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7193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产业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低碳节能产业,而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鉴于这种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均在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并作为其“十二五”的重点项目。目前充电桩的风冷散热机构都是由直线散热片在自然冷却或风冷的前提下作业的,但是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差,连续充电后易导致充电桩工作温度过高而影响到其内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安全稳定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桩,可在充电桩内工作温度过高时停止充电工作,从而避免充电桩内电子元件由于工作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充电回路和散热装置,该智能充电桩还包括继电器和基于壳体工作环境温度高低控制充电与否的安全电路,所述安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与运算放大器的IN+引脚相接的基准电压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IN-引脚相接的电压采样电路以及与运算放大器的OUT引脚相接的异常监测电路,所述异常监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于充电回路中。

优选地,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3以及与VCC电压连接的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IN+引脚,所述电容C1电阻R3并联连接且一端接地而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由分压电阻R1和设于散热装置上的热敏电阻NTC组成,所述分压电阻R1的一端接VCC电压,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的IN-引脚和热敏电阻NTC的一端,所述热敏电阻NTC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异常监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运算放大器的OUT引脚,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VCC电压,集电极连接无线采集发射模块的输入端及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热敏电阻之间连接有串联在一起的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的公共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发光二极管D1负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敏电阻随工作温度升高而随之升高的特性,当工作温度超过一定值后电压采样电压高于基准电压,运算放大器的OUT引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发光二极管D1点亮以提示温度过高,同时使继电器得电,常闭触点断开,充电回路自动断路而停止充电,避免充电桩内电子元件由于工作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运算放大器;11、基准电压电路;12、电压采样电路;13、异常监测电路;20、继电器控制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充电回路、散热装置、继电器和基于壳体工作环境温度高低控制充电与否的安全电路,所述安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10、与运算放大器10的IN+引脚相接的基准电压电路11、与运算放大器10的IN-引脚相接的电压采样电路12以及与运算放大器10的OUT引脚相接的异常监测电路13,所述异常监测电路13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控制线圈20,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于充电回路中,所述运算放大器10采用德州仪器公司的LM38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电压电路11包括电容C1、电阻R3以及与VCC电压连接的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10的IN+引脚,所述电容C1电阻R3并联连接且一端接地而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2由分压电阻R1和设于散热装置上的热敏电阻NTC组成,所述分压电阻R1的一端接VCC电压,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10的IN-引脚和热敏电阻NTC的一端,所述热敏电阻NTC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异常监测电路13包括三极管Q1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连接运算放大器10的OUT引脚,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VCC电压,集电极连接无线采集发射模块的输入端及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热敏电阻之间连接有串联在一起的电容C2和电容C3,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的公共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发光二极管D1负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6。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