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5514发布日期:2018-12-08 06:0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形成电源网络的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型电子产品的崛起,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拥有消费型电子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更象征着个人的品味。因此,各家厂商都致力于开发各具特色的电子产品。特别是,各种客制化的电子产品特别受到使用者的欢迎,以突显使用者的个人特色。其中,积木玩具具有模块化、体积小、且能够提供数以万计的组合变化而受到大众的欢迎。然而,目前市面上以类似积木形态呈现的积木移动电源仅是外观上的结合,但积木移动电源之间并没有功能性的结合,无法提供使用者弹性的电源分配与应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及其方法,以使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相互连接时,仍能弹性的分配电源。本公开的电源供应装置用以连接多个外接装置,其中该些外接装置分别具有外接连接点,该电源供应装置包括壳体、电源供应单元、电源路由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该壳体包括多个壳体连接点;该电源供应单元用以储存并提供电源至该些外接装置;该电源路由电路耦接于该些壳体连接点以及该电源供应单元,该电源路由电路包括多个开关;该控制电路与该电源路由电路连接,该控制电路控制该电源路由电路的该些开关;其中当该控制电路检测到该些外接装置的第一外接装置的该外接连接点与该些壳体连接点其中之一电性连接时,该控制电路判断该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是否为负载装置,并记录该第一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于电源路由表中,若该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该负载装置,则该控制电路传送该电源路由表至该第一外接装置,并依据该第一外接装置回传的路径规划表指示该电源路由电路调整该电源路由电路的该些开关,以向该第一外接装置供电。本公开的电源供应方法适用于电源供应装置,该电源供应方法用以从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电源至多个外接装置,其中,该电源供应装置包括壳体、电源供应单元、电源路由电路以及控制电路,该电源供应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第一外接装置的外接连接点与该壳体的壳体连接点电性连接时,记录该第一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于电源路由表中;判断该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是否为负载装置;以及若该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该负载装置,传送该电源路由表至该第一外接装置,并依据该第一外接装置回传的路径规划表来调整该电源路由电路的开关,以向第一外接装置供电。本公开的电源转接装置设于负载装置,并用以与电源供应装置连接,以使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电源至该负载装置,其中,该电源供应装置具有多个壳体连接点,该电源转接装置包括外接连接点、控制电路以及电源模块;该外接连接点位于该电源转接装置的表面;该控制电路耦接于该外接连接点,该控制电路接收该电源供应装置传送的电源路由表,并依据该电源路由表产生连接拓扑信息,并依据该连接拓扑信息计算路径规划表,并传递该路径规划表至该电源供应装置;该电源模块接收来自该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并将该电源转换成该负载装置所需的电源,其中,来自该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是依据该路径规划表所供给的。本公开的电源转接方法适用于电源转接装置,该电源转接装置设于负载装置,并用以与电源供应装置连接,以使该电源供应装置供应电源至该负载装置,该电源转接方法包括:当该电源转接装置的控制电路被供应电源时,传送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至该电源供应装置,以接收该电源供应装置所传送的电源路由表;依据该电源路由表产生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依据该连接拓扑信息及该电源需求表计算路径规划表;传送该路径规划表至该电源供应装置;以及接收来自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并供应至该负载装置,其中,该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是依据该路径规划表所供给的。基于上述,本公开的电源供应装置会通过记录与自身相连接的各个外部装置的装置信息于电源路由表中。并且,电源转接装置会依据电源路由表建立拓扑连接信息以及电源需求表,并进一步计算路径规划表,以使整个电源网络依据此路径规划表进行电源供应的调配。藉此,当使用者随意的连接电源供应装置与负载装置时,电源转接装置以及电源供应装置能够互相协调,并计算出最适合的电源供应路径,以弹性的分配电源到负载装置。为让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图2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装置的内部架构图。图3绘示本实施例电源路由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4绘示本实施例壳体连接点的电路结构图。