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合元件以及太阳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29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卡合元件以及太阳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卡合元件以及太阳能装置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06月20日、申请号为201410281010.7、发明名称为《卡合元件以及太阳能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单向快速安装卡合元件的太阳能装置以及相关的卡合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抬头,节能减碳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产业界积极投入发展的重点。再生能源当中以太阳能发电为例,主要将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力传送至市电(grid)或储存于蓄电系统中,藉以达到无污染的供电效益。目前利用太阳能作为发电来源的作法中,有利用数量庞大的太阳能板。其中每一片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能经由转换器传送至市电或蓄电系统。现有的转换器通常都需以锁固的方式事先固定于太阳能板的框体背面,接着将一片片背面固定有转换器的太阳能板安装于接收太阳能的场合,例如屋顶。然而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或因应不同的商业模式,往往需要将多片太阳能板先行铺设完成后,再一个个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板的背面。由于太阳能板铺设后背面的空间(例如太阳能板与屋顶的空间)相当狭小,若在现场以人工施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板的框体背面,会产生现场安装人员的相当大的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安装的效率与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卡合元件及太阳能装置,以提供不限场合而可快速、正确地将转换器安装于太阳能板的框体背面的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卡合元件,锁固于转换器上,且用来以单一方向安装并卡合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该卡合元件包含有: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二臂部间形成第一卡合槽,该第一卡合槽沿安装方向套合于该框体上;其中该卡合元件在套合于该框体后,利用复数个第一啮合齿咬合于该框体上,使该卡合元件无法自该框体脱出。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第一啮合齿为倒勾。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第一啮合齿延伸于该第一臂部或该第二臂部面对该第一卡合槽的表面上,且该复数个第一啮合齿为该第一臂部或该第二臂部破孔弯折而形成。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卡合元件还包含咬合片,该咬合片设置于该第一臂部以及该框体之间,该咬合片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一臂部相邻,该第二面与该框体相邻,该复数个第一啮合齿设置于该第一面以及该第二面上,分别咬合于该第一臂部以及该框体上。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第一啮合齿于该第一面以及该第二面上为相同方向的倒勾。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卡合元件还包含咬合片,设置于该第一臂部、该第二臂部以及该框体之间,该咬合片为U型结构,该咬合片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二臂部相邻,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二臂部分别具有凹槽,该第一面具有凸块,该凸块卡合于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二臂部的凹槽内,使该咬合片固定于该第一臂部以及该第二臂部之间的该卡合槽内;以及第二面,该第二面与该框体相邻,该复数个第一啮合齿设置于该第二面,以咬合于该框体上。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卡合元件以螺丝锁固的方式锁固于该转换器上。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卡合元件还包含有第三臂部以及第四臂部,该第三臂部以及该第四臂部间形成第二卡合槽,该第二卡合槽沿相反于该安装方向套合于该转换器上;其中该卡合元件于套合于该转换器后,利用复数个第二啮合齿咬合于该转换器上,使该卡合元件无法自该转换器脱出。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第二啮合齿为倒勾。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第二啮合齿延伸于该第三臂部或该第四臂部面对该第二卡合槽的表面上,且该复数个第二啮合齿为该第三臂部或该第四臂部破孔弯折而形成。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卡合元件还包含咬合片,该咬合片设置于该第三臂部以及该转换器之间,该咬合片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三臂部相邻,该第二面与该转换器相邻,该复数个第二啮合齿设置于该第一面以及该第二面上,分别咬合于该第三臂部以及该转换器上。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第二啮合齿于该第一面以及该第二面上为相同方向的倒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太阳能装置,该太阳能装置包含有:框体,用来承载面板;转换器;以及卡合元件,锁固于该转换器上,且该卡合元件用来以单一方向安装并卡合于该框体上,该卡合元件为上述任意一种卡合元件。