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1337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行与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力推进发展智能电网的战略决策是国家电网的发展趋势,而智能变电站是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所在,代表着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的进步,是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智能化变电站近几年间已越来越普及,智能化变电站内的新技术也逐渐趋向规范。但是,我国智能电网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智能站二次系统技术管理薄弱,监控和运维单位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特别是一二次系统技术、运行管理重视不够,对智能站一二次设备装置、原理、故障处置没有开展有效的技术培训,没有制定针对性的调试大纲和符合现场实际的典型安措,现场运行规程编制不完善,关键内容没有明确说明,检修、监控运维人员对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掌握不足,保护逻辑不清楚,对保护装置异常告警信息分析不到位;同时各厂家保护装置说明书、装置告警说明不全面、不准确、不统一,技术交底不充分,容易造成现场故障分析判断和处置失误,运行缺陷无法及时被发现,影响到智能化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因此,针对智能站设备技术和运维管理需高度重视,除了加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建设组织管理外,在智能站运行过程中,亟需对智能站一二次系统运行方式不对应的隐患智能排查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智能辨识危险点,查找薄弱环节,制定预控措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智能变电站因一二次系统运行方式不一致造成运行隐患无法智能排查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快速准确定位电网薄弱环节和危险点,制定预控措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电网一二次系统运行信息;

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EMS/D5000)中自动获取电网一次设备拓扑及模型数据、二次设备量测数据和二次保护监控信号数据,其中设备模型包括线路、母线、变压器、开关、刀闸、间隔等数据,量测数据包括有功、无功、电压、电流、闭合状态等数据,二次保护监控数据包括运行状态、遥信变位、二次遥信告警信息、遥控操作、遥测越限、通道工况等;

步骤二:构建一二次系统关联模型;

基于设备模型中的间隔模型作为一二次系统数据关联建模的纽带,构建一二次系统关联模型,其中基于IEC61970标准建设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电网量测数据与一次设备模型、电网一次设备和间隔数据、二次保护监控信号和间隔模型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因此以间隔模型构建电网设备、量测、保护监控信号关联关系即可;

步骤三:获取检修工作票数据和判定设备是否处于停运检修状态;

从调度运行管理系统(OMS)中获取停电工作票数据,根据电网一次设备模型提取工作票中检修停运设备数据,根据检修工作票开完工时间与步骤二中构建的一二次系统关联模型进行实时比对,根据有功、电流、电压数值是否为0、开关状态和拓扑联通关系是否完全断开来综合判定检修工作票中设备是否处于停运检修状态;

步骤四:一二次设备检修状态一致性校验和信息归档;

根据步骤三中判断结果,如果设备处于检修状态,则校验检修压板投入状态、检修置牌情况、软压板投入状态、断路器运行状态、二次保护动作信息和设备有功、电流、电压等数据,以是否满足设备检修方式下运行状态和一二次数据之间状态是否一致为判定条件,给出一二次设备检修状态一致性校验结果,如果结果一致,则将该设备在检修过程中一二次设备状态进行归档,如果结果不一致,则将该设备在检修过程中不一致信息记录并进行智能化预警,其中在进行一二次设备检修状态一致性校验时,如果该设备检修过程中状态已归档,则检修方式下设备状态校验直接与归档库中比对即可,如果未归档,则进行归档;

步骤五: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一致性校验和信息归档;

根据步骤三中判断结果,如果设备处于运行状态,则需对设备运行方式下运行状态和一二次数据之间状态一致性进行校验,给出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一致性校验结果,如果结果一致,则将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二次设备状态进行归档,如果结果不一致,则将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一致信息记录并进行智能化预警,其中在进行一二次设备状态一致性校验时,如果该设备运行过程中状态已归档,则设备状态校验直接与归档库中比对即可,如果未归档,则进行归档;

步骤六:检修恢复后一二次设备状态一致性校验;

在步骤三和步骤四的基础上,如果设备检修工作票完工时间已经填报,代表检修工作已完全结束,此时需要根据步骤五中校验方法进行二次校核,并将校核结果进行归档;

步骤七:构建设备状态全寿命周期档案跟踪模型;

