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太阳能板支架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62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太阳能板支架的改良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太阳能板支架的改良结构,其凭借固定柱与定位柱两截式的结合,而能调节支架升降的高度。



背景技术:

近年科技发展,为了改善石化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有绿色替代能源技术正在不断开发突破,例如:太阳能、风能、再生资源等各种绿色能源技术产生,其中,最广为应用的就是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是将天然的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使用。

早期太阳能板的装设方式,都是数片一组地水平阵列排列安装在一支架结构上以构成一个太阳能装置,为了有效接收日照,太阳能板主要安装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或平台处,以将所接收的日照转换成电能使用,然而,该太阳能板的安装依照面积的大小、地基稳固性、耐风力的级数…等,其支架结构都属于较为刚性的结构,为了达到耐强风、地震的影响,会将地基挖的更深更大,因此所费不赀,加上现今地震等级逐渐加大,故该支架结构更需要能够耐震,否则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就会导致辛苦建立的支架结构付的一炬。

有鉴于支架结构使用年限长、长期雨水浸泡基础和部分地质环境不好等因素,时常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并导致结构不稳定、变形过大、结构撕裂、零件破损等状况,实用新型设计人为了提升太能阳板的使用寿命及耐台风、耐地震的太阳能支架系统,而有本实用新型可调式太阳能板支架的改良结构,能依照安装的需要调整定位架的高度,再配合柔性的钢索,使支架的刚性利用柔性钢索的缓冲,达到更耐受地震、台风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太阳能板支架的改良结构,其系运用可以调节的固定柱与定位柱的结合,使定位柱能作高度的调整,以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其主要由基础层、固定柱及定位柱并配合螺栓所组成,该基础层系在地面上挖设一适当深度,然后将固定柱设于基础层内,待基础层干固后,即能使固定柱稳固定位在基础层上,接着将定位柱套装入固定柱上,且该固定柱上设有数螺孔,可利用螺栓将定位柱锁固在固定柱上,并凭借该螺孔以调整定位柱的高度,使两侧定位柱能在不平的地面上达到平衡的效果,再配合柔性的钢索结合,使刚性的支架能得到缓冲,而能耐较大的风力或地震的侵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式太阳能板支架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基础层、固定柱及定位柱并配合螺栓所组成,该基础层挖设在地面上,该固定柱置入基础层内固定,该定位柱套装入固定柱上,该固定柱上还设有数个螺孔,该螺栓穿过该螺孔将该定位柱锁固在该固定柱上,该定位柱的高度能够随着螺孔的不同而调整。

其中,两个该可调式太阳能板支架之间连结有柔性的钢索,该钢索能够与太阳能板结合。

其中,两条相邻的该钢索之间设置有刚性支架。

关于可调式太阳能板的组装,将钢索拉伸在两侧定位柱上,并将钢索两端由定位柱向下拉至地面下的地锚砖,以将钢索拉紧,当钢索定位完成后,就能在两钢索间设置太阳能板,而以这样的安装方式能解决场地限制问题,并可大幅降低支架结构的成本,然而,还是会受到强风影响定位柱的稳固性。因此,安装前系先测量适当的位置,接着在地面上挖设一适当深度,再将基础层铺设在地面上,然后将固定柱稳固设置在基础层上,再将定位柱套设在固定柱上,而能因应不同的地形,调整支架的高度,因而能适用不同的地形环境,较为方便而实用。

再者,一般支架结构设置在地面下,经过长期使用受到雨水浸泡地面,部分地质环境不好或地震等因素,易导致地面下沉或地面倾斜,使得支架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结构不稳定、变形、结构受损裂、或零件破坏等状况;本实用新型为改善地面沉降问题,凭借两截式的支架,而能将订为柱在固定柱上调整高度,再利用螺栓由适当的螺孔螺固,以保持每一支架的平衡,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中,该固定柱具有上下排列的分段式螺孔,可依据安装场地的需要,微调定位柱的高度,当地面倾斜一侧时,能利用将定位柱设置在上段的螺孔上,使两侧定位柱高度达到一致,且经由将定位柱套设在固定柱内来作为支撑钢索的结构,形成两段式的支架,配合柔性的钢索,而具极佳的缓冲效果,能承受较大的风力,显较传统仅由刚性支架对抗强风的支撑性更为理想。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固定柱设置在基础层内,再将定位柱套设在固定柱上,而形成两段式的支架,配以柔性的钢索,并于钢索中设置有数段刚性材料,特别降低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冲击,同时也改善钢索在定位架上长时间晃动,导致支架疲劳或中间部位变形过大的问题,尤其可调节的固定柱,能针对地面沉降进行定位柱的高度调整,有效解决地面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变形、结构撕裂及光电零件破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的完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索式太阳能板安装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索式太阳能板安装的完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地面倾斜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强钢索中段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10-基础层;21-固定柱;211-分段式螺孔;22-定位柱;23-横杆;3-螺栓;4-太阳能板;40-钢索;41-地锚砖;5-刚性支架;6-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示意图,其主要由基础层10、固定柱21及定位柱22并配合螺栓3所组成,该基础层10先在地面1挖设一适当深度,然后将固定柱21固定在基础层10内,待基础层10干固后,即能使固定柱21稳固定位在基础层10上,接着将定位柱22套装入固定柱21上,该固定柱21上设有上下排列的分段式螺孔211,可利用螺栓3将定位柱22锁固在固定柱21上(如图2所示),以调整定位柱22的高度,使两侧定位柱22能达到平衡的效果,且该定位柱22与固定柱21螺固后能作为定位柱22摆动时的缓冲空间。