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太阳装置以及太阳能装置中的卡合元件,可快速且方便地沿着单一方向将卡合元件安装并卡合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并且安装后即不易脱出,尤其适合于特殊场合的太阳能板的转换器固定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太阳能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的卡合元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卡合元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卡合元件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卡合元件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卡合元件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在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或「连接」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或结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或连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或结构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或结构连接至该第二装置。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太阳能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太阳能装置1包含了框体10、转换器20以及卡合元件30,框体10用来承载面板11,转换器20可将面板11所产生的电能传送至市电或蓄电系统。卡合元件30则用来将转换器20固定于框体10上。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的卡合元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卡合元件40锁固于如图1所示的转换器20上,并且可以单一方向安装并卡合于太阳能装置1的框体10上。卡合元件40包含有第一臂部41以及第二臂部42,在第一臂部41以及第二臂部42之间则形成第一卡合槽45。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臂部41以及/或第二臂部42面对第一卡合槽45的表面上延伸有复数个第一啮合齿46,且复数个第一啮合齿46为自第一臂部41以及/或第二臂部42破孔弯折而形成的倒勾。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臂部41以及第二臂部42均延伸有第一啮合齿46,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仅于其中一臂部延伸有第一啮合齿46,本发明并不以图示的实施例为限。卡合元件40于相对第一臂部41相反方向(即图中的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方向另具有第三臂部43,利用螺丝49锁固的方式,将第三臂部43与转换器20固定,以将卡合元件40锁固于转换器20上。为了方便将锁固转换器20的卡合元件40安装于框体10上,卡合元件40的第一卡合槽45两侧的第一啮合齿46为向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倒勾。当欲将卡合元件40安装于框体10时,第一卡合槽45沿着安装方向L1套合于框体10上,而向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倒勾在套合于框体10的过程中不会形成卡合的阻力。于卡合元件40沿着安装方向L1套合于框体10后,向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46则可以咬合于框体10上,因此可以有效地将卡合元件40固定于框体10上,避免卡合元件40自框体10脱出。藉由卡合元件40的第一啮合齿46的设计,可以快速且方便地沿着单一方向将卡合元件40(以及转换器20)安装并卡合于太阳能装置1的框体10上,并且安装后即不易脱出,甚至可达到难以脱出的目的。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的卡合元件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卡合元件50在与框体10配合的部分也是利用第一臂部51、第二臂部52、第一卡合槽55以及两臂部面对第一卡合槽55延伸形成的第一啮合齿56以与框体10安装并卡合,其具体细节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卡合元件50于相对第一臂部51以及第二臂部52的相反方向延伸的方向分别另具有第三臂部53以及第四臂部54,在第三臂部53以及第四臂部54之间则形成第二卡合槽57。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三臂部53以及/或第四臂部54面对第二卡合槽57的表面上延伸有复数个第二啮合齿58,且复数个第二啮合齿58为自第三臂部53以及/或第四臂部54破孔弯折而形成的倒勾。在图3的实施例中,第三臂部53以及第四臂部54均延伸有第二啮合齿58,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仅于其中一臂部延伸有第二啮合齿58,本发明并不以图示的实施例为限。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卡合元件50安装于转换器20上,卡合元件50的第二卡合槽57两侧的第二啮合齿58为向着安装方向L1延伸的倒勾,而卡合元件50也以类似的方式沿着反安装方向L2套合并固定于转换器20上。于卡合元件50沿着反安装方向L2套合于转换器20后,向着安装方向L1延伸的复数个第二啮合齿58则可以咬合于转换器20上,因此可以有效地将卡合元件50固定于转换器20上,避免卡合元件50自转换器20脱出。