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用配线部件及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768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用配线部件及电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用配线部件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历来,使用于电动机的绕组,存在由于浪涌电压而产生发电导致绕组的耐久性劣化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通过研究涂布于导体的绝缘材料,或使涂布于导体的绝缘材料的膜厚增厚等,来抑制放电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联的其他的现有技术信息,还有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82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709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使用成本高的绝缘材料因此存在绕组的成本增加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绝缘材料的膜厚增厚存在绕组大型化的可能性。

此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浪涌电压产生的放电的同时能够抑制绕组的成本及绕组的大型化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及电动机。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电动机用配线部件,是设置于被提供位相分别相差120°的u相、v相以及w相的驱动电流的电动机中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所述电动机包括提供所述u相驱动电流的u相绕组、提供所述v相驱动电流的v相绕组以及提供所述w相驱动电流的w相绕组,其中,所述电动机用配线部件包括:u相配线部,其与所述u相绕组电连接的同时,具有用于与提供所述u相驱动电流的u相供电电路连接的u相供电端子,以将来自所述u相供电电路的所述u相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u相绕组;v相配线部,其与所述v相绕组电连接的同时,具有用于与提供所述v相驱动电流的v相供电电路连接的v相供电端子,以将来自所述v相供电电路的所述v相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v相绕组;w相配线部,其与所述w相绕组电连接的同时,具有用于与提供所述w相驱动电流的w相供电电路连接的w相供电端子,以将来自所述w相供电电路的所述w相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w相绕组;以及环状的磁性体磁芯,其一并覆盖所述u相配线部、所述v相配线部以及所述w相配线部。

另外,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具有上述电动机用配线部件的电动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因浪涌电压产生放电,同时能够降低绕组的成本以及绕组的大型化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及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电动机用配线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电动机用配线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电动机用配线部件中的配线部的立体图。

图5是将磁性体磁芯与保持部进行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2的a-a线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机,2…转子,3…定子,31…磁芯,32…绕组,32u…u相绕组,32v…v相绕组,32w…w相绕组,4…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1…u相配线部,42…v相配线部,43…w相配线部,413…u相供电端子,423…v相供电端子,433…w相供电端子,5…磁性体磁芯,6...保持部,7…主体保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简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电动机l是作为例如电动汽车等车辆行驶用的驱动电源而使用的,包括作为旋转部的转子2、作为固定部的定子3和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

转子2包括:旋转轴21,其受到省略图示的轴承的支撑以与定子3在同轴上能够旋转;圆筒状的磁铁22,其固定在旋转轴21的外周面上,沿着其圆周方向交互地磁化n极以及s极。

定子3包括环状配置的由软磁体形成的多个磁芯31和卷绕在磁芯31的外周卷绕的绕组32。

本实施方式中,24个磁芯31以图1所示的旋转轴21的旋转轴线o为中心环状地配置。这24个磁芯31由8个u相磁芯31u、8个v相磁芯31v以及8个w相磁芯31w构成,沿着图1所示的转子2的旋转方向r,分别地,在与u相磁芯31u相邻处配置v相磁芯31v,在与v相的磁芯31v相邻处配置w相磁芯31w,另外,在与w相磁芯31w相邻处配置u相磁芯31u。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多个(24个)磁芯31的各个为单独个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多个磁芯31也可以一体形成。

在u相磁芯31u上,作为绕组32卷绕固定有u相绕组32u。在v相磁芯31v上,作为绕组32卷绕固定有v相绕组32v。在w相磁芯31w上,作为绕组32卷绕固定有w相绕组32w。

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包括u相配线部41、v相配线部42、w相配线部43以及中性相配线部44。u相配线部41与u相绕组32u、v相配线部42与v相绕组32v、w相配线部43与w相绕组32w分别电连接。对于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后续进行详细说明。

u相绕组32u的两端部之中,一侧端部321u与u相配线部41电连接,另一端部322u与中性相配线部44电连接。同样地,v相绕组32v的两端部之中,一侧端部321v与v相配线部42电连接,另一端部322v与中性相配线部44电连接。另外,同样地,w相绕组32w的两端部之中,一侧端部321w与w相配线部43电连接,另一端部322w与中性相配位部44电连接。