图5绘示本实施例电源转接装置的内部架构图。图6绘示本实施例外接连接点的电路结构图。图7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与负载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8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装置相互连接时的电路示意图。图9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装置与电源转接装置连接的电路示意图。图10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图11绘示本实施例电源转接方法的流程图。图12绘示本实施例在装置移除时,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图13绘示本实施例在装置异动时,电源转接方法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100a、100b、100c电源供应装置102a、102b、202a、202b电源传递接点110、210控制电路120电源路由电路122线路124开关控制电路126开关130、220电源模块140、230存储器150、240闪存160、250指示装置200电源转接装置205、205a、205b负载装置n、n1~n10壳体连接点p1、p1’、p2节点r1、r1’、r2、r2’、r3电阻q1、q1’开关tp外接连接点vdd工作电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1绘示本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电源转接装置200以及负载装置205a、205b之间为可组装及拆卸式的设计。其中,本实施例的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为长方体的样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亦可以设计为正方体、球体等样式,本公开亦不限于此。电源转接装置200则是位于电源供应装置100与负载装置205a、205b之间,用以连接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与负载装置205a、205b。负载装置205a、205b则是需要被提供电源的装置,例如:风扇、手机、充电耳机、游戏把手等,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在一般的情形中,使用者可以组装多个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并通过电源转接装置200提供多个负载装置205的电源。然而,这些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之间仅是结构上的连接。例如,对于负载装置205a而言,其仅能接收来自电源供应装置100b所提供的电源,而对于负载装置205b而言,其仅能接收来自电源供应装置100c所提供的电源。电源供应装置100b与电源供应装置100c之间并未具备关于电源的相互交流。为了能使电源分配更有效率,本公开的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之间的电源能够相互流通,形成电源网络,以使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100c之间的电源能够弹性的调整与分配。电源供应装置100与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内部结构将在下方实施例陆续进行说明。以下将针对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请参考图2,图2绘示电源供应装置100的内部架构图。电源供应装置100具有多个壳体连接点n1~n10、控制电路110、电源路由电路120、电源模块130、存储器140、闪存150以及指示装置160。控制电路110耦接至壳体连接点n1~n10以及电源路由电路12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0可以被封装至一个芯片当中,或者以电路的形式布设于电源供应装置100中。控制电路110会检测壳体连接点n1~n10是否与其他电源供应装置或负载装置连接,并依连接的状况建立电源路由表。此外,控制电路110会通过壳体连接点n1~n10与连接的电源供应装置或负载装置进行信息的交换,例如,交换彼此的电源路由表或连接拓扑信息。并且,控制电路110会控制电源路由电路120中的开关,以调整供给至负载装置205的电源。电源路由电路120具有多个开关,并依据控制电路110所指示的路径规划表,将电源模块130所供应的电源配置到壳体连接点n1~n10中。具体来说,请同时参考图3,图3绘示了电源路由电路120的电路结构图。在本公开中,壳体连接点n1~n10以及电源模块130分别连接于电源路由电路120的多条线路122中的其中两条。并且,电源路由电路120具有对应于多条线路122的开关控制电路124。对应于不同的壳体连接点n1~n10以及电源模块130的线路122与开关控制电路124彼此交错。并且,在线路122与开关控制电路124的交点都设有开关126。藉此,控制电路110可以通过控制开关126的导通与否调整线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分配电源。以壳体连接点n1为例,壳体连接点n1连接于电源路由电路120中的线路n1.1及n1.2。并且在两条线路n1.1及n1.2与控制电路134线路的交点都分别设置了金属半导体氧化晶体管开关。本公开并不限制设置于电源路由电路120中的线路的开关类型。当电源路由电路120接收来自控制电路110的指令,以在线路n1.1中输出电源battery+时,位于线路122中属于battery+与开关控制电路124中属于n1.1交点的mos开关会被导通,使得电源模块130与壳体连接点n1电性连接。