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914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线设备防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雷电放电是带电荷的雷云引起的放电现象,一次雷电的放电时间虽然只有0.01s左右,但其释放出的能量却大得惊人。自然界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的闪电,每年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流失,仅次于水灾而大于其他的任何灾害。架空输电线路是用绝缘体将输电线路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杆塔上用以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它由导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串、接地装置等部分组成。运行统计数据表明,引起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原因很多,其中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约占总跳闸次数的60%以上,位居所有跳闸原因之首。输电线路的防雷涉及因素较多,与地形、地貌、地质、气象和系统运行水平等诸因素有关。一般35Vk线路因雷击发生单相接地就会跳闸,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制定及改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从而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雷电中直击雷的危害最大最明显,其主要集中于线路中的铁塔。一般的架空线路都采用了避雷线防护,根据电压等级,35kV线路不宜全线架设避雷线,一般在变电所的进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同时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段架设避雷线,或者安装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中线路中的铁塔防雷接地尤为重要与关键。

在一般的防雷接地装置中,使用的是导线,一端连接高压塔的基座,一端深入土壤中,连接埋入地下的防雷装置,由于导线过于柔软,容易发生破损和脱落等事故,影响防雷装置的工作运行;后来采用一种金属条代替导线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金属条本身均为直线的条状结构,高压塔的基座一般设置有台阶,金属条安装后不能依照台阶的形状进行走线,因此占用空间比较大,而且裸露在基座周围,安全隐患比较大。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设计出一种金属条的加工装置,将金属条可以按照不同基座和台阶的形状进行任意弯折加工,使得金属条能够紧贴基座和台阶走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拆卸和维修,可以将直线金属条进行任意角度和长度的弯折,将金属条加工成能紧贴高压塔基座和台阶表面走线形状,从而提高了高压塔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加强防雷装置强度的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一个金属板围成的加工装置,加工装置包括有前后的两块侧板和顶部的顶板,围成立体矩形;所述的两块侧板上均挖空有进料口供金属条穿过,两个进料口形状和大小相同,并且位置对称,进料口的形状为矩形,其上端到达顶板边缘,下端与底座保持20-30mm距离;所述的顶板中间穿过有竖直的螺旋杆,螺旋杆与顶板之间为螺纹配合结构,可旋转上升或者下降,螺旋杆顶部安装有把手,底部连接有一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压块,压块为条状结构,其顶点竖直朝下,形成一条压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加工装置的侧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固定焊接在底座上,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设置有重合部,重合部上设置有紧固螺栓进行固定,方便拆卸上下两个部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压块的截面形状可以优选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为圆角,防止压断金属条及产生压痕。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螺旋杆底部与压块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外圈与压块固定连接,内圈套接螺旋杆。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顶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一个加强套筒供螺旋杆穿过,并在加强套筒内也设置有螺纹与螺旋杆配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拆卸和维修,可以将直线金属条进行任意角度和长度的弯折,将金属条加工成能紧贴高压塔基座和台阶表面走线形状,从而提高了高压塔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加强了防雷装置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中:1底座,2侧板,3顶板,4进料口,5螺旋杆,6把手,7压块,8紧固螺栓,9滚珠轴承,10加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弯折装置,包括有一个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一个金属板围成的加工装置,加工装置包括有前后的两块侧板2和顶部的顶板3,围成立体矩形,侧板2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固定焊接在底座1上,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设置有重合部,重合部上设置有紧固螺栓8进行固定,方便拆卸上下两个部分;所述的两块侧板2上均挖空有进料口4供金属条穿过,两个进料口4形状和大小相同,并且位置对称,进料口4的形状为矩形,其上端到达顶板3边缘,下端与底座1保持20mm距离;所述的顶板3中间穿过有竖直的螺旋杆5,螺旋杆5与顶板3之间为螺纹配合结构,可旋转上升或者下降,螺旋杆5顶部安装有把手6,底部连接有一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条状的压块7,其直角顶点为圆角,且顶点竖直朝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杆5底部与压块7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滚珠轴承9,滚珠轴承9的外圈与压块7固定连接,内圈套接螺旋杆5。所述的顶板3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一个加强套筒10供螺旋杆5穿过,并在加强套筒10内也设置有螺纹与螺旋杆5配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