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752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Solar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在几十亿年内,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太阳能是由内部氢原子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能,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太阳能发电系统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形成的。此外,水能、风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正是核能。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简称核能,俗称原子能。它则来自于地壳中储存的铀、钚等发生裂变反应时的核裂变能资源,以及海洋中贮藏的氘、氚、锂等发生聚变反应时的核聚变能资源。这些物质在发生原子核反应时释放出能量。目前核能最大的用途是发电。此外,还可以用作其它类型的动力源、热源等。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太阳能利用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以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以及交通信号灯和监控系统,并入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能。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光热利用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太阳能收集装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陶瓷太阳能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等4种。通常根据所能达到的温度和用途的不同,而把太阳能光热利用分为低温利用(<200℃)、中温利用(200~800℃)和高温利用(>800℃)。目前低温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蒸馏器、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等,中温利用主要有太阳灶、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装置等,高温利用主要有高温太阳炉等。

由于太阳每天出现的方位不断变换,光线的照射方向也在不断的变换,然而,太阳光线只有垂直照射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用率是最大的,因此需要相应的结构装置来保证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包括支撑座、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以及移动支撑小车,在所述的支撑座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筒,在该支撑筒内部通过轴承配合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顶部伸出支撑筒并通过第一铰座与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的背部连接;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上设置有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的一背侧部通过第二铰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座上设置有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的转轴平行于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与该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的向阳面设置有类荷叶表面疏水结构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增加受光面积的翼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气压缸和配合在该气压缸中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二铰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液压缸和配合在该液压缸中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二铰座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通过支撑座、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移动支撑小车、第一铰座、第二铰座以及伸缩装置的配合,能够方便地调节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的朝向,使之时刻垂直于太阳光线照射方向,提高了太阳能的热能利用率。

(2)由于所述的支撑座上设置有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的转轴平行于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与该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使得支撑柱旋转,带动整个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转动,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此时适应性地移动。

(3)由于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滚轮,能够方便移动,减少人力。

(4)由于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的向阳面设置有类荷叶表面疏水结构层,能够保证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的向阳面干净,防止了大量尘土的覆盖,使得光线照射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转电机,2—支撑柱,3—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4—类荷叶表面疏水结构层,5—翼部,6—第一铰座,7—移动支撑小车,8—伸缩装置,9—第二铰座,10—电动滚轮,11—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3—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包括支撑座13、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以及移动支撑小车7,在所述的支撑座13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筒,在该支撑筒内部通过轴承配合有支撑柱2;所述的支撑柱2的顶部伸出支撑筒并通过第一铰座6与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的背部连接;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7上设置有伸缩装置8,该伸缩装置8的伸缩端与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的一背侧部通过第二铰座9连接。本发明的提高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利用率的装置,通过支撑座13、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移动支撑小车7、第一铰座6、第二铰座9以及伸缩装置8的配合,能够方便地调节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的朝向,使之时刻垂直于太阳光线照射方向,提高了太阳能的热能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调节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的向阳面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来提高太阳能的热能的利用率,对于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的怎样实现热电转换发电未做具体描述,该热电转换发电的方案适用于现有技术中的通常做法。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座13上设置有旋转电机1,该旋转电机1的转轴平行于支撑柱2;所述的支撑柱2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1,所述的旋转电机1的转轴上设置有与该从动齿轮11啮合的主动齿轮12,旋转电机1转动时,通过主动齿轮12带动从动齿轮11转动,使得支撑柱2旋转,带动整个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转动,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7此时适应性地移动。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7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滚轮10。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7的底部可以与地面光滑接触,当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转动时,可以跟随性地移动,但是这种方式移动不方面,容易因为扭力过大二损伤设备,因此作为优选,可以设置滚轮,所述的移动支撑小车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滚轮10,能够方便移动,减少人力。值得注意的是,可以设置一个控制器,将所述的旋转电机1和电动滚轮10连接控制起来,自动地控制和调节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本体3的转动,使之时刻保持与太阳的照射光线垂直,提高利用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3的向阳面设置有类荷叶表面疏水结构层4。由于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的向阳面设置有类荷叶表面疏水结构层4,能够保证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的向阳面干净,防止了大量尘土的覆盖,使得光线照射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热电转换装置热能的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向阳面是指面向太阳光照射的一面。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太阳能热电装换装置本体3的侧部设置有增加受光面积的翼部5。值得注意的是,该翼部5不仅可以增加受光面积,而且还可以提高观感质量,使得外形美观。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装置8包括气压缸和配合在该气压缸中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二铰座9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气压缸和伸缩杆的配合,能够快速地调节,在安装时,可以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方便地控制。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装置8包括液压缸和配合在该液压缸中的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二铰座9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液压缸和伸缩杆的配合,可以缓慢稳定地调节,在安装时,可以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方便地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