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智能配电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1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家用智能配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总回路因总控制电路串接在中间而分为总回路的总电源端和总负载端,每个支路的负载端都经各自的支路控制电路并接在总回路的总负载端上,变压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总电源端,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路的采样端连接变压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总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总控制电路控制总回路中总电源端与总负载端的通断;各个支路的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和漏电保护电路的采样端都分别接在各个支路负载端的电流互感器上,而各个支路的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和漏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则分别接至各个支路控制电路,各个支路控制电路控制总负载端与各个支路负载端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配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与非门电路和过电压欠电压故障指示电路,分压电路连接在变压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上,分别进行过电压和欠电压取样,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路的两路输出分别连接总控制电路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个三极管串接在报警闪光回路中,第二个三极管串接在第一继电器回路中,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二继电继电器的通断,而第二继电器又控制总回路中总电源端和总负载端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配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总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9、R11、R12、R14、R15、电容C3、C4、C5、二极管D6、D7、闪光报警二极管FD4、FD5、FD6、三极管V1、V2、继电器J1、J2、报警蜂鸣器Y和电源按钮AN1,闪光报警二极管FD6经第十五电阻后和报警蜂鸣器Y并联,其下端并联三个二极管 ,第五个二极管 和第六二极管的负端分别接至各支路的控制电路输出端,同时还接至和WIFI模块对接的第一个插座CP1-17和CP1-18;第七个二极管负端接至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接至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路的一个输出端,第二继电器的两组触点分别串接在总回路的火线中间和零线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配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支路都有一个控制电路,每个支路控制电路都完全相同,第一支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1R1、电容1C1、1C2、二极管1D1至1D6,可控硅1T1、1T2、1T3、按钮1AN1、1AN2、继电器1J1和1J2,1J2的一组触头串接在第一支路火线的中间,控制第一支路负载端和总回路总负载端的通断,其它支路和第一支路的控制电路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配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路都有一个过流短路保护电路,每一个过流短路保护电路都完全相同,第一支路的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1CL1、电阻1R3、1R4、1W、电容1C5、1C6、二极管1D9和1D10,电流互感器安装在第一支路负载端的火线上,电流互感器次级经整流,滤波,分压后连接至第一支路控制电路的第三可控硅控制极,第三可控硅串接在第一支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继电器1J1回路中,而第一继电器1J1又控制第二继电器1J2的工作状态,第二继电器1J2控制第一支路负载端与总回路中总负载端的通断,其它各支路和第一支路的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完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智能配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路都有一个漏电保护电路,每个漏电保护电路都完全相同,第一支路的漏电保护电路包括零序电流互感器1CL2、电阻1R2、电容1C3、1C4、二极管1D7和1D8连接构成,第一支路负载端的火线和零线同时穿过1CL2初级,1CL2次级输出经整流后接至第一支路控制电路的第二可控硅控制极,而第二可控硅串接在第一支路控制电路的第一继电器回路中,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二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第二继电器则控制第一支路负载端与总回路中总负载端的通断;其它各支路和第一支路的漏电保护电路结构完全相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