需说明的是,电源路由电路120的硬件电路并不以此为限,凡是能够调控电源的导通与截止,以依据路径规划表调整电路的方法,都可以被应用于本公开中。壳体连接点n1~n10是用于连接其他的电源供应装置或电源转接装置200,并且,电源供应装置100可以通过壳体连接点n1~n10与其他的电源供应装置或电源转接装置200及负载装置205进行数据及电源的交换。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4,图4绘示了本实施例壳体连接点的电路结构图。壳体连接点n1~n10分别具有两个电源传递接点102a、102b,以读取并传递经由电源路由电路120所传输的电源。本公开并不限制壳体连接点n1~n10中的电源传递接点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连接点n1~n10可以具有更多的电源传递接点,藉此,电源转接装置200及负载装置205亦可以不同角度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此外,壳体连接点n1~n10分别具有两个串联的电阻r1及r2,电阻r1通过开关q1连接工作电压vdd,电阻r2则会接地。在本实施例的开关q1是金属半导体氧化晶体管开关(mosfet,简称mos开关),并且,开关q1耦接并受控于控制电路110。此外,控制电路110并连接与检测电阻r1及r2间的节点p1的电压,以判断壳体连接点n1~n10是否耦接于其他电源供应装置或电源转接装置200。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壳体连接点n1~n10都可以分别与一个电源供应装置或电源转接装置进行连接。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由多个连接点共同形成本公开中壳体连接点的电路。再回到图2,电源模块130耦接于电源路由电路120,并依据电源路由电路120的路由情形向负载装置205提供电源。电源模块130可以为设有干电池座的结构模块,或者是内建锂电池的充电电池,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此外,电源供应装置100可选择性的设置存储器140、闪存150以及指示装置160。存储器140、闪存150以及指示装置160分别耦接于控制电路110。存储器140是在控制电路110执行程序时所必要使用的存储器空间。闪存150储存了控制电路110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并且储存了电源模块130的识别码。指示装置160则是用以表示装置之间的连接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指示装置160是以发光二极管灯泡作为指示。举例来说,当负载装置205与电源供应装置100之间正常连接,指示装置160会显示绿灯。当电源供应装置100不与任何装置连接时,指示装置160会显示红灯。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以下将针对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请参考图5,图5绘示了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内部架构图。电源转接装置200具有控制电路210、电源模块220、外接连接点tp、存储器230、闪存240以及指示装置250。控制电路210与外接连接点tp以及电源模块220相耦接。控制电路210会依据电源供应装置100以及其他负载装置之间的连接情形计算连接拓扑信息,并依据连接拓扑信息进行电源的路径规划,以决定电源路由的方向与电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10进行路径规划是依据拓扑算法与负载装置205的需求进行路径规划。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10可以被封装至一个芯片当中,或者以电路的形式布设于电源转换装置200中。电源模块220与控制电路210、外接连接点tp以及负载装置205耦接。电源模块220接收并转换来自电源供应装置100的电源,以转换成为适合负载装置205的电源,并将转换后的电源供给至负载装置205。电源模块220例如为稳压器、变压器,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外接连接点tp是用于连接电源供应装置100,以读取来自电源供应装置100的电源,并提供给负载装置205。并且,藉由外接连接点tp,控制电路210可以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进行数据传输。请同时参考图5与图6,图6绘示了本实施例外接连接点tp的电路结构图。外接连接点tp具有两个电源传递接点202a、202b,电源传递接点202a、202b连接至电源模块220,以将接收到的电源经由电源模块220传递至负载模块205。不同于电源供应装置100的壳体连接点n1~n10,外接连接点tp仅具有一个电阻r3,且电阻r3会接地。并且,控制电路210会连接并检测邻近电阻r3的节点p2的电压。再回到图5,电源转接装置200可选择性地设置存储器230、闪存240以及指示装置250。存储器230、闪存240以及指示装置250分别耦接于控制电路210。存储器230是在控制电路210执行程序时所必要使用的存储器空间。闪存250储存了控制电路210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并且储存了负载装置205的识别码。