以电网设备为单位,将设备初始运行方式、检修过程中、检修恢复后等设备运行方式各阶段一二次系统状态数据进行归档建模,构建设备状态全寿命周期档案跟踪模型,以用于实时跟踪排查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智能变电站因一二次系统运行方式不一致造成运行隐患无法智能排查的缺陷,避免了人工主观判断的误差和遗漏,可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电网一二次系统运行信息;

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EMS/D5000)中自动获取电网一次设备拓扑及模型数据、二次设备量测数据和二次保护监控信号数据,其中设备模型包括线路、母线、变压器、开关、刀闸、间隔等数据,量测数据包括有功、无功、电压、电流、闭合状态等数据,二次保护监控数据包括运行状态、遥信变位、二次遥信告警信息、遥控操作、遥测越限、通道工况等;

步骤二:构建一二次系统关联模型;

基于设备模型中的间隔模型作为一二次系统数据关联建模的纽带,构建一二次系统关联模型,其中基于IEC61970标准建设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电网量测数据与一次设备模型、电网一次设备和间隔数据、二次保护监控信号和间隔模型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因此以间隔模型构建电网设备、量测、保护监控信号关联关系即可;

步骤三:获取检修工作票数据和判定设备是否处于停运检修状态;

从调度运行管理系统(OMS)中获取停电工作票数据,根据电网一次设备模型提取工作票中检修停运设备数据,根据检修工作票开完工时间与步骤二中构建的一二次系统关联模型进行实时比对,根据有功、电流、电压数值是否为0、开关状态和拓扑联通关系是否完全断开,例如以线路检修为例,检修实际开工时间已过,设备有功值为0且断路器为断开状态,来综合判定检修工作票中设备是否处于停运检修状态;

步骤四:一二次设备检修状态一致性校验和信息归档;

根据步骤三中判断结果,如果设备处于检修状态,则校验检修压板投入状态、检修置牌情况、软压板投入状态、断路器运行状态、二次保护动作信息和设备有功、电流、电压等数据,以是否满足设备检修方式下运行状态和一二次数据之间状态是否一致为判定条件,例如设备检修时检修压板才能投入,检修压板的投退状态与现场设备的运行与停电状态及挂牌信息应一致;母线或线路已挂了“检修”标示牌,但线路上电压值正常;保护装置运行中重启需投入检修压板方可进行,给出一二次设备检修状态一致性校验结果,如果结果一致,则将该设备在检修过程中一二次设备状态进行归档,如果结果不一致,则将该设备在检修过程中不一致信息记录并进行智能化预警,其中在进行一二次设备检修状态一致性校验时,如果该设备检修过程中状态已归档,则检修方式下设备状态校验直接与归档库中比对即可,如果未归档,则进行归档;

步骤五: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一致性校验和信息归档;

根据步骤三中判断结果,如果设备处于运行状态,则需对设备运行方式下运行状态和一二次数据之间状态一致性进行校验,例如主变正常运行,有功、无功、电流等遥测值正常,但出现如“智能终端GOOSE链路中断”这类信号,就应判断一二次方式不匹配;或者断路器状态也在合位,也无检修等置牌,但出现如“合并单元检修压板投入”这类信号,也需判断一二次方式不匹配,给出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一致性校验结果,如果结果一致,则将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二次设备状态进行归档,如果结果不一致,则将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一致信息记录并进行智能化预警,其中在进行一二次设备状态一致性校验时,如果该设备运行过程中状态已归档,则设备状态校验直接与归档库中比对即可,如果未归档,则进行归档;

步骤六:检修恢复后一二次设备状态一致性校验;

在步骤三和步骤四的基础上,如果设备检修工作票完工时间已经填报,代表检修工作已完全结束,此时需要根据步骤五中校验方法进行二次校核,并将校核结果进行归档;

步骤七:构建设备状态全寿命周期档案跟踪模型;

以电网设备为单位,将设备初始运行方式、检修过程中、检修恢复后等设备运行方式各阶段一二次系统状态数据进行归档建模,构建设备状态全寿命周期档案跟踪模型,以用于实时跟踪排查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一二次系统运行隐患智能排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智能变电站因一二次系统运行方式不一致造成运行隐患无法智能排查的缺陷,避免了人工主观判断的误差和遗漏,可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