关于可调式太阳能板4的组装,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4所示,将钢索40拉伸在两侧定位柱22上,并于同侧定位柱22间利用横杆23将其连结,而能将钢索40两端由定位柱22向下拉紧至地面1下的地锚砖41,并将钢索40抵紧在横杆23上,当钢索40定位完成后,就能在两钢索40间设置太阳能板4,而以这样的安装方式能解决场地限制的问题,并可大幅降低支架结构的成本,然而,该安装方式还是会受到强风影响定位柱22的稳固性。因此,安装前先测量适当的位置,接着将地质基础层10在地面1挖设一适当深度,然后将固定柱21稳固在基础层10上,再将定位柱22套设在固定柱21上,即能凭借定位柱22与固定柱21间的稳固结合,以抵挡强风或地震的侵袭。

再者,一般支架结构设置在地面下,经过长期使用受到雨水浸泡地面,部分地质环境不好或地震等因素,易导致地面下沉,使得支架不均匀沉降,并造成结构不稳定、变形、结构受损裂、或零件破坏等状况;本实用新型为改善地面沉降问题,请再参阅图5所示,先铺设一基础层10,再将固定柱21稳固定位在基础层10上,利用该刚性的支架配合柔性的钢索40的结合,使得固定柱21 不受到地质环境差的影响,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接着,请仍然参阅图5所示,该固定柱21具有上下排列的分段式螺孔211,当先天环境不良,造成地面具有斜度时,可依据安装场地的需要,进行上下微调定位柱22的高度,主要调整定位柱22在固定柱21上的螺孔位置,即将定位柱22锁固在固定柱21上段的螺孔211内,以提升定位柱22的高度,促使两侧定位柱22高度达到一致,且经由将定位柱22套设在固定柱21内来作为支撑太阳能板4的结构,形成两段式的支架,配合柔性的钢索40而具极佳的缓冲效果,能承受较大的风力,显较传统仅由单一支架对抗强风的支撑性更为理想。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21及定位柱22的结合(请回顾图5),实施例中显示的圆管,然其也可为方管、四边形管或多边形管,主要能供套合并调整高度,而能有效解决地面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变形,既便利又实用。

另外,请再参阅图6所示,该柔性的钢索40拉伸在定位柱22两侧(图中未显示),因此经久使用且长时间晃动,容易导致钢索40疲劳或中间部位变形下垂的问题,造成稳固性较差。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钢索40中段处设置有刚性支架5,以辅助柔性材质的柔性的钢索40支撑力不足的缺失,而该刚性支架5 为角钢、方钢、角铁、C型钢等金属材料,并利用连接装置6将每一刚性支架5 连结在一起,而形成互相紧密相接的刚性支架5,有效加强刚性支架5在钢索 40上的稳固性,而该连接装置6是角钢、方钢、角铁、C型钢等金属材料,也可使用柔性材质,例如:钢索、钢丝绳、钢绳、钢筋……等材料,以补强钢索 40中段较为脆弱的部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固定柱设置在基础层内,再将定位柱套设在固定柱上,而形成两段式的支架,特别降低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冲击,同时也改善钢索中段疲劳或中间部位变形过大的问题,尤其可调节的固定柱,能针对地面沉降进行定位柱的高度调整,有效解决地面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变形、结构撕裂及光电零件破损的问题,其整体具理想的耐风力及耐震的效果,且造价成本较传统支架结构为低,而具极佳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