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42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目前市场上的配电箱有的配有观察窗,有的没有,有观察窗的也仅仅是通过将塑料或者玻璃的透明板塑封在观察口上,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不用打开柜门即可观察箱内的情况,但是目前市场上塑封或者固定的结构,容易损坏,增加更换成本,而且也不方便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观察口进行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且第一空腔通过观察口与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靠近第二空腔的一侧垂直设有滑块,且柜体的内壁上横向设有和滑块位置对应的滑槽,所述滑块远离移动板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设有小球,所述移动板靠近第二空腔的一侧还设有把手,且把手位于观察口内,所述第二空腔的下端连通有流水通道,且流水通道和第二空腔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若干流水孔,所述柜门的侧壁上开设有和流水通道连通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柜门的侧壁上还设有和小球大小相同的小孔,且小孔设置在位于观察口上侧的滑槽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流水通道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0-20度。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上侧设有挡水板,且挡水板和柜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把手移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的移动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同时,带动弹簧和小球移动,弹簧此时为受压力的状态,当小球移动到小孔的位置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小球穿过小孔,对移动板进行固定,此时移动板将观察口遮住,可以防止灰尘进入箱体内,反之,将小球从小孔内压入,移动把手带动移动板移动,即可通过观察口观察箱内的情况,而且通过第二空腔、流水通道、固定块和流水孔的相互配合,可以将进入第二空腔中的水排出,该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不仅仅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观察口,而且结构不易损坏,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十分的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柜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柜门的部分结构主视图。

图中:1柜体、2柜门、3观察口、4隔板、5第一空腔、6第二空腔、7移动板、8滑槽、9滑块、10弹簧、11小球、12把手、13固定块、14流水孔、15流水通道、16挡水板、17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便于调节观察窗的配电箱,包括柜体1,柜体1的一侧铰接有柜门2,柜门2上等距离开设有若干观察口3,观察口3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6,且第一空腔5和第二空腔6之间通过隔板4分隔开,且第一空腔5通过观察口3与第二空腔6连通,第一空腔5的内部设有移动板7,移动板7靠近第二空腔6的一侧垂直设有滑块9,且柜体1的内壁上横向设有和滑块9位置对应的滑槽8,滑块9远离移动板7的一端设有弹簧10,弹簧10远离滑块9的一端设有小球11,移动板7靠近第二空腔6的一侧还设有把手12,且把手12位于观察口3内,第二空腔6的下端连通有流水通道15,流水通道15向下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0-20度,且流水通道15和第二空腔6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开设有若干流水孔14,柜门2的侧壁上开设有和流水通道15连通的通孔,通孔的上侧设有挡水板16,且挡水板16和柜门2连接,柜门2的侧壁上还设有和小球11大小相同的小孔17,且小孔17设置在位于观察口3上侧的滑槽8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把手12移动设置在第一空腔5内的移动板7,带动滑块9在滑槽8内移动,同时,带动弹簧10和小球11移动,弹簧10此时为受压力的状态,当小球11移动到小孔17的位置时,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小球11穿过小孔17,对移动板7进行固定,此时移动板7将观察口3遮住,可以防止灰尘进入箱体内,反之,将小球11从小孔17内压入,移动把手12带动移动板7移动,即可通过观察口3观察箱内的情况,而且通过第二空腔6、流水通道15、固定块13和流水孔14的相互配合,可以将进入第二空腔6中的水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