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以及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4201发布日期:2019-03-02 01:1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以及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以及具备了电动机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变频器控制电动机的情况下,通常为了减少伴随开关(switching)的噪声,而将载波频率设定为较高的频率。然而公知在变频器进行的控制下,会在电动机的轴产生高频感应的电压(轴电压),载波频率越高,则该轴电压越增加。因此支承轴的轴承的外圈与内圈的电位差增大,从而电流容易在轴承流动。这成为轴承的内圈、外圈的轨道面、以及滚动体的滚动面损伤(电蚀)的原因,从而导致轴承的耐久性降低。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机,具备:支承转子的轴的2个轴承、将上述2个轴承相对于定子固定的2个导电性的托架、以及将上述2个托架进行电连接的导通销。另外,转子被分割成外侧铁心和内侧铁心,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电介质层。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模制马达),具备:支承转子的轴的2个轴承、将上述2个轴承相对于定子进行固定的2个导电性的托架、以及将上述2个托架进行电连接的导通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8152号公报(参照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10064号公报(参照图3)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电动机中,由于是将2个托架安装于定子的结构,因此若各托架的安装位置精度较低,则定子与转子的同轴度降低,从而有可能产生噪声和振动。另外,由于需要2个托架,因此部件数量增加,从而成为制造成本上升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蚀的产生,并且抑制噪声以及振动的产生,抑制制造成本上升的电动机。

本发明的电动机具备:转子,其具有轴;定子,其设置为包围转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它们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在轴的轴向上隔开距离地配置;模制树脂部,其覆盖定子并且具有支承第一轴承的轴承支承部;托架,其安装于模制树脂部,用于支承第二轴承并且具有导电性;以及导电部件,其设置为与轴承支承部和以及托架双方抵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轴承被模制树脂部的轴承支承部支承,第二轴承被托架支承,因此能够提高定子与轴的同轴度(即定子与转子的同轴度),从而能够抑制噪声以及振动的产生。另外,导电部件与轴承支承部以及托架抵接,因此轴电流难以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流动,从而能够抑制电蚀的产生。另外,与在定子安装有2个托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制造成本抑制为较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模制定子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定子组装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转子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托架的结构的剖视图(a)和立体图(b)。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模制定子、转子以及托架的关系的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导电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电动机的电流路径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1、2的电动机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本发明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00的结构的剖视图。电动机100例如是无刷dc马达或者步进马达。电动机100具备:具有轴27的转子20、设置为包围转子20的定子42、覆盖定子42的模制树脂部41、以及安装于模制树脂部41的导电性的托架30。定子42和模制树脂部41构成模制定子40。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作为轴27的旋转轴的中心轴线c1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另外,将以轴27的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附图(图3、图5和图6的(b))中用箭头r1表示。另外,将定子42和转子20相对于轴27的中心轴线c1的半径方向简称为“径向”。

轴27从模制定子40向图1的左侧突出,在形成于该突出部的安装部27b例如安装有送风机的叶轮(图11)。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轴27的突出侧(图1的左侧)称为“负荷侧”,将相反侧(图1的右侧)称为“负荷相反侧”。

图2是表示模制定子40的结构的剖视图。如上所述,模制定子40具有定子42和模制树脂部41。定子42具有定子铁心43、安装于定子铁心43的绝缘部(绝缘体)44、以及经由绝缘部44而卷绕于定子铁心43的线圈45。

定子铁心43具有在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呈环状延伸的轭部43a(参照图3)、和从轭部43a向径向内侧(朝向中心轴线c1)延伸的多个齿部43b(参照图3)。该定子铁心43通过将多张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构成。

绝缘部44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热塑性树脂构成。绝缘部44通过与定子铁心43一体成型,或者通过将热塑性树脂的成型体组装于定子铁心43而形成。线圈45经由绝缘部44卷绕于定子铁心43的齿部43b周围。

在定子铁心43安装(或者一体成型)绝缘部44,并进一步卷绕线圈45,由此构成上述的定子42。将在该定子42安装有接下来说明的基板46而成的部件称为定子组装体50。

