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个体充电桩组合式光伏辅助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126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桩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基于个体充电桩组合式光伏辅助充电站。



背景技术:

充电桩得到了逐步的推广和普及,在利用充电桩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作业时发现,当前的充电桩在进行建设时,往往采用直接建设在户外的固定位置上且直接暴露在户外环境或通过简易的防护棚进行防护,一方面造成充电桩设备极易因大风、高温、雨雪等自然天气导致受损,车辆在进行充电时,往往需要根据充电桩位置进行车辆调整,造成设备使用灵活性和可靠性低下且易导致车辆与充电桩间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当前的充电桩设备运行时能耗过高,对太阳能综合利用率较低且对日光照射防护能力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充电桩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个体充电桩组合式光伏辅助充电站。该实用新型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充电桩的布局数量和运行位置,提高充电桩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和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对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及对充电桩设备遮光防护,从而达到降低充电桩设备运行能耗和提高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个体充电桩组合式光伏辅助充电站,包括基座、立柱、横梁、充电桩、防护棚、太阳能电池板、日光追踪装置、定位滑块及控制电路。其中基座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立柱至少两根,其末端与基座上表面垂直连接,顶端与防护棚间通过定位梁连接。定位梁上表面与防护棚下表面滑动连接,定位梁下表面与立柱通过旋转调节机构铰接。防护棚至少两个且相邻的防护棚间通过柔性连接带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呈阵列嵌于防护棚上表面。日光追踪装置安装在防护棚上表面并嵌于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轴线位置处,且每个防护棚上均设一个日光追踪装置。横梁通过定位套与立柱滑动连接并与立柱相互垂直分布。横梁至少两条并相互平行分布。横梁两端端面位置处均设连接扣。连接扣与横梁铰接。定位滑块至少一个,其后表面与横梁滑动连接,前表面通过定位滑轨与充电桩连接。控制电路嵌于防护棚下表面内并分别与充电桩、定位滑块、太阳能电池板、日光追踪装置及旋转调节机构电气连接。定位滑块包括承载基体、超声波定位装置、激光测距装置、行走机构、弹性防护垫块。超声波定位装置、激光测距装置通过定位块与承载基体铰接且超声波定位装置和激光测距装置检测轴线相互平行分布。行走机构嵌于承载基体后表面并与横梁滑动连接。弹性防护垫块至少两个并对称分布在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承载基体侧表面上。

进一步的,立柱为两级伸缩杆结构。

进一步的,防护棚包括承载基座、弹性保温层及隔热防护盖。隔热防护盖与承载基座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弹性保温层嵌于承载基座内并与隔热防护盖下表面相抵。

进一步的,承载基座内设若干隔板且隔板与承载基座底面垂直分布并构成栅格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充电桩的布局数量和运行位置,提高充电桩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和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对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及对充电桩设备遮光防护,从而达到降低充电桩设备运行能耗和提高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基于个体充电桩组合式光伏辅助充电站,包括基座1、立柱2、横梁3、充电桩4、防护棚5、太阳能电池板6、日光追踪装置7、定位滑块9及控制电路10。其中基座1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立柱2至少两根,其末端与基座1上表面垂直连接,顶端与防护棚5间通过定位梁11连接。定位梁11上表面与防护棚5下表面滑动连接,定位梁11下表面与立柱2通过旋转调节机构12铰接。防护棚5至少两个且相邻的防护棚5间通过柔性连接带13连接。太阳能电池板6呈阵列嵌于防护棚5上表面。日光追踪装置7安装在防护棚5上表面并嵌于太阳能电池板6阵列轴线位置处,且每个防护棚5上均设一个日光追踪装置7。横梁3通过定位套14与立柱2滑动连接并与立柱2相互垂直分布。横梁3至少两条并相互平行分布。横梁3两端端面位置处均设连接扣15。连接扣15与横梁3铰接。定位滑块9至少一个,其后表面与横梁3滑动连接,前表面通过定位滑轨10与充电桩4连接。控制电路10嵌于防护棚5下表面内并分别与充电桩4、定位滑块9、太阳能电池板6、日光追踪装置7及旋转调节机构12电气连接。定位滑块9包括承载基体91、超声波定位装置92、激光测距装置93、行走机构94、弹性防护垫块95。超声波定位装置92、激光测距装置93通过定位块96与承载基体91铰接且超声波定位装置92和激光测距装置93检测轴线相互平行分布。行走机构94嵌于承载基体91后表面并与横梁3滑动连接。弹性防护垫块95至少两个并对称分布在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承载基体91侧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立柱2为两级伸缩杆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棚5包括承载基座51、弹性保温层52及隔热防护盖53。所述的隔热防护盖53与承载基座51连接并构成闭合腔体结构。所述的弹性保温层52嵌于承载基座51内并与隔热防护盖53下表面相抵。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基座51内设若干隔板54且隔板54与承载基座51底面垂直分布并构成栅格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充电桩的布局数量和运行位置,提高充电桩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和使用便捷性,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对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及对充电桩设备遮光防护,从而达到降低充电桩设备运行能耗和提高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