通过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向电动机l提供位相各相差120°的u相、v相及w相的驱动电流。u相配线部41具有用于与提供u相驱动电流的u相供电电路(未图示)连接的u相供电端子413,将来自u相供电电路的u相驱动电流提供给u相绕组32u。v相配线部42具有用于与提供v相驱动电流的v相供电电路(未图示)连接的v相供电端子423,将来自v相供电电路的v相驱动电流提供给v相绕组32v。w相配线部43具有用于与提供w相驱动电流的w相供电电路(未图示)连接的w相供电端子433,将来自w相供电电路的w相驱动电流提供给w相绕组32w。

由此,电动机1中,通过u相配线部41将u相驱动电流提供给u相绕组32u,通过v相配线部42将v相驱动电流提供给v相绕组32v,通过w相配线部43将w相驱动电流提供给w相绕组32w。u相供电电路、v相供电电路及w相供电电路,例如,可以是从省略图示的逆变器延伸出的线束电缆这样的电缆。另外,例如,在电动机1与逆变器为一体构成的情况下,u相供电电路、v相供电电路及w相供电电路,可以是从逆变器延伸出的母线端子。

当u相绕组32u、v相绕组32v及w相绕组32w被提供位相分别相差120°的u相、v相及w相驱动电流时,定子3中产生旋转磁场,磁铁22由于该旋转磁场产生的吸引力和反作用力而受到旋转力,使旋转轴21以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即,转子2由于对u相绕组32u、v相绕组32v及w相绕组32w通电所产生的磁力,相对于定子3发生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位相分别相差120°”,除了位相差确实为120°的情况之外,还包括位相差从120°偏离数度的情况。

另外,在车辆减速时,由于旋转轴21及磁右22的旋转在各绕组32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输出至逆变器。该电流由逆变器从交流转换为直流,作为充电电流提供给省略图示的蓄电池。

1.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的说明

图2及图3是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的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平行于旋转轴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简称作轴向。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与该轴向垂直的方向简称作径向,将与轴向及径向垂直的方向简称作周向。

如图2及图3所示,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中的u相配线部41、v相配线部42及w相配线部43由集电环形成,该集电环包括在周向上延伸形成为环状的主体部410、420、430,以及设置在主体部410、420、430上且与绕组32(u相绕组32u、v相绕组32v及w相绕组32w)相连接的多个连接部411、421、43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及图3中省略了中性相配线部44。

更具体而言,u相配线部41一体形成有形成为环状的主体部410、连接于u相绕组32u的一侧端部321u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连接部411以及从主体部410在轴向上而竖立形成的供电部412。在供电部412上设置有与u相供电电路(电缆等)连接的u相供电端子413。

v相配线部42一体形成有形成为环状的主体部420、连接于v相绕组32v的一侧端部321v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连接部421以及从主体部420在轴向上竖立而形成的供电部422。在供电部422上设置有与v相供电电路(电缆等)连接的v相供电端子423。

w相配线部43一体形成有形成为环状的主体部430、连接于w相绕组32w的一侧端部321w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连接部431以及从主体部420在轴向上竖立而形成的供电部432。在供电部432上设置有与w相供电电路(电缆等)连接的w相供电端子433。

图4是u相配线部41、v相配线部42及w相配线部43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各配线部41~43使用在线状的中心导体400a上被覆有绝缘体400b而形成的绝缘电线,将成为连接部411、421、431部分的绝缘体400b除去的绝缘电线弯曲成环状来形成。该绝缘电线的两端部成为供电部412、422、43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导体400a是由单芯的铜等形成的金属线状体,配线部41~43经过塑性变形来形成,具有不会因自重而发生变形的刚性。