图3是表示定子组装体50的结构的立体图。基板46相对于定子铁心43配置于轴向的一侧,在此为负荷侧(图3的上方)。沿着基板46的外周形成有多个孔53。在绝缘部44形成有与基板46的孔53卡合的多个突起52。使绝缘部44的突起52卡合于基板46的孔53,通过热熔敷使突起52的前端变形,由此能够将基板46固定于绝缘部44。

在基板46布线有用于向线圈45供给电力的电源导线、和用于传递来自后述的磁传感器47的信号的传感器导线。另外,在基板46组装有:用于驱动电动机100的驱动元件49、和用于将各导线向外部引出的导线引出部件48。

在绝缘部44安装有电连接于线圈45的多个端子54。在基板46形成有与端子54卡合的多个端子插入孔55。设置于绝缘部44的端子54插入并锡焊于基板46的端子插入孔55,由此与基板46电连接。

在基板46的背面侧设置有磁传感器47(图1)。磁传感器47构成检测转子20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电路的一部分。磁传感器47配置为与转子20的传感器磁铁23(后述)对置。磁传感器47基于来自传感器磁铁23的磁通(n/s)的变化,来检测转子20的周向的位置(旋转位置)并输出检测信号。

磁传感器47的检测信号经由设置于基板46的传感器导线,输入设置于基板46或者电动机100的外部的驱动电路。在电动机100为无刷dc马达的情况下,驱动电路基于来自磁传感器47的检测信号,根据转子20相对于定子42的相对旋转位置来控制向线圈45流动的电流。由此能够高效率且低噪声地驱动电动机100。

返回图2,模制树脂部41形成为覆盖定子42(定子铁心43、绝缘部44、线圈45)和基板46的整体。模制树脂部41例如由不饱和聚酯等热固化性树脂构成。模制树脂部41具有:位于定子42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外周面41h、作为定子42的负荷侧(图中左侧)的端面的负荷侧端面41f、以及作为负荷相反侧(图中右侧)的端面的负荷相反侧端面41g。

在模制树脂部41的负荷侧端面41f的径向中央,形成有向轴向突出的作为第一轴承支承部的轴承支承部41a。在轴承支承部41a的内侧形成有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内周面41i,在轴承支承部41a的外侧形成有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外周面41b。在轴承支承部41a的前端部的径向中央形成有供轴27插通的孔41j。在轴承支承部41a内且在孔41j的周围形成有与轴向正交的抵接面41k。

模制树脂部41具有向负荷相反侧端面41g侧开口的插入孔41c。插入孔41c是收容转子20的部分,具有与转子20的外周面对置的圆筒状的内周面41d。插入孔41c的内侧的空间与轴承支承部41a的内侧的空间在轴向上连续。在负荷相反侧端面41g以包围插入孔41c周围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台阶部41e。

在形成模制树脂部41时,将在定子42(定子铁心43、绝缘部44和线圈45)安装有基板46的定子组装体50(图3)设置于模制模具内。然后,将模制树脂部41的构成材料(例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注入模制模具内并进行加热,从而将模制树脂部41与定子组装体50成型为一体。

另外,基板46的强度比较低,因此优选低压成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能够进行低压成型,因此特别优选作为模制树脂部41的构成材料。另外,不饱和聚酯的收缩率较小(因此尺寸变化较小),因而容易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适于轴承支承部41a的形成。

优选在将定子组装体50设置于模制模具并进行合模时,在模制模具设置与基板46的一部分抵接的突起。这样能够抑制成型压力使基板46变形,防止基板46的焊接部的剥离。

图4是表示转子20的结构的剖视图。转子20具有:作为旋转轴的轴27、相对于轴27配置于径向外侧的磁铁22、相对于磁铁22在轴向上相邻配置的传感器磁铁23、以及支承磁铁22和传感器磁铁23的树脂部21。轴27被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均为滚动轴承,并沿轴向隔开距离地配置。

