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412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具有:无枯竭危险;干净无公害;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能源质量高;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危害很大。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固定在用户的屋顶,当出现冰雹天气后,太阳能电池板会没有保护的暴露在最高点,这样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经常被冰雹砸坏,导致无法使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被冰雹砸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被冰雹砸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被冰雹砸坏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挡板、支架、外壳,所述支架下端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侧面,所述支架顶端与定滑轮的固定轴连接,所述定滑轮上设有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挡板中部连接,所述挡板为网状结构,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外壳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中部固定有金属杆,所述外壳左侧内壁固定有第一接触片,所述外壳右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接触片,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动机连接后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侧面连接,所述导轨上镶嵌有滑块,保护板侧面与所述滑块连接,回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后端连接,牵引绳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前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连接。其中,所述保护板采用角钢制成,所述保护板表面涂有防锈漆,所述保护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其中,所述金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接触片到所述第二接触片的距离,所述金属杆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中部,所述金属杆、所述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均采用铜制成。其中,所述挡板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0.1CM小于等于0.5CM。其中,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上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将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设计为包括:挡板、支架、外壳,所述支架下端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侧面,所述支架顶端与定滑轮的固定轴连接,所述定滑轮上设有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挡板中部连接,所述挡板为网状结构,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外壳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中部固定有金属杆,所述外壳左侧内壁固定有第一接触片,所述外壳右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接触片,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动机连接后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侧面连接,所述导轨上镶嵌有滑块,保护板侧面与所述滑块连接,回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后端连接,牵引绳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前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当出现冰雹天气时,首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上方的挡板对冰雹进行阻挡,避免直接砸在太阳能电池板上造成损坏,且将挡板设计为网状,在对冰雹进行阻挡的同时,保障平常正常阳光从网孔中穿过对电池板进行照射发电,保障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发电,当冰雹较大时,挡板上的冰雹收集较多,重量较大,对定滑轮上的钢绳产生拉力,进而对钢绳另一端的第一弹簧产生拉力,将第一弹簧拉伸,第一弹簧被向上拉扯,使得金属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金属杆的两端分别与2个接触片接触,使得蓄电池的电路导通,进而使得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电动机转动,进而带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拉动保护板在导轨上滑动,使得保护板移动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大冰雹砸坏太阳能电池板,当冰雹天气过后,将挡板上的冰雹去掉,使得钢绳上的拉力减轻,第一弹簧收回,使得金属杆与接触片断开,蓄电池线路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牵引绳失去拉力,回位弹簧回位将保护板拉回,太阳能电池板露出继续进行发电,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良好的保护,且自动进行保护,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被冰雹砸坏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被冰雹砸坏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挡板,2-支架,3-外壳,4-太阳能电池板,5-定滑轮,6-钢绳,7-第一弹簧,8-金属杆,9-第一接触片,10-第二接触片,11-第一导线,12-电动机,13-蓄电池,14-第二导线,15-导轨,16-保护板,17-回位弹簧,18-牵引绳,19-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被冰雹砸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被冰雹砸坏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采用了将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设计为包括:挡板、支架、外壳,所述支架下端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侧面,所述支架顶端与定滑轮的固定轴连接,所述定滑轮上设有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挡板中部连接,所述挡板为网状结构,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外壳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中部固定有金属杆,所述外壳左侧内壁固定有第一接触片,所述外壳右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接触片,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动机连接后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侧面连接,所述导轨上镶嵌有滑块,保护板侧面与所述滑块连接,回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后端连接,牵引绳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