 参照图1。所述直流驱动电路还包括L支路、N支路、与L支路和N支路连接的干 扰滤波单元1、与干扰滤波单元1连接的整流桥2、与整流桥2连接的吸收回路单元3、与吸 收回路单元3连接的高频变压器T1、与高频变压器T1连接的整流直流单元4、与整流直流 单元4连接的滤波单元5、与高频变压器T1和PWM控制器IC1第五端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 6以及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一端连接的次级电压检测单元7,该次级电压检测单元 7与负温度系数电阻RT之间连接有一光耦PH1。
[0013] 参照图1。所述L支路和N支路与市电连接,该L支路上设有保险丝F1。所述整 流桥的输出端与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该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吸 收回路单元3的输入端与一电阻R3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一电阻R4的一端连 接,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整流滤波单元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T1的输入端与一场效应管 Q1的D极连接,该场效应管Q1的G极与PWM控制器IC1的第六端连接,该PWM控制器IC1 的第六端与场效应管Q1的G极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5。所述场效应管Q1的S极与一电阻 R6、一电阻R9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IC1的第四端和一电容C11的 一端连接,该电容C11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 PWM控制器IC1的第三端与一电阻R7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7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IC1的 第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0014] 参照图1。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市电接到L、N两支路,经过励磁线圈LF1、电 容CX1、电阻R1A、电阻R1B以及励磁线圈LF2组成的抗干扰滤波单元1到D1-D4组成的整 流桥2,将交流转成直流,再经过电解电容C1滤波高压直流。高频变压器T1将初级能量传 递给次级,次级经过电阻D8和电阻D9组成的整流直流单元4,再经过电阻C6、电阻C7、电 阻C8以及电感L1组成的滤波单元5后,在V+与V-两端得到低压直流电机驱动电源。PWM 控制器IC1的第六端输出高频驱动方波,通过电阻R5连接到场效应管Q1的G极,控制场效 应管Q1的开关,使变压的高频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上产生高频交流能量。二极管D5、电 阻R2A、电阻R2B以及电容C2A组成吸收回路单元3,主要是吸收场效应管Q1开关瞬间在高 频变压器T1初级线圈上产生的能量尖峰,起到保护场效应管Q1的作用。高频变压器T1的 初级反馈线圈通过电阻R8、二极管D6以及电解电容C4组成的整流滤波单元6整流滤波成 直流提供PWM控制器IC1的工作电压,电阻R3和电阻R4提供给PWM控制器IC1初次起动 电压。电阻R7用来设定PWM控制器IC1的驱动方波的工作频率,电阻R9用来检测场效应 管Q1的峰值电流,并通过电阻R6和电容C11连接到PWM控制器IC1的第四端,若电压超过 0. 7V,PWM控制器IC1便会关断输出并产生保护,防止过载输出。光耦PH1用以反馈次级电 压信号,起稳定输出电压作用。电阻R18、电阻R17、三极管Q2、电解电容C11A、电阻R12、电 阻R13以及电阻R14组成次级电压检测单元7,提供给光耦PH1信号。
[0015]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包括直流驱动电路,该直流驱动电路包括PWM控制器IC1,其 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器IC1的一端与一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一端连接,该负温度系数 电阻RT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 一端与PWM控制器IC1的第二端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驱动电路还包括 L支路、N支路、与L支路和N支路连接的干扰滤波单元、与干扰滤波单元连接的整流桥、与 整流桥连接的吸收回路单元、与吸收回路单元连接的高频变压器T1、与高频变压器T1连接 的整流直流单元、与整流直流单元连接的滤波单元、与高频变压器T1和PWM控制器IC1的 第五端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以及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T的一端连接的次级电压检测单 元,该次级电压检测单元与负温度系数电阻RT之间连接有一光耦PH1 ;所述整流桥的输出 端与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该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与接地端连接,所述吸收回路单元的 输入端与一电阻R3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一电阻R4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4的 另一端与整流滤波单元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T1的输入端与一场效应管Q1的D极连接,该 场效应管Q1的G极与PWM控制器IC1的第六端连接,该PWM控制器IC1的第六端与场效应 管Q1的G极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5,所述场效应管Q1的S极与一电阻R6、一电阻R9的一端 连接,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IC1的第四端和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该电容C11 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PWM控制器IC1的第三 端与一电阻R7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7的另一端与PWM控制器IC1的第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支路上设有保险丝 Fl〇
【文档编号】H02P1/18GK203872090SQ20142021199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陈开富 申请人:厦门英诺尔充源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