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42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切割方式而对输电线路进行除障作业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超高压大容量输电线路越建越多,线路穿越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由于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运行,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台风过后异物刮到输电线路上;放风筝时误操作悬挂在输电线路上,由此造成线路舞动、闪络、烧伤,甚至断线倒杆等状况,使电网结构遭到破坏,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现有技术对于输电线路的清障所采用的传统方法是停电检修或带电作业,由作业人员依靠绝缘软梯、绝缘棒和屏蔽服等工器具攀登到高处输电线进行人工清障,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高,安全风险大,工作效率低,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断电还会导致经济损失。还有一些采用线路清障机器人,通常需要使用吊车摆放机器人,或人工搬运、安装机器人,操作复杂工作量较大,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时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实现作业人员不进入高压强电场,轻巧、简便、快速处理带电异物的除障装置,以确保输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工作效率较高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包括设置于输电线路上并能够通过遥控而实现沿所述输电线路移动的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切割系统;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滑车、安装于所述滑车上且能够无线通信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的控制器、为所述控制器供电的电池、设置于所述滑车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相信号连接的滑车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滑车上并与所述滑车驱动器相连接的行走轮、安装于所述滑车上并沿所述输电线路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行走轮的前后两侧的两个从动轮、将所述滑车与所述输电线路相导电连接的导电装置;

所述切割系统包括与所述滑车相连接的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相信号连接的切割驱动器、与所述切割驱动器相连接的切割片,所述切割片在所述输电线路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行走轮前侧的所述从动轮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滑车的上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滑车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外,所述滑车上安装有横向支架,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部;所述滑车的下部形成框架,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框架中。

优选的,所述导电装置包括与所述滑车相连接并开设有滑孔的固定板、纵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孔中的滑动件、安装于所述滑动件下端并与所述输电线路滚动接触的滚动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固定板的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采用套设于所述滑动件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杆、安装于所述滑动杆下端的具有开槽的u形件,所述u形件的开槽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滚动件安装于所述u形件的开槽内。

优选的,所述u形件与所述滚动件之间设置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滚动件包括与所述u形件通过转轴相连接的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滚动轴承外周的铜圈。

优选的,所述切割驱动器采用高速旋转电机。

优选的,所述切割片采用锯片。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携带轻便、安全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对输电线路进行切割除障,除障过程中无需断电,极大地提高了除障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导电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的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的导电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滑车;2、控制器;3、滑车驱动器;4、行走轮;5、从动轮;6、导电装置;7、辅助轮;8、吊环;9、固定板;10、滑动件;11、滚动件;12、弹性件;13、横向支架;14、滑动杆;15、u形件;16、滚动轴承;17、铜圈;18、垫片;19、安装架;20、切割驱动器;21、切割片;22、输电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一种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切割系统。