指示装置260则是用以表示装置之间的连接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指示装置260是以发光二极管灯泡作为指示,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请参考图7,图7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电源转接装置200与负载装置205的连接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的长条面的每面皆具有两个壳体连接点,例如:壳体连接点n1、n2,其余的面则具有一个壳体连接点,例如:壳体连接点n4,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电源供应装置100的壳体连接点n1~n4可以设计为多种不同的样式,例如,可相互卡合的卡掣件、磁铁、usb/micro-usb公母接头等,只要能够使两个物件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皆可应用于本公开中。而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相互卡合的卡掣件为例进行说明。为了使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能够相互连接,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壳体连接点的部分为卡掣件的凸件,例如,壳体连接点n1。电源供应装置100a壳体连接点的部分则为卡掣件的凹件,例如,壳体连接点n2、n3、n4。藉此,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壳体连接点n1即可对应卡合于电源供应装置100b的壳体连接点n2,使得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得以相互连接。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的壳体连接点n1~n4的电路结构可参考上述图4及其说明,此处即不加以赘述。电源转接装置200亦具有一个外接连接点tp与一个连接插头201。外接连接点tp可设计为任何可卡合于壳体连接点n3的样式。在本实施例中,外接连接点tp为卡掣件的凸件,并对应卡合于电源供应装置100的壳体连接点n3,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外部连接点tp的电路结构可参考上述图6及其说明,此处即不加以赘述。电源转接装置200的连接插头201a可以连接至负载装置205的连接插座201b。举例来说,连接插头201a与连接插座201b可以为能相互卡合的卡掣件、磁铁、usb/micro-usb公母接头等,只要能够使两个物件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皆可应用于本公开中。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源转接装置200是直接设于负载装置205上,并与负载装置205电性连接。本公开并不限制电源转接装置200与负载装置205之间的连接关系。需说明的是,上述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电源转接装置200以及负载装置205之间的组合连接方式仅为示例。在本实施例的应用中,使用者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调整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电源转接装置200以及负载装置205之间的组合方式。例如,使用者可将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壳体连接点n4与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外接连接点tp进行连接,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为了方便描述,在下述的公开中,电源转接装置200为已与负载装置205连接的电源转接装置,而负载装置205为已与电源转接装置200连接的负载装置205。以下将以图7中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壳体连接点n1与电源供应装置100b的壳体连接点n2连接,以及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壳体连接点n3与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壳体连接点n4连接为例,详述控制电路110如何判断电源供应装置100a已与电源供应装置100b或电源转接装置200连接的方法,以及电源供应装置100a、电源供应装置100b及电源转接装置200各自的控制电路所对应执行的动作。[当电源供应装置100a与电源供应装置100b连接]请先参考图8,图8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装置相互连接时的电路示意图。需先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壳体连接点n1、电源供应装置100b的壳体连接点n2的电路结构中,电阻r1、r1’、r2、r2’的电阻大小是相同的,例如,皆为10k欧姆,然而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开关q1、q1’皆分别采用了独立的随机数时间开关。也就是说,开关q1及q1’会分别随着随机的时间被开启或截断。以壳体连接点n1为例,当开关q1开启时,工作电压vdd会被供给至电阻r1及r2,此时,控制电路110在节点p1所检测到的电压为1/2vdd。而当开关q1截断时,读取工作电压vdd并不会施加于电阻r1及r2,因此控制电路110在节点p1所检测到的电压为0。当壳体连接点n1、n2连接时,壳体连接点n1、n2之间的电阻r1、r1’以及电阻r2、r2’分别形成并联电路。并且,基于上述随机时间开关的机制,开关q1、q1’可能会同时开启或截断,或者不同时间开启或截断。因此,可能产生如表1的四种情形:当开关q1与开关q1’同时开启的时候,此时在节点p1、p1’所检测的电压为二分之一的工作电压vdd。当开关q1与开关q1’同时截断的时候,此时,由于不会有任何的工作电压vdd被读取,因此,在节点p1、p1’所检测的电压为0。而当开关q1开启,且开关q1’截断时,电阻r2及r2’会并联,并形成分压电路。此时,电阻r2与r2’为原来一半的值,而在节点p1、p1’所检测到的电压值为三分之一的工作电压vdd。