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骨架、具有其的定子及定子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0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缘骨架,包括用于安装在电机定子铁芯(100)两端的第一绝缘骨架(200)和第二绝缘骨架(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骨架(200)与所述定子铁芯(100)的每个定子齿(110)对应的部分均设有至少两个进/出线口(210),所述第一绝缘骨架(200)的外侧还设有分层设置的过线槽(220),所述过线槽(220)经过所述进/出线口(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线口(210)为通槽结构,所述进/出线口(210)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第一进/出线口(211)、第二进/出线口(212)和第三进/出线口(213);

所述第一进/出线口(211)在所述定子铁芯(100)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二进/出线口(212)在所述定子铁芯(100)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二深度,所述第三进/出线口(213)在所述定子铁芯(100)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第三深度;

与所述定子铁芯(100)的每个定子齿(110)对应的进/出线口(210)在所述定子铁芯(100)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三深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所述第二深度和所述第三深度各不相等;

所述过线槽(220)包括第一过线槽(221)、第二过线槽(222)和第三过线槽(223);

所述第一过线槽(221)经过所述第一进/出线口(211)的底部;

所述第二过线槽(222)经过所述第二进/出线口(212)的底部;

所述第三过线槽(223)经过所述第三进/出线口(21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骨架(200)展开为直条状时,所述过线槽(220)呈直线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骨架(300)与所述定子铁芯(100)相接触一侧的相对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310),所述第一凹槽(310)适用于安装接线插针(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骨架(300)与所述定子铁芯(100)接触的一侧的相对侧面上,在所述第二绝缘骨架(300)的每个绕线部(350)远离所述定子圆心侧设置有凸台(340);

且在所述凸台(340)沿所述定子铁芯(100)圆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线柱(320),所述挡线柱(320)和所述凸台(340)之间构成定线槽(330)。

8.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100)和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绝缘骨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防护板(500),所述防护板(50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二绝缘骨架(300)与所述定子铁芯(100)接触的一侧的相对侧面上;

所述防护板(500)与所述第二绝缘骨架(300)接触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310)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520);

所述防护板(500)与所述第二绝缘骨架(300)接触一侧的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柱(510),所述固定柱(510)适用于固定电机的控制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520)的槽口设置有倒角(52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00)至少包括圆周方向上相互对接的两部分,所述防护板(500)的每部分的外侧均设置有侧壁(530),所述侧壁(530)的中间部分在所述定子轴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侧壁(530)的两端在所述定子轴向上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00)与所述第二绝缘骨架(300)接触的一侧的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开槽(540),适用于增加定子注塑塑封料的结合强度。

13.一种定子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定子铁芯、第一绝缘骨架和第二绝缘骨架分别展开成直条状;

将所述第一绝缘骨架和所述第二绝缘骨架分别安装在所述定子铁芯的两端;

将接线插针插入所述第二绝缘骨架上的第一凹槽中第一深度;

将相线绕制在组装后的定子铁芯、第一绝缘骨架和第二绝缘骨架上;

将接线插针插入所述第二绝缘骨架上的第一凹槽中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深度;

将绕制完相线线组的定子铁芯、第一绝缘骨架和第二绝缘骨架制成圆形,并把防护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绝缘骨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子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插针包括第一接线插针、第二接线插针、第三接线插针和公共接线插针;

将相线绕制在组装后的定子铁芯、第一绝缘骨架和第二绝缘骨架上的绕线流程为:

将所述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一接线插针上,通过第一进/出线口和第一过线槽,将所述相线绕制在预设的与所述第一进/出线口对应的所述定子的绕线部上,并将所述相线固定到公共接线插针上;

将所述相线通过对应的第二进/出线口和第二过线槽,将所述相线绕制在预设的与所述第二进/出线口对应的所述定子的绕线部上,并将所述相线固定到所述第二接线插针上;

将所述相线固定在所述第三接线插针上,通过第三进/出线口和第三过线槽,将所述相线绕制在预设的与所述第一进/出线口对应的所述定子的绕线部上,并将所述相线固定到公共接线插针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