磁铁22是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的磁铁,由含有磁铁粉末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磁铁22以不同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排列的方式被磁化。在此,磁铁22的磁极数为8个。即,转子20的磁极数为8个极。但磁极数不限定于8个极。另外,磁铁22不限定于含有磁铁粉末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体,例如也可以为烧结磁铁。

在磁铁22的轴向的一端部,在此是在负荷侧(图中左侧)的端部设置有保持传感器磁铁23的台座24。在磁铁22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在此是在负荷相反侧(图中右侧)的端部沿周向以等间隔形成有8个凹部22a。在凹部22a形成有用于注入构成磁铁22的热塑性树脂的未图示的浇口。凹部22a距磁铁22的负荷相反侧的端面的深度设定为未图示的浇口处理部不突出的深度。凹部22a在周向上配置于磁极之间,但也可以配置于磁极中心。

传感器磁铁23是由含有磁铁粉末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体构成的环状的磁铁。传感器磁铁23以不同的磁极(n极与s极)沿周向交替排列的方式被磁化。传感器磁铁23的磁极数、极性以及周向的相位与磁铁22相同。传感器磁铁23抵接于台座24并被树脂部21保持。另外,传感器磁铁23不限定于含有磁铁粉末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体,例如也可以为烧结磁铁。

树脂部21具备安装于轴27的外周面的套筒状的内筒部21a、配置于内筒部21a的径向外侧的环状的外筒部21b、以及将内筒部21a与外筒部21b连结的多个(例如8个)肋条部21c。树脂部21由热塑性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成型体构成。

图5是从负荷侧观察转子20的主视图。在树脂部21的内筒部21a贯通有轴27。肋条部21c在以轴27的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从内筒部21a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在周向上相邻的肋条部21c之间形成有中空部21e。另外,肋条部21c的个数不限定于8个。

返回图4,外筒部21b形成为覆盖磁铁22的轴向两端面,保持磁铁22以使其不脱落。构成外筒部21b的树脂也进入磁铁22的凹部22a和台座24的周围。由此能够抑制磁铁22相对于与中心轴线c1正交的面的倾斜。

在轴27的外周面形成有滚花27a。滚花27a与树脂部21的内筒部21a的内周面接触,防止轴27相对于树脂部21的滑动。在轴27的负荷侧的端部例如形成有供送风机的叶轮安装的安装部27b。

第一轴承28配置于转子20的轴向的一侧(负荷侧),被模制树脂部41的轴承支承部41a支承。另外,第二轴承29配置于转子20的轴向的另一侧(负荷相反侧)并由接下来说明的托架30支承。

如图1所示,托架30设置为堵塞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更具体而言,托架30以与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嵌合的方式被压入。

图6的(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托架3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6的(b)是表示托架30的结构的立体图。托架30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构成。作为金属的一个例子,例如存在镀锌钢板,但不限定于镀锌钢板。

托架30具有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旋转体形状。托架30具有配置于径向中央的作为第二轴承支承部的圆筒部31、和在该圆筒部31的周围延伸的圆板部32。

在圆筒部31的内侧形成有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内周面31a,在圆筒部31的外侧形成有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外周面。以堵塞圆筒部31的前端部(在图6的(a)中为右端部)的方式形成有壁部31c,在该壁部31c的中央形成有孔31b。

圆板部32在与中心轴线c1正交的面内延伸。在该圆板部32形成有作为被卡合部的槽部33。槽部33在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形成为环状。槽部33从圆板部32向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侧(在图6的(a)中为左侧)突出。槽部33例如具有矩形状的截面。槽部33的外周部33a被压入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因此槽部33的外周部33a的外径比插入孔41c的内径大出相当于压入量(因压入产生的弹性变形量)的量。

在圆板部32的比槽部3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环状的外延部34。该外延部34是与形成于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周围的台阶部41e(图2)抵接的部分。

图7是表示模制定子40、转子20以及托架30的关系的图。转子20从轴向的一侧(图7的右侧)插入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内。转子20的轴27的前端贯通模制树脂部41的孔41j。第一轴承28与轴承支承部41a的抵接面41k抵接,在轴承支承部41a内被支承。另外,第一轴承28的外圈的外周面与轴承支承部41a的内周面41i抵接。