各配线部41~43的连接部411、421、431,由除去了绝缘体400b的露出了单线的中心导体400a的部分形成。u相配线部41的多个连接部411通过弯曲中心导体400a而从主体部410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同样地,v相配线部42的多个连接部421通过弯曲中心导体400a而从主体部420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另外,同样地,w相配线部43的多个连接部431通过弯曲中心导体400a而从主体部430向径向的内侧突出。

各连接部411、421、431形成为向着径向内侧呈凸状的大致u字状(本实施方式中为ω字状),在其中空部分在插通有绕组32u、32v、32w的一侧端部321u、321v、321w的状态下进行热铆接(熔接),由此使得绕组32u、32v、32w与配线部41~43电连接。

u相配线部41的多个连接部411、v相配线部42的连接部421及w相配线部43的连接部431,设置为在轴向上不重叠,且在周向上的间隔分别相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设置为间隔分别相等,也可以不完全相等,例如也可以偏差0.1mm~2.0mm左右。

u相配线部41的供电部412具有向着径向外侧延伸的1对延伸部延在部412a,和从该1对延伸部412a的前端部向轴向竖立而形成的1对竖立部412b。在1对竖立部412b中的从绝缘体400b露出的中心导体400a上连接有u相供电端子413,通过该u相供电端子413提供u相驱动电流。

同样地,v相配线部42的供电部422具有向着径向外侧延伸的1对延伸部延在部422a,和从该1对延伸部422a的前端部向轴向竖立而形成的1对竖立部422b。在1对竖立部422b中的从绝缘体400b露出的中心导体400a上连接有v相供电端子423,通过该v相供电端子423提供v相驱动电流。

另外,同样地,w相配线部43的供电部432具有向着径向外侧延伸的1对延伸部延在部432a,和从该1对延伸部432a的前端部向轴向竖立形成而的1对竖立部432b。在1对竖立部432b中的从绝缘体400b露出的中心导体400a上连接有w相供电端子433,通过该w相供电端子433提供w相驱动电流。

另外,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具有保持各配线部41~43的主体部410、420、430且相互固定的多个主体保持部7。主体保持部7是将绝缘性树脂进行注模而形成的树脂的一体成型品,以一并覆盖各配线部41~43的主体部410、420、430的周围(一并覆盖各主体部410、420、430在周向上的一部分)。作为用于主体保持部7的绝缘性树脂,可以使用例如pps(聚苯硫醚)。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此处为24个)主体保持部7沿着主体部410、420、430的周向等间隔配置。另外,多个主体保持部7分别设置为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接部411、421、431之间。

2.磁性体磁芯的说明

图5为将磁性体磁芯与保持部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6为图2的a-a线横截面图。

如图5及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进一步包括环状的磁性体磁芯,以一并覆盖u相配线部41、v相配线部42以及w相配线部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为一并覆盖各配线部41~43的供电部412、422、432中的竖立部421b、422b、432b的周围。即,磁性体磁芯5设置在供电端子413、423、433与连接部411、421、431之间。

当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为覆盖各配线部41~43时,配线部41~43的中心导体400a与磁性体磁芯5之间电磁结合,增加了阻抗。输入至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的浪涌电压,由该阻抗和绕组32的阻抗分压后施加,因此,通过设置磁性体磁芯5,可以抑制施加至绕组32上的浪涌电压。其结果,可以抑制在绕组32发生放电导致绕组32的耐久性劣化的问题。

进一步,除去浪涌电压或干扰后的u相、v相及w相的驱动电流的合计值为零,因此,通过设置一并覆盖各配线部41~43的磁性体磁芯5,从而使得要对磁性体磁芯5进行磁化的磁场减小。其结果,磁性体磁芯难以磁饱和,另外,能够抑制磁性体磁芯5的发热。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可以考虑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在主体部410、420、430上,但在此情况下是存在如下情形,即:在设置磁性体磁芯5的上游侧(供电端子413、423、433侧)如果驱动电流的一部分被分流来提供给绕组32,则磁性体磁芯5所覆盖部分的驱动电流的合计值将不再为零,从而存在不能充分获得上述效果的情况。由此,期望相对于驱动电流分流给绕组32的位置(这里是连接部411、421、431)而言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在供电端子413,423,433侧,以一并覆盖各配线部41~43。即,期望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为一并覆盖在多个连接部411、421、431之中离供电端子413、423、433最近的连接部411、421、431与供电端子413、423、433之间的各配线部41~43。

