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0852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刷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电机,其具有定子、转子、以及用以控制换向的电路控制板,电机具有转轴,其特征在于,以转轴为中心径向向外分别设置摩擦环和转盘,在摩擦环和转盘之间设置离心刹车件,离心刹车件上具有与摩擦环抵触的面,的转盘内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产生的弹力分别作用于刹车件和转盘上。离心刹车件应用在无刷电机上,其刹车件与摩擦环的分离与结合是依靠电机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效应完成的,因此其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刹车可靠性更强,刹车结构比较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无刷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电机,特别是具有机械刹车结构的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0002]无刷电机使用广泛,在电动工具中经常使用无刷电机,例如图1所示的电动割草机就是使用无刷电机作为割草机刀片的动力源。因为它具有环保、节能、低噪音的优点目前的无刷电机的制动装置多为电路控制刹车,此种刹车的优点是刹车时间比较精准,实现比较容易,但这种刹车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比较高,一旦失效,电机“咬死”,另外软件制动的认证费用比较高,时间周期比较长,不能满足制造企业的成本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刷电机,其具有定子、转子、转轴、壳体以及用以控制换向的电路控制板;无刷电机还包括刹车结构,该刹车结构具有摩擦环、离心刹车件和转盘;所述的摩擦环与壳体的端部固定,所述的转盘设置在摩擦环径向外围,转盘与转轴同步转动地配接;所述的离心刹车件收纳在转盘中,离心刹车件具有与摩擦环抵触的面;所述的转盘内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作用于转盘内部,弹性件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的离心刹车件上。
[0004]优选的,转盘中心设置直径略大于摩擦环直径的开口,转盘通过开口套设在摩擦环的外部。
[0005]优选的,转盘由上盖和下盖装配形成,转盘具有中空的腔,所述的刹车件设置在腔内。
[0006]优选的,离心刹车件由两个大致呈弓形刹车件的以转轴为中心相对设置形成。
[0007]优选的,刹车件一端设置可绕其转动的桩,刹车件的另一端设置一孔,孔与另一刹车件的桩相对设置,设置弹簧作为弹性件,弹簧的一端与桩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刹车件的孔连接。
[0008]优选的,刹车件中间位置设置弹性件,弹性件产生的弹力分别作用于刹车件和转盘上。
[0009]优选的,刹车件呈块状,刹车件的一端表面与摩擦环表面形状相同并相互抵触。
[0010]优选的,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刹车件另一端。
[0011]优选的,转轴与转盘配接,电机工作时转盘与转轴同步旋转。
[00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无刷电机现有的电子刹车能够带来以下技术效果:离心刹车件应用在无刷电机上,其刹车件与摩擦环的分离与结合是依靠电机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效应完成的,因此其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刹车可靠性更强。刹车结构比较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电动割草机示意图。
[0014]图2是实施例1电机和刹车结构的透视图。
[0015]图3是实施例1电机和刹车结构剖面视图。
[0016]图4是实施例2电机和刹车结构的透视图。
[0017]图5是实施例3电机和刹车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参照图1所示的电动割草机1,其包括主体部分11、滚轮12、操作扶手13、所述滚轮12安装在主体部分上,主体部分11的内部包括无刷电机2 (图中未示出),主体部分11的后部设置有草箱14用于承载切割下的草屑,所述的操作扶手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割草机工作的操作开关。
[0020]参照图2和图3所示的电机,包括机体21,位于机体的下部设置用于固定电机的底座22,底座外周设置多个具有螺钉孔231的凸块23。底座22与机壳24 —体成型,电机的中心设置有转轴25,在转轴的外围设摩擦环26,所述的摩擦环具有一个环形部件261和与环形部件一体设置的固定部件262,固定部件与电机机壳24固定设置,摩擦环26固定在机壳的上端。摩擦环26的直径大致为电机机壳的1/2。所述摩擦环采用较为常用的锰钢制成。
[0021]摩擦环26的外围,套设了转盘27,转盘由上盖271和下盖272装配而成,下盖中间位置设置了直径略大于摩擦环26的圆形开口 273。上盖271和下盖272配接在一起时,转盘内形成一腔体274,上述的摩擦环26的主要部分都位于转盘的腔体内274,在下盖的外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上盖和下盖的螺钉柱275,与螺钉柱275对应的在上盖上设置有螺钉孔276。在上盖的中央设置有电机转轴25安装孔277,电机转轴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弧面252和两个平面251 (参见图4),安装孔277的形状与电机轴适应地安装有两个弧面和两个平面。所述的转盘下盖272与上盖271通过螺钉固定,转盘的上盖由电机转轴25支撑,下盖开口 273直径略大于摩擦环26的直径。摩擦环26与下盖272开口的部分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盖272的底部与摩擦环26的底座存在一定的距离,下盖272的底部同样地不与摩擦环26接触。这样,当电机轴25带动转盘25旋转时转盘不会与摩擦环26产生摩擦。