在转子20插入到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的状态下,磁铁22的外周面与定子铁心43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另外,传感器磁铁23与磁传感器47在轴向上对置。第二轴承29沿轴向从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突出。

托架30通过将槽部33的外周部33a压入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由此安装于模制定子40。此时,借助金属制的托架30的弹力,将槽部33的外周部33a按压于模制树脂部41的内周面41d,从而托架30被可靠地保持。此时,第二轴承29在托架30的圆筒部31内被支承。即,第二轴承29的外圈的外周面与圆筒部31的内周面31a抵接。

具有轴承支承部41a的模制树脂部41与定子42(定子铁心43、绝缘部44和线圈45)成型为一体。因此能够获得定子42与轴承支承部41a的较高的同轴度(同心度)。其结果能够获得定子42与转子20较高的同轴度,能够抑制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另外,与利用与模制树脂部41分体的部件构成轴承支承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减少制造成本。

接下来,对将模制定子40的轴承支承部41a与托架30连接的导电部件60进行说明。导电部件60由能够弹性变形且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例如金属构成。图8是示意地表示导电部件60的形状的立体图。

导电部件60具有与模制定子40的轴承支承部41a的外周面41b(图2)抵接的环状的第一导电环(第一环状部分)61、与托架30的圆筒部31的外周面(图6)抵接的第二导电环(第二环状部分)62、和将这些导电环进行电连接的连结部68。如图8所示,第一导电环61、第二导电环62以及连结部68形成为一体。在此,导电部件60在将带状的部件弯折而成的连结部68的两端具有形成有第一导电环61和第二导电环62的结构。

第一导电环61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第一导电环61的轴向长度与模制定子40的轴承支承部41a的轴向长度相同,或者稍短于模制定子40的轴承支承部41a的轴向长度。第二导电环62也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第二导电环62的轴向长度与托架30的圆筒部31的轴向长度相同,或者稍短于托架30的圆筒部31的轴向长度。

连结部68沿着模制树脂部41的两端面41f、41g以及外周面41h而从第一导电环61延伸至第二导电环62。更具体而言,连结部68具有从第一导电环61沿着模制树脂部41的负荷侧端面41f(图2)延伸的第一连结部63、沿着模制树脂部41的外周面41h(图2)延伸的第二连结部64、和沿着模制树脂部41的负荷相反侧端面41g(图2)延伸至第二导电环62的第三连结部65。在第三连结部65形成有与托架30的槽部33卡合的卡合部66。卡合部66例如是将第三连结部65的一部分弯折而成的折弯部,但不限定于弯折部。

在图1中,在将导电部件60安装于模制定子40时,首先将托架30压入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之后一边使连结部68弹性变形、一边使第一导电环61嵌合于轴承支承部41a的外周,接下来,使第二导电环62嵌合于托架30的圆筒部31的外周。

若使第一导电环61与模制树脂部41的轴承支承部41a嵌合,并使第二导电环62与托架30的圆筒部31嵌合,则连结部68被按压于模制树脂部41的外周面41h。另外,导电部件60的卡合部66与托架30的槽部33卡合。另外,借助导电部件60的弹力,将托架30的外延部34按压于模制树脂部41的台阶部41e。

导电部件60的卡合部66与托架30的槽部33卡合,因此能够将连结部68安装为不从模制定子40浮起,能够使外观美观。另外,凭借导电部件60的卡合部66与托架30的槽部33卡合的深度,能够吸收连结部68的长度的差异。

接下来,对该实施方式1的防止电蚀(轴承损伤)的效果进行说明。第一导电环61与模制定子40的轴承支承部41a的外周面41b抵接,由此在轴承支承部41a流动的高频电流向第一导电环61流动。另外,通过使第二导电环62与托架30抵接,由此第一导电环61和托架30经由连结部68而电连接。

此外,托架30、第二导电环62以及第二轴承29分别具有导电性,因此第二导电环62与托架30抵接,由此第二导电环62和第二轴承29被电连接。第一导电环61和第二导电环62由连结部68电连接,因此相对于高频电流,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经由导电部件60而相互电连接。