相似地,当开关q1’开启,且开关q1截断时,电阻r2及r2’会并联,并形成分压电路。此时,电阻r2与r2’为原来一半的值,而在节点p1、p1’所检测到的电压值为三分之一的工作电压vdd。此时,由于壳体连接点n1、n2尚未连接时,在节点p1、p1’所检测到的电压为0伏特或者是二分之一的工作电压vdd。因此,当控制电路110检测到节点p1、p1’为三分之一的工作电压vdd,即可得知壳体连接点n1与电源供应装置100b的壳体连接点n2相互连接。表1开关q1、q1’的启闭与节点p1、p1’检测到电压的关系表开关q1的状态开关q1’的状态节点p1、p1’的电压开启开启1/2vdd截断截断0v开启截断1/3vdd截断开启1/3vdd在控制电路110判断壳体连接点n1与壳体连接点n2相连接后,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控制电路与电源供应装置100b的控制电路会进一步将壳体连接点n1与壳体连接点n2的信息分别记录在自己的电源路由表中。电源路由表记载了电源供应装置100a、100b与其他电源供应装置或电源转接装置的连接情形。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电源供应装置都记录了与自身相关的电源路由表。以电源供应装置100a为例,电源路由表例如:表2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路由表电源路由表记载了电源供应装置的哪一个壳体连接点已与其他外接装置连接、连接的外接装置是电源供应装置还是电源转接装置、连接的外接装置的识别码为何以及连接装置是以哪个连接点与自己连接。此外,若连接的装置为电源供应装置,在电源路由表中亦会记载其所剩余的电量为多少。[当电源供应装置100a与电源转接装置200连接]请先参考图9,图9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装置100a与电源转接装置200连接时的电路示意图。需先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电阻r1为电源转接装置200的负载r3的10倍,例如,电阻r1为10k欧姆,负载r3为1k欧姆。当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壳体连接点n3与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外接连接点tp连接时,电阻r2与负载r3形成并联电路。并且,基于上述随机时间开关的机制,可能产生如表3的两种情形:表3开关q1的启闭与节点p1、p2检测到电压的关系表开关q1的状态节点p1、p2的电压开启0.1vdd截断0v由于电阻r2与负载r3形成并联的分压电路,因此,当开关q1开启时,控制电路110在节点p1、p2所检测到的电压为0.1vdd。而在开关q1截断时,此时,由于不会有任何的工作电压被读取,因此,在节点p1、p2所检测的电压为0。由于壳体连接点n3尚未与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外接连接点tp连接时,在节点p1所检测到的电压为0伏特或者是二分之一的工作电压vdd。因此,当控制电路110检测到节点p1为十分之一的工作电压vdd,即可得知壳体连接点n1与电源转接装置200的外接连接点tp相互连接。相似地,在控制电路110判断壳体连接点n1与外接连接点tp相连接后,电源供应装置100a的控制电路与电源转接装置200的控制电路会进一步将壳体连接点n1与外接连接点tp的信息分别记录在自己的电源路由表中。电源供应装置100a记载电源转接装置200的电源路由表例如为:表4电源转接装置的电源路由表电源路由表记载了电源转接装置的哪一个连接点与自己相连、连接的电源转接装置的识别码为何、电源转接装置是否连接其他装置、电源转接装置用以连接其他装置的节点为何以及电源转接装置的连接顺序。其中电源转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用于记载多个电源转接装置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时,其连接的先后顺序。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路由表是由表2及表4所共同记载电源供应装置及电源转接装置的装置信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源路由表可以仅为一张表,且此电源路由表的字段为表2与表4字段的结合。本公开并不限于此。除了电源供应装置100需记载与其相连的外接装置的信息外,电源转接装置200亦会记载与其相连的电源转接装置。不仅如此,电源转接装置200会进一步发送请求至所有相互连接的电源供应装置,以获取所有周边装置信息的连接情形,并形成连接拓扑信息。连接拓扑信息可以例如:表5连接拓扑信息表当电源转接装置200获得如表2及表4中所有相连的电源供应装置所提供的电源路由表后,电源转接装置200会依据电源路由表产生如表5的连接拓扑信息。连接拓扑信息记载了所有相互连接的电源供应装置及电源转接装置间的连接关系。不仅如此,电源转接装置200还记载了自身所需的电量以及在此电源网络中所有电源转接装置(即:需要被供电装置)的电量。请先参考表6:表6电源转接装置自身所需的电量表所需要的电源优先所需供给顺序一节电源3二节电源2三节电源1在每一个电源转接装置200中,都会依据其所连接的负载装置205所需的电量建立自身所需的电量表,如表6。自身所需的电量表记载了其所需的电源及其供给顺序。以表6为例,电源转接装置200以三节电源为优先级1、二节电源为优先级2以及一节电源为优先级3。因此,当电源网络中的电源供应装置100所供应的电源足以供给电源转接装置200三节电源时,电源转接装置会优先被配给三节电源。然而若电源供应装置100所供应的电源不足以供给电源转接装置200三节电源时,电源转接装置200会依据电源供应装置100所能供给的电量依序供给二节电源、一节电源。