前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当出现冰雹天气时,首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上方的挡板对冰雹进行阻挡,避免直接砸在太阳能电池板上造成损坏,且将挡板设计为网状,在对冰雹进行阻挡的同时,保障平常正常阳光从网孔中穿过对电池板进行照射发电,保障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发电,当冰雹较大时,挡板上的冰雹收集较多,重量较大,对定滑轮上的钢绳产生拉力,进而对钢绳另一端的第一弹簧产生拉力,将第一弹簧拉伸,第一弹簧被向上拉扯,使得金属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金属杆的两端分别与2个接触片接触,使得蓄电池的电路导通,进而使得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电动机转动,进而带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拉动保护板在导轨上滑动,使得保护板移动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大冰雹砸坏太阳能电池板,当冰雹天气过后,将挡板上的冰雹去掉,使得钢绳上的拉力减轻,第一弹簧收回,使得金属杆与接触片断开,蓄电池线路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牵引绳失去拉力,回位弹簧回位将保护板拉回,太阳能电池板露出继续进行发电,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良好的保护,且自动进行保护,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被冰雹砸坏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被冰雹砸坏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请参考图1,所述装置包括:挡板1、支架2、外壳3,所述支架下端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4侧面,所述支架顶端与定滑轮5的固定轴连接,所述定滑轮上设有钢绳6,所述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挡板中部连接,所述挡板为网状结构,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7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外壳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中部固定有金属杆8,所述外壳左侧内壁固定有第一接触片9,所述外壳右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接触片10,第一导线11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动机12连接后与蓄电池13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线14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导轨15,所述导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侧面连接,所述导轨上镶嵌有滑块,保护板16侧面与所述滑块连接,回位弹簧17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后端连接,牵引绳18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前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19连接。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采用角钢制成,所述保护板表面涂有防锈漆,所述保护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采用角钢可以保障装置的强度,凃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保护板尺寸大于太阳能电池板便于对太阳能电池板各个面进行保护。其中,在实际应中,为了防止挡板侧倾,可以对挡板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使得挡板只能在竖直方向移动,如钢绳穿过位于挡板上方的竖直圆筒进行拉动,或将挡板固定在竖直导轨上。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接触片到所述第二接触片的距离,所述金属杆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中部,所述金属杆、所述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均采用铜制成。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网孔直径大于等于0.1CM小于等于0.5CM。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当网孔直径较小时,透过的光量较少,不便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当网孔直径较大时,冰雹会从网孔中穿过直接砸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因此,该尺寸范围是较佳尺寸,在保障正常发电的同时对电池板进行保护。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上方。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将太阳能电池板保护装置设计为包括:挡板、支架、外壳,所述支架下端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侧面,所述支架顶端与定滑轮的固定轴连接,所述定滑轮上设有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挡板中部连接,所述挡板为网状结构,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外壳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中部固定有金属杆,所述外壳左侧内壁固定有第一接触片,所述外壳右侧内壁固定有第二接触片,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动机连接后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侧面连接,所述导轨上镶嵌有滑块,保护板侧面与所述滑块连接,回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后端连接,牵引绳一端与所述保护板的前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连接的技术方案,即当出现冰雹天气时,首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上方的挡板对冰雹进行阻挡,避免直接砸在太阳能电池板上造成损坏,且将挡板设计为网状,在对冰雹进行阻挡的同时,保障平常正常阳光从网孔中穿过对电池板进行照射发电,保障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发电,当冰雹较大时,挡板上的冰雹收集较多,重量较大,对定滑轮上的钢绳产生拉力,进而对钢绳另一端的第一弹簧产生拉力,将第一弹簧拉伸,第一弹簧被向上拉扯,使得金属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金属杆的两端分别与2个接触片接触,使得蓄电池的电路导通,进而使得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电动机转动,进而带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拉动保护板在导轨上滑动,使得保护板移动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大冰雹砸坏太阳能电池板,当冰雹天气过后,将挡板上的冰雹去掉,使得钢绳上的拉力减轻,第一弹簧收回,使得金属杆与接触片断开,蓄电池线路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牵引绳失去拉力,回位弹簧回位将保护板拉回,太阳能电池板露出继续进行发电,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良好的保护,且自动进行保护,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被冰雹砸坏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避免被冰雹砸坏的技术效果。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