在通过变频器驱动电动机100的情况下,以抑制伴随开关的噪声为目的,大多将变频器的载波频率设定为高于可听频率的频率。然而,若载波频率增高,则因高频感应而产生的电压(轴电压)增加,从而产生高频电流(轴电流)。

图9是用于说明电动机100的轴电流的路径的示意图。在此,将作为向线圈45供给电流的电流供给源的基板46作为轴电流的起点进行说明。当在模制定子40不设置导电部件60的情况下,轴电流如图9中用黑色箭头表示的那样,从基板46按线圈45、定子铁心43、线圈45、托架30、第二轴承29、轴27以及第一轴承28的顺序流动,并返回基板46。这样,电流在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流动,因此有可能产生电蚀。

与此相对,当在模制定子40设置有导电部件60的情况下,如图9中用白色箭头表示的那样,轴电流从基板46按照线圈45、定子铁心43、线圈45、托架30以及导电部件60的顺序流动,并返回基板46。因此电流难以在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流动,从而能够抑制电蚀的产生。

特别是由于导电部件60与模制树脂部41的轴承支承部41a的外周面41b抵接,因此相对于轴电流(高频电流),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成为通过导电部件60电连接的状态,难以产生第一轴承28与第二轴承29的电位差。其结果在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电流进一步难以流动,能够抑制电蚀的产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覆盖定子42的模制树脂部41设置支承第一轴承28的轴承支承部41a,将支承第二轴承29的托架30安装于模制定子40,进一步设置与轴承支承部41a和托架30抵接的导电部件60,因此能够减少在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流动的电流。其结果,能够抑制在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流动的电流引起的电蚀的产生。

另外,在模制树脂部41形成有轴承支承部41a,因此能够获得定子42与轴27的较高的同轴度。其结果,能够获得定子42与转子20的较高的同轴度,从而能够提高电动机100的旋转精度,抑制噪声和振动的产生。此外,与用和模制树脂部41分体的部件构成轴承支承部41a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减少制造成本。

另外,模制树脂部41具有转子20用的插入孔41c,在插入孔41c安装有托架30,因此向插入孔41c插入转子20,继续安装托架30,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电动机100的组装。

另外,导电部件60具有与轴承支承部41a的外周面41b抵接的第一导电环61,因此能够使轴承支承部41a与第一导电环61充分抵接。由此,能够使在轴承支承部41a流动的轴电流,不向第一轴承28流动,而向导电部件60流动。

另外,导电部件60具有与托架30的圆筒部31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导电环62,因此能够使圆筒部31与第二导电环62充分抵接。由此能够使在托架30流动的轴电流不向第二轴承29流动,而向导电部件60流动。

另外,导电部件60具有将第一导电环61与第二导电环62连结的连结部68,因此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将第一导电环61与第二导电环62电连接。

另外,导电部件60的连结部68设置为沿着模制树脂部41的外周面41h延伸,因此能够从模制树脂部41的外侧安装导电部件60,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导电部件60的安装。

另外,导电部件60的卡合部66与托架30的槽部33(被卡合部)卡合,因此能够将导电部件60保持为不从模制定子40脱落。

另外,托架30的槽部33形成为朝向模制树脂部41的插入孔41c的内部突出,因此也能够兼作托架30向插入孔41c固定的固定部件,能够使托架30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导电部件60和托架30均由金属构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向第一轴承28与第二轴承29流动的电流。

另外,模制树脂部41由热固化性树脂构成,因此能够以比较低的成型压力将模制树脂部41与定子组装体50(包括强度比较低的基板46)成型为一体。

另外,转子20具有安装于轴27的树脂部21、和支承于树脂部21的磁铁22,因此与使用了由电磁钢板构成的转子铁心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经由了转子20的轴电流。

另外,在此是将模制树脂部41的轴承支承部41a配置于负荷侧,将托架30配置于负荷相反侧,但不限定于这样的配置。即,也可以将模制树脂部41的轴承支承部41a配置于负荷相反侧,将托架30配置于负荷侧。

