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波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7416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波振动马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装置,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声波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各种振动器已经普遍应用到各种领域,例如保健产品等电子日用电器。但是现有的振动器,在频率高低的控制状态下时,其不够稳定,同一型号的产品的振频范围相差很大;并使用到不同程度的时间后(寿命后)振频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而且外形体积大,机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声波振动马达。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波振动马达,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上支架、下支架,在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上绕线支架,在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下绕线支架,在所述两个上绕线支架与下绕线支架之间各绕一个线圈;还包括设置在上支架、下支架容腔内的转子组件,在所述转子组件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沿转子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磁石;在所述转子组件的中部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上支架、下支架上,所述中心轴的下端设置有空心结构的空腔;还包括弹丝,所述弹丝的上端砸扁后插入中心轴的空腔内卡住后用胶水固定,所述弹丝的下端砸扁后插入固定圆柱的中心孔内用胶水固定,所述固定圆柱插入下支架的底部与其配合的安装孔中用沉头螺丝固定;还包括与转子组件对应的定子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定子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支架、下支架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磁石为钕铁磁石。

优选的是,所述转子组件每侧的凹槽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凹槽构成W型结构,在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一个磁石。

优选的是,所述转子组件由转子硅钢片叠置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定子组件由定子硅钢片叠置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为不锈钢轴。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从上支架的顶端穿出。

优选的是,所述上支架、下支架通过其结合面上设置的定位柱配合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弹丝可为圆柱形或者方形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的下端还可设置为U形槽,其下支架采用另一种下支架结构,弹丝改为弹片或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声波振动马达,通过整体支架两侧的两个线圈连接频率控制板,产生变化的磁力、磁力线集中定子组件中间部位并与转子组件槽里安装的钕铁磁石的磁力线、弹丝的弹性力三方产生作用力,使振子(中心轴的轴输出端)部分振动,弹丝的上端安装在中心轴空腔里固定,弹丝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架上,可以使声波振动马达的振频长期稳定,并且在同一型号的产品的振频平均(振频范围相差很小);通过控制板的控制频率,来控制振动马达的各种振动频率,能在不同的频率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调性。本实用新型的振动马达,其同一型号的产品的振频平均,振频长期稳定、体积小、机构简单、寿命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下支架对接起来后,可通过二个线圈进行固定,这就使得上支架、下支架之间不再需要螺丝固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圆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弹丝为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弹丝及固定圆柱的安装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架底部定位孔为方形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弹丝为方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弹丝(为方形)与中心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开槽台阶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开孔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大开槽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开槽轴与弹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开槽轴与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弹片与另一种下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与另一种下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开槽轴与另一种下线架及弹片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一种声波振动马达,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上支架2、下支架12,所述上支架2与下支架12对接在一起,并形成一用于容纳器件的容腔。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支架2、下支架12通过其结合面上设置的定位柱配合在一起。

例如可在上支架5上设置多个定位柱、定位孔,所述下支架1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柱、定位孔,它们之间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上支架2、下支架12可定位在一起。

其中,在所述上支架2上设置有两个上绕线支架,该两个上绕线支架对称分布在上支架2的两侧;对应地,在所述下支架12上设置有两个下绕线支架,该两个下绕线支架对称分布在下支架12的两侧。其中,相同侧的上绕线支架、下绕线支架构成一组绕架,在该两组绕架上分别缠绕有一个线圈9。其中,一个线圈顺时针绕线,另一个线圈为逆时针绕线,且该两个线圈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声波振动马达,还包括设置在上支架2、下支架12容腔内的转子组件7,在所述转子组件7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沿转子组件7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磁石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组件7由转子硅钢片6叠置而成,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转子组件7每侧的凹槽设置有两个,该两个凹槽构成W型结构,在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一个磁石8;磁石优选采用钕铁磁石,当然也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磁材料。

在所述转子组件7的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在该中心通孔内设置有一中心轴3,该中心轴3与转子组件7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中心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1、第二轴承11连接在上支架2、下支架12上,使得转子组件7可以相对于上支架2、下支架12转动。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轴3采用不锈钢轴。

其中,在所述中心轴3的下端部位设置有空心结构的空腔;还包括弹丝10,所述弹丝10的上端砸扁后插入中心轴的空腔内卡住后用胶水固定,所述弹丝(为圆形时)的下端砸扁后插入固定圆柱13的中心孔14内用胶水固定,所述固定圆柱13插入下支架的底部与其配合的圆形定位孔15中用沉头螺丝16固定锁紧,参考图2、3、4、5;还包括与转子组件对应的定子组件5,所述定子组件5由定子硅钢片4叠置而成。所述定子组件5 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支架2、下支架12的两侧,并环绕在转子组件7的周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轴3从上支架2的顶端穿出。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下支架12的底端还设置有固定圆柱13卡入的定位孔15,从而保证产品振频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丝10采用的是圆柱形结构,安装时,弹丝10的上端砸扁后插入到中心轴3下端部位的空腔中卡住后用胶水固定,弹丝10的下端砸扁后插入到固定圆柱13的中心孔14中卡住后用胶水固定,固定圆柱13再插入到下支架对应的定位孔15(圆形)中,用两个沉头螺丝16固定,参考图2、3、4、5、8。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丝10采用的是方形结构,安装时,弹丝10的上端砸扁后插入到中心轴3下端部位的空腔中卡住后用胶水固定,弹丝10的下端砸扁后插入到下支架对应的定位孔15(方形)中卡住后用胶水固定,再用两个沉头螺丝16固定锁紧,参考图6、7、8。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3的下端部位设置为U形槽结构,与其配合的是弹片或弹簧,相应的与其配套的下支架改为另一种下支架,参考图9-17。

本实用新型的声波振动马达,通过整体支架两侧的两个线圈连接频率控制板,产生变化的磁力、磁力集中定子组件中间部位并与转子组件槽里安装的钕铁磁石的磁力、弹丝弹性力三方产生作用力,使振子(中心轴的轴输出端)部分振动;弹丝的一端安装在中心轴的空腔里固定,弹丝的另一端在下支架底部的定位孔里固定,使声波振动马达的振频长期稳定;通过控制板的控制频率,来控制声波振动马达的各种振动频率,能在不同的频率下具有高稳定性,可调性。本实用新型的声波振动马达,其振频长期稳定、体积小、结构简单、寿命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下支架对接起来后,可通过二个线圈进行固定,这就使得上支架、下支架之间不再需要螺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的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