[0022]如此,电机轴旋转时即可驱动转盘27同步旋转,在转盘27的腔体274内,设置有刹车件28,该刹车件28呈弓形,刹车件28采用常规的碳钢制成。刹车件28的一端通过孔安装在设置在腔体内的桩29上,桩是与下盖272 —体设置的,桩29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下盖272上,刹车件可绕所述桩沿一定角度旋转。所述的桩29上还设置有用于钩挂弹簧30的弹簧孔291,刹车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也设置有弹簧孔291,在两弹簧孔291之间设置弹簧30,即一个刹车件的弹簧孔291通过弹簧30与另一刹车件的桩钩在一起。
[0023]刹车件28的中间部位呈圆弧形,其与摩擦环26贴合,此时电机I处于刹车状态,电机I在非工作状态时离心刹车件在弹簧30的作用下压在摩擦环26上。当电机启动后转盘27随着电机轴26同步旋转,同样地离心刹车件28也随之旋转,当转速达到弹簧30最小形变的产生的弹力不足以提供离心刹车件28所需的向心力时,此时的转速也是自动刹车的临界转速,临界转速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弹簧的弹力进行调整,离心刹车件28开始绕桩29向外转动,离心刹车件的中间部位不再与摩擦环26贴合,电机处于非刹车状态。当电机断电从工作状态减速时,离心刹车件逐渐靠近摩擦环26,转速减少至临界转速时,离心刹车件28中间的弧形部分贴合在摩擦环26上此时电机I开始刹车,直至电机I停止转动。
[0024]实施例二
[0025]参见图4离心刹车件与实施例一不同,在弓形离心刹车件的背部具有一径向向外的凸起281,弹簧30’的一端套设在凸起281上。在凸起的径向外侧的转盘的下盖上设置了径向向内的凸起282,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转盘下盖设置的凸起282上。电机I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弹力使离心刹车件抵触摩擦环26。
[0026]实施例三
[0027]参见图5离心刹车件与实施例一不同,在转盘的下盖272上设置了两个轴向对称的槽型278结构,槽型结构由两臂279形成,所述壁279的端部延伸至下盖外缘。槽型结构278内设置刹车块280,刹车块大致呈矩形结构,刹车块靠近摩擦环的一面呈圆弧形并与摩擦环的表面贴合。刹车块的后部设置弹簧,电机I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刹车块紧贴在摩擦环26上。电机工作时,刹车块随着转盘旋转并沿着滑槽向后滑动,刹车块与摩擦环脱离。
[0028]本实用新型将离心刹车件应用在无刷电机上,其刹车件与摩擦环的分离与结合是依靠电机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效应完成的,因此其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刹车可靠性更强。刹车结构比较简单。
[0029]上述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实质精神所做的更改和等效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刷电机,其具有定子、转子、转轴、壳体以及用以控制换向的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无刷电机还包括刹车结构,该刹车结构具有摩擦环、离心刹车件和转盘;所述的摩擦环与壳体的端部固定,所述的转盘设置在摩擦环径向外围,转盘与转轴同步转动地配接;所述的离心刹车件收纳在转盘中,离心刹车件具有与摩擦环抵触的面;所述的转盘内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作用于转盘内部,弹性件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的离心刹车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中心设置直径略大于摩擦环直径的开口,转盘通过开口套设在摩擦环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由上盖和下盖装配形成,转盘具有中空的腔,所述的刹车件设置在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刹车件由两个大致呈弓形刹车件的以转轴为中心相对设置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件一端设置可绕其转动的桩,刹车件的另一端设置一孔,孔与另一刹车件的桩相对设置,设置弹簧作为弹性件,弹簧的一端与桩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刹车件的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刹车件中间位置设置弹性件,弹性件产生的弹力分别作用于刹车件和转盘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件呈块状,刹车件的一端表面与摩擦环表面形状相同并相互抵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刹车件另一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转盘配接,电机工作时转盘与转轴同步旋转。
【文档编号】H02K7/10GK204013058SQ20142041261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魏娟 申请人: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