另外,转子20不限定于在树脂部21安装有磁铁22和传感器磁铁23,也可以代替树脂部21而使用由电磁钢板形成的转子铁心。但使用树脂部21的情况下轴电流的路径变少,因此有利于轴电流的抑制。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01的结构的剖视图。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01在导电部件60a的结构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00(图1)不同。在图10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2的导电部件60a具有第一导电环61和连结部68(第一连结部63、第二连结部64以及第三连结部65),但不具有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第二导电环62(图8)。导电部件60a的第三连结部65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卡合部66,但该卡合部66成为第三连结部65的终端。

导电部件60a和托架30均具有导电性。因此即使导电部件60a不到达至托架30的圆筒部31,只要与托架30的至少一部分抵接,则导电部件60a与第二轴承29就电连接。

因此,即使使用该实施方式2的导电部件60a,轴电流也从基板46按照线圈45、定子铁心43、线圈45、托架30以及导电部件60的顺序流动,并返回基板46。其结果,能够减少向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流动的电流,能够抑制电蚀的产生。另外,导电部件60a具有与托架30的槽部33卡合的卡合部66,因此能够将导电部件60a固定为不从模制定子40脱落。其他结构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导电部件60a具有与模制树脂部41的轴承支承部41a抵接的第一导电环61、和将第一导电环61与托架30连接的连结部68,因此能够减少在第一轴承28和第二轴承29流动的电流,能够抑制电蚀的产生。另外,导电部件60a不具有第二导电环62,因此能够使导电部件60a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模制树脂部41具有轴承支承部41a,因此能够获得定子42与轴27的较高的同轴度,能够提高电动机100的旋转精度,抑制噪声和振动的产生。此外,导电部件60a具有与托架30的槽部33卡合的卡合部66,因此能够将导电部件60a可靠地安装于模制定子40。

另外,导电部件60(60a)的形状不限定于图1、图8、图10所示的形状,只要是与模制树脂部41的轴承支承部41a和托架30抵接的形状即可。

<空调装置>

接下来,对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00、101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能够应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00、101的空调装置的结构例300的图。

空调装置300具备室外机301、室内机302以及将它们连接的制冷剂配管303。室外机301具备第一风扇(送风机)305、和使第一风扇305的叶轮旋转的第一电动机306。室内机302具备第二风扇307、和使第二风扇307的叶轮旋转的第二电动机308。另外,图11也示出在室外机301中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309。

第一电动机306和第二电动机308的至少一方,由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电动机100或者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电动机101构成。如上所述,电动机100、101能够抑制电蚀的产生,并且抑制噪声和振动的产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因此能够提高空调装置300的性能和品质,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

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电动机100、101也能够搭载于空调装置以外的电气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或者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20…转子;21…树脂部;21a…内筒部;21b…外筒部;21c…肋条部;21e…中空部;22…磁铁;22a…凹部;23…传感器磁铁;24…台座;27…轴;27a…滚花;28…第一轴承;29…第二轴承;30…托架;31…圆筒部;31a…内周面;31b…孔;31c…壁部;32…圆板部;33…槽部(被卡合部);33a…外周部;34…外延部;40…模制定子;41…模制树脂部;41a…轴承支承部;41b…外周面;41c…插入孔;41d…内周面;41e…台阶部;41f…负荷侧端面;41g…负荷相反侧端面;41h…外周面;41i…内周面;41j…孔;41k…抵接面;42…定子;43…定子铁心;43a…轭部;43b…齿部;44…绝缘部;45…线圈;46…基板;47…磁传感器;48…导线引出部件;49…驱动元件;50…定子组装体;52…突起;53…孔;54…端子;55…端子插入孔;60、60a…导电部件;61…第一导电环(第一环状部分);62…第二导电环(第二环状部分);63…第一连结部;64…第二连结部;65…第三连结部;66…卡合部;68…连结部;100、101…电动机;300…空调装置;301…室外机;302…室内机;305…第一风扇(送风机);306…第一电动机;307…第二风扇(送风机);308…第二电动机;309…压缩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