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925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网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建设领域,尤其是一种环网柜。



背景技术:

电力建设对社会经济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供应相对紧张。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需要加快电力建设力度。一直以来,国家工业增加值与电力建设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随着电力建设的增加,特别是工业用电的增加,工业增加值也随之增加。电力消费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温度计”,两者一般是正相关的。电力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例构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其变动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结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电力建设上经常会对高压电进行开断操作,安全系数小,危险性较大,时常出现触电现象,因而会用到一种环网柜,常用的环网柜不耐腐蚀,寿命短,设计的不够合理,安全性差,因此需要对常用的一种环网柜进行一些改进。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一种环网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网柜,包括母线室、开关室、电缆室及操作机构,母线室、开关室、电缆室及操作机构均安装于柜体内,母线室布置在柜体的上部,母线室的下端设置有开关室,开关室内设置有断路器,开关室的下端设置有电缆室,柜体靠近电缆室的下端设置有柜门,柜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和安全联锁装置,电缆室底板配密封盖和带支撑架的大小相宜的电缆夹,电缆室底板和柜门可拆下;柜体侧板上设置有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位于断路器的侧前方,操作机构和断路器相连;

所述断路器包括隔断开关、真空灭弧室、电流互感器、接地开关及电流传感器,断路器的最底端设置有接地开关,断路器的最上端设置有隔离开关,隔离开关下端设置有真空灭弧室,接地开关和真空灭弧室之间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室的上端与隔离开关相连,真空灭弧室的下端与电流互感器相连,电流互感器与电流传感器相连,电流传感器与下端的接地开关相连;

进一步的,柜体采用敷铝锌板曲弯组装而成;

具体的,电缆室内可设置有避雷针;

其中,断路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为一整体结构;

真空灭弧室采用固封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柜体采用采用敷铝锌板曲弯组装而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开关室内的断路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了组装时间,联锁可靠,维修方便;真空灭弧室采用固封方式,使之与周围空气完全隔除,增加了绝缘的可靠性;断路器侧前方设置有操作机构,可不用打开柜门就可以操作断路器,增强了环网柜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网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网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该一种环网柜,包括母线室1、开关室2、电缆室3及操作机构4,母线室1、开关室2、电缆室3及操作机构4均安装于柜体5内,母线室1布置在柜体5的上部,母线室1的下端设置有开关室2,开关室2内设置有断路器,开关室2的下端设置有电缆室3,柜体5靠近电缆室3的下端设置有柜门,柜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和安全联锁装置,电缆室3底板配密封盖和带支撑架的大小相宜的电缆夹,电缆室3底板和柜门可拆下;柜体5侧板上设置有操作机构4,操作机构4位于断路器的侧前方,操作机构4和断路器相连;

所述断路器包括隔断开关21、真空灭弧室22、电流互感器23、接地开关24及电流传感器25,断路器的最底端设置有接地开关24,断路器的最上端设置有隔离开关21,隔离开关21下端设置有真空灭弧室22,接地开关24和真空灭弧室22之间设置有电流互感器23,真空灭弧室22的上端与隔离开关21相连,真空灭弧室22的下端与电流互感器23相连,电流互感器23与电流传感器25相连,电流传感器25与下端的接地开关24相连;

进一步的,柜体5采用敷铝锌板曲弯组装而成;

具体的,电缆室3内可设置有避雷针;

其中,断路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为一整体结构;

真空灭弧室22采用固封方式;

柜体采用采用敷铝锌板曲弯组装而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开关室内的断路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了组装时间,联锁可靠,维修方便;真空灭弧室采用固封方式,使之与周围空气完全隔除,增加了绝缘的可靠性;断路器侧前方设置有操作机构,可不用打开柜门就可以操作断路器,增强了环网柜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