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的卡合元件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同第一实施例,卡合元件60也是以螺丝69与转换器20固定,而第三实施例的卡合元件60同样以第一臂部61、第二臂部62以及第一卡合槽65安装并卡合于框体10上。卡合元件60还包含咬合片100,当卡合元件60安装于框体10时,咬合片100设置于第一臂部61与框体10之间。咬合片100具有第一面101以及第二面102,其中第一面101与第一臂部61相邻,第二面102与框体10相邻,第一面101以及第二面102上分别具有复数个第一啮合齿103,以分别咬合于第一臂部61以及框体10上。特别注意的是,图4的实施例中,第一面101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103为沿着安装方向L1延伸的倒勾,第二面102上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103为沿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倒勾,其可为自咬合片100两面上破孔弯折而形成的倒勾。如此当卡合元件60沿着安装方向L1套合于框体10后,向着安装方向L1及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103可以同时咬合于框体10以及第一臂部61上,以有效地将卡合元件60固定于框体10上,且避免卡合元件60自框体10脱出。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咬合片100也可设置于第二臂部62与框体10之间,此时咬合片100上的第一面101上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103沿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第二面102上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103沿着安装方向L1延伸,亦可达到单向安装,防止脱出的目的。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的卡合元件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卡合元件70在与框体10配合的部分也是利用第一臂部71、第二臂部72、第一卡合槽75以及咬合片100安装并卡合于框体10,其具体细节与第三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卡合元件70在与转换器20配合的部分也是利用第三臂部73、第四臂部74、第二卡合槽77以及咬合片200安装并卡合于转换器20上。卡合元件70还包含咬合片200,设置于第三臂部73以及转换器20之间。利用咬合片200以及其上的第二啮合齿203,以分别咬合于第三臂部73以及转换器20上。特别注意的是,图5的实施例中,咬合片200上的第一面201上的复数个第二啮合齿203为则沿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倒勾,第二面201上的复数个第二啮合齿203为则沿着安装方向L1延伸的倒勾,所述复数个第二啮合齿203可为自咬合片200两面上破孔弯折而形成的倒勾。在其它实施例中,咬合片200也可设置于第四臂部74与转换器20之间,此时咬合片200上的第一面201上的复数个第二啮合齿203则沿着安装方向L1延伸,第二面202上的复数个第二啮合齿203则沿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亦可达到单向安装,防止脱出的目的。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将转换器固定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的卡合元件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同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卡合元件80也是以螺丝89与转换器20固定,而第五实施例的卡合元件80同样以第一臂部81、第二臂部82以及第一卡合槽85安装并卡合于框体10上。卡合元件80包含咬合片300,容置于第一卡合槽85内。当卡合元件80安装于框体10时,咬合片300设置于第一臂部81、第二臂部82与框体10之间。咬合片300为U型结构,其具有一第一面301以及第二面302,其中第一面301与第一臂部81以及第二臂部82相邻,第二面302与框体10相邻。第一臂部81以及第二臂部82分别具有凹槽811、821,咬合片300的第一面301两端具有凸块304,当咬合片300容置于第一卡合槽85内时,第一面301两端的凸块304分别卡合于第一臂部81以及第二臂部82的凹槽811、821内,使咬合片300固定于第一臂部81以及第二臂部82之间的第一卡合槽85内。咬合片300的第二面302上具有复数个第一啮合齿303,以咬合于框体10的上下两侧。特别注意的是,图6的实施例中,第二面302上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303为沿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倒勾,其可为自咬合片300两面上破孔弯折而形成的倒勾。如此当卡合元件80沿着安装方向L1套合于框体10后,咬合片300上向着反安装方向L2延伸的复数个第一啮合齿303可以同时咬合于框体10的上下两侧,以有效地将卡合元件80固定于框体10上,且避免卡合元件80自框体10脱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太阳装置以及太阳能装置中的卡合元件,利用弯折于卡合元件的臂部或卡合元件的咬合片上的倒勾型啮合齿,以将卡合元件与面板的框体以及转换器固定在一起。卡合元件的啮合齿沿着特定方向延伸,在卡合元件套合于框体的过程中不会形成卡合的阻力。于卡合元件套合于框体后,向着特定方向延伸的啮合齿则可以咬合于框体上,因此可以有效地将卡合元件固定于框体上,避免卡合元件自框体脱出。本发明的结构快速且方便地沿着单一方向将卡合元件安装并卡合于太阳能装置的框体上,并且安装后即不易脱出,尤其适合于特殊场合的太阳能板的转换器固定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之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