在电源转接装置200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后,电源转接装置200会发送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以搜集所有电源网络中的电源转接装置所需的电量,并整理如表7:表7电源网络中所有的电源转接装置的电源需求表转接装置id所需要的电源优先所需供给顺序003一节电源1004一节电源3004二节电源2004三节电源1表7记载了在电源网络中,所有电源转接装置所需的电量及优先级。电源转接装置200会依据如表5的连接拓扑信息以及表7的电源需求表进行路径规划,以产生路径规划表。以下将详述电源供应装置与电源转接装置是如何产生电源路由表、连接拓扑信息以及路径规划表,以串接所有电源供应装置及电源转接装置。首先,请参考图10,图10绘示本实施例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当电源供应装置100检测到外接装置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100时,首先,在步骤s1001,电源供应装置100会持续检测是否有第一外接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进行连接。当电源供应装置100检测到第一外接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时,执行步骤s1003,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会判断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是否为负载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若控制电路110检测到与第一外接装置连接的壳体连接点n3的电压从第一预设电压组改变为第二预设电压,控制电路判断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不为负载装置。若控制电路110检测到电源路由电路的电压由第一预设电压组改变为第三电压,控制电路110判断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负载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电压组是电源供应装置100尚未与其他电源供应装置或负载装置连接时,在壳体外接点n1所检测到的电压,例如:0伏特或是二分之一工作电压vdd。而第二预设电压则是当电源供应装置100与其他电源供应装置连接时,所检测到的电压,例如:三分之一工作电压vdd。第三电压则是当电源供应装置100与其他负载装置连接时,所检测到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压是0.1工作电压vdd。然而,第三电压会依据不同负载装置的负载大小改变,本公开并不限制第三电压的大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依据检测到的电压不为第一电压组也不为第二预设电压时,控制电路判断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负载装置。依据检测电压的改变而判断第一外接装置类型的原理已在图8及图9中所详述,在此即不再赘述。当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不为负载装置时,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会发送装置信息询问请求,以获取第一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并且,执行步骤s1005,控制电路110会将此第一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记载在电源路由表中。电源路由表所记载的内容已在上述表2与表4及其说明书中所公开,此处不再赘述。电源路由表中记载了所有连接的外接装置的类型。因此,在步骤s1007,控制电路110会进一步查询电源路由表上所记载的外接装置的类型是否为负载装置。由于本公开是用于供应负载装置电源,并且由负载装置连接的电源转接装置的控制电路210执行路径的规划。因此若电源路由表上没有记载任何的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负载装置,则回到步骤s1001,控制电路110继续检测是否有其他外接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连接。然而若电源路由表上记载了外接装置的其中之一的类型为负载装置,则控制电路110会通知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有新的电源转接装置加入电源网络。而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在收到通知后,其会向控制电路110发送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此时,执行步骤s1009,控制电路110传送电源路由表至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以向负载装置更新整个电源网络的连接状况。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的其中之一会依据所接收到的电源路由表计算并回传路径规划表至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在本实施例中,当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时,电源供应装置与负载装置会记录负载装置的先后的连接顺序。例如,当第一个负载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时,在电源路由表中会给予负载装置一个记载连接顺序的序号,例如,流水号001。接着,若有其他负载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控制电路110会以流水号的方式记载连接顺序。