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脚可隐藏的翻转式的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16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插脚可隐藏的翻转式的充电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小、便于收纳携带的插脚可隐藏的翻转式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充电器是连接电源与用电设备的转换器件。传统的充电器多为固定的插脚,即插脚直接固定于壳体上,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包装、运输及销售过程中,不仅插脚容易割破包装袋,而且插脚容易遭受磨损或碰撞变形,造成使用时接触不良,带来安全隐患。对三脚电源插头而言,由于充电器体积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插头实现折叠功能,造成收存和携带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插脚隐藏于翻转盖之中,从而便于随身携带的插脚可隐藏的翻转式的充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脚可隐藏的翻转式的充电器,其包括基座、翻转盖、连动支架、PCB板、USB接口、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基座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插脚,基座的另一端设有USB接口。基座与翻转盖转动连接,翻转盖与第二插脚转动连接,基座与连动支架转动连接,第二插脚与连动支架活动连接,基座内设有PCB板,所述PCB板与第一插脚以及USB接口电连接,基座内转动连接有连动支架,连动支架与第二插脚活动连接。

基座由上盖、下盖以及USB接口一侧的后盖扣合组成。上盖内设有螺孔,上盖通过螺钉固接有固定支架,上盖弧面一侧设有凸出于表面的第一插脚座,第一插脚座与第一插脚的形状相对应,第一插脚固接于第一插脚座上。上盖上位于两个第一插脚座的外侧设有容纳转动臂转动的转动槽,转动槽侧面两壁上设有用于支撑转动臂转动的半圆形转动臂枢轴槽,上盖上位于两个第一插脚座的内侧中央位置设有贯通整个基座的第二插脚转动槽。上盖的第二插脚转动槽与第一插脚座之间还设有连动支架槽,转动臂通过固定支架定位与上盖转动连接,下盖的第二插脚槽侧壁上设有支撑连动支架的第一连动枢轴槽。后盖上设有两个与USB接口对应的方形孔。

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上盖内设有螺孔,固定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上盖,在固定支架上设有与转动臂形状相对应的转动臂枢轴槽,转动臂经固定支架定位于上盖。第一固定支架内侧设有一块向外侧伸起的矩形块,在该矩形块底部设有第二连动枢轴槽,第一连动枢轴槽与第二连动枢轴槽对合成为连动枢轴孔,连动支架与连动枢轴孔转动连接。

翻转盖由上翻转盖和下翻转盖扣合而成,下翻转盖一端设有两个水平伸出的转动臂,下翻转盖与基座的第一插脚座相对应位置设有容纳第一插脚的第一插脚槽,下翻转盖在两个第一插脚槽中间设有第二插脚槽,下翻转盖在第二插脚槽旁设有容纳连动支架活动的连动支架槽,第二插脚槽侧壁上设有支撑第二插脚的半圆形转动枢轴槽。翻转盖与基座转动连接,连动支架和第二插脚与翻转盖转动连接。第二插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于翻转盖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插脚的连接端固接于基座的第一插脚座上,第一插脚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连动支架一端设有连动枢轴,连动枢轴与基座转动连接,连动支架另一端设有与连动短枢轴相匹配的条形孔,连动支架与第二插脚活动链接。。

第二插脚连接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拥有同一中心的转动枢轴和连动短枢轴,第二插脚通过转动枢轴与翻转盖半圆形转动枢轴槽转动连接;连动短枢轴与连动支架上的条形孔活动连接,转动枢轴与下翻转盖转动连接。PCB板装于基座内,该PCB板分别与USB接口及第一插脚电连接,USB接口通过插针与PCB板连接,第一插脚通过导线与PCB板连接,在PCB板上设有充电电路。

该充电器在非使用状态时翻转盖与基座对合,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隐藏于翻转盖的第一插脚槽和第二插脚槽内;充电时只需将翻转盖转动90°打开,翻转盖带动翻转盖内的连动支架转动,而第二插脚随连动支架以及翻转盖的转动而转动,第二插脚从第二插脚槽内转动出来,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从翻转盖中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通过将插头隐藏于翻转盖之中,将第二插脚设计为连动转动式,从而在不使用充电器时,可将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隐藏于充电器内,从而使充电器更为便携,解决了传统充电器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同时,充电时只需转动翻转盖便露出第一插脚,而第二插脚自动从翻转盖中转出,翻转操作简便快捷。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廉,可同时为其它具有USB接口的用电设备充电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收起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脚可隐藏的翻转式充电器包括基座10、翻转盖20、第一插脚30、PCB板40、第二插脚50、USB接口60、连动支架70、螺钉80、固定支架90等。充电电路的PCB板40、USB接口60、连动支架70、螺钉80、固定支架90装于基座10内,第一插脚30固接于基座10的第一插脚座110上,所述第二插脚50与翻转盖20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要点在于,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第二插脚50呈I形,其转动连接于翻转盖20上,在翻转盖20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插脚50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二插脚槽225,第二插脚槽225一侧设有容纳连动支架(70)活动的连动支架槽(226)。第二插脚50一端两侧分别设有同心的连动短枢轴51和转动枢轴52,第二插脚50通过连动短枢轴51与连动支架70的条形孔72活动连接。如图3所示,需要充电时转动翻转盖20,第二插脚50随翻转盖的转动而自动转出第二插脚槽;如图4所示,充电完毕后对合基座10与翻转盖20,第二插脚50隐藏于翻转盖20的第二插脚槽225内。

本实施例的要点还在于,如图2,图3、图4所示,第一插脚30固定连接于基座10上,其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插脚30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插脚座110。基座10内侧设有固定支架90,该固定支架90由螺丝80固定于上盖11内侧,固定支架90用于限位翻转盖20及连动支架70。翻转盖20包括上翻转盖21和下翻转盖22,下翻转盖22上设有第一插脚槽221以及第二插脚槽225,所述两个第一插脚座外侧设有转动臂223,转动臂223一端都设有转动臂枢轴,第二插脚槽225侧壁还设有转动枢轴52与半圆形转动枢轴槽转动连接,第二插脚槽225一侧设有连动支架槽226。当翻转盖20旋转打开时,带动翻转盖20内的连动支架70转动,而连动支架70的条形孔72与连动短枢轴51活动连接,进而带动第二插脚50转出第二插脚槽。

如图2所示,所述PCB板40装于基座10内,该PCB板分别与USB接口60、第一插脚30电连接,在PCB板40上还设有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可以是已知的充电电路。当第一插脚30插入电源插座时,充电电路接通,可为电器产品充电。

如图2所示,所述USB接口60为通用USB接口,其通过插针与PCB板40连接。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