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荷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21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荷开关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荷开关柜。



背景技术:

负荷开关柜作为配网中的重要设备,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供电的安全性及质量,目前的负荷开关普遍采用空气绝缘,即利用产气式或者充气式开关,相比绝缘开关而言,其结构简便,成本低,然其安全性较差,而目前的绝缘开关价格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荷开关柜,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提升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荷开关柜,包括柜体,在所述柜体上铰接有框门,在所述柜体内部设有负荷开关和操动机构,所述负荷开关与所述操动机构相连接;在所述柜体内部还设有母线排,所述母线排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母线排与所述支板之间设有绝缘子,所述母线排一端与接地母线相连接,另一端与互感器相接通,所述互感器与所述操动机构通过导线相接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柜体内部设有平行分布的隔板,隔板之间垂直连接有护板,在所述护板上固定有弯板,所述弯板与所述护板之间形成一个导孔,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卡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导孔处于同一垂直直线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柜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紧固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述支板的高度,即通过与不同高度的紧固件进行配合,能够调整所述支板的垂直距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进行多级防护,不仅能够提升安全性,而且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负荷开关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柜门;2、柜体;3、负荷开关;4、操动机构;5、母线排;6、紧固件;7、支板;8、绝缘子;9、护板;10、弯板;11、互感器;1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负荷开关柜,如图1所示,包括柜体2,在所述柜体2上铰接有框门,通过采用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使所述柜体2与所述柜门1连接稳定可靠,同时方便开闭,在所述柜体2内部设有负荷开关3和操动机构4,所述负荷开关3与所述操动机构4相连接,通过利用所述操动机构4能够控制所述负荷开关3接通与切断电源。

在所述柜体2内部还设有母线排5,所述母线排5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板7上,所述支板7位于所述操动机构4的下方,在所述柜体2上设有左右相对设置紧固件6,所述紧固件6垂直分布于所述柜体2上,通过利用螺栓与不同高度的紧固件6相连接,能够对所述支板7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对所述操动机构4或者所述负荷开关3进行维修。

为了提升安全性,在所述母线排5与所述支板7之间设有绝缘子8,所述母线排5的一端与接地母线相连接,另一端与互感器11相接通,所述互感器11与所述操动机构4通过导线相接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柜体2内部设有平行分布的隔板12,隔板12之间垂直连接有护板9,请参照图2,在所述护板9上固定有弯板10,所述弯板10与所述护板9之间形成一个导孔,在所述柜体2的底部卡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导孔处于同一垂直直线上。

工作过程中,将接地母线从所述柜体2的外部通过所述圆孔引入至所述柜体2内部,将所述接地母线穿过所述导孔,与所述母线排5相连接,此时,所述弯板10能够对所述接地母线进行锁紧,防止其进行摆动,造成与所述母线排5连接部位出现松动;电流通过所述母线排5流入至所述互感器11,当电流符合输出需求时,经过所述操动机构4流入至所述操动机构4,进而向外输出。

本实施例在所述支板7与所述母线排5之间连接有绝缘子8,通过利用所述绝缘子8能够防止电流进入至所述支板7,同时所述支板7可以选用金属材质,提升了紧固质量和支撑的稳定性。

在遇到大电流情形下,通过所述绝缘子8能够防止母线排5被击穿后进入至所述支板7上,同时通过利用所述互感器11和所述负荷开关3的共同作用,能够形成多层防护,提升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安全性,同时本技术方案设计巧妙,成本低,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