进一步,通过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为覆盖各配线部41~43,由磁性体磁芯5与中心導体400a构成的感应器,作为防止高频电流的低频滤波器而工作,因此,使得高频干扰衰减,从而可以同时降低从各配线部41~43、与各配线部41~43连接的供电电路放射出的电磁干扰。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磁性体磁芯5,使用由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形成的材料。所谓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是指将非晶态合金进行结晶化,从而使得强磁性相纳米结晶颗粒分散在残存的非晶相中的材料。

此处,作为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使用ファインメット(注册商标,finemet)。由ファインメット(注册商标,finemet)形成的磁性体磁芯5,例如,将以fe(-si)-b为基体成分,在其中添加有微量的cu和nb、ta、mo、zr等元素,使该合金熔融液体通过单辊法等超急速冷却法首先形成厚度为约20μm的非晶金属薄帯,将其成形为磁芯形状(此处,为一并覆盖各配线部41~43的环状)后,在结晶化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使其结晶化,由此形成。磁性体磁芯5中的结晶粒径为约10nm。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磁性体磁芯5,也可以使用ファインメット(注册商标,finemet)以外的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例如nanomet(注册商标)。

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与历来使用的软铁素体等软磁性材料相比,具有较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优异的软磁特性(高透磁率、低铁心损耗特性)。由此,作为磁性体磁芯5通过使用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可以使得磁性体磁芯5的小型化成为可能。其结果,能够抑制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的大型化以及质量的增加,即使在安装有磁性体磁芯5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整体维持为紧凑且轻量。磁性体磁芯5的大小(厚度以及长度),可以考虑所使用的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的特性等,适当设计以得到预期的特性。

另外,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与历来使用的软铁素体等软磁性材料相比,具有可以抑制am收音机等收音机所使用的频段的电磁干扰的特性。在车辆中,由于通过am收音机等提供道路信息等,尤其是在车辆中适用了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的请款下,可以说抑制收音机所使用的频段下的电磁干扰的效果很大。

但是,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具有如下特性,即当受到来自外部的应力时,磁特性易于发生变化。为此,在使用由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体磁芯5的情况下,有必要构成为使得磁性体磁芯5不受来自外部的应力。

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具有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的保持部6,其一并覆盖u相配线部41、v相配线部42以及w相配线部43,并保持u相配线部41和v相配线部42以及w相配线部且相互固定,磁'性体磁芯5设置在保持部6上。作为保持部6所使用的绝缘性树脂,优选使用难以因外力发生变形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pps(聚苯硫醚)、pa(聚酰胺)、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工程塑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6包括主体部(保持主体部)61以及盖部62;保持主体部61具有一并保持多个配线部41、42、43的横截面为长圆形的内侧保持部61a和覆盖内侧保持部61a的外壁部61b,并在内侧保持部61a与外壁部61b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磁性体磁芯5的收纳槽63;盖部62设置为堵塞主体部61中的收纳槽63的开口。磁性体磁芯5收纳在保持部6的主体部61中的收纳槽63内。

作为抑制在磁性体磁芯5上从外部施加应力的结构,优选地,内侧保持部61a的厚度为1.0mm以上。此处,内侧保持部61a的厚度是指从配线部41~43的外周面至内侧保持部61a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另外,外壁部61b的厚度也优选为1.0mm以上。