基于此,控制电路110可以得知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的负载装置的顺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0是以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最后一个与电源供应装置100所连接上的外接装置作为所述的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的其中之一,以计算并回传路径规划表的外接装置,然而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0也可以请求第一个与电源供应装置100连接的负载装置,或者是给予负载装置特定的优先级编号,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其中之一计算并获得路径规划表后,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其中之一会将路径规划表回传给控制电路110。在步骤s1011中,控制电路110接收来自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的其中之一所传送的路径规划表。并且,在步骤s1013中,控制电路110将依据路径规划表调整电源路由电路的开关,以使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至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调整电源路由电路的开关的方法已在图3及其对应说明中所公开,此处即不赘述。若在步骤s1003,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判断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负载装置时,执行步骤s1015,控制电路110会供电至第一外接装置的控制电路210。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会发送装置信息询问请求至控制电路210,以获取第一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在步骤s1017中,控制电路110会记录第一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并且,控制电路110会同时广播第一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至电源网络中的电源供应装置与负载装置,以使电源网络中的所有装置得知第一外接装置加入了电源网络。接着,在步骤s1019中,控制电路110会传送电源路由表至第一外接装置。第一外接装置会依据电源路由表产生路径规划表,并且在步骤s1021中,控制电路110会接收来自第一外接装置的路径规划表。控制电路110在步骤s1023中会依据路径规划表调整电源路由电路的开关,以使电源模块130提供电源至第一外接装置以及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另需说明的是,在步骤s1001中,控制电路110检测到外接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连接时,控制电路110会依据电源网络的电源供应状况判断是否要暂时终止供应电源至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以便重整电源供应的路径。而在步骤s913或s923,依据路径规划表调整电源路由电路的开关后,控制电路110会重启整个电源网络的电源供应,以使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至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本公开并不限于此。图11绘示本实施例电源转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若第一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负载装置,当此负载装置通过电源转接装置连接至电源供应装置100时,在步骤s1101,与负载装置连接电源转接装置的控制电路210被供电。此时,在步骤s1103,控制电路210会传送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至电源网络中的电源供应装置100。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在收到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后,会传送电源供应装置100所持有的电源路由表至电源转接装置。在步骤s1105中,控制电路210获取来自所有电源转接装置的电源路由表。接着,控制电路210执行步骤s1107依据电源路由表产生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关于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的内容,已在上述表5及表7中阐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1109中,控制电路210依据所持有的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的内容判断目前供电的路径是否可重新规划。若不行,则控制电路210执行步骤s1111,控制电路210指示指示装置250发出错误指示,以通知使用者发生连接错误。若控制电路210判断目前供电路径可重新规划,在步骤s1113中,控制电路210会依据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计算路径规划表。并在步骤s1115中,控制电路210会将此路径规划表传送至电源供应装置100。当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收到此路径规划表后,控制电路110会依据此路径规划表控制电源路由电路120的开关,以使电源模块130提供电源至此第一外接装置。