行走机构可以放置于输电线路22上并能够通过遥控方式而实现沿输电线路22移动。行走机构包括滑车1、控制器2、电池、滑车驱动器3、行走轮4、两个从动轮5和导电装置6。滑车1由金属板件制成,其上部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纳腔,行走轮4安装于该容纳腔中。滑车1的顶部安装有一个中部略高、两端略低的横向支架13,横向支架13的中部与滑车1的顶部相固定连接,两个从动轮5分别通过折弯件而安装于横向支架13的两端,从而两个从动轮5和行走轮4相轴向平行设置,且两个从动轮5分别位于行走轮4的两侧。行走轮4和从动轮5的排布方向即输电线路22的延伸方向,从动轮5所在的行走轮4的两侧分别为其前后两侧。当滑车1放置到输电线路22上后,行走轮4和从动轮5均位于输电线路22的上方。行走轮4和从动轮5的圆周面上均开设有与输电线路22相匹配的线槽,从而能够更好地在输电线路22上滚动。滑车1上还可以安装两个辅助轮7,辅助轮7位于行走轮4下方的两侧,从而通过辅助轮7与行走轮4之间的空隙来夹紧输电线路22。滑车1的顶部还可以安装一个吊环8用于悬挂滑车1时使用。滑车驱动器3安装在设置在滑车1上部的容纳腔外,采用滑车1驱动电机,其输出轴穿过滑车1而直接与行走轮4的转轴相连接,从而驱动行走轮4转动。滑车1的下部形成一框架,控制器2设置在框架内。控制器2能够与地面工作人员处进行无线通信而实现遥控,控制器2根据所接收的遥控信号而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故控制器2具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滑车驱动器3与控制器2相信号连接。电池安装在滑车1上,可以集成于控制器2内,其与控制器2相连接从而为控制器2供电。电池可以采用12v锂电池。导电装置6安装在滑车1上并位于从动轮5附近,它将滑车1与输电线路22相导电连接,使二者保持同一电位。导电装置6包括固定板9、滑动件10、滚动件11和弹性件12。固定板9与滑车1上的横向支架13的端部相固定连接。在固定板9上开设有滑孔,滑动件10纵向设置在滑孔中并能够在滑孔中滑动。滑动件10包括滑动杆14和安装在滑动杆14下端的u形件15,滑动杆14插入固定板9的滑孔中,u形件15上形成有开槽,开槽的开口向下设置而与滑动杆14相连接。弹性件12采用套设于滑动件10的滑动杆14上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9相连接,而另一端则与滑动件10相连接,可以连接在u形件15的底部,从而弹簧的伸缩方向与滑动件10的滑动方向相同。滚动件11安装在滑动件10下端,即安装在u形件15的开槽中,滚动件11的底部与输电线路22滚动接触。滚动件11包括与u形件15通过转轴相连接的滚动轴承16、设置于滚动轴承16外周的铜圈17。滚动件11的轴向与行走轮4的轴向相平行。u形件15与滚动件11之间设置有垫片18。滑车1的前部还可以安装与控制器2相信号连接的摄像头,其所拍摄的视频信号经由控制器2传输至地面工作人员处。

切割系统安装在滑车1上,用于切割输电线路22上的障碍物。切割系统包括安装架19、切割驱动器20和切割片21。安装架19的一端与滑车1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前延伸,切割驱动器20则安装在安装架19的另一端,切割驱动器20与控制器2相信号连接,从而可以在控制器2的控制下而工作。切割驱动器20可以采用高速旋转电机。切割片21与切割驱动器20的输出轴相连接,且切割片21的转轴竖直设置。切割片21可以采用锯片。该切割片21在输电线路22的延伸方向上位于行走轮4前侧的从动轮5的前方。

当使用上述遥控切割的输电线路除障装置对输电线路22进行除障作业时,作业人员可以使用绝缘杆挑起吊环8而将其悬挂到输电线路22上,此过程中输电线路22经由滑车1上的开口而进入容纳腔内并置于行走轮4和从动轮5的下侧、辅助轮7的上侧。放置除障装置后,工作人员在地面处通过遥控器而向控制器2发出各对应的遥控信号,控制器2根据遥控信号而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除障装置工作。滑车驱动器3根据其控制信号而驱动行走轮4转动,实现行走机构的前进或后退,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传回地面工作人员处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清前方的情况。当行走机构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再在控制器2的控制下启动切割驱动器20,带动切割片21转动而将障碍物割除。对于导电装置6,铜圈17依靠弹簧的弹性力压紧在输电线路22的表面上,具有避震性,滚动轴承16可根据滑车1的行进方向而前后滚动,铜圈17更能保障滑车1与输电线路22之间良好的导电性。

为了尽量减轻异物处理装置的重量,上述除障装置选择轻便型铝合金材料作为主结构材料,从而简化整体结构,控制其总重量在3kg左右,十分轻便。悬挂或取下除障装置时易于操作。

本发明采用遥控行走切割方案,机器人整体质量轻便,作业人员可用长杆挑起除障装置挂在输电线路22上,携带方便。清障过程不需要断电,简化了清障操作过程,减轻了操作人员负担,极大提高了清障效率,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