从更加抑制对磁性体磁芯5施加来自外部的应力这以观点出发,优选地,主体部61比磁性体磁芯5更硬。详细地,优选内侧保持部61a及外壁部6lb比磁性体磁芯5更硬。此处所说的“内侧保持部61a比磁性体磁芯5更硬”是指,在把持内侧保持部61a的两端进行折弯时,相比于把持与内侧保持部61a相同长度的磁性体磁芯5的两端进行折弯时,更加难以折弯。另外,“外壁部61b比磁性体磁芯5更硬”是指,在把持外壁郡61b之中厚度最薄部分的两端进行折弯时,相比于把持与该部分相同长度的磁性体磁芯5的两端进行折弯时,更难以折弯。

通过使主体部61成为这样的结构,可以更加降低由于车辆振动或电动机1的振动等引起的施加在磁性体磁芯5上的应力。由此,作为磁性体磁芯5,例如,即使使用当施加应力时磁特性易于发生变化的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磁特性的变化。

保持部6的主体部61由树脂注模成型形成,以覆盖各配线部41~43的供电部412、422、432(覆盖除了竖立部421b、422b、432b的供电端子413、423、433侧的端部(称作前端部)之外的部分),与各配线部一体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6的主体部611与在主体部61的紧下方设置的3个主体保持部7一体形成。主体部61兼具如下作用,即:保持各配线部41~43与磁性体磁芯5并相互固定的作用,和覆盖磁性体磁芯75的周围保护磁性体磁芯5,抑制磁性体磁芯5的磁特性的劣化的作用。

收纳槽63用于收纳磁性体磁芯5。在作为主体部61的供电端子413、423、433侧的表面的上表面上,收纳槽63形成为堵塞供电端子413、423、433侧的开口。

盖部62发挥抑制收纳在收纳槽63中的磁性体磁芯5的脱落,保护磁性体磁芯5的作用。盖部62形成为板状,在盖部62上形成有用于插通竖立部421b、422b、432b的前端部的贯通孔621。盖部62在贯通孔621中插通有各配线部41~43的竖立部421b、422b、432b的前端部,同时,安装在主体部61的上表面。将盖部62固定在主体部61上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例如,可以使用粘结剂将盖部62粘结固定在主体部61上,也可以通过使用矛钩(ランス)等锁定机构将盖部62固定在主体部6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磁性体磁芯5收纳在主体部61的收纳槽63内之后,将盖部62安装在主体部61上,此后,在竖立部421b、422b、432b的前端部,分别通过压胶(加締め)等固定供电端子413、423、433。如此,保持部6兼具保持各配线部41~43与磁性体磁芯5并维持相对位置关系的作用,以及保护磁性体磁芯5抑制因施加在磁性体磁芯5上的外力引起的磁特性的变化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嵌件成形将磁性体磁芯5与保持部6一体设置。但是,在此情况下,存在由于成型保持部6的树脂压力引起磁性体磁芯5的磁特性劣化的风险。为此,为了抑制磁性体磁芯5的磁特性的劣化,优选构成为将磁性体磁芯5收纳在预先通过注模等形成的主体部61的收纳槽63内。

3.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具有一并覆盖u相配线部41和v相配线部42以及w相配线部43的环状的磁怯体磁芯5。

通过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为覆盖各配线部41~43,能够抑制施加在绕组32上的浪涌电压,从而抑制在绕组32发生放电而引起的绕组32的耐久性劣化。另外,由于u相、v相及w相的驱动电流合计值为零,通过将磁性体磁芯5设置为一并覆盖各配线部41~43,磁性体磁芯5难以磁饱和,从而可以抑制磁性体的发热。其结果,可以使磁性体磁芯5小型化,将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整体紧凑化。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不像现有方法那样,作为绕组32的绝缘材料而使用昂贵的材料,或使得绝缘材料的膜厚增厚,也能够实现下述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即能够抑制因浪涌电压产生放电,在抑制因浪涌电压产生的放电的同时,能够降低绕组32的成本以及绕组32的大型化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性体磁芯5由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形成。通过使用由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体磁芯5,与历来使用的铁素体磁芯等相比,能够实现磁性体磁芯5的小型化、轻量化,即使在设置磁性体磁芯5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电动机配线部件4整体的小型且轻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磁性体磁芯5以一并覆盖各配线部41~43”,且由于“磁性体磁芯5由纳米结晶软磁性材料形成”,因此,通过其协同效果,使得磁性体磁芯5的更小型化、轻量化成为可能,能够实现在作为搭载对象的车辆上的搭载性良好的紧凑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