在步骤s1117中,控制电路210接收来自电源供应装置110所提供并供应至负载装置的电源。另一方面,对于装置要从电源网络中移除时所执行的方法,请参考图12与图13。图12绘示本实施例在装置移除时,电源供应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对于电源供应装置100而言,在步骤s1201中,控制电路110检测到第二外接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间移除连接。在这里所指的第二外接装置可以为电源供应装置,也可以为负载装置。此时,控制电路110会执行步骤s1203,删除电源路由表中的第二外接装置的装置信息。并且在步骤s1205,控制电路110会进一步查询电源路由表上所记载的外接装置的类型是否为负载装置。若电源路由表上没有记载任何的外接装置的类型为负载装置,表示并没有任何装置需要供电。因此,电源供应装置则不需执行任何动作。然而,若电源路由表上记载了外接装置的其中之一的类型为负载装置,则控制电路110会通知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第二外接装置从电源网络中移除。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在收到通知后,其会向控制电路110发送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此时,执行步骤s1207,控制电路110传送电源路由表至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以向负载装置更新整个电源网络的连接状况。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的其中之一会依据所接收到的电源路由表计算并回传路径规划表至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其中,如何选择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的其中之一的方法已在图10中说明,此处即不加赘述。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其中之一计算并获得路径规划表后,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的其中之一会依据所接收到的电源路由表计算并回传路径规划表至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在步骤s1209中,控制电路110接收来自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的其中之一所传送的路径规划表。并且,在步骤s1211中,控制电路110将依据路径规划表调整电源路由电路的开关,以使电源模块130提供电源至属于负载装置的外接装置中。其中,调整电源路由电路的开关的方法已在图3及其对应说明中所公开,此处即不赘述。请参考图13,图13绘示本实施例在装置异动时,电源转接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1301中,与负载装置连接的电源转接装置接收到电源供应装置的装置异动通知。其中,在此所述的装置异动通知为当电源供应装置加入电源网络,或者是电源供应装置、电源转接装置从电源网络中移除时,负载装置所发出的装置异动通知。此时,在步骤s1303,控制电路210会传送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至电源网络中的电源供应装置100。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在收到电源路由表获取请求后,会传送电源供应装置100所持有电源路由表至负载装置。在步骤s1305中,控制电路210获取来自所有电源转接装置的电源路由表。接着,在步骤s1307,控制电路210会依据电源路由表产生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关于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的内容,已在上述表5及表7中阐述,在此即不再赘述。控制电路210在步骤s1309中,会根据所持有的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的内容判断目前供电的路径是否可重新规划。若不行,则控制电路210执行步骤s1311,控制电路210指示指示装置250发出错误指示,以通知使用者发生连接错误。若控制电路210判断目前供电路径可重新规划,在步骤s1313中,控制电路210会依据连接拓扑信息及电源需求表计算路径规划表。并在步骤s1315中,控制电路210会将此路径规划表传送至电源供应装置100。当电源供应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10收到此路径规划表后,控制电路110会依据此路径规划表控制电源路由电路120的开关,以使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至此第一外接装置。在步骤s1317中,控制电路210接收来自电源供应装置110所提供并供应至负载装置的电源。综上所述,本公开的电源供应装置会记录与自身相连接的各个外部装置的装置信息于电源路由表中。并且,当负载装置通过电源转接装置与电源供应装置相连时,电源供应装置会传送电源路由表至电源转接装置。电源转接装置可以通过每个电源供应装置的电源路由表建立拓扑连接信息以及电源需求表,并进一步计算路径规划表,以使整个电源网络依据此路径规划表进行电源供应的调配。藉此,当使用者随意的连接电源供应装置与负载装置时,电源转接装置、电源供应装置能够互相协调,并计算出最适合的电源供应路径,以弹性的分配电源。虽然本公开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
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