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穿管减摩擦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369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穿管辅助工具,具体为电缆穿管减摩擦圈。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信号电缆需要穿入穿管内加以保护。现行方法是电缆直接经齐棱齐角的穿管端头穿入管内,存在摩擦力大、磨蹭外皮,甚至剐伤外皮的问题。对于细电缆,有边穿边在表皮涂滑石粉减摩的,操作复杂且效果不佳。现有技术有多种减摩擦工具,但都由于结构不甚合理,要么使用不便,要么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产品使用不便或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穿管减摩擦圈。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缆穿管减摩擦圈,由两个半瓦拼合而成;半瓦由平滑对接的圆柱管段和喇叭口构成;圆柱管段的外表面有一组环形尖齿,环形尖齿顶圆直径大于穿管内径。使用时,将两半瓦拼合并用细尼龙线缠成一体,将圆柱管段推入穿管端口,靠环形尖齿的弯曲变形使减摩擦圈塞固于穿管端口,喇叭口的轴向剖面呈弧形,即面向减摩擦圈中轴线的表面渐扩外翻成喇叭面,可使电缆沿其弧面顺利滑入穿管,达到减摩擦的目的。作业毕,撬起喇叭口拔出减摩擦圈,解开尼龙线便可将减摩擦圈方便地从电缆上卸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穿管减摩擦圈,大大减小了电缆穿管时受到的摩擦,减轻穿管入口阻力,减轻磨蹭,避免电缆外皮剐伤;其结构设计合理,电缆容易穿入管内,使用方便,工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两个半瓦拼合而成的减摩擦圈的轴向剖面图。

图中:1-圆柱管段,2-喇叭口,3-环形尖齿,4-半球小坑。

具体实施方式

电缆穿管减摩擦圈,由两个半瓦拼合而成;半瓦由平滑对接的圆柱管段1和喇叭口2构成;圆柱管段1的外表面有一组环形尖齿3,环形尖齿3顶圆直径大于穿管内径。圆柱管段1长30mm,壁厚2mm;圆柱管段1的末端有外径小于穿管内径的导入头,导入头长度6mm;环形尖齿3的轴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2.0mm,高2mm,相邻环形尖齿间距8mm;喇叭口2的轴向剖面呈半圆状,半圆状圆弧面靠里的1/2(图中加粗线所示)均布直径2mm的半球小坑4,相邻半球小坑的中心距2mm,半球小坑内充石蜡,以增加润滑,进一步减小摩擦。喇叭口2的轴向剖面的半圆的外直径16mm、厚度2mm。减摩擦圈用优质弹性塑料注塑制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