4.实施方式总结

接下来,对于基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把握的技术思想,援引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等进行记载。但是,以下记载中的各附图标记等,不是用于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于实体方式中具体示出的部件等。

[1]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是设置于提供位相分别相差120°的u相、v相以及w相的驱动电流的电动机(1)中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所述电动机(1)包括提供所述u相驱动电流的u相绕组(32u)、提供所述v相驱动电流的v相绕组(32v)以及提供所述w相驱动电流的w相绕组(32w),其中,所述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包括:

u相配线部(41),其与所述u相绕组(32u)电连接的同时,具有用于与提供所述u相驱动电流的u相供电电路连接的u相供电端子(413),以将来自所述u相供电电路的所述u相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u相相绕组(32u);

v相配线部(42),其与所述v相绕组(32v)电连接的同时,具有用于与提供所述v相驱动电流的v相供电电路连接的v相供电端子(423),以将来自所述v相供电电路的所述v相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v相绕组(32v);

w相配线部(43),其与所述w相绕组(32w)电连接的同时,具有用于与提供所述w相驱动电流的w相供电电路连接的w相供电端子(433),以将来自所述w相供电电路的所述w相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w相绕组(32w);以及

环状的磁性体磁芯(5),其一并覆盖所述u相配线部(41)、所述v相配线部(42)以及所述w相配线部(43)。

[2]如[1]项记载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所述磁性体磁芯(5)由纳米结晶软磁材料形成。

[3]如[1]项或[2]项所述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包括由树脂形成的保持部(6),所述保持部(6)一并覆盖所述u相配线部(41)、所述v相配线部(42)以及所述w相配线部(43),并保持所述u相配线部(41)、所述v相配线部(42)以及所述w相配线部(43),其中,所述磁性体磁芯(5)设置在所述保持部(6)中。

[4]如[3]项所述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所述保持部(6)包括保持主体部(61),所述保持主体部(61)包括一并保持所述u相配线部(41)、所述v相配线部(42)以及所述w相配线部(43)的内侧保持部(61a),和覆盖所述内侧保持部(61a)的外壁部(61b),在所述内侧保持部(61a)与所述外壁部(61b)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磁性体磁芯(5)的收纳槽(63)。

[5]如[4]项所述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所述内侧保持部(61a)及所述外壁部(61b)比所述磁性体磁芯(5)更硬。

[6]如[4]项或[5]项所述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包括盖部(62),所述盖部(62)设置在所述保持主体部(61)中以堵塞所述收纳槽(63)的开口。

[7]如[1]项至[6]项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所述u相配线部(41)、所述v相配线部(42)以及所述w相配线部(43)由集电环形成,所述集电环具有形成为环状的主体部(410、420、430)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410、420、430)且与所述u相绕组(32u)、所述v相绕组部(32v)或所述w相绕组(32w)连接的多个连接部(411、421、431)。

[8]具有[1]项至[7]项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的电动机(1)。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是用于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另外,需要留意的是,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所有的特征组合,并不都是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必须手段。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电动机用配线部件4的各配线部41~43为集电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各配线部41~43也可以不形成为环状,例如,可以为连接绕组32的一侧端部与接线端子的电力线。另外,也可以直接设置用于将绕组32的端部与供电电路连接的供电端子413、423、433。在此情况下,引出卷绕在磁芯31上的绕组32的端部,在该引出的绕组32的端部设置供电端子413、423、433,该从磁芯引出的绕组32的一部构成配线部41~4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